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六章 諸葛孔明端露鋒芒

屋中的衆人,隨便一個站出來,哪一個不是官位顯赫,隨便一個論起來,又哪一個不是經歷多年,才擁有了如今的見識、機謀?而此時乍然響起的聲音,卻讓得屋中衆人心頭一顫。

諸葛瑾在聞見聲音之時,臉龐之上,就展露出了一絲笑容,說話之人不是別人,卻正是他那已經成年,如今出仕其身邊的弟弟,諸葛亮,而對他這個弟弟,諸葛瑾可謂是滿意至極。

如今,諸葛亮業已二十有六,加冠之後開始蓄起來的鬍鬚已經初見規模,衆人之中,雖然說諸葛亮的年紀要屬最幼,衆人之中,卻是無人敢小視這個年青之人。

早在以前,諸葛瑾因爲極爲信奉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樣一句話,無論是在何時,卻是將軍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更由於諸葛瑾想要將後世的官制體系融入到這個年代,官制混亂,便一直是諸葛瑾帳下的硬傷,偏偏連年征戰,諸葛瑾根本就沒有時間閒下心思來處理這些,便將事情交到了諸葛亮手上。官制體系太過龐大,單靠一個人顯然是整理不過來的,諸葛瑾也派遣了幾人幫忙,只是沒過多久,衆人便因爲着各種原因脫離了出來,可以說,如今諸葛瑾帳下的官制體系,幾乎有着八層,都是靠着諸葛亮修改完善起來的,其之纔可見一般。

如今天下各處,在不斷的消亡與成長的過程中,較弱的諸侯紛紛被淘汰而出,只剩下曹、孫、袁、諸葛四家,四家之中,無論是哪一家,都非是易與之輩,也是如此,一衆人在猜測之時,便將此立爲了基準,陳宮、李儒、陳登幾人的說法實在是算不上錯誤,而此時諸葛亮一開口,所言之事卻是讓屋中不少人感到霍然一亮,眼眶之中,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精芒。

“把握?怎麼可能?”衆人正思慮間,一聲極爲驚詫的叫聲傳了出來,衆人眼光流轉,落到開口驚呼之人身上時,眼神不由的微微一滯,卻原來,這開口說話之人,卻是董承。

說起董承,就不得不承認其當年所行之事實在高明,一招聯姻之策,卻是將董家綁在諸葛瑾身上的同時,卻也獲得了諸葛瑾的信任,雖然說此諸葛非彼諸葛,不管怎麼說,諸葛亮卻也是諸葛瑾的親弟弟。而後,在董琳誕下子嗣之後,這種情況,卻越發的明顯起來,不過此時,面對着衆人同僚帶着莫名之意的眼神,董承臉上,卻是露出了極爲尷尬的神色。

其實,不只是董承如此想法,屋中衆人,不少人都是如此想着。把握?笑話,天下諸侯中,誰人敢說有着這樣的把握?要知道,這樣的話,即便是諸葛瑾都不敢誇下海口,那曹操帳下,別的暫且不說,單單是那郭嘉、荀彧二人,又豈是易與之輩?衆人雖然這樣想着,只是卻沒有人如董承一樣,表現的如此“搶眼”罷了,要知道,如此說法之人,可是諸葛瑾的弟弟。

“不錯,正是把握。”諸葛亮絲毫沒有因爲董承乃是其岳父,就將話頭隱下去,瘦削的身軀筆直的站立着,眼神中閃動着一絲莫名的意味,掃視了屋中衆人一眼,擲地有聲的迴應道。

賈詡眉頭微皺,諸葛亮的目光在他身上那微微一頓,他立時便發覺了,只是他卻沒有猜透,諸葛亮爲何會如此說?想到這裡,本來就微微眯着的眼睛,頓時眯得更加甚了。

“大哥來看。”諸葛亮說着,走到屋中地圖邊上,指着其中一處對着諸葛瑾說道:“越嶲靠南,在曹操手中實在是如同雞肋,再加上長江沿岸關隘、渡口,皆被孫堅掌握在手中,無論是戰是和,決定權都在孫堅手中。這一點上,就好似如今我們在司州那邊一樣,戰、和不由已。”

“之前燒羌被曹操踏破,被其大肆劫掠了一番,兩邊仇怨,非是輕易可得解決的,如若我是孫堅,此時定然會有着使者前往遊說,羌族無謀,此等之士,定然是馬到功成。曹操所擁領土雖然不小,然其重心只在漢中、成都、長安三地,一旦戰起,偷襲之下,孫堅很有可能一戰而得益北之地。”說道這裡,諸葛亮緩緩擡起頭,眼神中閃爍起一道亮芒。

諸葛瑾低着頭,仔細的盯着地圖看着,益州南北兩分,然真論起來,兩地之間卻有着他人期望卻不能得的便利,而孫堅據有途徑其中的整個長江,這個便利條件就顯得尤爲出衆了。

不可否認,益州之地,河流交叉縱橫,自長江之上,一條岷江、一條沱江直連成都,若不是沿岸上嘉陵、安漢兩地正好卡在其中,只怕是孫堅的水軍直接沿江而上,便可直抵成都了。

“諸位心中,還有什麼其他意見?”片刻之後,諸葛瑾在將心中的想法梳理了一番後,轉過身來,對着屋中的其餘人出聲詢問道。

“似孔明之言,詡以爲,如今還是暫且不動爲好。”賈詡心頭,還是比較贊同諸葛亮的看法的,如今所差的,只是羌族那邊的消息而已,隨即又想起諸葛亮那微微一頓,心中忽然明白了一些,聽了諸葛瑾的詢問後,輕聲出言回道。

“你們呢?”諸葛瑾微微點點頭,隨即將眼光看向其他幾人,聲音一如既往的沉穩,讓人察覺不出他內心中的想法,也不知是從何時起,諸葛瑾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掩飾。

“依主公之令。”陳宮幾人相視一眼,同時起身拜道。

“既如此,便暫且按兵不動,幽州有着顏良、文丑二人在,先期也足以抵擋袁紹了。”諸葛瑾心中,還是很認同諸葛亮的看法的,自諸葛亮開始出仕之後,對於其,諸葛瑾幾乎上採用了完全信任的做法,他不似曹操、孫堅一般,即便是自家人,在用的時候,也是邊用便防,這也算是他一個不是優點的優點吧。對諸葛瑾來說,他本人沒有着太多的忌諱、忌憚的心思,也許正是如此,諸葛瑾帳下之人,很少會出現什麼諱如莫深、兢兢戰戰等情況,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着敞亮的心胸,起碼也不會出現什麼太過之事。

諸葛瑾話音落下,這場原本來的有些突然的會議暫時的止住了,衆人與諸葛瑾打了招呼,漸漸散了去,賈詡、諸葛亮二人卻是被諸葛瑾留了下來。

“文和,加派些人手,時刻注意着羌族那邊的消息,看看那邊,是否會在近期內動手。”對諸葛亮的話,諸葛瑾在潛意識之中,已經是接受了的,此時一開口,便是直接下令道。

“此事我會立刻開始着手。”賈詡也不遲疑,立刻接口回道,對這些事情,他已經做習慣了,只是之前,他的精力,更多的放在了司州崤關、函谷關等幾個關隘之上,忽視了其他地方。

“大哥。”見諸葛瑾只是吩咐了一句後,就這麼的與賈詡談起了其他事情,諸葛亮頓時有些坐不住了,不由的張口叫了聲道:“此次孫堅出兵,處處透着怪異,大哥就沒有發覺嗎?”

諸葛亮的話,頓時讓諸葛瑾與賈詡一愣,兩人眼神不由的交匯在了一處,一絲詫異在其中醞釀着,這一方面,兩人還真是從來就沒有考慮過,這時諸葛亮一提,兩人心中,也是莫名的一頓,好像是忽略掉了什麼,沒有抓住他一樣,心思不由得有些焦躁了起來。

“二弟,你可是發現了什麼?卻與我說說。”思慮了一會兒,諸葛瑾仍舊沒有多少頭緒,看了一眼低着頭,也不知是不是仍在沉思的賈詡,轉而對着諸葛亮出聲說道。

“自然。”提起這個,諸葛亮神色不由的鄭重了起來,看着自家兄長,諸葛亮心中閃過一絲無奈,什麼時候開始,自己這兄長,竟然變得如此了?

“大哥,看那孫堅行事,雖然也是心狠手辣之徒,卻也脫離不了一個正字,其用兵正,就連那周瑜,所擁之策,也皆以正字爲先,而此次孫堅行動,卻非是如此。”說到這裡,諸葛亮將聲音停頓了一下,留一些思考的時間給兩人,隨即才又接着說道:“長江之上,益州南北兩分,關隘卻是爲孫堅所得,易於出兵之地,更是多了數處,而這次孫堅進兵,不自巴東,不過巴郡,更甚至者,就連行軍更加容易的朱堤、江陽等地都沒有使用,卻偏偏選擇了越嶲,大哥就不覺的此事透着怪異嗎?目前,周瑜仍舊呆在柴桑,此策定然不是出自其手,我懷疑,出此謀者,定然另有其人,如今我所能猜測而出的,只是那羌族之變,我所慮者,這卻非是那人真正的意圖。”諸葛亮的話如同一道急速劃過的閃電,諸葛瑾聽了,頓時呆滯在了那裡。

這些東西,自己,怎麼就從來沒有想過呢?諸葛瑾心中,好像是遭受了驚嚇一樣,久久不能平定,自打弟弟諸葛亮來到身邊之後,無論是何事,他都變得比較依賴了起來,對於諸葛亮、賈詡、程昱等有數幾人,他也看得更加重要了,也是從弟弟出仕那日起,自己好似就很少有過自己的思考了,而這些時間,他更是沉浸在諸葛亮的出仕之上,好像,有些得意忘形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二百九六章 虎膽英豪突襲鮮卑第二百九七章 大敗鮮卑兄弟再見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三百九三章 孫氏衰落謀求後路第一百四六章 袁未動馬韓先起第一百六三章 殺伐果徐南暫安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85章 汜水定,初臨虎牢第三百六八章 魏延用計橋蕤恍惚第二百五九章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第77章 初會盟,先鋒孫堅第三百七八章 孫靜用計李通敗亡第一百四九章 麴義亡徐榮出兵第二百四七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上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11章 得拜師,廣平沮授第10章 再結親,甄家三妹第二百八零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下第一百二九章 爲後計豎旗招賢第一百三五章 趙雲現貂蟬相隨第三百三七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下第三百一三章 計絕人寰天下四分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三百三三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中第16章 學藝成,路遇糜竺第二百五一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下第99章 戰虎牢,董卓遷都第二百七八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上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14章 終學戟,半仙左慈第三百七零章 司馬諸葛勝敗之間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三百三一章 藉機發難出手試探第80章 再增兵,陶謙諸葛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二百四七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上第56章 跌宕起,初聽琴音第三百九零章 技壓孫策城門洞開第一百六五章 大軍出四面楚歌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104章 琅琊聚,諸葛開宴第79章 兩虎爭,小敗求援第一百五四章 勇張飛智勇陳到第三百二九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下第一百八七章 東風起計議出兵第二百四八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下第二百三三章 大呈心機心智始變第一百三九章 返琅琊諸葛有後第22章 論黃巾,家族分立第三百六九章 蒯良逃奔牽招破關第三百四六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下第39章 戰南陽,曹操用計第三百五八章 調兵遣將劍指鮮卑第二百五五章 短暫休整意外染病第三百二七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上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209章 戰初定,援兵張遼第一百二六章 司徒隕李郭進京第207章 戰未止,血跡不幹第309章 硝煙瀰漫,大勢漸清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59章 風雲動,何進三邀第7章 蝶翅舞,初聞丁婉第107章 得魯郡,兵下沛國第15章 苦修煉,轉眼四年第三百五三章 命不久矣母子情深第二百一二章 雁門畢天下難安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三百八七章 意料之外周瑜身隕第三百一八章 龐統乍現事出有因下第16章 學藝成,路遇糜竺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二百六七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下第86章 聚虎牢,李儒出招第三百五六章 春意正濃戰意亦濃第三百三八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上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一百五六章 計未定意外之喜第三百八零章 夏雨連綿龐統再現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71章 黯傷神,有女婉玉第80章 再增兵,陶謙諸葛第三百六零章 邊地風雲蔡邕逝世第二百六三章 戰事僵峙如此練兵第一百九六章 萬幸事徐氏公明第二百六五章 袁術敗亡豫州事了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二百八七章 郭嘉出謀馬超入甕第9章 書房論,諸葛野望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
第二百九六章 虎膽英豪突襲鮮卑第二百九七章 大敗鮮卑兄弟再見第三百三六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中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三百九三章 孫氏衰落謀求後路第一百四六章 袁未動馬韓先起第一百六三章 殺伐果徐南暫安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85章 汜水定,初臨虎牢第三百六八章 魏延用計橋蕤恍惚第二百五九章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第77章 初會盟,先鋒孫堅第三百七八章 孫靜用計李通敗亡第一百四九章 麴義亡徐榮出兵第二百四七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上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11章 得拜師,廣平沮授第10章 再結親,甄家三妹第二百八零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下第一百二九章 爲後計豎旗招賢第一百三五章 趙雲現貂蟬相隨第三百三七章 禍起蕭牆張頜歸漢下第三百一三章 計絕人寰天下四分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三百三三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中第16章 學藝成,路遇糜竺第二百五一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下第99章 戰虎牢,董卓遷都第二百七八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上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5章 主僕論,初現端倪第14章 終學戟,半仙左慈第三百七零章 司馬諸葛勝敗之間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三百三一章 藉機發難出手試探第80章 再增兵,陶謙諸葛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二百四七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上第56章 跌宕起,初聽琴音第三百九零章 技壓孫策城門洞開第一百六五章 大軍出四面楚歌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104章 琅琊聚,諸葛開宴第79章 兩虎爭,小敗求援第一百五四章 勇張飛智勇陳到第三百二九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下第一百八七章 東風起計議出兵第二百四八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下第二百三三章 大呈心機心智始變第一百三九章 返琅琊諸葛有後第22章 論黃巾,家族分立第三百六九章 蒯良逃奔牽招破關第三百四六章 裸衣許褚霸氣孫策下第39章 戰南陽,曹操用計第三百五八章 調兵遣將劍指鮮卑第二百五五章 短暫休整意外染病第三百二七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上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209章 戰初定,援兵張遼第一百二六章 司徒隕李郭進京第207章 戰未止,血跡不幹第309章 硝煙瀰漫,大勢漸清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59章 風雲動,何進三邀第7章 蝶翅舞,初聞丁婉第107章 得魯郡,兵下沛國第15章 苦修煉,轉眼四年第三百五三章 命不久矣母子情深第二百一二章 雁門畢天下難安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三百八七章 意料之外周瑜身隕第三百一八章 龐統乍現事出有因下第16章 學藝成,路遇糜竺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二百六七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下第86章 聚虎牢,李儒出招第三百五六章 春意正濃戰意亦濃第三百三八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上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一百五六章 計未定意外之喜第三百八零章 夏雨連綿龐統再現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71章 黯傷神,有女婉玉第80章 再增兵,陶謙諸葛第三百六零章 邊地風雲蔡邕逝世第二百六三章 戰事僵峙如此練兵第一百九六章 萬幸事徐氏公明第二百六五章 袁術敗亡豫州事了第二百八五章 有客西來田疇拜主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二百八七章 郭嘉出謀馬超入甕第9章 書房論,諸葛野望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