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豎子可恨

“豎子可恨。”一聲厲聲大喝,曹操狠狠的撕碎了手上的白布。不大的眼睛中,陰鬱之色直透而出。

駭人無比。

此時,誰出口進諫。誰就得承受曹操那幾乎壓抑不住的怒火。繁華威嚴的大帳內,大多人都是眼觀不鼻關心,當做未看見。

今日的曹操除去頂上漢冠腳下靴子以外,全身雪白。帳中人,也都在腰間纏繞了一圈白帶子,已示哀意。

剛死的,是他的族弟,嚴格來說,還是他三個有才能的族弟之一,向來都是被他依爲心腹的本族將軍。

如今曹操看似風光,但內有漢室死臣作梗,外有孫權,劉備,劉璋,馬超韓遂等人作亂,走錯一步,就是滿盤皆輸的局面。

曹純,他曹操的手足。失了曹純如斷曹操一臂,這叫他如何不傷痛,如何不惱怒。

正是大肆祭奠曹純,揚言要活寡了劉正的時候,劉正的手書就到了這邊。

那口氣,勝利者的姿態實在是太濃厚了。一個小小的軍師將軍,以勝利者的姿態俯視着他曹操?

要是往常,曹操一定會覺得可笑無比。但現在,只是增添了他心中的惱怒而已。

“孟德息怒,如今當先料理了子和的後事,再領大軍橫掃劉備爲子和報仇纔是。”帳內,其實還有幾個有資格勸阻曹操的。

但沒有人比曹仁更有資格了。

“哎,子孝。”曹操聞言,似乎全身的氣焰被瞬息抽光了一般,嘆息着。子孝是曹仁字,子和是曹純字。

兩人是同父的親兄弟。

曹仁心下也是哀傷無比,也是恨不得活吞了劉正。但他奉令守法,性子冷靜之極,曉得目前還是勸曹操冷靜爲上。

要是曹操怒火一盛,燒到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那才真是對不住子和了。

“滿寵和在?”被曹仁這麼一攪和,曹操的心多少恢復了點冷靜。大叫了一聲道。

“明公。”隨侍在曹操身邊的滿寵低着頭應聲道。

“記下。”曹操冷聲道。頓了頓,見滿寵迅速的研墨,鋪開一張竹簡後,這才道:“臣奉聖命南下圍剿叛逆,今劉表後嗣劉琮已然歸順,唯劉備匹夫以漢室之名,竊天下人心,爲禍一方。今請聖上明鑑,消劉備宗籍。以正天下之名。”頓了頓,曹操又道:“臣弟純雖爲將軍,但恭孝仁和。有國士之風。今不信戰死疆場,臣深哀之。請分食邑五百戶與臣侄,請聖上憐之。”

食邑五百戶,加上曹純先前受封的三百戶,前後就有了八百戶。算是個不大不小的侯爺了。

也夠養活曹純的子嗣了。

曹仁心下一熱,深深的對曹操抱拳道:“謝孟德。”

“你我同爲曹,又是兄弟,何必廢話。”眼神中雖然還帶着點哀傷,但曹操卻已經恢復了正常。說了這一局後,反身對着滿寵道:“再去封書信給荀彧,孤要夷滅了陳業三族。”

一言滅人三族,冷厲四射。

“諾。”滿寵應聲道。

曹純的事兒,暫時也只能到此爲止了。曹操再次嘆息了一聲,擡頭睜着一雙佈滿血絲的雙眼,環視了眼前羣臣們。

緩緩道:“如今劉琮降表已到,所慮者,也不過只剩下劉備而已,此人有人傑之資,但卻半生孤零,到今時也不過是個孤家寡人,兵不滿萬。只是小山而已,孤大軍一到,必定夷平了他。”

“孤當爲子和報仇,但於諸君而言,卻是功名一場,當勉勵之。”曹操最後總結性的鼓勵了一下士氣。

“諾。”大帳內的武將們,轟然一聲應諾。

劉備,劉正,你等死期到也。曹操心下發狠。

數十萬大軍,爲了一人的怒火,如同一臺剛上了發條的機器,瘋狂的運轉了起來。

今日天公作美,太陽升的老高老高,多日不化的積雪也紛紛化爲水。很是沖刷了一番前幾日大戰之後,留下的斑駁血跡。

劉正的心情很不錯,非常的不錯。昨天劉備快馬派人來報,說是已經屯在襄陽附近了,並且與統兵兩萬,率軍趕來的劉琦會合了。

兩萬人,加上劉備的幾千人馬,也算是一筆較大的戰力了。劉備給劉正的信中,也滿是蹉跎。大有與曹操決一雌雄的信心。

還有就是命劉正加緊返還,言語中盡是關愛,還有對沙場無常的擔憂。怕劉正有什麼意外。

劉備唯一的遺憾可能就是劉琮投降了。舉荊楚富庶之地投降。劉備的書信中,盡是恨鐵不成鋼的意思。

劉景升的這小兒子,當真是廢物。

劉琮投降那是有歷史根據滴,劉正壓根就沒有半點遺憾,劉備到了襄陽了,那下一步就應該是那個啥了。

襄陽。劉正的腦子已經密密麻麻的排列起了一些棋子,其實也不過是幾顆而已,劉琦,劉琮,還有就是蒯越,伊籍這些人。

但這些人擺出來,應該能顛覆襄陽了吧。

特別是劉琮,那個雖然有點心機,但卻是個不錯侄子的傢伙。劉正的腦子裡,最終浮現的是劉琮那小小的臉蛋,跟他學習書法時,帶着一分恭敬模樣的小侄子。

按照歷史,還有親身的體驗,劉正敢打包票,這個小侄子,絕對是個耳根子軟的。到時候老子犧牲點感情,誆騙一下,應該能弄個敲門磚,襄陽的敲門磚。

第二重要的,就是劉琦了,這大侄子可是一面旗幟啊。劉表嫡長子,多麼好聽的一個稱呼啊。

劉表啊劉表,你生前能夠威震荊楚,死後也要你的兩個兒子,主了這荊楚之地的沉浮,老子佩服你。

劉正敢對天發誓,他這句話絕對絕對沒有嘲諷劉表的意思。反而充滿了正面的,敬仰的讚歎啊。

虎父生犬子也是極品啊。

他媽的,在襄陽受了這麼多天的鳥氣,劉正哪會是個不記仇的,臨別時送了他一千精銳,也是不行滴。

面對劉琦那個有謙謙君子風度的大侄子,劉正的報復手段是用不出來了,但心下發發牢騷,大是讚歎一下劉表的“聰慧”,“英明。”劉正還是會痛痛快快的。

“將軍,已經準備妥當了,張將軍那邊也是。”魏延悄然的進入了大帳,報道。

“走。”笑着點了點頭,劉正輕輕的握起木案上的長劍,輕輕抽出,一抹寒光中,又送了回去。

大步的朝着帳外走去。

隨即一陣大火徹底的吞沒了整座軍營,一杆“劉”將旗下,一支軍隊,快速的往南邊而走。

這個消息,自然也落到了只跟劉正大營相差一兩百米的公孫達的耳中。

同樣身爲副將,但相比於身死並就要被夷滅三族的陳業,沒有謀反的公孫達,最近的官運相當的不錯。

曹操給這個忠心的人,弄了個牙門將的軍職,還暫時統攝虎豹騎的事物。這可不是簡單的從副將升到主將,而是作爲曹純部將,一下子升到了曹操心腹的地位。

掌管虎豹騎,曹操就等於是向世人宣佈,這個叫公孫達的是他的心腹。將來的前途也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但公孫達不愧是曹純留下的後手,這些天來只是做着自己的本職工作,把虎豹騎管理的妥妥當當的。

“將軍,老鼠出了洞穴了,正是虎豹騎大振雄風,爲曹將軍報仇的時機啊。”帳內,不僅有公孫達這個新任主將,還有一些新提拔上來的副將,校尉。

其中一個人進言道。

“軍法,歸軍勿追。”公孫達只淡淡的吐出了這句話來。

“可是。”這人有些不甘心,想要再進言。公孫達一個淡淡的掃視,這人就徹底陽痿了,燦燦然的退了下去。

“你們也一樣,私下裡別動什麼心思,要是誰敢擅自追擊,定斬不饒。”掃了眼帳內衆人,公孫達又添了一句。

冷颼颼的話。

“諾。”

“他媽的,是哪個小子說這個公孫達是曹純心腹的?狗屁。”南下的路上,張飛喋喋不休的對着劉正道。

換誰在這麼大冷天,埋伏了半天,卻沒等到一個人,誰都會滿肚子的怨氣。

本來是分析公孫達是曹純愛將,一定會報仇心切,見他們撤退,一定會興沖沖的來追殺。

但結果與分析完全是兩回事。心下有點惱怒,又帶着點不甘心。張飛就懷疑起了公孫達這人到底是不是曹純心腹。

“張將軍,兵法雲,歸軍勿追。這人既然沒有追來,定是看透了虛實,不可小視。”魏延道。

魏延是好心,但張飛卻覺得更加尷尬,這埋伏的事兒,本來就是他張飛提議的。氣惱的瞪了眼魏延。不再說話了。

不太懂兵法,當初張飛提議要打個埋伏的時候,劉正也沒有反對。現下雖然沒有成功,但卻探得了那個公孫達的一點底細,也算是有些收穫吧。

公孫達?能看透虛實嗎?曹純部下,也有如此能人啊。

劉備走了幾天的路,劉正幾乎一天就趕到了。

襄陽城,還是那座襄陽城,並沒有因爲幾個月沒見而有所變化,變得只是主人而已,劉琮,這個黃口小兒,掌握着這座城池的命運。

城池外邊,有座很大的軍營,還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帳篷,這些帳篷坐落於軍營的南方。住着的是劉備一路上攜裹着的十多萬百姓。

十多萬人,劉琦來的時候,也沒帶多少糧草,現下只能勉強維持住局面而已。這恐怕是劉備現下唯一頭疼的事兒吧。

劉正,張飛兩人的歸來,自然是大喜之事。劉備當即就下令設宴爲兩人接風。

遇到這樣的事時,劉正就不會那麼隨意了。一般都是拜了劉備,說了正事之後再說的。

今次也一樣,劉正正正經經的把情況說一遍,又領着劉備見過那些降卒之後,才鞠着身子,受下了這份殊榮。

主上爲賜宴啊。這不算殊榮算什麼。

劉正坐在劉備下手第一的位置,談笑風生的與衆人說這話,看着還是那樣風度上佳。跟他統兵時的做風完全是兩種風格。

“叔父,您到底是如何決斷的?”劉琦作爲劉備名義上的侄子,他帶來的兵馬又多,本來是該坐在劉正上邊的,但他以叔父理當在前的理由推脫了,挨在劉正下手坐着。

劉表確實是很瞭解劉琦,臨死前對劉琦的評價也很中肯。

很有一身漢室之後的傲骨,是個古板傳統的人。他得到曹操南下消息的時候,想的不是投降,而是想在江夏,做最後的抵抗。

以漢室之後的傲骨,抱着誓死的決心。

但恰巧,劉正一封書信,讓他看到了一些光明,他這才統着全部兵馬。來到這裡與劉備會合的。

只是現下這樣的情況,他自己看不透,也看不明白,幾個日夜都沒有閤眼。瞅着,憔悴的厲害。

現在見到了劉正,自然是一吐爲快。

正說着話呢,劉琦的表情居然漸漸的好了起來,有點吐完心中鬱結,榮光煥發的意思。

“琦兒是不打算投降曹操的?”正打算忽悠這大侄子一把呢,見劉琦反而起了頭,劉正心下微微一笑,問道。

“我與叔父一樣,姓劉,都是高祖的後人。”劉琦斬釘截鐵道。

“生死存亡之刻,敗了的話,也沒什麼好說的了,但琦兒想過勝了之後,該怎麼處理這荊州嗎?”劉正繼續問道。

“叔父的意思是說?”劉琦雖然傳統古板,迂腐了點,但也還算聰慧,仔細的分辨着劉正話裡的意思,偷偷的看了眼坐在上首位的劉備,猶豫着問道。

見孺子可教。劉正含笑着點了點頭。

“大事成了之後,我保你繼承父親的爵位,三四千戶的封邑是跑不了了的。”劉正的意思,這楚地,自然是沒你的份了。

要是別人說出這番話來,沒準劉琦還會生疑,心下也會有些不痛快,但這話卻是劉正說的。

劉琦做了這麼多年的兒子,卻從來沒有從劉表那裡得到一點長輩的寵溺與關愛,有的只有猜忌。卻從劉正這兒得到了一點長輩的撫慰。

劉琦是樂的跟劉正親近的。要不然也不會憑着一封書信,就不加考慮帶着全部兵馬過來了。

說實在的,劉琦從來從來從來都有過一絲幻想,想着自己成爲這片土地的主人。

但事實是殘酷的,對比了一下曹操還有自己的力量,說句喪氣的話,他劉琦根本不是對手。

何況,這片土地壓根就沒有屬於他,他父親劉表,把這片土地給了他弟弟。他只是個江夏太守而已。

心下有這些想法,再加上劉琦天性與劉正親近,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這極爲不公平的戰後分配。

見劉琦答應的這麼痛快,他擡起的眼神中,盡是對自己的信任。劉正也不是完全的木頭人。

心下不禁升起了一點別樣的情緒。拍了拍劉琦的肩膀,劉正笑道:“琦兒你性子仁和,有君子之風。也有自知之明。在這亂世,雖然不會成爲一方雄主,但卻是個富貴安生的命。”

劉琦心下一暖,劉正這樣的教導和肯定,是劉表從來沒有給過他的。狠狠的點了點頭,劉琦跟劉正挨的更近了。

搞定了大侄子,劉正的信心有些足了起來。盡情的在腦中模擬着如何謀奪襄陽的事兒。

首先,要有表演,一種發揮情感的表演。劉正的嘴角間牽扯出了一絲笑容。

劉正返回的時候,時日接近傍晚,一場宴會之後,已經是深夜。

宴會熱鬧是熱鬧,但現下這種局勢。沒有人真是歡喜的,也都剋制着自己的酒蟲子。沒有多喝。

宴會撤下去之後,都是眼神炯炯有神,各自坐着。

也是喝的半飽不保,劉正覺得暖呼呼的。

本來按照劉備的意思,今晚上不用他幹什麼了,先回去休息即可。但劉正自己現在謀劃着一場大大的好戲。正想找機會跟劉備說呢。

強打着精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現如今劉琮已經投降,我等已無外援,是該派個人去請外援了。”劉正不在的這幾天,劉備一夥子的人幾乎都在談論這件事情。

按照劉備的心思,劉正自然是最佳人選。但劉正那個態度明顯不樂意。劉備總不能免強他去吧。

過濾了一下手下人的品性還有能力,劉備在簡雍還有諸葛亮兩人中間搖擺着。

“兄長。”劉正卻是藉着機會,對着劉備舉拳道。

劉備有些詫異,但以爲劉正這是又是自動請命了,心下高興,淡淡的笑着,對劉正點了點頭。

“小弟以爲,脣齒相依雖然牢固,但也要分脣與齒,主與次。現如今兄長實力不濟,冒然親近東吳,必定會被東吳輕視。就算是聯盟達成,主導權必定在於東吳。”劉正這番話是小心翼翼的在心下推敲了無數遍,才組織起來的。

先前他說孫劉聯盟勢在必行,自然是不能推翻先前說的話。但可以小心的修理下細節。

反正就是爲了他對劉備說出謀奪襄陽的一個引子。

雖然劉正只是細節的修改了一下先前定下的方略,但其意義卻是相去很遠。

劉正透露的意思,東吳可依爲盟友,但不可信任。

見劉備臉上的疑惑,劉正笑了笑,舉拳道:“兄長不必疑惑,還記得小弟在初次說出三國鼎足而立時說的話嗎?”

“三國,三國,國與國只有合縱連橫。盟書只是一張薄薄的紙。”這話,當初劉正確實說過,但卻沒有今天說的這般露骨。

露骨,但卻真實。

本來仔細聽着的諸葛亮,眼睛瞬息的睜大了。心下的自信,忽然沒有那般大了。他在隆重所思的對策,與劉正的三國鼎足論何其相像。

他先前也是自負跟劉正是有同樣才能,同樣抱負,處在同一水平上的智者。

但現在劉正這番話,卻讓諸葛亮心中有種挫敗感,他只想到了東吳可爲盟友,但卻沒想到東吳潛在的威脅。只想到兩家是脣齒的關係,而沒想到在沒有威脅的時候,兩家也可能是兩頭野獸。

互相廝殺根本不需要理由。

國與國是沒有永遠盟約的。劉正的這句話,何其透徹啊。反觀他自己,在處理這方面事情的時候,就稍顯稚嫩了點。

劉備心下也是豁然明朗,看着劉正誇誇而談的面容,心下忽然一動,試探道:“那操德以爲?”

“奪襄陽,盡吞荊州。即有了與東吳比肩的地位。”

一句話,說的劉備怦然心動。

第35章 牛刀小試第151章 氣勢如虹第291章 坐等關下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309章 妖孽第308章 稱孤道寡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189章 開府,滿街的找人才(下)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171章 楚國僅限於楚地呼?第182章 人才啊第66章 決斷第85章 新氣概第356章 大婚進行曲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251章 放聲大笑第203 趙範的隨機應變第23章 老傢伙第258章 麻辣隔壁的,皇后啊第370章 徐晃疑兵第288章 你是老子的兒子。第372章 呂蒙回軍第72章 馬失前蹄第86章 蔡氏第305章 英雄遲暮第314章 事情大條了第11章 點將臺上受封第183章 俺是武夫第112章 乘船遠去第85章 新氣概第303章 殿上對決(下)第361章 話封侯與嫡次子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319章 扯皮第276章 超哥的庶妻第174章 留下夫人第167章 楚王第14章 我想要享受生活第99章 豬頭第293章 張魯行動第3章 初嘗富貴第346章 啓往成都第94章 上船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372章 呂蒙回軍第296章 益州諸臣的反應第186章 周瑜的兵不厭詐第341章 色變第85章 新氣概第158章 真想要?第68章 老子做事兒,只爲了下半輩子第150章 裝死的效果-,-第170章 話國事第11章 點將臺上受封第39章 孤軍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118章 美人引發的風波第334章 琴音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150章 裝死的效果-,-第159章 拜訪大哥大第144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二)第113章 誇誇而談第171章 楚國僅限於楚地呼?第190章 兄弟啊。第111章 話武第29章 初生陰謀第292章 光芒萬丈,誰能擋第326章 降表第337章 劍閣亂第164章 話侯第6章 舞臺第36章 慢養兵膽第166章 勸進第335章 昔日國色第52章 養兒子第101章 賀壽第68章 老子做事兒,只爲了下半輩子第167章 楚王第307章 死期第93章 摔印第72章 馬失前蹄第333章 甘後薨第325章 屠第227章 轉正第297章 反覆無斷第223章 從歪路回到了“正途”上?(上)第367章 將兵出蜀第32章 抄家去第343章 尚香安第266章 教唆第19章 吾命即軍令第206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356章 大婚進行曲第213章 佈局第86章 蔡氏第313章 禍及全家第77章 敲門磚第153章 稱王?第122章 偷襲
第35章 牛刀小試第151章 氣勢如虹第291章 坐等關下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309章 妖孽第308章 稱孤道寡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189章 開府,滿街的找人才(下)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171章 楚國僅限於楚地呼?第182章 人才啊第66章 決斷第85章 新氣概第356章 大婚進行曲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251章 放聲大笑第203 趙範的隨機應變第23章 老傢伙第258章 麻辣隔壁的,皇后啊第370章 徐晃疑兵第288章 你是老子的兒子。第372章 呂蒙回軍第72章 馬失前蹄第86章 蔡氏第305章 英雄遲暮第314章 事情大條了第11章 點將臺上受封第183章 俺是武夫第112章 乘船遠去第85章 新氣概第303章 殿上對決(下)第361章 話封侯與嫡次子第2章 大爺我是孝武皇帝之後第319章 扯皮第276章 超哥的庶妻第174章 留下夫人第167章 楚王第14章 我想要享受生活第99章 豬頭第293章 張魯行動第3章 初嘗富貴第346章 啓往成都第94章 上船第373章 圍困呂蒙第372章 呂蒙回軍第296章 益州諸臣的反應第186章 周瑜的兵不厭詐第341章 色變第85章 新氣概第158章 真想要?第68章 老子做事兒,只爲了下半輩子第150章 裝死的效果-,-第170章 話國事第11章 點將臺上受封第39章 孤軍第218章 穿梭在軍營的日子第118章 美人引發的風波第334章 琴音第243章 初會吳懿第150章 裝死的效果-,-第159章 拜訪大哥大第144章 連人帶骨頭的吃,(二)第113章 誇誇而談第171章 楚國僅限於楚地呼?第190章 兄弟啊。第111章 話武第29章 初生陰謀第292章 光芒萬丈,誰能擋第326章 降表第337章 劍閣亂第164章 話侯第6章 舞臺第36章 慢養兵膽第166章 勸進第335章 昔日國色第52章 養兒子第101章 賀壽第68章 老子做事兒,只爲了下半輩子第167章 楚王第307章 死期第93章 摔印第72章 馬失前蹄第333章 甘後薨第325章 屠第227章 轉正第297章 反覆無斷第223章 從歪路回到了“正途”上?(上)第367章 將兵出蜀第32章 抄家去第343章 尚香安第266章 教唆第19章 吾命即軍令第206章 滑天下之大稽第356章 大婚進行曲第213章 佈局第86章 蔡氏第313章 禍及全家第77章 敲門磚第153章 稱王?第122章 偷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