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血染橫濱

bookmark

牧浩洋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晚上二十二點四十分了。

當時,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已經進入港口的艦隊立即出港,正在返回港口的艦隊轉向撤離。緊接着下達的第二道命令,則是讓部署在前沿基地的戰鬥機升空,地面防空部隊加強警戒。

局勢再明顯不過了,如果美國決意發動戰爭,首先動用的不是艦隊,而是轟炸機。

直覺告訴牧浩洋,戰爭已經爆發了,美國打了第一槍,只是還沒有命中目標,留給中國海軍的時間恐怕不到一個小時了。

要知道,美軍戰略轟炸機的巡航飛行速度都在兩馬赫以上,最新型號能夠以四馬赫的速度飛行數千公里。這些轟炸機從基地起飛之後,最快的只需要一個小時就能到達鄰近的中國海軍基地上空。如果使用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話,從關島起飛的轟炸機只需要向北飛行四百公里就能發射導彈,十五分鐘之後,巡航速度在八馬赫以上的巡航導彈就將擊中橫濱港內的戰艦。

牧浩洋能做的,就是讓艦隊立即出港,避免在港口內遭到打擊。

因爲美軍不大可能動用戰術航空兵,所以缺乏戰術偵察能力,只要艦隊出港,遭到打擊的可能性就將大大降低。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軍首先打擊的肯定是橫濱港,因爲這裡集中了中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百分之六十的主力戰艦。如果能夠在一次打擊中摧毀這些戰艦,就等於一舉幹掉了中國海軍半數主力艦隊。

下達了命令之後,牧浩洋就只能耐心等待了。

可以說,這是他參軍服役數十年來,經歷的最爲痛苦的一次煎熬。

必須承認,牧浩洋對局勢的判斷非常準確。

在美軍制訂的打擊方案中,橫濱就是頭號目標,美國空軍爲此出動了兩百架轟炸機,還調動部署在關島的戰術航空兵。二號目標本來是那霸港,只是部署在該地的三支航母戰鬥羣還在海上活動,所以臨時調整爲蘇比克灣,美國空軍爲此動用了四十架轟炸機。此外,瓜達爾港、浩洋港、科欽、維沙卡帕特南、吉大與加勒也是美軍的打擊目標,只是因爲西太平洋艦隊已經離港,而且其他港口裡沒有多少大型戰艦,所以美軍在這幾個方向上投入的轟炸機並不多。按照美軍的打擊計劃,在完成了首輪攻擊之後,將由部署到位的艦隊出動戰鬥機進行補充打擊。除此之外,美國海軍還在前沿部署了十二艘巡航導彈核潛艇,以增強艦隊的打擊效果。

問題是,牧浩洋對美軍的戰爭決心估計不足。

在偷襲橫濱的美軍機羣中,不但有分成四個批次的兩百架轟炸機,還有部署在關島的上百架戰鬥機,此外還有八架大型預警機、六架戰略電子偵察機、四架戰略指揮機與三十六架大型加油機。

很明顯,美軍是志在必得。

在牧浩洋下達命令的時候,美軍轟炸機羣已經完成集結,正在等待由總統親自下達的作戰命令。

北京時間二十二點五十分,美軍轟炸機羣收到了作戰命令。

大約十五分鐘之後,在橫濱東南大約一千公里外,四個批次的兩百架美軍轟炸機陸續發射了攜帶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此時,橫濱港內的艦艇正在爲出港做準備。

雖然橫濱港是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最大的軍港之一,歷史上還是日本海軍與美國第七艦隊的母港,基礎設施非常完善,條件也非常優越。在中日戰爭結束之後,中國海軍還花了很大的力氣重建橫濱港,比如把專門供航母停靠的深水碼頭增加到六條,完全按照太平洋艦隊母港的標準進行建設。但是要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讓六支航母戰鬥羣的上百艘戰艦離開狹窄的港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幸的是,中國海軍已經有所防備。

在二十…之前,部署在扶桑地區的海軍航空兵部隊均已進入戰備狀態,回到海軍航空站的六個艦載機聯隊也進入了警戒狀態。當時,升空巡邏的戰鬥機已經超過一百架,還有更多的戰鬥機即將升空。除此之外,海軍還出動了四架艦載預警機。當時,空軍也從本土派遣了四架大型預警機。只是,空軍的預警機在二十二點五十分才升空,最快也要兩個小時之後才能趕到。

港口內,六艘“崑崙山”級航母的準備速度最爲緩慢。

當時,爲了讓航母先離港,除了停靠在水道附近的幾艘戰艦之外,其他戰艦都靠在碼頭旁或者留在泊位上。

地面防空力量上,主要就是部署在附近的三套戰區防空系統。

因爲橫濱附近沒有陸戰隊駐地,也沒有陸軍營地,所以沒有部署野戰防空系統,也沒有相應的近程防空裝備。

二十…十五分,緊急升空的艦載預警機首先發現了逼近的導彈羣。

因爲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太快,戰鬥機沒有能夠及時趕到,所以防空反導重任全部壓在了戰區防空系統上。

所幸的是,當時三套戰區防空系統均已處於作戰狀態。

問題是,射來的巡航導彈多達二千四百枚

要知道,一套戰區防空系統只有一百四十四枚備彈,即便時間充足、而且單發命中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也只能攔截四百三十二枚巡航導彈,僅相當於來襲導彈的零頭,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

這樣一來,反導作戰成了艦隊自己的事情。

當時,預警機爲艦隊提供了大約兩分鐘的準備時間。

雖然從理論上講,防空戰艦在半分鐘內就能做好戰鬥準備,使用遠程防空導彈攔截來襲的巡航導彈,但是當所有戰艦擁擠在港口裡面的時候,遠程防空系統根本用不上,戰艦隻能依靠末段攔截系統。

當時,首先投入戰鬥的是已經出港的四艘驅逐艦與四艘護衛艦。

因爲這八艘戰艦正好擋在了來襲導彈的飛行線路上,所以攔截效率比較高。根據海軍的作戰記錄,在遠程攔截中,四艘驅逐艦總共擊落了一百三十八枚巡航導彈,隨後又與四艘護衛艦共同攔截了一百二十二枚巡航導彈,在末段攔截中,四艘驅逐艦上的電磁速射炮還取得了上百個戰果。

同樣因爲擋在了巡航導彈前面,這八艘戰艦首先遭到攻擊。

當時,美軍使用的是具有初級智能水平的巡航導彈,能夠根據戰場上的情況自動調整攻擊方案,並且通過彈間通信系統來分配攻擊任務,避免太多的導彈攻擊同一個目標,從而提高導彈的攻擊效率。

在暴風驟雨般的打擊中,八艘戰艦總共被三十三枚巡航導彈擊中,最多的一艘捱了六枚導彈,最少的一艘也捱了三枚導彈。雖然大型驅逐艦的排水量都在一萬噸以上,遠洋護衛艦的滿載排水量也在八千噸以上,但是被三到六枚彈頭裝藥量高達四百五十四公斤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直接命中,後果也非常嚴重。八艘戰艦中,只有兩艘驅逐艦及時衝灘擱淺,其他六艘都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之內沉沒。

緊接着,港口內的戰艦遭到了攻擊。

在反導作戰中,以電磁速射炮爲主的末段攔截系統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攔截效果。

根據海軍的戰報,“甘肅”號巡洋艦上的四套末段攔截系統在三十秒內迎擊了五批巡航導彈,擊落了八十四枚。

當時,其他配備了電磁速射炮的大型戰艦也各自擊落了數十枚巡航導彈。

問題是,巡航導彈的密度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末段攔截系統是全自動化作戰,不由人員控制,而火控計算機會自動過濾掉對本艦沒有威脅的目標,重點攔截射向本艦的導彈。如果在大洋上作戰,這種攔截方式基本上沒有問題,因爲在防空作戰狀態下,艦隊裡各艘大型戰艦的間隔距離在五公里以上,相互掩護的意義並不大。可是在狹窄的港灣內,戰艦密集的停泊在一起,肯定會相互遮擋,導致攔截效率大大降低。更要命的是,那些被末段攔截系統忽視的巡航導彈,往往能夠順利擊中目標。

可以說,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二十…二十五分,牧浩洋收到消息的時候,包括六艘航母在內的六十多艘大型戰艦已被導彈擊中,喪失了作戰能力,其中十多艘戰艦已經開始下沉,還有數艘戰艦在緊急規避的時候發生碰撞。

最嚴重的一起碰撞事故發生在“阿爾泰山”號與“南通”號之間。

當時,“阿爾泰山”號離水道最近,艦長下令斬斷錨鏈,準備衝出港灣,而“南通”號正在衝向港外,結果“阿爾泰山”號緊急轉向的時候與“南通”號相撞,“南通”號直接傾覆,“阿爾泰山”號的艦首嚴重變形。

可以說,襲擊結束的時候,港口裡已經是一片混亂了。

用太平洋艦隊司令官衛向東上將的話來說,橫濱就是中國海軍的“珍珠港”,中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在一夜之間全軍覆沒。

只是,戰鬥到此還沒有結束,或者說纔剛剛開始。

緊隨巡航導彈羣到達的是來自關島的美軍戰鬥機羣,美軍的突然襲擊,也不僅僅針對中國海軍太平洋艦隊。

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61章 猛然醒悟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8章 狼羣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99章 妥協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1章 經濟圍剿第35章 後方部署第76章 新機會第82章 戰火再起第45章 補欠賬第83章 試探第6章 第一步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4章 反擊第1章 收假第66章 起航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1章 順藤摸瓜第26章 重拳出擊第48章 虛張聲勢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7章 地區戰爭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4章 拉力賽第36章 急轉直下第253章 謀略家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56章 窗戶紙第44章 蛇困淺灘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84章 青出於藍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38章 警鐘第78章 中國化第19章 水深火熱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14章 向前看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68章 暴風雪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6章 海軍新銳第120章 多面手第69章 惡仗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72章 炮擊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49章 疑點重重第37章 再接再厲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51章 再接再厲第58章 搶先一步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205章 突襲第224章 內耗第6章 點火第26章 威逼第153章 關鍵日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162章 彈雨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77章 太有主見第99章 故技重演第28章 九死一生第35章 軍事政變第17章 決戰之前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56章 難題第62章 軍方接觸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96章 高調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2章 備用計劃
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61章 猛然醒悟第20章 保持沉默第38章 狼羣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99章 妥協第87章 轟炸進行時第39章 積極備戰第11章 經濟圍剿第35章 後方部署第76章 新機會第82章 戰火再起第45章 補欠賬第83章 試探第6章 第一步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55章 兩手準備第24章 反擊第1章 收假第66章 起航第98章 戰略轟炸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3章 風起雲涌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7章 全面壓上第14章 無聲對抗第41章 順藤摸瓜第26章 重拳出擊第48章 虛張聲勢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04章 折中方案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17章 地區戰爭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54章 遠征日本海第14章 拉力賽第36章 急轉直下第253章 謀略家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56章 窗戶紙第44章 蛇困淺灘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05章 多頭進攻第84章 青出於藍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38章 警鐘第78章 中國化第19章 水深火熱第49章 第二戰場第114章 向前看第86章 戰術偵察第168章 暴風雪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61章 戰略禁運第46章 海軍新銳第120章 多面手第69章 惡仗第39章 出其不意第183章 頻出怪招第72章 炮擊第81章 前沿科技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11章 政壇劇變第49章 疑點重重第37章 再接再厲第57章 提前行動第118章 海上巨無霸第51章 再接再厲第58章 搶先一步第17章 運氣不錯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205章 突襲第224章 內耗第6章 點火第26章 威逼第153章 關鍵日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162章 彈雨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77章 太有主見第99章 故技重演第28章 九死一生第35章 軍事政變第17章 決戰之前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56章 難題第62章 軍方接觸第20章 保持沉默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141章 全力以赴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96章 高調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2章 備用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