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大兵壓境

一月十九日,夜間十一點三十分,離戚凱威訂下的最後期限還有半個小時,魏成龍向前線部隊下達了進攻伏爾加格勒的命令。

伏爾加格勒會戰開始了。

這場會戰,不僅僅是圍繞伏爾加格勒展開的,而是在南起阿斯特拉罕、北到薩拉托夫的廣大戰場上展開的。中國陸軍在最初動用了十六個集團軍,其中在前線作戰的是十四個集團軍,另外兩個集團軍充當戰略預備隊。戰場的另外一面,美俄聯軍的主力是俄軍高加索方面軍與伏爾加河方面軍,此外還有美軍的十個師與庫爾斯克方面軍的一部分。戰役後期,中國陸軍投入的兵力增加到了二十六個集團軍,美俄聯軍則增派了莫斯科方面軍、烏里揚諾夫方面軍與烏拉爾方面軍的一部分,以及美國增派的十八個師。最終,雙方在這塊戰場上投入的兵力超過了六百萬。

自開戰以來,這是規模最大的一場地面戰爭。

伏爾加格勒——這座曾經被叫做斯大林格勒的城市——註定會再次書寫一頁充滿了血腥與殺戮的歷史篇章,再次成爲決定戰爭走向的偉大戰場,也再次讓交戰雙方在這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通過前面的介紹,基本上可以肯定,伏爾加格勒會戰是可以避免的,準確的說是會戰的慘烈結果完全可以避免。

如果延遲一個月,這場會戰將截然不同。

可惜的是,戚凱威與黃瀚林沒有給魏成龍一個月,哪怕多一天都不行。

會戰打響後,地面進攻卻沒有開始,除了魏成龍故意拖延地面進攻,也與前線部隊的情況有關。

相對而言,第三十九集團軍的情況最爲糟糕。

與戰前相比,第三十九集團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就是“瘦身”,即裁掉過多的裝甲部隊,補充一支陸軍航空兵聯隊,兵力控制在五萬人左右,與其他甲類集團軍相當,不再是獨一無二的重裝集團軍。

對第三十九集團軍來說,這樣的裁減是有利的,比如丟掉了沉重的後勤保障負擔。

按照戰前的編制,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後勤保障總量是其他集團軍的一點五倍,更適合在本土作戰。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已經證明,絕大部分時候,增大集團軍的編制規模並不能有效提高集團軍的作戰能力。即便在戰術層面上,編制規模的大小也不是決定戰鬥勝負的主要因素了。

綜合這些情況,第三十九集團軍在參戰前就完成了瘦身工作。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第三十九集團軍仍然是中國陸軍中的王牌部隊,戰鬥力絕對排在前兩位。

只是,在阿赫圖賓斯克戰役後,第三十九集團軍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不是肉體上的打擊,而是心理上的打擊。

在第三十九集團軍身上,中國陸軍存在的一個問題暴露了出來:迅速擴充軍隊規模導致官兵素質降低。

前面已經提到,在戰爭爆發後,戚凱威開始破格提拔士兵擔任軍官。

雖然戚凱威早就有所準備,即在和平時期,中國陸軍的建設以培養骨幹人員爲主,以便在大戰時迅速擴充軍隊規模,因此除了軍官,士兵也獲得了很多培訓機會,軍士在士兵中的比例超過了八成,而幾乎所有非專業性軍士都能在進行簡單培訓後成爲基層軍官,這就意味着,中國陸軍中有將近四十萬基層軍官儲備人才,而在大戰時期,能夠在此基礎上把軍隊規模迅速擴充到四百萬以上。但是在進行擴充的時候,也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即迅速擴充兵力必然會導致官兵素質下降,從而導致軍隊的總體戰鬥力下降。當時,帶頭反對的就是魏成龍,在他看來,陸軍應該仿效陸戰隊,建立高效的士兵培訓機制,並且把新兵的培訓週期延長到一年以上。魏成龍的想法很好,可是根本辦不到,因爲陸軍不是陸戰隊,陸軍面對的嚴酷環境也不是陸戰隊能比的。要知道,在陸戰隊身後還有強大的海軍,只要海軍還在大洋上活動,陸戰隊受到的壓力就不是很大,最多不過推遲發動戰略反擊的時間。陸軍就沒有這麼好的環境了,蠕國不能在戰時迅速擴充兵員,那麼在強敵寇邊的時候,所要面對的就是亡國的危險。

不可否認,魏成龍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主要就是,決定陸軍戰鬥力的基礎因素中,除了優秀的基層軍官,還得有同樣出色的軍士與訓練有素的戰士。

可見,戚凱威採取的方式,實際上只重視基層軍官,忽視了軍士與戰士。

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軍隊規模迅速擴充的時候,各支作戰部隊的戰鬥力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主要就是,爲了擴充軍隊規模,各甲類集團軍的基層官兵大批晉升爲軍官,而補充到這些部隊裡的,就是那些只訓練了不到半年的新兵。

第三十九集團軍也不例外,在開赴遠東戰場後,該集團軍流失了六成的基層官兵。

雖然補充兵員不是難事,而且中國陸軍的訓練水準也超過了其他國家的陸軍,但是徵召的新兵依然是新兵,肯定比不上戰前服役的職業軍人,更比不上經驗豐富的老兵,戰鬥力下降在所難免。

相對而言,官兵心理素質的降低程度最爲顯著。

阿赫圖賓斯克戰役結束後,第三十九集團軍有差不多八千名官兵接受了心理諮詢,其中三千一百六十七人被診斷患上了“戰爭綜合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療,而且有六百多名官兵被遣返。

事實上,當時中國軍隊對心理醫學還不夠重視,很多患了“戰爭綜合症”的官兵只能得到戰地醫生的幫助,而戰地醫生中幾乎不懂心理學,往往會開一些抗抑鬱藥物,把“戰爭綜合症”解釋爲一種高壓力下的精神病症,而沒有給予正確的治療。當時,只有極少數病症嚴重到已經影響了正常活動的官兵,纔會被遣返,送到後方的大醫院裡,接受心理學專家的專門診治。

其實,正是阿赫圖賓斯克戰役,開始讓中國陸軍重視心理疾病。

只是,在二零五四年初,中國陸軍中的心理學專家還不是很多,而且對官兵的心理狀態也不夠重視。要到二零五五年下半年,隨着對戰爭心理疾病的研究愈發深入,陸軍纔開始重視前線官兵的心理狀態,並且爲前線官兵提供更加全面的心理諮詢,着手解決心理疾病造成的影響。

當時,第三十九集團軍的官兵依然得在前線作戰。

所幸的是,魏成龍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而且認爲正是新兵比例偏高,導致第三十九集團軍戰鬥力下降。

事實上,魏成龍的這個認識是錯誤的。

根據戰後統計數據,服役一年之後的士兵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於新兵,因此士兵參戰經歷多寡並不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因素。戰爭心理疾病的根源是快節奏、高強度的作戰行動對軍人造成了嚴重的精神負擔,而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讓部隊輪番作戰,讓前線官兵獲得充足的休整時間。

當時,魏成龍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把第三十九集團軍撤下來休整。

雖然戚凱威給他的時間非常有限,讓他無法讓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輪換,但是他至少能夠把狀態最糟糕的部隊換下來。

頂替第三十九集團軍的是第四十二集團軍。

只是,受戰場條件限制,特別是時間緊迫影響,第三十九集團軍沒有撤退到哈薩克斯坦擔任戰略預備隊,而是留在第四十二集團軍後面,充當戰役預備隊,不久之後就被送上了戰場。

按照魏成龍的部署,攻打伏爾加格勒的行動將從三個方向展開。

首先是以第三十八集團軍、第一三八集團軍爲主力,第二三八集團軍充當預備隊的中央集團軍羣直接進攻伏爾加格勒;其次是以第六十五集團軍、第一六五集團軍爲主力,第二六五集團軍充當預備隊的北方集團軍羣攻打薩拉托夫;然後是以第四十二集團軍、第一三九集團軍爲主力,第三十九集團軍充當預備隊的南方集團軍羣從阿斯特拉出發,向黑海與高加索方向進軍。三支集團軍羣后面是由第一五四集團軍、第二五四集團軍、第一四二集團軍、第二四二集團軍與第二三九集團軍組成的戰役預備隊,再往後是由第十五空降集團軍與第一一五集團軍組成的戰略預備隊。如果有必要,魏成龍還能調動第一一一集團軍、第一一二集團軍、第一一四集團軍與第一一六集團軍。到二月底,還將增加第一一七集團軍、第一一八集團軍、第一一九集團軍與第一二零集團軍。到了四月份,還有第一二一集團軍、第一二二集團軍、第一二三集團軍、第一二四集團軍、第一二五集團軍與第一二六集團軍成編,能夠派往戰場。

由此可見,魏成龍手裡的兵力非常充足。

只是,攻打伏爾加格勒的戰鬥並沒有因爲兵力充足而變得易如反掌。

至少在,一月下旬,這場會戰打得極爲艱苦,差點演變成爲一場導致中國陸軍遭遇首次慘敗的災難。

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53章 巧合第41章 標杆第6章 點火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1章 極限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34章 盟友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0章 政治聯盟第4章 艦隊出港第10章 裝甲主力第234章 決勝點第91章 迎難而上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29章 選將第73章 擴軍備戰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66章 不可避免第9章 做徹底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69章 外援第67章 錯失良機第75章 主戰場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72章 傾其所有第2章 厚積薄發第52章 大獲全勝第27章 山窮水盡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3章 戰前會議第50章 重創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91章 浮上水面第38章 狼羣第135章 導火索第43章 根源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34章 矯枉過正第69章 登門求教第55章 兩強相爭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章 關鍵人物第21章 動員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章 千錘百煉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234章 決勝點第57章 老少校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27章 改進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80章 轉變第77章 分歧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63章 朋友第20章 剋制第17章 新的選擇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68章 光速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83章 第一步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96章 瞞天過海第6章 定論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6章 戰略籬笆第24章 勇敢面對第38章 戰前會議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10章 共同體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73章 外交戰果第241章 主動求變
第149章 海蛇的毒牙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54章 最後衝刺第30章 小事化大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53章 巧合第41章 標杆第6章 點火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68章 歷史時刻第137章 陰雲密佈第111章 臨機應變第1章 極限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34章 技術優勢第57章 災難應對措施第34章 盟友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0章 政治聯盟第4章 艦隊出港第10章 裝甲主力第234章 決勝點第91章 迎難而上第143章 老鳥上陣第29章 選將第73章 擴軍備戰第51章 整軍備戰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66章 不可避免第9章 做徹底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69章 外援第67章 錯失良機第75章 主戰場第45章 面面俱到第35章 打掃戰場第107章 和解爲主第72章 傾其所有第2章 厚積薄發第52章 大獲全勝第27章 山窮水盡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3章 戰前會議第50章 重創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91章 浮上水面第38章 狼羣第135章 導火索第43章 根源第156章 量力而行第34章 矯枉過正第69章 登門求教第55章 兩強相爭第12章 措手不及第1章 關鍵人物第21章 動員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19章 關鍵結點第10章 迎難而上第235章 前仆後繼第1章 千錘百煉第82章 十一比八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234章 決勝點第57章 老少校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27章 改進第258章 金融戰略第80章 轉變第77章 分歧第191章 艦隊出動第63章 朋友第20章 剋制第17章 新的選擇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06章 抓住機會第165章 防空屏障第268章 光速第49章 主角與配角第283章 第一步第36章 高不成低不就第96章 瞞天過海第6章 定論第33章 孤注一擲第185章 關鍵事件第6章 戰略籬笆第24章 勇敢面對第38章 戰前會議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116章 天空霸主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10章 共同體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73章 外交戰果第241章 主動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