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登陸開始

十一月十四日,登陸艦隊在第一艦隊的護送下到達戰場。

當天,第一艦隊與第二艦隊對預定登陸場:新喬治亞羣島的旺烏努島進行了數天來最爲猛烈的火力打擊。

新喬治亞羣島是所羅門羣島的一部分,在瓜達爾卡納爾島西北,旺烏努島離瓜達爾卡納爾島大約三百公里,正好在陸戰隊遠程火炮的打擊範圍之內,而且該島上的美軍守衛兵力薄弱,沒有建設太多的堅固防禦工事。更重要的是,旺烏努島的地勢較爲平坦,島上有一座美軍的空軍基地與兩座野戰機場,還有足夠開闊的沿海平地,有足夠的地方容納四個陸戰師的數萬官兵,還能開闢更多的機場。此外,旺烏努島西北,與新喬治亞島相鄰的海峽的平均水深在三十米以上,可供所有級別的大型艦船進入,是較爲理想的錨泊地,還能開闢出供船隻臨時停靠的桑葚碼頭。

這些因素,使旺烏努島成爲中國陸戰隊的首選登陸地點。

後來,有人認爲,美軍過於大意,沒有在旺烏努島構築堅固的防禦陣地,甚至沒有部署足夠的防禦部隊。

顯然,這種觀點根本站不住腳。

所羅門羣島大大小小有一百多座島嶼,其中面積足夠大,可以作爲陸戰隊橋頭堡的島嶼有三十多座,即便以瓜達爾卡納爾島爲中心,在方圓四百公里、也就是以陸戰隊遠程火炮的最大射程爲準,這個區域內的大型島嶼也有二十多座。如果美軍完全以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標準來構築防禦設施,並且部署相當的兵力,那麼需要運送的工程物資就不是幾千萬噸,而是幾億噸,另外還得動用美國的全部地面部隊。也就是說,完全依靠修築防禦工事、加強防禦部署的方式,根本守不住所羅門羣島。

從戰術上講,守衛羣島,不是修築多麼堅固的防禦工事、也不是部署大量地面部隊,而是掌握制海權與制空權。只要有制海權與制空權,就算不修防禦工事、不部署地面部隊,也能守住。在丟掉了制海權與制空權的情況下,通過加強地面防禦的方式來守衛島嶼,最多隻能拖延敵人的進軍速度。

說得直接一些,就是盡最大能力使中國海軍花更多的時間來攻佔所羅門羣島。

在戰爭期間,時間就是一切。

有了時間,美軍才能獲得更多的戰艦,才能重新組織艦隊,也纔有機會奪回被中國軍隊攻佔的所羅門羣島。

事實上,這也正是美軍的防禦策略。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早在二零五三年初,也就是美軍放棄進軍沖繩島之後,剛剛被提拔爲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弗倫奇就意識到,遲早有一天,中國海軍會進軍所羅門羣島,而且美國海軍到時候將難以抵擋,所以才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非常極端的方式,把瓜達爾卡納爾島變成了西南太平洋上最堅固的軍事要塞。

弗倫奇做這些,無不是在爲美軍爭取時間。

在弗倫奇看來,只要能夠在所羅門羣島拖住中國軍隊幾個月,美國海軍就能在實力恢復之後奪回制海權。

當然,僅僅依靠被動防禦,顯然無法達到這個目的。

事實上,只要中國軍隊瓦解了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美軍的作戰能力,就沒有必要攻打這座島嶼。

從戰術上看,這也是中國陸戰隊攻打旺烏努島的主要原因。

說得直接一點,就算瓜達爾卡納爾島上儲備了足夠美軍生活幾年的物資,而且堅固的地下防禦工事能使美軍免遭火力打擊,在中國軍隊的高壓下,美軍也無法對附近島嶼上的中國陸戰隊構成威脅。

接下來,中國陸戰隊只需要把旺烏努島變成進軍澳洲大陸的橋頭堡就行了。

只是,中國陸戰隊在旺烏努島的建設工作是一個過程,不可能在一天之內完成,至少得持續好幾個月。

對美軍來說,要想守住所羅門羣島,除了阻止中國軍隊攻佔瓜達爾卡納爾島,還得阻止中國軍隊在旺烏努島上修建軍事設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切斷航線。顯然,美軍根本就沒有這個能力,也就只能設法讓中國軍隊在旺烏努島上花更多的時間。也就是說,美軍得對中國軍隊的建設工作搞破壞,比如攻擊向旺烏努島運送物資的船隻、打擊島上的軍事設施與軍隊等等。

有能力執行這個任務的,除了部署在澳大利亞的航空兵,就只有美國海軍了。

當時,弗倫奇已經對此做了力所能及的準備。

按照他的部署,第三艦隊拆分成了五支單獨活動的小型艦隊,其中第31艦隊由四艘巡洋艦與四艘多用途驅逐艦組成,第32艦隊又一艘巡洋艦、三艘多用途驅逐艦與四艘反潛驅逐艦組成,第33艦隊由六艘反潛驅逐艦組成,第34艦隊又一艘反潛驅逐艦與十六艘導彈快艇組成,第35艦隊由十二艘導彈快艇與十六艘水翼艇組成。每支艦隊都有特殊的安排,也都肩負着獨特的使命。

按照弗倫奇的設想,除了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另外三支艦隊將是抗擊中國陸戰隊登陸所羅門羣島的主要作戰力量。

原因是,另外三支艦隊都以中小型戰艦爲主,具有很強的作戰靈活性。

十一月初,第34艦隊與第35艦隊就已進駐所羅門羣島,第34艦隊部署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霍尼亞拉港,第35艦隊則以馬基拉島的塔瓦拉哈爲基地。按照弗倫奇的部署,第34艦隊主要負責阻擊進入所羅門羣島海域的中國艦艇,第35艦隊則主要在夜間,突擊中國海軍的登陸場。

至於另外三支艦隊,全部部署在澳大利亞的港口。

當時,弗倫奇對以大型戰艦爲主的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沒抱多大希望,只是覺得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讓這兩支艦隊去引誘中國主力艦隊進入珊瑚海,或者靠近所羅門羣島,爲小型艦隊夜襲創造機會。

第33艦隊是主要的護航艦隊,負責掩護前往所羅門羣島的運兵船。

可以說,弗倫奇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海軍力量。

當時,在第三艦隊裡,除了美國戰艦之外,還有十四艘澳大利亞海軍與六艘新西蘭海軍的戰艦。

只是,這些戰艦都已陳舊落後。

事實上,除了第33艦隊的六艘反潛驅逐艦,第三艦隊裡沒有一艘是在大戰爆發時美國海軍裡的主力戰艦,比如五艘巡洋艦中,只有一艘澳大利亞海軍的巡洋艦較爲先進,另外四艘都是在戰後啓封的老式戰艦。

在所羅門海戰中倖存下來的美軍戰艦,驅逐艦全部在澳大利亞的造船廠維修,巡洋艦則全部回到了美國西海岸的造船廠。其實,這些戰艦就算修好了,也不會編入艦隊,因爲其性能根本無法跟隨“美國”級航母作戰。之後,所有在大戰前建造的戰艦,全部被美國海軍編在了地區性艦隊或者護航艦隊裡面。從二零五四年開始,面對威脅日益嚴重的潛艇,美國海軍也組建了大量護航艦隊,而且仿照中國海軍的做法,把快速貨輪改裝成能夠攜帶反潛巡邏機的護航航母。

在所羅門羣島,美國海軍真正的主力,已經是那些排水量只有幾百噸的導彈艇。

後來,很多人都認爲,美國海軍沒有建造小型的全電動潛艇是一大失策,因爲在所羅門羣島這類環境下,小巧靈活的全電動潛艇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能夠在攻擊核潛艇去不了的地方活動。甚至有人認爲,如果美國海軍也有足夠的全電動潛艇,中國陸戰隊根本不可能登上所羅門羣島,因爲那些進入登陸場的艦船,將是全電動潛艇的活靶子,根本不可能生存下來。

當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後來得到了實戰證明。

只是,在二零五三年底,美國海軍根本就沒有全電動潛艇,甚至沒有開始建造這類廉價的潛艇。要到二零五四年,在燃料電池的產量得到提升,滿足陸軍的地面戰系統之後還有富餘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纔開始建造全電動潛艇,組建專門的電動潛艇部隊,而要到二零五五年,美軍的全電動潛艇才能在戰場上發揮顯著作用。到那個時候,在中國海軍中服役與正在建造的全電動潛艇超過了六百艘。

到了十一月十五日,登陸前的準備工作全部到位。

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只是,十五日的氣象條件非常糟糕,海面上浪高超過四米,就算能夠登陸,也有較大的風險。

接下來兩天,氣象條件仍然沒有好轉。

結果就是,司馬文正不得不一再推遲登陸時間。

直到十八日凌晨,風力開始降低,而且預測會有十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窗口,氣象條件最快也要到十八日夜間纔會轉變。

司馬文正沒再等待,在天亮前下達了作戰命令。

此時,在登陸艦上等待了三天的陸戰隊官兵早就不太耐煩了,都急切盼望着登上那座重未涉足過的島嶼。

事實上,在十四日夜間,就有一小隊陸戰隊的特種部隊登上了旺烏努島。

這支部隊,正是牧浩洋最初服役的兩棲特種部隊,只是早已更名爲特種陸戰隊,爲陸戰隊最精銳的特種部隊,被西方國家稱爲“中國的海豹突擊隊”,而該部隊的官兵,全都以跟牧浩洋做隊友而驕傲自豪。

十八日清晨,登陸行動正式開始。

第48章 外派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63章 毀滅第78章 兩強標準第49章 最佳選擇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20章 多面手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16章 敗不餒第19章 人心所向第84章 連環拳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5章 預判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46章 豐收年第74章 爭取時間第20章 逼婚第30章 緊急攔截第9章 做徹底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50章 重創第149章 放棄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4章 艦隊出港第65章 國家意志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88章 進退維谷第24章 裂痕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9章 撲火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3章 周密計劃第175章 犯糊塗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9章 伏擊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32章 迫在眉睫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53章 關鍵日第45章 面面俱到第98章 戰略轟炸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95章 遺蹟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1章 以進爲退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91章 再接再厲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3章 敵後營救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01章 反擊第35章 後方部署第45章 越界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71章 拼盡全力第67章 全面動員第47章 證據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24章 反擊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26章 重拳出擊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54章 生於憂患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7章 關聯性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44章 出山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72章 傾其所有第31章 不可避免
第48章 外派第261章 同盟憲章第63章 毀滅第78章 兩強標準第49章 最佳選擇第72章 傾其所有第120章 多面手第91章 戰略突擊第116章 敗不餒第19章 人心所向第84章 連環拳第35章 奔赴前線第27章 地面戰爭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77章 太有主見第15章 預判第131章 戰局逆轉第46章 豐收年第74章 爭取時間第20章 逼婚第30章 緊急攔截第9章 做徹底第290章 人口大爆發第262章 全民動員第9章 錯誤的航線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50章 手忙腳亂第50章 重創第149章 放棄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34章 守與不守第4章 艦隊出港第65章 國家意志第33章 白宮的晚餐第151章 經典戰術第88章 進退維谷第24章 裂痕第251章 沒有妥協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79章 撲火第46章 預料之外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254章 海市蜃樓第13章 周密計劃第175章 犯糊塗第62章 太陽風暴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19章 伏擊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32章 迫在眉睫第55章 積極外交第153章 關鍵日第45章 面面俱到第98章 戰略轟炸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295章 遺蹟第51章 精密計劃第71章 以進爲退第130章 進攻方向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91章 再接再厲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23章 敵後營救第105章 新德里戰役第286章 中美聯合體第101章 反擊第35章 後方部署第45章 越界第4章 基礎與應用第22章 主要與次要第105章 以退爲進第71章 拼盡全力第67章 全面動員第47章 證據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25章 潛力大爆發第24章 反擊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120章 用我們的方式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244章 遠征大西洋第26章 重拳出擊第60章 陌生的戰場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129章 準備進攻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54章 生於憂患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133章 疏忽大意第234章 推波助瀾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7章 關聯性第161章 戰術新應用第44章 出山第113章 兩個人的冒險第72章 傾其所有第31章 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