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

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

“去洛陽?”

一聽要隨軍去洛陽,諸葛亮和陸遜都興奮起來了。

這個年代,除非舉家遷徙、或者父輩出仕等特殊情況,未及冠的少年們是很少有機會踏足他郡的。

大部分的少年,活動範圍甚至只有一鄉之地。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

見多識廣,這思維才能更敏捷。

如今諸葛亮十三歲,陸遜十一歲,正是長見識的大好年齡。

“阿遜,你沒怎麼出過遠門,這次出門要多聽我的。”諸葛亮搖晃着小一號的羽扇,儼然一副小大人模樣。

這要換做常人家的孩子,必然是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兒。

陸遜應該點頭稱是。

可諸葛亮和陸遜可不是尋常人家的孩子,若是在外人面前,自然要有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避免人說閒話。

但這私下裡嘛。

“阿亮兄,你這話就不對了。”陸遜故意搖頭晃腦:“愚弟我本是吳郡人,後來隨祖父遷往廬江郡,之後又來到了青州。”

“若說這出院門,愚弟自南入北,由揚州入青州,中間還跨越了個徐州,怎麼也比阿亮兄你的遠門遠啊。”

“阿亮兄你,似乎只從琅琊郡來到臨淄城,臨淄城去了趟右北平,又自右北平入涿郡,這路程也不比愚弟遠多少啊。”

諸葛亮見陸遜如此得意,也毫不留情的打擊道:“阿遜啊,那能一樣嗎?你自吳郡到廬江郡,那叫隨祖父遷徙;你自廬江郡來青州,那叫來青州求學。”

“而你兄長我,自臨淄城入右北平,是遊說公孫瓚,自右北平入涿郡,是遊說大司馬。”

陸遜懟道:“又不是阿亮兄你在遊說。”

諸葛亮羽扇一揮,目光清澈而睿智:“可我參與了啊!”

陸遜頓時無言。

諸葛亮摸了摸陸遜的頭:“阿遜啊,你兄長始終是你兄長,聽兄長的話,兄長帶你去見識洛陽的繁華。”

陸遜一把推開諸葛亮的手,嘟着嘴有些氣鼓鼓地道:“阿亮兄,別摸我頭,會不聰明的。”

“洛陽都被董卓一把火給燒了,哪來的繁華?”

諸葛亮笑道:“阿遜,所以說你的見識太淺薄了。”

“諸州郡縣的城池,有一大半的城池都曾經是一國的都城,就譬如臨淄城,自周分天下諸侯時,就是齊國的都城。”

“八百年古都,四百年重城,難道還不能見識到臨淄城的繁華?”

“繁華不一定非得在今朝,洛陽天下之都,源遠流長。”

“古有大禹劃九州,而河洛分屬古豫州,傳聞洛陽乃是古夏朝立國之地,《史記·夏本記》雲:‘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太康、仲康、帝桀皆以斟鄩爲都。”

“又有商湯建都西亳,西周代殷商後,爲了能更好的掌控東州之地,在洛陽營建國都。”

“叔旦在洛水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有銘文記載‘唯王初雍,宅於成周’,《左傳》有載:成王定鼎於郟鄏。”

“《史記周本紀》有云:周平王東遷洛邑。”

“而在周後,秦莊襄王又在洛陽置三川郡,郡治成周城。”

“秦亡後,項羽又封申陽爲河南王,居洛陽。”

“漢王元年,高祖建漢,初都洛陽;王莽篡權時,改洛陽爲宜陽,設新室東都;建武元年,光武帝又定都洛陽。”

“到了初平元年,董卓火燒洛陽城,洛陽變成廢墟。”

“今年,天子東遷洛陽,遣人修繕洛陽古都,雖然不能再復舊日之景,卻也不減千年繁華之意。”

諸葛亮侃侃而談,時而又引經據典,聽得陸遜一愣一愣:“阿亮兄,你確定你讀書,不求甚解?”

諸葛亮眼一擡:“難道我有在一字一詞上深究嗎?”

人比人,氣死人。

陸遜的傲氣再次被諸葛亮打壓。

這就好比學霸和學神之間的區別。

學霸:努力的將公式定理全部記住,一個公式都不會忘。

學神:那啥,不就是記住基礎公式,然後稍微推導下嗎?

看着諸葛亮和陸遜的日常鬥嘴,鄭平則是舒坦的坐在一旁。

論天賦,陸遜好比一柄青銅利劍,雖然鋒利,但終究還是太脆,易斷易折;而諸葛亮則不同,諸葛亮的天賦更像是一柄鑌鐵大錘,看似不起眼,但這一錘下去,誰來了都得幹廢。

“臥龍已經逐漸長成,不知被水鏡先生贊爲南州士人之冠冕的鳳雛,如今又長成多少。”鄭平的嘴角,漸漸浮現一絲笑意。

有臥龍無鳳雛,豈不是遺憾?

襄陽。

張飛備了厚禮,來尋司馬徽。

這不是張飛第一次來尋司馬徽了。

“水鏡先生,俺又來了!”

大嗓門一出,府邸內的司馬徽,頓覺一個頭兩個大。

這也是鄭平在交代張飛的時候,忽略了一些細節。

司馬徽是建安三年,劉表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的時候,才正式客居襄陽。

以至於張飛在襄陽尋了許久,也沒尋到鄭平口中的水鏡山莊。

正好這個時候,自稱水鏡先生的司馬徽來襄陽訪友,暫住在弟子向朗的府邸。

張飛得知消息後,便備了厚禮來尋司馬徽,希望司馬徽能舉薦些賢才,尤其是一個叫龐統的。

司馬徽整個人都是懵的。

什麼龐統?

我不認識啊!

可張飛固執的認爲司馬徽覺得自己不誠心,於是隔三差五就會備厚禮來尋司馬徽。

“恩師,要不,隨便舉薦一個人,將這張飛打發了?”向朗小聲詢問身邊一名卓爾不凡的中年儒生。

司馬徽嘆道:“若能隨便舉薦一個人就將張飛給打發了,老夫就不用犯愁了。你見了張飛口中的龐統,此子才智如何?”

向朗不假思索地道:“年方十五,略顯木訥。”

司馬徽皺眉:“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遠在青州的張飛卻希望老夫能舉薦,這不合常理,你真的跟那龐統認真交流過了嗎?”

向朗有些無奈:“龐統話太少了。”

由於張飛點名希望司馬徽舉薦龐統,向朗對龐統也多了好奇。

畢竟青州牧劉備麾下的大將,不遠千里來襄陽打探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這少年必然有出奇之處。

論身份,龐統是龐德公的侄兒,倒也是名仕之家。

但向朗身爲襄陽人,對龐德公這個侄兒早有耳聞。

個性樸實,平平無奇。

即便向朗有心結交,龐統給向朗的感覺,依舊是略顯木訥。

“真是奇怪!”司馬徽心中犯疑,已有心決定親自去見見龐統。

又聽得門外的嗓音不絕,司馬徽只能無奈的讓僕人開門,請張飛入內。

“水鏡先生,俺知道這俗物你肯定是瞧不上眼的。”

“所以俺就遣人快馬加鞭回了趟青州取了一物。”

“小小禮物,不成敬意,還請水鏡先生笑納。”

張飛一邊說,一邊抱着一個木箱進入內院,然後將木箱輕輕放下,看得司馬徽和向朗目瞪口呆。

你管這叫“小小禮物”?

張飛卻是沒有在意這些細節,一邊打開箱子一邊介紹道:“這可都是俺平日裡的珍藏。”

“有《史記》有《左傳》有《論語》有《韓非子》等等,都是諸子百家的經典之作。”

“有一部分是康成公註釋過的,有一部分是沒有任何註釋的。”

“水鏡先生,你一定要相信俺,俺是真心求賢!”

雖然這青州的賢才大才,基本都是鄭平和劉備在招攬,但張飛心細,對鄭平和劉備的招攬之法那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當初鄭平贈書給關羽的那一幕,張飛可是歷歷在目。

對於司馬徽這樣的賢才,普通的金銀是不能滿足對方的需求的。

畢竟司馬徽也不缺金銀。

能令司馬徽感興趣的,是書籍!

大量的書籍!

於是張飛遣人快馬加鞭的從青州送來了一箱子的書籍。

這些都是張飛平日裡的珍藏。

張飛雖然不怎麼喜歡看書,但卻有收集書籍的癖好。

只要是沒見過的書籍,都會買來放在家中。

張飛的妻子胡夫人也懂張飛的癖好,因此專門在家騰了個位置給張飛放書。

還貼心的給張飛分門別類。

一聽張飛說要送書給襄陽的名仕,胡夫人就挑選了一些精裝本讓騎士送來襄陽。

張飛很細緻的將書一本本的拿出來,一字兒排開。

一掃這些書籍,司馬徽再也維持不住名仕的風度了。

司馬徽也有很多藏書,但大部分都是竹簡。

而張飛送來的書籍,卻都是改良後的左伯紙印刷而成。

“這,這,這是左伯紙?你拿來抄書?”

“不,不對,你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左伯紙?”

司馬徽語氣顫抖。

由於戰亂,如左伯紙這般的精品紙幾乎沒什麼售賣渠道了。

鄭平雖然在青州增加了左伯紙的製作工坊,但都沒有對外售賣,主用於印刷書籍、提供給青州官學。

因此。

哪怕青州已經步入了書籍印刷的時代,如襄陽這地兒,大部分都是竹簡書。

張飛見司馬徽來了興趣,大笑道:“你說左伯紙啊,俺大哥是青州牧,有左伯紙不是很正常的嗎?”

正常?

拿左伯紙這種千金難買的紙張來抄書,這叫正常?

司馬徽眼有些紅,語氣也變得急促,雙手顫抖的翻開一本《論語》,整個人的眼神再次變得複雜。

“這是,拓印?”

下意識的,司馬徽又拿起其他書籍,發現這字體都是一樣的。

“這些書,不是抄的!”司馬徽語氣中多了驚訝。

張飛見司馬徽的驚訝模樣,頗有些得意:“抄書得多累啊!這可是青州的獨門工藝,印刷術!”

“水鏡先生,你若有著書,可來青州,你想印刷多少本,就能給你印刷多少本。”

司馬徽的眼神再次變了。

隨即,司馬徽向張飛拱手一禮,道:“老夫井底之蛙,小覷了大賢啊。往日怠慢將軍,多有得罪,請將軍入內,老夫以酒賠禮。”

這忽然的態度轉變,讓張飛有些受寵若驚:“水鏡先生,你這就折煞俺了。俺是個粗人,能跟水鏡先生同飲,是俺的榮幸。”

司馬徽見張飛一個粗獷漢子竟然如此有禮,眼神中更多了幾分讚賞。

張飛見司馬徽準備的酒水寡淡渾濁,於是拿出了自帶的仙人釀,道:“水鏡先生,恕俺無禮,俺喝不慣這濁酒了。”

“今日俺準備了青州獨門秘釀的仙人釀,正好請水鏡先生同飲。”

這仙人釀,青州同樣沒有對外售賣。

畢竟青州的存糧還沒充足到可以大肆釀製仙人釀。

看着這如清泉一般的仙人釀,司馬徽感覺今日如山野之人忽然來到繁華城市,入眼所見的全都是未知。

“果然是好酒!”

“今日飲了這仙人釀,以後老夫也喝不下濁酒了。”

司馬徽不由感慨。

張飛環眼咕嚕嚕一轉,嘿嘿一笑:“水鏡先生說這話就見外了,若水鏡先生跟俺去青州,不論是左伯紙還是仙人釀,俺都管夠!”

“俺還可以替先生建一座水鏡山莊,四方賢士聞水鏡先生之名,必然能爭相而來。”

張飛只是看似憨,但一點都不傻。

見司馬徽如此模樣,張飛心中滋生了一個瘋狂而大膽的想法。

跟諸葛亮天賦相等的龐統,要拐去青州。

眼前這個名仕司馬徽,同樣得拐去青州。

來了襄陽這麼多天,張飛也明白了:壓根沒什麼水鏡山莊!

既然沒有水鏡山莊,那就將水鏡拐去青州,在青州建一座水鏡山莊!

司馬徽手一滯:“將軍要讓老夫舉薦賢才,怎又讓老夫去青州?”

張飛不假思索,直言道:“水鏡先生去了青州,那賢才不就都去青州了嗎?”

說完,張飛又扭頭看向向朗:“向先生,俺大哥在青州招賢納士,正缺你這樣的大賢,不如你跟俺回青州,先擔任縣長。”

“若有政績,亦可讓你出任一方太守。”

“如果你不想在青州任職,徐州和揚州也可以。”

“徐州牧是俺二哥,揚州牧是俺好友,這青徐揚三州,你想去哪個縣俺都可以舉薦你去哪個縣!”

什麼叫壕無人性?

張飛現在就叫壕無人性!

左伯紙、印刷術、仙人釀,青徐揚三州皆是自己人。

這邀請,向朗也忍不住有些心動。

張飛:其實,俺真的不是武將!

(本章完)

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更新說明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請假一天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請假一天更新時間調整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請假一天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
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89章 曹劉相會,奸雄試探仁主第126章 奸雄英雄,終究不是一路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09章 劉備南下,諸葛瑾的震撼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04章 爭奪兗州,兗州牧呂奉先第255章 六營立旗,真仁主不妄殺第162章 縱橫捭闔,蘇秦張儀之能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更新說明第8章 提親遇險,智者自有千慮第267章 白袍初戰,趙雲被鄙視了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71章 強兵碾壓,鄭平速破般縣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85章 借糧救民,吾輩義不容辭第136章 智爲將首,關羽謀西涼將第171章 斷交絕盟,四方俊傑勠力第316章 顏良貪功,關羽提刀請戰第134章 今日敵手,漢末三大良將第329章 離間計成,袁紹罷免文丑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55章 王佐之爭,郭嘉計說荀彧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請假一天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30章 魅魔劉備,智驅先登討董請假一天更新時間調整第179章 治亂之別,曹以暴吾以仁第104章 賢才來投,劉備聲名漸起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49章 大勢在我,青州斡旋天下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15章 誅董之局,盧植誘說呂布第338章 御駕親征,劉備親臨濮陽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174章 千里決勝,劉備鄭平論勢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106章 收之東隅,中山甄氏淵源第128章 分治冀州,劉備勸和袁韓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7章 欲承其重,劉備鏡心通明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41章 孫堅北上,鄭平佈局江東第100章 盧植贈書,加強版關雲長第252章 關某之刀,容不下奸逆賊第249章 長安易主,劉協的疑心病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20章 舉兵鄴城,關羽傲氣依舊第275章 擘畫大勢,鄭平最終目的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161章 舌燦蓮花,鄭平遊說劉虞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小孩發燒,今天兩點這章只能欠更了嘆,今天只能一更了。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39章 生擒袁術,鄭平再施詭謀第315章 五營齊出,孫堅顏良鬥勇第17章 靜以致遠,劉備來信相邀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今天沒有第三更,容我花時間調整下後面的劇第138章 羽斬華雄,盧植戰皇甫嵩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5章 蒹葭蒼蒼,北海伊人今在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180章 長安變勢,韓馬進兵幷州請假一天第21章 性度恢廓,仁主宴請賢士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82章 智士張飛,薅荊州的羊毛第266章 荀彧發狠,鄭平部署河北第129章 以仁驅武,亦知先登之勇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319章 斬殺顏良,袁紹遷都鄴城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288章 郭圖暗議,劉備兵至虎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