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除夕。
有老一輩的人會記得這樣的傳統,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之前,老人會將一枚銅錢栓在小孩的身上,亦或者裝在小孩的口袋裡,這枚銅錢,大部分是要在新年天亮之後收回去的。
這其中的過程,稱之爲壓歲,而那枚銅錢,就叫做壓歲錢。
後來,這一傳統受時間、地域等影響而發生了很多不同的演變。
有些地方依然綁銅錢,有些地方會給一沓現金,俗稱壓歲錢,而且不只限於除夕之夜,除夕到元宵之間,壓歲錢這種東西總能在長輩與親戚家的後輩之間流轉。
更有些地方出現了踩歲的習俗,也就是將碎玻璃等物堆到地上,穿着鞋上去踩,俗稱踩歲。
而實際上,對於真正的歲來說,無論是你給上幾百幾千乃至幾萬的現今當壓歲錢,還是弄上一地的碎玻璃踩到整雙腳血流如注,實際上都是沒有什麼作用的。
壓歲錢的由來,是爲了壓歲。
而之所以用銅錢壓歲,是因爲歲這種東西天生被一樣東西剋制——落寶金錢。
作爲天地之間的第一枚錢幣,落寶金錢代表着貨幣,代表着貿易,代表着文明的火種,代表着人族的崛起,本身就有大功德大氣運,後天法寶無物不落。
而作爲怨念與戾氣化身的歲,天然被這東西剋制。
只是落寶金錢只有一副,而歲的力量卻瀰漫整個三界,影響着三界六道。
所以,後來人們慢慢衍生出了以銅錢佩戴在身壓歲的習慣。
雖然普通的銅錢可定不像落寶金錢能夠剋制歲,但畢竟是人族貨幣,對於歲那種影響三界六道的力量而言,卻也有着一定的作用。
如此,隨着時間的流逝,銅錢壓歲,成爲了過年的一種風俗與習慣。
下壓歲,後除夕,往春節的過度,俗稱過年。
既然提到了歲與夕,自然就少不了另一個名詞——年。
“歲和夕是這種伴生關係的話,那年呢?曾經聽聞過關於年獸的傳說,說現在過年的習俗,放鞭炮、貼紅符都是爲了驅趕年獸。”
感覺自己漲姿勢了的小道士在瞭解了夕和歲之後,忍不住開始好奇起了年。
九尾搖搖頭。
“關於年,有些不好定論。”
廳中臉帶疑惑,“嗯?”
“其實,年和歲與夕不同,並不是在怨念戾氣的影響下星辰的產物,嚴格說起了,年,是在夕的禍亂出現之後,有天道生成的產物。”
小道士瞪大了眼睛,“天道?”
夕是衆生怨念與戾氣所生,歲更是與盤古大神有關,聽上去一個個都逼格滿滿,卻沒想到年的來頭更大,竟然是天道產物。
九尾點點頭,“即便是落寶金錢,也只能壓歲,而不能將歲除掉。
但那種壓制,雖然能夠同樣對夕產生削弱,卻仍舊不足以讓生靈平安的辭舊迎新,夕的力量,依然會帶來災難。
在那種情況持續了數百年之後,某一年的除夕之夜,辭舊迎新之際,夕的力量達到最高點,新的災難即將降臨之際,天地之間,卻突然傳來一聲讓人靈魂顫慄的嘶吼。
在這一聲嘶吼之後,夕那無限拔高的氣勢爲之一頓,下一刻,一頭恐怖的兇獸出現在夕的身側,大口一吸,夕身上那無盡的怨氣與戾氣竟然被兇獸所剝奪,向着兇獸身上傳遞。
未及天明,夕一身的怨氣戾氣被吸收殆盡,沒有了任何作亂的力量。
而另一頭兇獸一身的氣勢卻愈發的強大,甚至超越了先前巔峰時期的夕。
夕的災難被扼殺,但另一頭兇獸卻並不是救世主,而是另一個災難之源。
天亮之前,吞噬掉夕一身怨氣戾氣的兇獸雙眼赤紅,滿是擇人而噬的兇光。
兇獸闖入民宅,撕咬吞噬凡人血肉,帶來另一場災難。
只是,儘管這頭兇獸依然會帶來災禍,卻並不像夕那樣以恐怖的力量降下天災,它只是吃人,即便他再怎麼強大,一個一個的吃,在天亮之前,又能夠吃掉多少?
是的,天亮之前,兇獸頭一次出現,吞噬了夕一身怨氣戾氣的時候,人們爲之歡欣鼓舞大肆慶祝,認爲兇獸是救世主。
但還沒等他們的慶祝結束,吞噬完夕的力量的兇獸,卻轉過頭將獠牙巨口轉向了他們。
然而,就在人們絕望的時候,卻發現天色剛亮,那頭兇獸就離去了,並沒有繼續吞噬剩下的人類。
如此,災難得到了一定範圍的限制與縮減,尤其是當夕出現的位置人煙比較少的時候,那頭兇獸的破壞也就尤爲有限,人們也接受了這種消除天災的代價。
直到,又過了數百年後,又是一個新年,兇獸吞噬了夕的力量,大肆殺戮了一番之後,僥倖活着的人們終於迎來了天亮。
但讓人絕望的是,那兇獸並沒有如同往常一般的離去,而是腳步不停,轉向了不遠處一個十歲左右的幼童。
面對兇獸的巨口,幼童抑制不住內心的恐懼,嚇得想要逃跑,但又怎麼跑得過兇獸?
不過幾步,兇獸的巨口已經到了近前,幼童慌亂之中跌倒,落入了火堆之中,一副燃燒起了火焰。
而那兇獸望着衣服燃起火焰的幼童,卻並沒有下口,反而將巨口轉向了另一個人。
但就在另一人即將喪命在兇獸口中的時候,隨着‘梆梆梆’的幾聲鞭炮聲以及一個孩子的嘶吼聲響起,兇獸的巨口剎那停止,身形瞬間遠盾,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兇獸逃走之後,獲救的人們疑惑不解,不明白這兇獸到底是什麼情況。
經過數月的研究,有聰明的人發現了其中幾條線索。
第一,兇獸吃人,是從吞噬了夕的力量之後,而在吞噬夕的力量之前,兇獸的眼睛不是赤紅的。
由此,或許可以歸論爲兇獸是吞噬了夕的邪惡力量,自身神志受到影響,所以纔會兇性大發。
而之前有記憶的一些年裡,兇獸的逃離,看似都是在天亮十分,但實際上那個時間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誤差,有時天色沒有徹底放量,兇獸已經離去。
天亮不能算作參考,但兇獸離去之時,有一個共同點,身邊一定有巨大的聲響,或是遠處祭祀的鑼鼓聲,或是慶祝新年來臨的爆竹聲。
由此,有人推斷,這兇獸,可能聽力過於強大,害怕或者厭惡巨大的聲響。
又加上幼童的衣服着火之後兇獸轉移了目標,有人猜測它可能還不喜歡紅色。
根據這兩個推論,第二年除夕之夜,人們早早地在門上牀上貼上了紅符,又追備好鞭炮。
在兇獸吸收完夕的力量下來之後,想要闖入一個百姓的家中,卻在看到門上的紅符之後轉移了目標。
應證了一個猜想之後,有人嘗試着點了一個炮竹扔到窗外。
嘭的一聲巨響過後,兇獸果然如同猜測的一般消失不見,自此,人們知道了對抗這頭兇獸的方法,不再被兇獸之禍所困擾。
而兇獸,在有了剋制方法之後,也徹底成爲了剋制夕的救星。
後來,人們給了這兇獸一個名字——年。”
“除夕夜前帶銅錢,謂之壓歲;壓歲之後守夜等新舊交替之時,新舊交替之時,年出現吸收夕的力量,謂之除夕;除夕之後,年兇性大發,貼紅符以避之,放鞭炮以逐之,謂之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