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 出乎預料

這封晉王屬下帶來的信件,讓原本已經退朝休息的永曆皇帝,不得不重新回到正殿裡端坐在龍椅上讀信。

此時皇帝的眉頭微皺,面部肌肉有些顫動,表情十分凝重,眼神中透出只有十分了解焦慮症是什麼樣的人,才能看出來的那種神態。

此時,陳安德、白文選、鄧凱三人加上朱北國,魏鴻和任柯,一共六人,正在御案前的錦墩上默默陪坐着,只有朱北國看出了皇帝的焦慮症狀,其餘人卻是全然沒有,而且這些人的表情雖然嚴肅,但很顯然的是,他們的心中已經有了最終決定——因爲,在皇帝看到這封信函之前,他們都事先看到了。

就在永曆皇帝早上退朝後不久,幾乎同時接到鄧凱的稟報後,這些永曆朝廷的大人物門只得再度回到大殿商量對策,現在時間很急迫,他們必須在天子重新坐回龍椅之前就想好對策,好在這羣人都算是時代精英了,在這段不算長的時間裡,五人已經集體穩如討論好並制訂相應的對策。

然而對於重新坐到大殿龍椅上的皇帝而言,眼前攤着的那封浸着送信人汗漬的信函,是一份內容驚人的告急文書,皇帝得到了以下驚人的消息:

就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凌晨,也就是當初阿瓦城南的漢達寺曠野大戰過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定國部的基地,位於滇南土司地的孟艮府城----景棟城,突然被吳三桂四萬大軍圍困!

這座城市是李定國剛剛經營上手的城池,位於孟艮平原的中心,擁有堅固的城牆和豐沛的水源——景棟城裡有泉眼和池塘,淡水可以自給自足,因此,這裡成爲李定國的軍事基地。

目前,城裡的緬人早已經絕跡,市面街道兩旁的房屋大部分被拆除用於城牆的防禦,空出的土地甚至被勤勞聰明的漢人士兵和家屬們種上了木薯和蔬菜……

然而,李定國軍民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殘酷事實:這是一座孤城,景棟城四周的鄉野,仍然是緬人的天下,而且只是名義上的臣服於這位“天朝上國”的大將軍——大明晉王李定國。

因此,李定國軍民在這裡雖然強勢,但是缺乏根基,而且並沒有獲得什麼民心,四周鄉間的緬人唯一接觸到的是晉王的軍人,這些士兵們常常騎着馬,拉着牲口車,來到村子裡,兵丁們全副武裝,氣勢洶洶,他們是大明晉王的徵糧隊或徵稅隊……

顯然,吳三桂的到來,讓緬人們——尤其是那些本土的貴族們心中有了掙脫晉王統治重新拿回景棟城的希望,所以吳三桂的軍隊得到鄉野裡緬人的各種支持和幫助。

視角回到永曆皇帝的大殿。

對於一直幻想着守株待兔,以逸待勞地等着吳三桂攻打阿瓦城搶大明天子的朱北國哥幾個和大明君臣們而言,吳三桂居然沒有直接來阿瓦城搶奪永曆皇帝,而是捨近求遠奔襲景棟!這個消息確實太出乎衆人的預料了。

剛剛開始的實話,鄧凱等人甚至還有些懷疑這些信息的真實性,但是,送信人是晉王身邊的親信部將,而且白文選也認識他,加上絹袋上的大印也是真的,白文選還認出“晉王及黎將軍急告天子求援”這幾個字的確出自李定國親筆字跡。

所以,朝堂上的各位也不得不相信這確實是不爭事實。

至於絹袋內的信函字跡,令人十分熟悉,此時永曆皇帝已經有些感慨地認了出來——那正是出自黎維祚的親筆。

信中首先很簡略地敘述了自己於十一月二十三日,受白文選之託,帶三十名騎兵星夜趕赴景棟李定國處求援的過程。

黎維祚在信件裡除了告急,也有奏報,信函裡敘述了自己一行人從離開白部出發,到找到晉王部,直到到十二月二十八日夜,處於孤城被圍的境地後寫下這封告急信,並派人突圍之前那段時間的歷程:

十一月二十三日上午,黎維祚一行三十餘騎離開白文選的進軍阿瓦城的出發地木邦,開始馬不停蹄地晝夜趕往南方的景棟城。

據黎維祚的敘述,他們騎馬走了五百多裡的崎嶇山路,途中歷經險阻,用了六天時間纔到達景棟。

李定國與黎維祚原本就是舊相識,因此身份確認方面毫無阻礙,李在得到黎的告急後,立刻召集衆將商議救援白文選之策。

黎來景棟所行之路雖然是捷徑,但山路煙瘴崎嶇,大隊輜重不可行,衆人緊急商議一番後,決定於次日晨先派出騎兵一千二百,走大道西進,再沿山谷大道北上,這支騎兵既爲大隊先鋒,也希望能給予白文選可能的救急支援。

次日早晨,騎兵出發後,李定國立刻發出號令,匯攏散佈四方的徵收糧草的步騎三千餘人,同時準備車輛輜重,打算於五日後起步騎九千隨先鋒騎兵西進。

然而,景棟城裡準備到第四日時,前出騎兵回報,情況有變化,白部已經轉進阿瓦城,關鍵時刻遇白文選給晉王的報信之使,並隨隊帶回中。

到了第五天,白文選信使抵達景棟,衆人這才得知,黎維祚口中講述的澳洲軍,果如約兵臨阿瓦城,僅一天就攻佔之,如今天子已入阿瓦城,現正急招晉鞏兩藩入阿瓦城勤王,融合共同南航。

李定國得知,此時鞏昌王白文選已率軍民兩萬餘西撤阿瓦城,尾隨之敵愛新阿,雖人多勢衆,但爲接應之澳洲軍火器所創,不敢強追逼近,但遙遙尾隨而已。

李定國黎維祚聞之心安,遂商議立刻招回騎兵,並派出步卒向西整修道路橋樑棧道,逐漸聚集四方駐守的兵將家屬,打算於十二月下旬準備妥當後,全軍放棄景棟西進阿瓦城。

然而風雲突變,十二月二十五日,吳三桂帶關寧騎兵兩萬及滿洲正藍旗步騎一萬,突然出現在景棟城東的平原上,形勢急迫,李定國只來得及把分散四處徵集糧草的兵馬收攏,掩護他們的家屬進城。

看到敵人兵強馬壯來勢洶洶,這時有部屬建議晉王立刻放棄家屬,率衆軍迅速西進,李不禁猶豫,而此時吳三桂三萬騎兵機動力非常強大,又有當地緬人的協助,如今早已在各個重要隘口把守,擺出一個直面等待,必要與李定國正面廝殺的態勢。

當然了,此時的李定國仍然可以不管城裡的家屬老弱,自己輕裝強行突圍,但這位大明朝如今的頂樑柱,實在是做不出來這種事拋棄家屬之事,面對眼前的情況,李定國與黎維祚商議後,一咬牙決定:據城堅守以待援軍。

儘管在他們的心裡,對援兵能否到來毫無把握。

1311 蘇丹王們的憂慮676喬家媳婦的傳奇508 觀光137 工業母機954 老巴的擔心259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478 工業本土化的開端928 之亂循環的根源605 苦樂不均918 並不便宜的勞動力600 緊張準備427 不虛此行798 麗萍院軼事1139 可以找西班牙人的茬472 煤乾餾1137 紅樓裡的討論1214 開放地理位置信息?604 令人吃不下飯的血腥193 九八六是我們的福報呢103 亂哄哄的議論442 勞動力分配問題1308 物理損傷562 有熱鬧看?536 荷蘭情報員眼裡的澳洲人17 催眠測試1181 武裝干涉的時機355 開火了963 薄弱環節?陷阱?431 追自遇962 機動防禦226 鐵路九號線416 貿易協議1313 海上的利益鏈條46 百善孝爲先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993 “世家子弟”292 新舊世界的第一場接觸727 任公子的法術715 大壠水寨的危機232 奴隸制的另外一面493 澳門周邊的國際形勢586 易貨貿易713 愜意的黃磊144 也許是杞人憂天吧918 並不便宜的勞動力530 安波那190 不同的教育目標57 溶洞170 孫老的嚴肅話題963 薄弱環節?陷阱?135 煤焦化工纔是王道1374 前進156 想當將軍先從殺豬開始1147 覆蓋式炮擊1129 方案簡單且流氓1405 歷史的第一個拐點463 日月派1016 未來的船長760 韓樂天又折騰新生意了11 沙灘上的燒烤聚會652 對孤兒來源的前瞻性預估1224 息事寧人730 關於任柯的工作安排569 強化黑•火•藥698 辣椒1078 擲彈排977 抉擇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1116 再次遠航816 開疆擴土1226 僧王來了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691 妹子、船、水手和移民1024 機槍1026 新航線開拓1085 日常電報445 真愛證明?103 亂哄哄的議論1184 軍戶制度336 合攏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634 貿易勞動力343 出航1304 “小麻煩”452 到家了996 委員會591 侯哥的事業280 腦補351 關於這個時代的妹子656 學校的學制88 勘破紅塵的李大律師1060 芳芳羣島988 不差錢1061 中興島引進貿易勞動力1320 騷亂809 新欽州港715 大壠水寨的危機11 沙灘上的燒烤聚會1215 公海法則1267 復國
1311 蘇丹王們的憂慮676喬家媳婦的傳奇508 觀光137 工業母機954 老巴的擔心259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478 工業本土化的開端928 之亂循環的根源605 苦樂不均918 並不便宜的勞動力600 緊張準備427 不虛此行798 麗萍院軼事1139 可以找西班牙人的茬472 煤乾餾1137 紅樓裡的討論1214 開放地理位置信息?604 令人吃不下飯的血腥193 九八六是我們的福報呢103 亂哄哄的議論442 勞動力分配問題1308 物理損傷562 有熱鬧看?536 荷蘭情報員眼裡的澳洲人17 催眠測試1181 武裝干涉的時機355 開火了963 薄弱環節?陷阱?431 追自遇962 機動防禦226 鐵路九號線416 貿易協議1313 海上的利益鏈條46 百善孝爲先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993 “世家子弟”292 新舊世界的第一場接觸727 任公子的法術715 大壠水寨的危機232 奴隸制的另外一面493 澳門周邊的國際形勢586 易貨貿易713 愜意的黃磊144 也許是杞人憂天吧918 並不便宜的勞動力530 安波那190 不同的教育目標57 溶洞170 孫老的嚴肅話題963 薄弱環節?陷阱?135 煤焦化工纔是王道1374 前進156 想當將軍先從殺豬開始1147 覆蓋式炮擊1129 方案簡單且流氓1405 歷史的第一個拐點463 日月派1016 未來的船長760 韓樂天又折騰新生意了11 沙灘上的燒烤聚會652 對孤兒來源的前瞻性預估1224 息事寧人730 關於任柯的工作安排569 強化黑•火•藥698 辣椒1078 擲彈排977 抉擇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1116 再次遠航816 開疆擴土1226 僧王來了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691 妹子、船、水手和移民1024 機槍1026 新航線開拓1085 日常電報445 真愛證明?103 亂哄哄的議論1184 軍戶制度336 合攏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634 貿易勞動力343 出航1304 “小麻煩”452 到家了996 委員會591 侯哥的事業280 腦補351 關於這個時代的妹子656 學校的學制88 勘破紅塵的李大律師1060 芳芳羣島988 不差錢1061 中興島引進貿易勞動力1320 騷亂809 新欽州港715 大壠水寨的危機11 沙灘上的燒烤聚會1215 公海法則1267 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