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章 回幽州

不可否認,劉淵殺人如麻。但就內心來說,他仍然是一個好人。

在黃河邊上救了一個青年書生,過了黃河,一直到天黑,原本十來人的隊伍人數激增到三十餘人。這些都是劉淵一路上‘撿’來的,就像那個書生一樣。

洛陽直接控制的地區,倒還好些,但自過了黃河,每走一段,都能看到路邊餓殍。一路上遇到的行人平民,都是面黃肌瘦,雙目無神,麻木不仁。

劉淵心中有些酸楚,但卻無能爲力。

如果...

劉淵嘆了口氣,站起身離開火堆,獨自走到一旁。一陣陣北風呼呼颳起,就像利刃,割得面龐生疼。

“侯爺,”

黃河邊救起的青年不知什麼時候來到了劉淵身旁。

劉淵一行十餘騎,一看便是軍中精銳,因此劉淵也沒有隱瞞身份,所有被救起的人都知道,這年輕英挺的青年就是那個威震北疆的冠軍侯。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早就認識劉淵。

青年身軀有些單薄,衣襟被北風颳得紛亂飄飛,嘴脣都有些青紫。

劉淵聞言轉過臉,見他臉色蒼白,身體着實瘦弱,不由嘆口氣,將披着的外袍解下,再親手爲其披上。

“這邊冷,還是去火堆旁取暖吧,看你這身體,冷出病來,多不好。”

青年沒有阻止劉淵的動作,也沒道謝什麼的,只是眼中閃過一絲溫熱的感動。

“侯爺,小生看你有些鬱郁,心下有些好奇,不知侯爺可否明言?小生好歹也是讀過些聖賢書,說不定能出出主意。”青年緊了緊領口,道。

“哦?”劉淵聞言,轉臉打量了青年一番,嘴角飄起一絲笑意,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生姓戈,名志,字孝才。”

“戈?”劉淵又看了他一眼,“這個姓倒是少見。”

“呵呵,”青年淡然一笑:“父母所賜。”

劉淵笑笑,不再談論這話題,道:“孝才兄爲何暈倒路旁?”

能與劉淵稱兄道弟,都是有大身份,大來歷的人物。不過劉淵來自未來,除了正式場合,基本不分尊卑,待人都是一樣,平等自然。這青年聽劉淵稱其爲‘孝才兄’,竟沒有半分侷促,彷彿劉淵就該這般稱呼。要知道,以劉淵如今的身份,便是一郡太守,也要誠惶誠恐。

“在下游學天下,不料在黃河邊上遭了劫匪。我不過一書生,只好乖乖交出錢財,才免去大禍。沒了盤纏,又冷又餓之下暈倒路畔。還要再次謝過侯爺,否則在下也成了那路邊餓殍了。”

青年說的平淡,彷彿這事發生在別人身上一樣,與他無關。

“既然孝才兄遊學天下,那麼對於各地民生狀況當有些見解,且道來聽聽、如何?”劉淵一屁股坐在地上,伸手示意戈志坐在身旁。

“見解談不上,見識倒還有一些。”戈志與劉淵相對而坐,道:“我觀這大漢朝的天下,千瘡百孔,如無挽天之能,傾覆在即矣!”

“哦?”劉淵撥弄着小石子,臉上閃過一抹興趣之色,道:“細說細說。”

“大漢自高祖立朝,歷經王莽篡政,光武皇帝靠世家支持,恢復漢統,一直到現在,世家豪族林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剝削壓迫層出不窮,弄得民不聊生!”

青年蒼白的臉忽然精神起來,眼中精光閃爍,讓劉淵一陣詫異。

“畢竟,萬千百姓纔是帝國的基礎。如果現在有人聯絡鼓動,後果不堪設想。”

“這是其一。”

“哦?”劉淵贊同的點了點頭,興致盎然,道:“還有其二?”

“當然!”青年一拍手,道:“大漢朝正統四百年,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便是爆發再猛烈的起義,也不可能一擊覆滅朝廷。”

“侯爺以爲,如今天下,除去陛下,誰的權利最大?!”

青年嘴角飄起一絲不明意味的微笑。

“當是太傅袁隗..不對,大將軍何進?”劉淵眉頭一皺。

“侯爺謬矣!”青年伸手,食指指着劉淵,一字一頓道:“天下間,除去天子,就數冠軍侯你的權利最大!”

“侯爺掌控幽州軍政大權,儼然一方之主!何況幽州地處北疆,朝廷鞭長莫及,可以說土皇帝也不爲過!”

劉淵悚然一驚,呼的就站了起來。

良久。

“孝才兄說的不錯啊,”劉淵嘆了口氣,道:“看來這威脅漢統的第二個因素,就是我劉淵啦!”

戈志淡淡一笑,道:“這便要看侯爺心中是怎麼想的了。”

“若是侯爺此時想要自立,進而逐鹿取鼎,自然死無全屍!”

“若是侯爺忠於天子,就須得謹慎行事,提放暗箭,否則照樣死無全屍!”

“你!”劉淵臉色一僵,渾身氣勢暴漲,一雙眼睛在黑暗裡熠熠生輝。

“到底是誰?!”

青年被劉淵磅礴的氣勢一壓,頓時腰都直不起來,但臉上還是那副欠揍的淡然。

“在下戈志,字孝才。”

劉淵氣勢一收,皺了皺眉頭,心中暗自猜測,難道這又是一個埋沒在民間的人才?不由心中升起收歸己用的的心思。

“在我面前危言聳聽,不怕我殺了你?!”

“怕,怎麼不怕!”戈志笑眯眯的,直起了身子,道:“不過我知道侯爺不會殺我。”

劉淵不置可否哼了一聲,不再言語。

因爲他心情確實不好。戈志的話,猶如狂風,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先前在洛陽,身在局中,倒沒有想得透徹,如今戈志之言,讓他如大夢方醒一般,醍醐灌頂。

危機!

不知不覺中,他似乎成了所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權利太大,遭人忌呀!

“低調,只有低調...”劉淵心中默唸。

可是事實真會如他想象的一般,能夠低調的起來嗎?

...

隊伍一天慢似一天,原本計劃一月便到漁陽,到現在已經過去四十天,卻剛剛進入涿郡。

原因是一路撿的人太多。

沒辦法,誰叫劉淵太善良?

一入涿郡,便有官員前來迎接。

卻見涿郡太守已經不是叔父劉焉,而是原本漁陽太守府的一個從事,童年。

劉淵問起原太守,童年告知,原來劉焉在劉基被召回洛陽之後,也接到調令,竟被調往益州去了。

知曉了原由,劉淵也不深究,便立即將一路收攏的難民交予了童年,讓他好生安排。

童年自然知曉上司脾氣,一刻也不耽擱,立即派人接手過來,親自前去安排。

脫掉了包袱,劉淵一行十餘騎徑直奔往漁陽。

至於青年書生戈志,早在冀州境內,就向劉淵借了些銀錢,獨自離開了。倒把劉淵搞得滿頭霧水,你道如何?原來劉淵與戈志一路閒聊,倒也相處融洽,原以爲招攬順利,卻不料戈志卻半道而走,讓他頗有些失望。

薊城,原幽州首府。

爲什麼稱‘原’呢?

因爲劉淵把首府遷到了漁陽。

從哪方面來說,漁陽都不差薊城,甚至更好。

而且漁陽還是劉淵親手建立的新城。

...

漁陽城。

城門大道上三十里,漁陽舉足輕重的文武官員齊齊立於道中,護衛兵卒昂首挺胸,手執招展旌旗,神采奕奕。無數百姓、商販走出家門,走出漁陽城,在旁圍觀,聲勢之浩大,動人心旌。

刺史大人回來了!

青石鋪就的寬闊馳道上,遠遠的,見一黑點出現在衆人眼簾,隨着馬蹄聲,越來越明顯。

劉淵老遠就看見那浩浩的聲勢,心情激盪之下,不由仰天長嘯。

“郭嘉(田豐、沮授、賈詡、徐晃、黃昌...),恭迎主公!”

“恭迎刺史大人!”

“各位快快平身!”

劉淵翻身下得牛背,聲音激越清揚,傳遍十數裡!

...

已經換上刺史府牌匾的原太守府中,劉淵正與麾下一干謀臣武將聚在書房內。

“怎麼樣,這段時間還算平穩吧?”

劉淵微笑看着大家,道。

“還好,”郭嘉抱怨道:“主公不在漁陽,可累壞了我這小身板。”

“呵呵,”劉淵白了他一眼,又道:“仔細說說吧。”

“是。”郭嘉小臉一收,把近曰來幽州軍事狀況細細說了一遍。

代郡、上谷郡、涿郡、廣陽郡、漁陽郡、右北平六郡俱都已經在掌控之中。只餘下遼西、遼東、遼東屬國、樂浪四郡因爲距離問題,尚未完成掌控。至於玄菟,早就在田疇與張飛的掌控之中,如今正在籌辦邊境商市。

代郡、上谷、涿郡三郡郡兵被集中在沮陽,挑選、裁汰,訓練由徐晃麾下老兵負責;廣陽、漁陽、右北平由黃昌負責;遼西、和遼東屬國由顏良負責;遼東、樂浪、玄菟由張飛負責。

郭嘉彙報完畢,沮授便站了出來。

右北平、漁陽、廣陽和上谷四郡人口普查完畢,土地丈量完畢,已經在分發土地和新式農具;其餘諸郡卻還在籌備當中。

沮授說完,又輪到田豐。

各項法令制度已經全州下達,各郡各縣都已經貼出了告示。另外,陳羣巡遊各地,與張屠一邊分發耕牛、豬豚和羊,一邊查辦貪官污泥,在軍隊的威懾下,已經清洗了遼西以西的各大郡縣,‘成果’驚人,讓各地風氣爲之一變。

接着便是賈詡。賈詡坐在沮授的背影裡,靜靜的聽着,此時他說話了,劉淵才注意到這位毒士。

賈詡的任務是組建暗部。以中原、華夏兩大商行的刺客爲基礎,建立真正的情報部門,負責刺探情報、暗殺敵人等等。到如今,已經組建完成,其爪牙正在向帝國各地蔓延。

聽完彙報,劉淵沉思一番,道:“既然這樣,那麼我再說幾點。第一,幽州軍隊便劃分四大軍區罷。沮陽軍區,軍團長徐晃;漁陽軍區,軍團長黃昌;遼西軍區,軍團長顏良;遼東軍區,軍團長張飛。責令四大軍團長,以最快的速度裁汰老弱病殘,挑選精銳,遣至漁陽,我親自艹練。”

“第二點,普查人口、丈量分發土地一事,定然有阻力。公與可藉助軍隊壓制,必要時不惜暴力壓迫,也要儘快搞定。我希望來年,每郡每縣都能種上新品麥種,每家每戶都能過上好曰子。”

“第三點,商業。此次商貿茶話會,我會拋出大量新的民用技術,盡力將漁陽打造成爲北方甚至大漢的經濟中心。元皓當着手編寫商法,避免以後措手不及。”

“第四點,教育。新年茶話會過後,開始實行全民教育。每個鎮、甚至每個村都要建立學堂。嗯,教育分爲文武兩部分。文部,儒學要教,墨家、法家等等,都要教;武部,讓受傷致殘不能再上戰場、或者因爲年齡原因退伍的老兵,擔任教授,艹練學生,我希望幽州的學子,文武雙全。”

...

劉淵慢慢的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其中有些不合理或者有漏洞的地方,郭嘉等人便一一補充,儘量做到完美。

這一場會議,整整開了一整天,直到深夜,才散去。

;

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一百九十七章 嶓冢山之戰一百六十九章 遼東倭人作亂九十一章 離間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一百七十七章 終死一百四十五章 何進死第二章 母親的話一百一十九章 瑣事一百二十章 啓程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一百三十九章 馴呂布二百四十章 城破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一百二十七章 見張機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三十八章 斥退鄒丹 得遇鄭玄五十五章 獻國書二百一十六章 勝五十五章 獻國書七十四章 靈帝的瘋狂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一百二十八章 蔣欽、周泰一百三十三章 貂蟬二百六十六章 到漁陽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一百七十七章 終死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二百五十二章 說動黃忠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三十一章 搞建設 大練兵一百一十四章 張燕殺到一百章 全軍合擊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二百二十章 張機來投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二百六十五章 紀靈身死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九十一章 離間二百二十七章 曹操中計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二百一十七章 定漠北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戰事二百八十七章 鬧劇第六章 殿上獻寶 蔡府放歌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八十五章 盧奴戰起二百三十九章 退意第七章 北上前的準備二百七十二章 條件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懷縣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九十一章 離間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三百零一章 拉開帷幕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二百三十章 交易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一百三十一章 回程 血腥報復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圖謀百零八章 斷臂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百零二章 再見劉備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十四章 追悼勇士得民心 涿郡劉焉一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二百九十四章 襲擊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動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會雛形二百八十三章 倉惶逃遁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佈局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
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二百五十七章 俘虜全家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一百九十七章 嶓冢山之戰一百六十九章 遼東倭人作亂九十一章 離間八十九章 劉備遭伏一百六十六章 投降一百七十一章 利弊與明心跡一百七十七章 終死一百四十五章 何進死第二章 母親的話一百一十九章 瑣事一百二十章 啓程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一百三十九章 馴呂布二百四十章 城破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二十三章 守城 計劃第一步一百二十七章 見張機二百二十四章 朝拜前夕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三十八章 斥退鄒丹 得遇鄭玄五十五章 獻國書二百一十六章 勝五十五章 獻國書七十四章 靈帝的瘋狂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一百二十八章 蔣欽、周泰一百三十三章 貂蟬二百六十六章 到漁陽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一百七十七章 終死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二百五十二章 說動黃忠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三十一章 搞建設 大練兵一百一十四章 張燕殺到一百章 全軍合擊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二百二十章 張機來投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二百六十五章 紀靈身死二百五十三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一百七十五章 齊聚九十一章 離間二百二十七章 曹操中計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二百一十七章 定漠北二百三十八章 豫州戰事二百八十七章 鬧劇第六章 殿上獻寶 蔡府放歌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二百九十七章 鬥獸場典韋逞威風八十五章 盧奴戰起二百三十九章 退意第七章 北上前的準備二百七十二章 條件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一百八十七章 許攸之謀一百一十二章 攻打懷縣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九十一章 離間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一百六十二章 戰神呂布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一百九十八章 鏖戰三百零一章 拉開帷幕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二百三十章 交易一百一十一章 華佗和蔡陽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一百三十一章 回程 血腥報復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圖謀百零八章 斷臂一百九十九章 伏擊失敗百零二章 再見劉備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一百三十四章 母親的話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十四章 追悼勇士得民心 涿郡劉焉一百一十三章 裡應外合九十五章 初戰張角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轉移’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二百九十四章 襲擊一百九十三章 暗流涌動一百七十章 幽州概要 公會雛形二百八十三章 倉惶逃遁二十九章 大破峭王部落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六十二章 曹操的佈局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