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鬥爭

電話接通,首先出現在屏幕上的是陸雯。

“怎麼樣,這一天夠辛苦吧?”

“我還好,你呢?”

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還不錯,過兩天就能把工作交下去。”

“聽黃總說,你月底才能回來?”

“是啊,還要去伊斯蘭堡拜訪巴軍總參謀長,然後去緬甸丹老考察,到泰國呆上幾天後才能回來。”

“黃總安排的?”

牧浩洋點了點頭,說道:“放心吧,月底就回來了。孩子們怎麼樣?”

“在看電視,現在成天就知道看動畫片。姥姥姥爺又過於溺愛,我怎麼說都沒用。你回來後,得好好管教。”

牧浩洋笑着搖了搖頭,覺得陸雯沒有必要跟孩子較真。

陸風烈對外孫與外孫女的態度,讓牧浩洋有點意外。大概覺得虧欠了陸雯,陸風烈非常溺愛兩個孩子,幾乎是有求必應。爲了幫助陸雯照顧孩子,他還在二零二三年搬回總參家屬院居住。

“我去把他們叫來。”

“陸雯……”

牧浩洋反應慢了一點,陸雯已經起身離開。

陸風烈搬回來住還有一個原因:幫助傅秀波鞏固新的高層結構,確保重大事務仍然是傅秀波說了算。

雖然黃峙博已經是總參謀長,而且在軍隊裡的威望非常高,但是與陸風烈相比,他仍然差了一截。此外,騰耀輝躥起後,對黃峙博的地位產生了影響。只有陸風烈,才能讓兩人和平相處。

爲了讓兩人和解,陸風烈做了很多努力。

早在二零二二年,黃峙博就在軍內高層會議上表示,他只擔任兩屆總參謀長,並在二零三二年退休。幾個月後,在陸風烈推動下,傅秀波批准了總參謀部改革計劃,主要內容就是從黃峙博開始,總參謀長由三軍司令輪流擔任。那麼在二零三二年出任總參謀長的,很有可能是騰耀輝。

通過內部改革,軍內矛盾完全可以消除。

相對而言,軍隊內部矛盾根本不值一提。

文廷貴退休後,高層矛盾集中在傅秀波與易援朝之間,只是傅秀波掌握軍權,擁有主要發言權。

兩人的矛盾,表面上以對外政策爲主,實際上卻集中在國內矛盾上。

這一點很好理解,國家的對外政策由內部需求決定,受經濟的影響最大,什麼樣的經濟結構就需要什麼樣的對外政策。

在經濟政策上,傅秀波的立場非常明確: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努力營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以民營企業帶動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也以民營企業需求推動資源、金融等領域進行全面改革。

從二零一五年開始,傅秀波推行的經濟政策收到了顯著成果。

到二零二二年,中國民營經濟規模比二零一五年擴大了三倍,在經濟總量中的比例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二,創造了百分之八十三的就業崗位,貢獻了百分之七十四的稅收,在經濟增長率中的貢獻更是多達百分之九十五。

沒有民營企業的茁壯成長,中國就不會迎來建國之後的第三個黃金髮展時期。

與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家經濟政策改革嚴重滯後,迫使強大起來的民營企業不得不另尋出路。

這種情況,決定了中國的對外政策,即只有對外擴張,才能給民營企業創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根本上講,民營經濟能在二零一五年駛上快車道,也與中國參與第二次朝鮮戰爭有關。

沒有對外擴張,就沒有民營經濟的飛速發展。

按照這個邏輯,傅秀波的對外政策自然非常強硬。

第二次朝鮮戰爭後,中國沒有完全撤軍,也沒有給予朝鮮全部自主權,與傅秀波積極推動國內經濟改革存在必然聯繫。

可以說,正是在朝鮮挖到了第一桶金,民營經濟才能飛速發展。

問題是,朝鮮的資源非常有限、市場規模也非常有限,民營經濟要想發展壯大,不但需要更多的資源,還需要更加廣闊的市場。

二零二零年,東海戰爭結束後不久,傅秀波就對民營企業開放了海洋資源開採權。

在國內,一系列經濟改革政策,讓民營企業獲得了更加廣闊的市場,也讓民營企業獲得了進入國有壟斷行業、與國營企業競爭的機會。

傅秀波與易援朝的矛盾,就在這個地方。

在經濟層面上,易援朝代表的正是國營企業,或者說是二零一五年之前,國內經濟發展的既得利益者。

不可否認,國營企業爲國家建設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建國初期,正是衆多國營企業,加快了國家工業化進程,打下了現代化的基礎,也爲隨後的經濟騰飛創造了條件。正是依靠國家壟斷制度,中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了完整的工業體系。

中國建國初期的經濟發展方式是否正確,看看印度就能明白。

只是,特殊時期的特殊政策,不可能長期存在,也不可能長期有效。早在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國營經濟就被證明走不通,更有活力的民營經濟纔是市場主體,才能爲國家發展提供主要動力。隨後二十年,中國經濟飛速發展,正是民營經濟第一次解放取得的成果,也是民營經濟重要性的直接體現。

中國經濟要想繼續飛速發展,就得給民營經濟第二次解放。

傅秀波明白這個道理,很多人多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並不表示,所有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都會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決定行爲的不是認識,而是利益。

作爲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易援朝並不主張給民營經濟鬆綁,反而認爲高度發展的民營經濟將破壞中國的基本社會結構,造成社會動盪、價值觀淪陷、思想混亂,甚至是更加嚴重的危害。

按照他的觀點,必須嚴格限制民營經濟,國家繼續壟斷戰略性行業。

在特殊時期,保持國有壟斷沒有錯,傅秀波也不反對。比如在能源領域,國營三大石油公司仍然佔據着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是軍隊油料的主要供應商,也是國家戰略儲備的主要承擔者。

問題是,只有打破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利益鏈條,才能推動經濟發展。

易援朝的主張,明顯與傅秀波相悖。

國內經濟政策如此,對外政策也是如此。

在這場鬥爭中,傅秀波的態度非常明確:架空國家元首。

關鍵不是誰擔任國務院總理,也不是誰擔任國家副元首,而是誰控制軍隊,誰得到軍隊支持。

爲此,傅秀波不得不把陸風烈留下來。

在黃峙博搞定軍隊內部問題之前,陸風烈具有不可替代性。說得簡單一點,只要陸風烈在中央,傅秀波就可以高枕無憂。

陸風烈留下來,對推動軍事改革也有幫助。

二零二三年,黃峙博發起了第二輪軍事改革行動。這次的改革,以調整軍隊的組織結構爲主。

三年後,取得了第一項改革成果:整合海軍陸戰隊與陸軍兩棲部隊。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兩棲部隊併入陸戰隊,成立陸戰隊司令部,同時升級爲獨立兵種。

編制上,陸戰隊仍然隸屬於海軍,只是在作戰指揮上,直接聽從總參謀部的命令,與海軍協同作戰。

也就在這個時候,牧浩洋獲得了晉升中將的機會,不過是陸戰隊中將。

以當時的情況,牧浩洋是接替吳建軍,出任陸戰隊司令的最佳人選。原因很簡單,陸戰隊能夠兼併兩棲部隊,與他在非洲打的特種戰爭有直接關係。如果沒有在非洲戰場上的出色表現,陸戰隊也沒有資格兼併兩棲部隊。

作爲前線指揮官,牧浩洋對陸戰隊的戰法戰術、以及建軍重點有清楚認識。

爲了讓牧浩洋出任陸戰隊司令,黃峙博開出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條件:以海軍中將身份統領陸戰隊。

即便如此,牧浩洋最後還是拒絕了。

原因有兩個:一是牧浩洋不想走老路,二是主要競爭對手是曹安國。

黃峙博沒有強迫牧浩洋去陸戰隊,最終讓吳建軍留任一年。如果一切順利,曹安國將在二零二七年底出任陸戰隊司令。

與陸戰隊改革同步進行的,還有各軍兵種指揮體制改革。

按照黃峙博的安排,在完成改革之後大軍兵種司令部只有行政管理權,直接向國防部負責,不在擁有所屬兵種的指揮權,由總參謀部統一指揮各兵種,以提高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能力。

顯然,這輪改革,是在爲接下來進行的第三次改革做準備。

作爲中國軍隊中,多兵種協同作戰理論的發起者,黃峙博肯定會推行第三輪改革,打破原有的作戰指揮體系。

至於怎麼該,恐怕只有黃峙博清楚。

改革,肯定動了某些人的蛋糕,也肯定會產生矛盾。

黃峙博與騰耀輝的矛盾就集中在第二次軍事改革上,因爲改下來後,像騰耀輝這樣的軍種司令將被架空。

如果不是陸風烈出面,讓黃峙博立下規矩,訂下三大軍種司令輪流擔任總參謀長,恐怕騰耀輝早就跟黃峙博翻臉了。

作爲黃峙博的追隨者,牧浩洋非常清楚軍事改革的重要性。

中國軍隊要想在下一場戰爭中取勝,就得大力推行軍事改革。要想證明改革方案是否正確,也只有戰爭。。.。

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51章 護身符第15章 風頭正勁第54章 生於憂患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93章 空中偷襲第53章 巧合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4章 掃帚星第13章 風起雲涌第5章 軍事冒險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4章 裂痕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1章 一鍋端第37章 犧牲品第19章 伏擊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章 厚積薄發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4章 掃帚星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1章 風捲殘雲第59章 猶豫不決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46章 海軍新銳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69章 左右爲難第65章 再次見面第56章 創新之舉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77章 誘餌第56章 守株待兔第31章 接觸第70章 外交戰場第5章 來晚了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8章 一觸即發第74章 爭取時間第302章 覺醒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3章 無限制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72章 愛國商人第7章 突然襲擊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29章 相互指責第90章 獨木難支第314章 大重建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41章 反擊第13章 無限制第31章 接觸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18章 和解第175章 三板斧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3章 狙殺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6章 爭取和平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6章 威逼第32章 關鍵時刻第97章 戰略分歧第69章 登門求教
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51章 護身符第15章 風頭正勁第54章 生於憂患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93章 空中偷襲第53章 巧合第30章 虎口逃生第14章 掃帚星第13章 風起雲涌第5章 軍事冒險第235章 文明之母第239章 穩住戰線第119章 大型綜合戰艦第24章 裂痕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1章 一鍋端第37章 犧牲品第19章 伏擊第70章 重擊落空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42章 糧食換土地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6章 耐心等待第2章 厚積薄發第34章 中流砥柱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4章 掃帚星第130章 大陸政策第31章 風捲殘雲第59章 猶豫不決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3章 戰爭導火索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46章 海軍新銳第40章 勝利爲基礎第69章 左右爲難第65章 再次見面第56章 創新之舉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77章 誘餌第56章 守株待兔第31章 接觸第70章 外交戰場第5章 來晚了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289章 時過境遷第114章 全力招架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28章 一觸即發第74章 爭取時間第302章 覺醒第90章 高效率打擊第13章 無限制第112章 絕地反擊第19章 水深火熱第113章 傾其所有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164章 全力反撲第72章 愛國商人第7章 突然襲擊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191章 最後的機會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22章 出師有名第117章 負擔得起第101章 潛艇的盛宴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29章 相互指責第90章 獨木難支第314章 大重建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41章 反擊第13章 無限制第31章 接觸第44章 理想主義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20章 別無選擇第118章 和解第175章 三板斧第147章 海航突擊第76章 作戰策劃第13章 狙殺第179章 空軍的沒落第150章 現實選擇第232章 晚打不如早打第6章 爭取和平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38章 運氣因素第43章 格鬥戰鬥機第32章 拼光拼盡第26章 威逼第32章 關鍵時刻第97章 戰略分歧第69章 登門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