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

第156章 趙雲獻策,常山國的選擇

而另一邊。

駐紮在邯鄲城的公孫瓚,也終於覺察到不對勁了。

鄴城的“韓馥”一直在找各種理由拖延,但就是不肯讓出鄴城。

眼看軍糧即將耗盡,公孫瓚遣大將單經率輕騎南下鄴城。

但單經還未進入魏郡,就被一支兵馬給攔住了。

“顏良?你怎麼會在魏郡?”看着眼前橫刀立馬的驍將,單經忌憚不已。

顏良冷傲的提刀指向單經:“本將奉冀州牧之命,駐守此地,你是來求戰,還是來求和?”

“冀州牧?”單經頓覺不妙:“顏良,你什麼時候替韓馥賣命了?”

顏良冷哼:“韓馥?他配嗎?”

單經瞳孔緊縮,驚呼道:“難道伱口中的冀州牧不是韓馥?”

顏良早已得到命令,此刻也不怕被單經知道鄴城的變故,喝道:“本將只效忠袁使君一人,韓馥匹夫,早已將冀州讓給袁使君了!”

單經大怒:“說了由公孫將軍執掌魏郡,袁本初竟敢背棄盟約?”

顏良猙獰一笑:“什麼盟約?當初讓爾等入冀州,是公孫將軍說他要南下討董,故而借道冀州。”

“卻不曾想,公孫將軍竟然想要攻打鄴城?”

“韓馥有難,袁使君豈能不救?韓馥讓出冀州牧的條件就是擊潰爾等來犯之敵,何來的背棄盟約啊?”

單經氣得嘴脣都有些抖:“無恥!袁本初出身於四世三公汝南袁氏,豈能言而無信?”

顏良冷笑:“單經!你說袁使君言而無信,好歹拿出證據來。若是沒有證據就血口噴人,丟的可是公孫將軍的臉。”

“本將也不想跟你再廢話,倘若還不返回幽州,你們回去的糧草都不夠了吧?”

單經握緊了手中長槍。

如果能打得過,單經一定會一槍挑了眼前的顏良。

“顏良,你給我等着!”單經勒馬轉身,率隊向邯鄲城而去。

顏良則是眯了眯眼睛,招呼麾下騎卒回鄴城送信。

得知袁紹當了冀州牧,還要自己退兵回幽州,公孫瓚當即就炸毛了。

“狗賊袁本初,竟敢誆我!”公孫瓚怒目圓睜。

辛辛苦苦南下一趟,結果反而中了袁紹的詭計。

來時的美夢,如今跟泡影一般被戳破,還要被袁紹給嘲諷一陣,這氣公孫瓚可忍不了!

“傳本將軍令,立即出兵鄴城。”

“袁本初小兒,本將要讓你知道,誆騙的代價!”

公孫瓚揮舞馬槊,怒氣難遏。

“將軍且慢!”田楷急忙勸道:“袁紹早得了鄴城,卻又故意以‘韓馥’之名掩人耳目,就是想消耗我軍糧草。”

“鄴城城高水深,急切間難以攻下,倘若糧草耗盡,袁紹又從其餘城池調來兵馬圍堵,我等就回不去幽州了!”

“不如忍一時之氣,回幽州點齊兵馬再來複仇!”

嚴綱也勸道:“將軍,軍糧短缺,士氣不足,不可輕動啊!”

公孫範也急忙來勸:“兄長,謹防袁紹聯合劉虞,斷我等歸路啊!”

公孫瓚咬牙切齒。

雖然恨不得立即殺向鄴城,但諸將的勸說公孫瓚也不得不聽。

糧草不足,劉虞又在後方虎視眈眈。

萬一袁紹真的跟劉虞聯合斷了歸路,他這右北平太守就回不了幽州了。

“撤——兵——!”公孫瓚牙齒彷彿都要咬碎了。

得知公孫瓚撤兵,袁紹懸着的心終於安穩了。

“公則妙計退公孫啊!”袁紹不吝誇讚。

郭圖得意不已,有些飄飄然:“區區公孫瓚,我不過略施小計,就讓他滾回幽州。”

荀諶、辛評、辛毗等潁川派,同樣高興。

畢竟郭圖越受器重,他們這些以郭圖爲首的潁川派就越會受到袁紹青睞。

“小人得志!”逢紀暗暗唾罵一聲,出列進諫道:“明公,公孫瓚因軍糧耗盡而退,來日必定會再舉大軍。”

“公孫瓚有精銳步騎兩萬,但冀州兵甲不整,明公得儘快整肅三軍,方能抵擋公孫瓚兵馬南下。”

“魏郡郡吏審配,爲人忠烈慷慨,精通兵法,能統御三軍,明公可闢治中從事,並總幕府之責。”

郭圖嚇了一跳。

自入鄴城後,雖然衆人都有封賞,但別駕和治中這兩個位置一直都是空缺的。

畢竟當這別駕和治中,得有人舉薦,不能自薦說要當就能當。

逢紀原本也是想要這兩個位置的,這後來一琢磨,若是要搶這兩個位置,許攸郭圖等人估計都會反對。

於是逢紀改變了套路,直接舉薦局外人審配來擔任治中。

不僅要擔任治中,還要出任兼總幕府之責。

古代將軍外出征戰時,設立在帳幕內的府署就稱之爲幕府,幕府屬吏雖多居武職,然而軍政之事,無所不預議。

逢紀這是要借審配之手,開始爭權了。

但偏偏,逢紀的舉薦還沒人能反對。

不論是許攸還是郭圖,都不擅長統御三軍!

荀諶、辛評、辛毗等人,同樣是長於內政。

“小人猖狂!”

許攸和郭圖暗罵一聲,但沒有出言反對。

袁紹一聽這鄴城還有精通兵法善於統御三軍的,當即就高興了:“元圖既然識得賢才,爲何不早早舉薦?”

逢紀張口就是謊言:“正南因爲幼子患病,近日一直都在家中照顧幼子,我不忍叨擾,就沒有舉薦。”

“今日擔心公孫瓚再次南下,因此舉薦審正南,整肅三軍。”

袁紹撫掌大笑:“好!有審正南相助,何愁公孫瓚啊。”

郭圖和逢紀相繼獻策,許攸也按捺不住了:“兵法有云:攻心爲上,攻戰爲下。攸有一策,可保冀州無恙!”

袁紹微微眯着眼睛,心中頗有些得意:看來這麾下的賢才多了,子遠獻策也變得勤快了,嗯,就保持這樣的平衡,獻策要多多益善。

“子遠有何妙計,速速道來。”袁紹大笑道。

許攸依舊是一副眼高於頂的模樣:“公孫瓚此次退兵,一者是軍糧耗盡,二者是擔心大司馬會斷其歸路。”

“軍糧耗盡,公孫瓚可籌措軍糧再次進攻冀州;但大司馬處,公孫瓚卻是無計可施。”

“本初可遣使去涿郡,向大司馬俱告韓馥讓冀州牧一事,同時狀告公孫瓚假託討董進攻鄴城的罪名。”

“請大司馬秉公處理,約束公孫瓚,讓其不要再來冀州劫掠士民百姓了。”

“倘若公孫瓚執意要進攻冀州,那就請大司馬出兵斷其歸路,本初就可跟大司馬一起剿滅這恃武而驕的禍害了。”

袁紹遲疑:“大司馬不重兵事,未必能敵得過公孫瓚。”

許攸笑道:“本初別忘了,青州還有個劉備呢!劉備若幫公孫瓚,就是篡逆之輩,大司馬也會嚴詞譴責。”

“劉備若是幫大司馬,那就等於選擇了跟公孫瓚決裂。”

“基於青州的利益權衡,劉備只能選擇勸和!”

“如此一來,冀州就可以避免戰火,本初也能有足夠的時間安撫冀州諸郡國了。”

袁紹聞言大笑:“子遠妙計啊!我需要時間,而劉備同樣需要時間。估計他怎麼也想不到,公孫瓚會南下攻打冀州吧?”

許攸冷笑:“劉備選擇跟公孫瓚這樣的人爲友,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待公孫瓚和劉備互生嫌隙,攸還可以再暗中設法,讓公孫瓚驅兵青州。”

袁紹眼神一凜:“幽州跟青州並未接壤,如何能讓公孫瓚驅兵青州?”

許攸捋了捋短髯,傲然而笑:“此計還需要時機,待時機成熟,攸自有辦法讓公孫瓚的勢力跟青州接壤!”

“眼下公孫瓚已經退兵,本初可向趙國、常山國、中山國和鉅鹿郡傳檄,讓四個郡國的太守國相,速來鄴城覲見。”

袁紹點頭。

頓了頓,袁紹又問道:“子遠,我已經登門拜訪沮公三次了,但沮公一直避而不見,可有良策教我?”

見袁紹還在心心念念沮授,許攸有些無奈。

賢才那麼多,何必非得眷念上沮授啊。

逢紀見許攸面有難色,本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逢紀獻策道:“明公可親率鄴城文武於沮授府門前延請,請沮授出任冀州別駕,主持冀州的春耕大事。”

“從早到晚,沮授不出,明公不走。”

“除非沮授不想在這鄴城待了,否則他也只能出仕。”

“即便沮授依舊不願出仕,明公求賢之名也必定響徹整個冀州!”

好傢伙!

不論是許攸還郭圖、荀諶等人,紛紛被逢紀的提議嚇了一跳。

逢紀這計策太毒了!

這是要將沮授架在火上烤啊。

不僅率文武延請,還要讓沮授主持春耕大事。

就差直接說:冀州的春耕大事被延誤,並非公孫瓚舉兵南下也不是袁紹奪權冀州,而是沮授的錯!

“這,會不會有些過了。”袁紹有些拉不下臉:“還是從長計議吧。”

逢紀暗暗一嘆,又獻策道:“那隻能派遣甲士,以護衛之名,監視沮授,明公再定期延請,樹立求賢若渴的美名。”

袁紹點頭。

只是這般,倒還能接受。

檄文很快傳到了常山國。

常山相孫瑾得到消息,連忙召趙雲、張逸、張瓚,以及客居此地的田豐商議。

“韓文節果然還是讓出了冀州啊!”田豐有些煩躁。

本以爲去鄴城提醒了沮授能扭轉下局勢,卻沒想到鄴城還是讓袁紹奪取了。

孫瑾嘆道:“如今袁紹正式成了冀州牧,常山國已經不知道該如何抉擇了。”

張逸、張瓚亦是面面相覷,頗爲無奈。

以前可以反對袁紹,是因爲袁紹只是個渤海太守。

大家都是同一個級別的,自然可以不用理會。

但現在,袁紹當了冀州牧,名義上是可以管轄常山國的。

趙雲凝聲道:“孫相,我們剛與張燕達成和平協議,本想驅兵去洛陽支援盧尚書討伐董卓。如今卻因袁紹詭計搶奪冀州而不得不留在常山國。”

“只想着爭權奪利而枉顧國家大義的人,雲決不會屈從!”

見趙雲已經表明了態度,張逸和張瓚也不願屈從。

孫瑾問道:“若不屈從袁紹,又該如何選擇?”

趙雲沉吟道:“青州劉使君,素有仁德信義,又愛護百姓。我認爲可以跟青州結盟,護常山國安危。”

自從上回見了劉備,趙雲這內心對劉備就一直有些念念不忘。

畢竟這世間,能一心爲了百姓的好官可不多。

而劉備又屬於其中的佼佼者!

一想到劉備負擔了青州五十萬饑民的吃住,趙雲就頗爲感慨。

因此在孫瑾遲疑常山國的選擇時,趙雲第一個想到了劉備。

孫瑾遲疑:“可青州畢竟距離太遠,若是袁紹舉兵來攻,常山國如何抵擋得了?更何況,青州未必會爲了常山國而得罪袁紹。”

張逸道:“常相勿憂,若要結盟青州,屬下願親往青州請恩師相助!看恩師之面,劉使君定能答應。”

常山掾張逸,北海高密人,不僅師從鄭玄,更娶了鄭玄的妹妹。

如今鄭玄是臨淄城官學的文學,而鄭平又是青州別駕,張逸尋思去青州尋鄭玄,應該能讓青州跟常山國結盟。

田豐卻是笑道:“既有這層關係,去青州結盟也未嘗不可。但我以爲,可再讓常山國依附大司馬。”

“有大司馬和青州牧兩人力保,量那袁紹,也不敢對常山國動兵!”

“除非袁紹能拿到天子詔令冊封的冀州牧,常山國就可以不用聽從袁紹的政令。”

“大司馬德高望重,常山國依附大司馬也不會落人口實。”

孫瑾心頭一鬆:“若能結盟青州的同時依附大司馬,那常山國就不用畏懼袁紹了。”

田豐忽然看向趙雲:“趙中尉可否願意跟我去一趟涿郡?”

趙雲一愣:“我?”

田豐點頭:“素聞趙中尉驍勇過人,又善於統兵,曾得了大司馬贈送千里駒玉獅子。若有趙中尉一同前往,讓常山國依附大司馬之事,才更有把握。”

孫瑾也道:“趙中尉,既然你也去不了洛陽了,不如隨元皓兄去趟涿郡吧,常山國的安危就託付給你了。”

趙雲連忙道:“常相言重了,我等皆是爲了常山國,何分彼此!”

張逸也道:“那我立即動身前往青州,正好也回去探望恩師。”

(本章完)

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請假一天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請假一天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
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259章 將計就計,荀攸反說荀諶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19章 世道紛亂,嘆人命如草芥第230章 世事如棋,戰功寶寶袁術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76章 舉兵青州,劉備連橫泰山第325章 四路並進,袁紹決意南征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69章 上架感言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86章 劉備傳檄,君子行以大義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56章 略施小謀,劉子平的驚歎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第244章 鄭平坐莊,郭嘉計勝周瑜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42章 入平原縣,羣英薈萃之地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11章 少年臥龍,尋賢才要趁小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第341章 鄭平自污,劉備全明星戰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98章 救天下者,唯玄德公一人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159章 詭士鄭平,這權略真的髒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請假一天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第64章 策馬揮刀,安天下復漢室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260章 鄭平論勢,荀攸欲投劉備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81章 再得玉璽,劉備欲往洛陽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94章 最終謀劃,虎吞天下大勢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82章 劉備震怒,心無百姓爲賊第12章 鄭玄勸學,傳道授業解惑第228章 郭嘉鄭平,陶謙營寨起火第59章 攻心爲上,鄭平長袖善舞第143章 出使青州,此詔事關重大第226章 馬騰投袁,呂布欲連臧洪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66章 破賊殺敵,關羽初顯帥才第92章 反客爲主,劉備凜威漸長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1章 趨利避害,奇士初逢仁主第45章 矢志不渝,舉劉備爲茂才第167章 傳國玉璽,孫堅洛陽撤兵第300章 奸詐曹操,呂布被迫嫁女請假一天第233章 十八萬兵,袁術自信爆棚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4章 顯謀於世,制天命而用之第191章 第三帝都,劉備決意建城第311章 羣謀衆議,鬥鄭平爭兗州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103章 權略相爭,河北義士沮授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32章 帝位之爭,劉虞私問劉備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