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曙光

bookmark

吃瓜羣衆們熱烈迎接了世界第一大航天飛機先鋒號降落,目睹了五名經驗豐富的宇航員昂首挺胸地走下地面接過鮮花。

但是他們並沒有離開,因爲在機場的對面,瓊州發射場2號工位的總裝大樓燈火通明。

長征十號遙二火箭已經完成總裝,就要在未來三天擇機發射。

根據披露信息,這一次飛行任務將搭載完全體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以及四個假人(性別未知)前往月球軌道,進行無人環月飛行任務。

長征十號的月球軌道運載能力有45噸,新一代載人飛船隻有22噸左右,剩下23噸也沒有浪費。

完全體的着陸器還沒有收尾依然在測試,但航天局製造了一臺可以用的半成品“模型”,還是裝到了飛船的前方。

這個半成品“模型”的代號是“滿月”,着陸部分和正式版本完全一致,不同的是上升器。

着陸器上搭載的是有人駕駛月球車、一些簡易探測器等,同時提供電力和通訊;載人部分則與上升器設計爲一體,是登月宇航員往返於月表和月軌以及生活的空間。

載人部分暫未完全定型,不過這個半成品登陸器依然會發揮作用。

它們將在庫姆撞擊坑進行一次無人着陸,將兩輛月球車和一些探測儀器與工具送到那裡,不出意外那裡以後也是載人登陸的着陸點。

然後最近的四隻探索者機器人將會把收集到的55公斤冰層和、月壤、月岩樣品裝進上升器裡的冷藏設備,帶着它們與環月飛行的新一代載人飛船會合。

當飛船返回地球的時候也會將這55公斤的樣本帶回來,以供地球進行分析。

這樣長征十號遙二任務不僅能驗證火箭和飛船,還可以進行一次採樣量達到55公斤的無人返回任務,一舉多得。

這還得多虧了巡視器是探索者II,能夠攀爬供人員上下的樓梯,這才能把樣本送回來。

航天局始終對原計劃嫦娥五號的取樣返回任務被探索者II頂替耿耿於懷,這次打算一口氣帶回50多公斤樣本,足夠上百個科研院所都分一份使勁研究,以及讓上級在出訪的時候不經意間送1克月壤樣本,樸實無華地炫耀一下。

況且通過對不同樣本採集點的數據進行分析,也能方便科學家瞭解庫姆撞擊坑周圍更加詳細的資源分佈情況,以便及時搶佔先機。

“爲什麼不把玉兔二號抓回來?抓那個玩意幹嘛?”

發射中心,佘院士對於林炬的想法有些不理解,雖然上升器的燃料富餘完全可以多把幾臺機器人帶回來,但是這又不是科研樣本,帶回來放博物館裡給中小學生參觀嗎?

林炬:“佘老,可是玉兔二號都壞了,而且論功能也比不上玉兔三,還不如搬回來當個紀念品呢……”

佘院士:“那也不行,玉兔二號上面還有和德國合作的科學儀器,總不能現在直接撤了。”

“……”

相比於結實可靠的玉兔一號,玉兔二號的運氣實際上不是太好,不知道是不是因爲降落地點磁力比較充足,太陽能電池板總是沾灰影響效率。

更倒黴的是在一次探索者一號再過去給它擦灰的時候跳到了一塊脆弱的月岩上,迸濺出的碎片將一塊發電板打出一個凹坑,導致其有效工作時間再次降低。

探索者一號也不樂觀,當初爲了多帶點電池導致活動的八條蛛足佔比重量較高,對於關節的磨損很厲害,在高強度的工作後縫隙裡塞滿了帶電月塵,它的身體也漸漸沒有之前靈活了。

加上跳來跳去的衝擊,地面預估探索者一號在當前境況下差不多還能這樣工作四個月,就會因爲關節磨損過於嚴重不得不限制行動,進入“退休”狀態直至報廢。

所以探索者一號的總壽命差不多就是一年,雖然較短,但是想想它的工作量之大,完全對得起僅僅一千多萬的造價了。

不過比起探月,實際上林炬更想吐槽的是航天局發力後的瘋狂速度。

長征十號雖然註定是理念落後的一次性產品,但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研發並製造出來,只能說原來還是壓力太小沒動力,個個都忙着評職稱忽視了世界競爭,現在就好多了。

SLS火箭下一發什麼時候?反正比長十遲很多了。

想到探月,林炬對佘院士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佘老,阿波羅計劃做了一次飛船全狀態繞月飛行是因爲技術原因不夠,爲什麼曙光計劃也做一次?其實我覺得都可以直接在第三發火箭上實施登陸任務的。”

佘院士:“阿波羅計劃確實是技術因素,第一次登月的時候着陸器自動計算機都因爲內存不足死機了,所以上人要謹慎一些;長十……主要是第一次YF77出了點故障,不然我們這一次就可以載人繞月,下一次直接登月了。

雖然下一發長十登月理論上可行,但我還是決定穩妥些,關乎人命,以最小心的態度都不過分。再說了,現在進度已經很快了。”

作爲曙光計劃總師,佘院士此時說的話自然會影響到計劃的進展,基本就是事實。

林炬:“那登月航天員呢?現在確定了吧?”

佘院士:“兩個乘組都確定好了,其實半年前就基本定了下來,具體是哪些人我不能說。”

雖然嘴上說着保密,但林炬其實差不多是知道的,新遠的宇航員和航天局都是一起訓練,只要稍稍留意一下就知道大致情況,不過心照不宣嘛。

“你們呢?H2應該差不多了吧?”

佘院士所說的H2,是搭載了A100的初始版H2航天飛機。

外界所傳的所謂航天局買下第三架H2M半真半假,航天局確實買了一架,不過那是909工程用的,現在進度才一點點呢。

新遠自己的建造計劃本來就是首批兩架H2和兩架H2M,最先完成的三個機體中優先把前進號建造任務的常規動力版造了出來,第三架就在等A100正式量產進行裝機測試。

第四架、第五架H2也已經開建,一架就是909工程軍方(委託四院)購買的,造好機體後會拉到四院的秘密基地進行武器安裝。

第三架H2的命名還沒想好,作爲第一種載人核動力大型航天器,還是得取個有意義的名字。

林炬:“A100的地面測試已經完成了,結果還算理想,我們不打算再多做試驗,下一次就直接把量產的A100裝上去,預計5月或者6月載人進行首飛。”

H2最初是設想使用甲烷燃料的A100發動機,不過在進入實際研究後發現甲烷分子量太大實在難以達到要求的比衝,就還是改回了系統出售時的液氫燃料,完全達到了設計目標。

氫原子的質量只有甲烷分子的1/16,是提高比衝的最佳之選,就是貴了些和存儲麻煩,但對於A100來說也不算是什麼大問題。

佘院士雖然也對A100有一些瞭解,但還是對這臺堪稱劃時代的發動機如期達到設計指標感到震撼。

假如真的按照設想的技術參數,H2完全可以帶着5名宇航員和登陸艙從近地軌道出發,用10到20個小時到達月球后進行登月,然後在7到8個小時以內返回地球,總共消耗不超過10噸燃料。

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53章 新年伊始第330章 的盧第348章 擴建第58章 追趕的六院第305章 歪了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385章第221章 失利第161章 X2A遙一第237章 彎道超車第24章 模擬第210章 直白第288章 技術路線第234章 包機第266章 佩德羅第196章 搖籃離開了母親第61章 CZ-6R首炸第214章 賬單第125章 空間站參觀第227章 新方案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252章 月桂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376章 飛向月球第136章 哈希姆號發射第354章 載人龍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185章 這是人性的扭曲第313章 藍月和BE4第383章 歌聲第236章 難道他真是天才?第26章 壯丁第153章 追夢者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第272章 閃電第339章 維也納第255章 Go to the Mars第89章 競賽第61章 CZ-6R首炸第179章 發佈會第197章 互動第250章 Chaser Block1第210章 直白第258章 閃電第186章 繼承第335章 贈送月壤第148章 文化第57章 507第330章 的盧第44章 前事第106章 曙光計劃第92章 達瓦里希第38章 狗大戶第313章 藍月和BE4第277章 講演第387章 墜落第339章 維也納第157章 模範效應第65章 進步號第140章 奇蹟第336章 304針劑第249章 構想第179章 發佈會第234章 包機第98章 SC9第106章 曙光計劃第63章 氣動飛行第358章 升職第277章 講演第98章 SC9第208章 謝廖夫第8章 關注第376章 飛向月球第63章 氣動飛行第178章 分數線第5章 放衛星第124章 神奇的年終獎第281章 嫦娥五號第146章 商業訂單第13章 發射第232章 合作第44章 前事第283章 三方貿易第331章 重聚第325章 慶祝第89章 競賽第32章 風第311章 不可能再快第249章 構想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366章 長城第49章 南方汽車第91章 交會第334章 返回第97章 天宮一期第81章 返回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387章 墜落第208章 謝廖夫
第380章 馬桶問題第53章 新年伊始第330章 的盧第348章 擴建第58章 追趕的六院第305章 歪了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385章第221章 失利第161章 X2A遙一第237章 彎道超車第24章 模擬第210章 直白第288章 技術路線第234章 包機第266章 佩德羅第196章 搖籃離開了母親第61章 CZ-6R首炸第214章 賬單第125章 空間站參觀第227章 新方案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252章 月桂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376章 飛向月球第136章 哈希姆號發射第354章 載人龍第352章 超重型助推器第185章 這是人性的扭曲第313章 藍月和BE4第383章 歌聲第236章 難道他真是天才?第26章 壯丁第153章 追夢者第182章 阿哈爾·捷金第272章 閃電第339章 維也納第255章 Go to the Mars第89章 競賽第61章 CZ-6R首炸第179章 發佈會第197章 互動第250章 Chaser Block1第210章 直白第258章 閃電第186章 繼承第335章 贈送月壤第148章 文化第57章 507第330章 的盧第44章 前事第106章 曙光計劃第92章 達瓦里希第38章 狗大戶第313章 藍月和BE4第277章 講演第387章 墜落第339章 維也納第157章 模範效應第65章 進步號第140章 奇蹟第336章 304針劑第249章 構想第179章 發佈會第234章 包機第98章 SC9第106章 曙光計劃第63章 氣動飛行第358章 升職第277章 講演第98章 SC9第208章 謝廖夫第8章 關注第376章 飛向月球第63章 氣動飛行第178章 分數線第5章 放衛星第124章 神奇的年終獎第281章 嫦娥五號第146章 商業訂單第13章 發射第232章 合作第44章 前事第283章 三方貿易第331章 重聚第325章 慶祝第89章 競賽第32章 風第311章 不可能再快第249章 構想第332章 第一階段,完畢第366章 長城第49章 南方汽車第91章 交會第334章 返回第97章 天宮一期第81章 返回第365章 輻射推進技術第387章 墜落第208章 謝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