第一卷 荒海 1 神秘日記(可看可不看的序言)

荒海平波紀序言(可看可不看)

首先聲明一下 這章內容有些勸退屬性,作者曾經猶豫了一下是否刪除掉,但是最後又硬着頭皮保留了,畢竟一篇歷史鉅著(劃掉)是需要一個宏大背景的。

當然了,在此作者仍然要事先說明——本章節的勸退屬性仍然存在,所以您真的可以跳過這章序篇,直接看下一章更有趣些,而且完全不影響劇情。

好吧,如果您還是要堅持看下去,那我也沒轍,就醬。

————正文開始的分割線————

這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真實的歷史。

據說,人類從自己的歷史中獲得的重要經驗是:人類從來不會吸取歷史教訓。

所以歷史總是會重演。

本書的源頭來自某位神秘人士的日記和筆記,還有一本已經殘破了的、名叫《澳洲奇蹟之謎》的書。

在這些日記、筆記和書籍裡,記述了一羣因爲各種原因離開了“舊世界”的人們,在一個被稱之爲“新世界”的時空裡的人生經歷。

這些日記和筆記所記載的內容,從多個視角展現了那羣人如何在新世界裡創造出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的全過程。

根據那位神秘人士的說法,這些記載雖然講述的是歷史,但卻對人類的未來發展方向的探索頗有裨益,既然事關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這才決定將其整理出來,呈現給有機緣看到這個作品的每一個讀者。

爲了論述方便,讓故事首先從那本神秘的殘破書籍——《澳洲奇蹟之謎》的某一頁開始,以下,就是本故事的開端:

“我必須給世人留下一些記載,儘管在這個遍佈愚昧的世界裡,人們會忽視、懷疑甚至嘲弄這些文字,但我依然要留下它們。

因爲,只要這個世界還存有一絲慈悲、一線光明,那麼,留下這些文字就是值得的。朱北國。”

以上文字就摘自於那本殘破書籍裡記載的一段日記內容,屬於《澳洲奇蹟之謎》的第十五章:《謎一般的朱北國私人日記手抄本》。

據作者本人在其扉頁上的一段說明文字可以看出,這本《澳洲奇蹟之謎》的書其實是一本在那個“新世界”流傳並不廣泛的學術論文集,那本書探討的主題是:有那麼一羣神秘的人,從舊世界來到了新世界後,如何白手起家、生活、創業並建立起一個偉大國家的歷史之謎。

就跟書名一樣,這本論文集裡隨處可見“神秘”、“謎題”“世紀之謎”諸如此類的詞彙。

這羣人的創業史之所以被稱之爲“謎”,首先是因爲這羣人的來歷有些模糊不清,當然,也有一些談不上線索的線索,比如,這羣人之中的某位人士曾經對身邊的親人口述說:

“我們都來自舊世界,是一羣到新世界討生活的普通人……”

這句話顯然是直接涉及到了這羣人的來歷,但除此之外,對於這羣人的來歷,好像再也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直白的其它表述了。

這本論文集裡還如此評價這羣人道:

“……然而這羣自稱來自舊世界的、所謂的普通人,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無論從任何方面而言,這羣人對世界的貢獻都超越了人類文明史中的任何一個輝煌階段。

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們意識到,他們和她們帶給這個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這羣人創建的這個國家,對後世的影響之深遠,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明顯。”

“……很多人在饒有興趣地探討他們和她們的來歷,儘管有某些神秘的民間組織宣稱澳洲聯邦的建國者們其實是來自於另外一個宇宙的外星人,還有一些人堅信,這些人是上帝派來拯救人類的使徒,但對於嚴謹的學術界而言,這些論調只能用於寫小說,而不是闡述學術論文。”

《澳洲奇蹟之謎》這本書裡有大量的篇幅在分析一本神秘的日記——《朱北國日記》。

從書中的講述來看,日記的主人朱北國是澳洲聯邦早期歷史中的著名人物,該日記的內容非常龐雜,記錄持續的時間也很長。

以下就是這本論文集裡關於這本日記的一些關鍵評述:

“……根據朱北國身邊的人士回憶說,朱先生的日記幾乎沒有間斷過,他長期身居要職,而且是聯邦參議院終身議員,身處高位公務繁忙,但他一直堅持每天寫日記。全世界的人們都知道,朱先生領導的那個機構.其實也是那個世界頭號強國的海外情報機構,其表面上的行政事務只是該機構龐大繁雜的工作項目裡的一小部分。

因此,《朱北國日記》的內容極具史料價值,是歷史學界公認的資料寶庫。”

該論文集裡還強調說,該日記受到特別追捧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裡面有很多神秘的講述,特別是那些語焉不詳、掐頭去尾的對話,常常令人不解甚至震驚,凡是讀到這些文字的人,都不禁會產生各種遐思。

“根據朱北國身邊的人士說,在日記裡可以讀到聯邦初期歷史中所有著名人物的第一手信息,還有這些人物與一位叫妮可和另外一位叫安娜的人之間的私人談話內容,從對話內容判斷,這兩個人的來歷則更加的不清楚,是另外一個謎,或者說,是謎中之謎。

根據日記和筆記內容判斷,目前只知道那位叫妮可的人應該是一位美麗的年青女人,而那位叫安娜的,我們甚至連性別都不清楚。還有,朱北國日記的來源也是一個謎題……據一位與幾個著名家族頗有淵源的人士聲稱,他手裡有該日記的殘片,但經過權威鑑定,殘片並不是原件,而是幾頁手抄本。

不過專家們依然認爲,儘管手抄本殘片的某些內容確實有些匪夷所思,但從整體上講,日記的內容仍然具有相當高的真實度。

當然了,從技術層面上講,作僞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對於僞造的說法,學術界基本上持否定態度,因爲其具體內容可以跟歷史事實相互佐證,而且邏輯鏈條也完整,所以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可以實證該日記手抄本的內容是虛構的這個說法。

時至今日,日記的手抄本雖然已經殘缺不全,內容失散了很多,仍然能從一些殘片裡管中窺豹,看到一些著名人物的秘辛。

比如朱北國的夫人,那個龐大的商業帝國“澳拓礦業”董事長兼總裁曹麗梅,還有世界航運界的領軍者,“澳洲航運”的董事長、曾經擔任過聯邦海軍司令的顧晉,以及顧晉的夫人,當時人稱世界船王的王雪工程師等等人物……

日記的史料非常詳實生動,比如裡面記載了第二任聯邦總統徐志,力排衆議發動第二次對大清帝國戰爭的決策全過程,這場戰爭被當代歷史學家們公認爲是一千年來,影響世界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

據說,朱北國與徐志的私人關係極爲密切。

另外還有許許多多的名字,這些人都是當時的聯邦議會終身議員,是那個時代不同領域裡叱吒風雲的大佬級人物……”

《澳洲奇蹟之謎》的作者還表示,儘管早在二百年前,日記的主人就明確告知身邊人,所有五十多本日記一定會被自己帶入墳墓,絕不會公諸於世。

但哪怕在當時,公衆也並不完全相信這個說法,果然,沒過多久,就出現了關於該日記神秘現世的傳聞。

根據作者在《澳洲奇蹟之謎》裡的自傳講述,該作者經過多方調查,最終十分篤定地認爲,日記的原件肯定還存於世上,而且應該是被妥善保管於月亮河下游那座著名而又神秘的地下冷庫裡。

不過,《澳洲奇蹟之謎》作者也說了,聯邦機構對此傳聞一直保持着緘默,曾經有一個官方的說法,說那個地方是一個私人基金會的物業,聯邦政府無法根據《信息透明法》強制要求一個私人基金會去解禁私人文件,更沒有合法權力進入那個傳說中的那個地下溶洞裡搜查。

何況該日記的主人在生前曾經正式對外宣佈:“本人的日記將帶進墳墓,不會公之於衆。”,總之,聯邦執法機構對公開日記之事無能爲力。

然而越是這樣,公衆,包括《澳洲奇蹟之謎》的作者本人都傾向認爲,一定是有一個強大而神秘的勢力在守衛着這些日記,或者說,在守護着某些驚天秘密。”

關於《澳洲奇蹟之謎》這本書,筆者就介紹到這裡,下面公佈《朱北國日記》裡的一部分令人無法直視且震驚的內容:

“六月三日,多雲,陣雨。

總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還好,這幾天的天氣其實還是不錯的,我和徐志終於進入了紅樓……(以下殘缺)

我,妮可,來自新生代,現在正站在你面前與你們說話……(以下內容殘缺)

我被告知,這個宇宙有無數個平行時空,我們所在的世界,只是無數個平行時空裡微不足道的一個……浩瀚星空中,億萬年的光陰,我們的生命既是微不足道的,又是偉大的……(以下內容殘缺)

“六月九日,窗外大雨。

安娜這個人……怎麼說呢,簡直是邪魅。”

(此頁時間缺失):

“在太陽系這個宇宙的角落裡,地球上的生物上演了多少盛衰興亡的大劇……

人類在經歷了數十萬年茹毛飲血的黑暗蠻荒時代後,終於在大約六萬五千年前進入了歷史學角度上的“文明時代”,其標誌就是文字的出現和使用,以及文字所記載的歷史、社會生活、法律、道德、科技和藝術的傳承。”

“六月十一日,晴。

今天上午,我和妮可做了一次(以下殘缺)深入的交流……然後才她告訴我,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在文字出現後大約七千年,人類終於掌握了核武器和初級量子力學。但很可惜的是,人類的道德和哲學層面的智慧並沒有像科學技術一樣同步發展,實際上科學技術早已經一路狂奔,幾乎把前者甩得無影無蹤了。

於是科技這把雙刃劍將人性的的另外一面:殘忍、貪婪和自大充分地展現了出來……”(以下殘缺)

“七月二日,多雲。

我很震驚,竟然是二零六三年的秋天!妮可口中的基督紀元,難道是……(以下殘缺)

(此頁時間缺失):

“因爲各種矛盾的積累,全球爆發了大規模的核子武器和基因生化武器衝突,在這兩種惡魔般的武器的交互作用下,這個星球上的人類僅僅過了兩代人,就只剩下了區區六百萬人口。

由於這兩種武器的破壞,那些居住在繁華都市裡和富庶地區的人們全部都被消滅了,剩下的人口不是散佈在荒涼的極地,就是在沙漠和原始叢林的部落裡。

於是,僅僅過了數十年,人類文明的傳承和整體文明水平就發生了斷崖式的掉落,人類過去的歷史逐漸消失,最後連原來的文字也失傳並消亡了。

至於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科學技術,更是失傳得無影無蹤,至此,人類自從有了文字以後至今的七多千年的文明積累幾乎全部失落,人們最終回到了矇昧的原始狀態……”(以下殘缺)

(此頁時間缺失):

“智人,通過十幾萬年的努力,讓自己佔據了這個星球食物鏈的頂端,並打敗了這個星球上幾乎所有物種的靈長類分支,終於再度變得極其弱小式微,其原因居然不是外來因素,而是自相殘殺!”

(此頁時間缺失):

“當我們談及這場滅絕性世界大戰的多個起因時,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安娜的態度,他曾經用一種憐憫的語調對我說:真可憐,既然你們都已經知道一個真理:環境保護的真諦是維護生態圈的多元性,然而,你們卻不懂得在人類社會裡維護、尊重並珍惜任何多元性……不過,善惡之分不在此例。

然而,你們真正的問題是無法準確區分善惡,所以,你們的僞善、短視和自負將會讓你們的這個世界迅速走向滅亡,是的,滅亡就是唯一的結局……”(以下殘缺)

“七月九日,雷陣雨。

我被告知有新的夥伴加入,但現在還無法見面,妮可看到我一副很無聊的樣子,於是又跟我談起了歷史,畢竟我們兩人都有歷史學博士學位,在這棟樓裡,算是有共同專業和興趣的人。

接着上次的話題,我們繼續聊了聊文明消亡後的人類歷史,妮可是這樣告訴我的:

此後的人類曾經有一個大約三萬六千年左右的黑暗時期,這段時間被後來的考古學家們稱之爲中世代,也稱之爲“黑暗世代”,這段歷史之所以被冠之爲“黑暗”,是因爲這個時期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歷史學家們只知道,這個時期應該有基督教和佛教的一些口口相傳的詩歌和語錄,以及極少量的古籍和一些考古文物。

然而,文明的種子再一次頑強地發芽,其標誌式的時間就是在基督佛聯合紀元元年,據說有一個未知的聖人將基督教和佛教整合成一個統一的宗教,並創造了全新的文字體系:《象形字母表》。

根據考證,文明的曙光最先出現於東方的泰西大陸上。

那位聖人宣稱,人類將再次進入文明覆興的時代,雖然這個偉大的人物在歷史上一直是個謎,但後來出土的所有考古證據都說明了一點:這位偉人沒有說錯。

不過,直到兩萬多年以後,當人類已經掌握了光量子力學,並建造了時空隧道進行遠距離旅行的時候,這個未知的聖人仍然沒有任何線索。

就在聯合紀元二九六六三年,也就是妮可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三千多年前,人類終於建造出了第一條時空隧道,隧道起始點爲月球至火星,那時的科技水平已經讓人類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物質宇宙實際上是一個四十一維空間在四位物質世界的投影,並由此推導出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結論:

“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世界萬物只是一個四十一維的宇宙空間在我們大腦和感官中的投影而已……”。

超級光量子力學虛幻派的科學家們,早已經在他們的論文裡到處宣稱這一論點,儘管這些論點不被當時的宗教界和主流學術界所接受,但這個理論已經算是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了。”(以下殘缺)

(此頁時間缺失):

“儘管科技已經非常發達,但是人們仍然不能進行可控的載人跨時空穿梭……

當然了,此時的人類已經知道,時間旅行和空間旅行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人們利用時空隧道在本時空進行遠距離旅行已經變成了現實,於是探索宇宙太空對人類來說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人類終於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太空時代。

所以,當人類第一個時空隧道的建成的那個時刻,人類歷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紀念日就這樣誕生了。”

“九月二日,大霧。

人類第一個時空隧道建成的那一年,即三千多年前,在那一年的六月六日,幾乎所有主流歷史學家們都聚集在全球大議會人文歷史委員會的會議廳裡,這些學術界的人士在此發出了一個聯合公告,宣佈經過全球歷史學家們的充分討論,終於就人類文明斷代這個爭論已久的命題達成一致,這就是後來的著名的人類文明三代目斷代工程。

他們把人類第一階段文明----那個可能已經持續了七千年甚至更短時間的、早已經滅亡了的、對我們而言幾乎一無所知的文明,那個神秘的、只有基督和佛主的口頭教諭,加上一些隻言片語和殘破文字記錄的時代,稱之爲第一世代,也被學術界命名爲“人類的太古代”。

人類的太古代文明毀於核子和生物戰爭……難道她說的就是我們的舊世界嗎?”

(此頁日期缺失):

“歷史學家把第一世代後大約三萬五千年的黑暗時代稱之爲中世代,這個時代結束期爲聯合紀元元年----也就是那位東方聖人的《基督佛大福音書》和《象形字母表》同時完成問世的那一年。

再往後,歷史學家們把從聯合紀元元年到聯合紀元二九六六三年近三萬年的時間稱之爲第二世代。

第二世代是相對於第一世代文明而言更爲高級的文明時期,這一時期的人類終於再次走出了蠻荒與黑暗,直到人類走向太空並建成了第一條時空隧道。

從聯合紀元二九六六三年開始,也就是三千多年前,是人類第一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月球至火星時空隧道建成的那一年,從那一年到到現在的三千年歷史時期,被稱之爲第三世代,也叫“人類的新生代”……(以下殘缺)

“九月六日,晴。

當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時候,身邊的親友們正在給我慶賀生日,就在樓下的大廳裡,那裡很熱鬧,但是爲什麼……我卻感到了一絲孤寂……

我,朱北國,居住在銀河系第三懸臂邊緣的這個普通的藍色行星上,從我來到這個世界起到現在,這顆行星已經圍繞着那個叫太陽的恆星轉了八十五週了……也許,與萬事萬物一樣周而復始的運轉,也是生命存在的意義之一吧……

突然記起來了,妮可當初對我說的準確日期是:十月二十日……”

(以上文字均摘自《澳洲奇蹟之謎》,韓雨文化娛樂出版集團出版,一八八零年六月第二次印刷,作者叫安影,系中興島河灣地聯合大學歷史系講師)。

筆者上,是爲此文的開篇之序。

247 新的建設開始了1162 鄭家水師527 荷蘭人的如意算盤1226 僧王來了197 開啓新世界的大門1162 鄭家水師640 湯姆叔叔的小黑屋183 工業佈局258 紅樓的女人們342 目標是蘇祿698 辣椒1024 機槍930 工程大師906 荷蘭人的迴應53 高中生們1310 轟天雷1211 商人的地位215 牲口也不能累死啊790 南柯一夢?571 簡單但不容易的工藝360 小蘿莉1249 神父的回憶119 成東提出了援助鐵路的要求348 宣示主權1356 投降?908 總督府的變化1407 心情黯然的皇太極1305 漸漸龐大的船隊1399 何謂禮儀之邦772 沿海諸州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6 招募志願者692 小萬山島1182 海外投資1225 開埠987 難得一聚31 姊妹397 燃燒引發的議論415 澳洲貨1369 最穩妥的戰略447 “火炬計劃”1031 財務專員120 曹麗梅的工業佈局1255 人販子的回憶錄455 向日葵女子公學896 未來的三紅之一1278 教材的問題477 機械組的訂單192 你們將是新世界的主人55 等離子熱熔彈38 志願填錯後果很嚴重970 該來的終於來了185 各自的討論圈子440 魔鬼船走了114 兩種開局模式261 新年新計劃1400 皇權之下967 請打準一點謝謝355 開火了375 升戰鬥旗!894 玻璃窗的暴利17 催眠測試643 來自紅樓的電報13391134 炸魚151 無可奈何花落去224 魏東籬和老王的秘密實驗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1129 邊際效率913 有時候現實比小說還精彩245 水泥廠1387 晉王告急83 軍迷們的話題297 土著進步法569 強化黑•火•藥522 落袋爲安842 成東的鐵路公司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504 交流的問題614 有關荷蘭人的傳聞548 貿易及宗教事務全權代表582 魏鴻的表態1034 公司業績236 假期也各有各的忙11 沙灘上的燒烤聚會952 顧船長的人才培訓計劃58 新世界也應該有音樂夢230 勞累後的思想變化1404 大明的重生59 關於無線電這樣的金手指1030 聯邦移民局的業務985 北上還是西進?563 一六五七式步槍672 人生巔峰?1333 宮女和攤販295 來自驕傲號的電報888 利息309 老王又發言了316 關於蘇祿的妹子1284 驕傲級姊妹船和船長的安排
247 新的建設開始了1162 鄭家水師527 荷蘭人的如意算盤1226 僧王來了197 開啓新世界的大門1162 鄭家水師640 湯姆叔叔的小黑屋183 工業佈局258 紅樓的女人們342 目標是蘇祿698 辣椒1024 機槍930 工程大師906 荷蘭人的迴應53 高中生們1310 轟天雷1211 商人的地位215 牲口也不能累死啊790 南柯一夢?571 簡單但不容易的工藝360 小蘿莉1249 神父的回憶119 成東提出了援助鐵路的要求348 宣示主權1356 投降?908 總督府的變化1407 心情黯然的皇太極1305 漸漸龐大的船隊1399 何謂禮儀之邦772 沿海諸州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6 招募志願者692 小萬山島1182 海外投資1225 開埠987 難得一聚31 姊妹397 燃燒引發的議論415 澳洲貨1369 最穩妥的戰略447 “火炬計劃”1031 財務專員120 曹麗梅的工業佈局1255 人販子的回憶錄455 向日葵女子公學896 未來的三紅之一1278 教材的問題477 機械組的訂單192 你們將是新世界的主人55 等離子熱熔彈38 志願填錯後果很嚴重970 該來的終於來了185 各自的討論圈子440 魔鬼船走了114 兩種開局模式261 新年新計劃1400 皇權之下967 請打準一點謝謝355 開火了375 升戰鬥旗!894 玻璃窗的暴利17 催眠測試643 來自紅樓的電報13391134 炸魚151 無可奈何花落去224 魏東籬和老王的秘密實驗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1129 邊際效率913 有時候現實比小說還精彩245 水泥廠1387 晉王告急83 軍迷們的話題297 土著進步法569 強化黑•火•藥522 落袋爲安842 成東的鐵路公司779 用戰鬥來證明自己強大504 交流的問題614 有關荷蘭人的傳聞548 貿易及宗教事務全權代表582 魏鴻的表態1034 公司業績236 假期也各有各的忙11 沙灘上的燒烤聚會952 顧船長的人才培訓計劃58 新世界也應該有音樂夢230 勞累後的思想變化1404 大明的重生59 關於無線電這樣的金手指1030 聯邦移民局的業務985 北上還是西進?563 一六五七式步槍672 人生巔峰?1333 宮女和攤販295 來自驕傲號的電報888 利息309 老王又發言了316 關於蘇祿的妹子1284 驕傲級姊妹船和船長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