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零章 司馬諸葛勝敗之間

“剛剛手下來報,諸葛亮已將一半的士卒調去南方,去向尚未得知,不過,其這段時間之中折損的士卒恐怕已不下八萬,而今又調走了十萬人,真當我司馬懿是白給的不成?”望了一眼屋中幾人,司馬懿將自己剛剛得知的消息講了出來,說到最後,眼神中不由的閃過一道冷芒,很顯然,諸葛亮分兵的手段,徹底的將這個一直忍耐不動的人激怒了。

想想也是,自開戰至今,司馬懿一直在堅持着早先既定的策略,即便有時候諸葛亮顯露出了破綻,司馬懿也小心的避開不去關注,就是害怕自己會一時忍耐不住,上了諸葛亮的當。雙方的士卒雖然說在精銳程度上有着差異,但是兵力卻很相當,自戰起至今,曹操已經先後在函谷關投入了近三十萬的士卒,甚至與對面的諸葛亮相比,還要多上幾分,要知道,諸葛亮手中,即便是在士卒最多的時候,也只有二十二萬人,若是其沒有將牽招調派出去,在士卒上還能與司馬懿相匹敵,而今,只剩下四萬多人的隊伍,面對的卻是司馬懿十五萬的大軍,這樣幾乎上已經可以說成事挑釁的姿態,讓司馬懿如何能夠不怒?

“打吧,這都幾個月的時間了,俺早就憋悶的慌了。”典韋對於士卒多少,戰力如何,根本就不甚在意,司馬懿一直不讓出城對陣,他心中早已如同貓抓一樣,早就想痛痛快快的打上一場了,他的武藝在曹操軍中,基本上是排名最前的,平日裡連個陪練的對手都沒有,對着諸葛瑾那邊的戰將,他可是饞涎了許久了,司馬懿剛一說完,他便起身,大聲的嚷嚷道。

“這諸葛亮果然有些斤兩,我說在開戰伊始,其便用兵強攻函谷,原來是打着這樣的注意,不過可惜,你面對的卻是我司馬懿。”彷彿是自言自語般,對於典韋的叫嚷,司馬懿難得的沒有翻起白眼,此時的他,腦海中卻是將戰起至今諸葛亮的動作一一回想着,再加上如今的動作,司馬懿好似忽然間懂了,嘴角處一抹不屑微微揚起。

“軍師是說,打一開始的時候,諸葛亮便已在爲此時的調兵做準備嗎?”司馬懿說話的聲音雖小,只是屋中本已安靜至極,屋中幾人卻聽得分明,夏侯淵不由的驚叫出聲。

“沒錯,自戰起,每日不間斷的攻城,如此他只需在關外留下三兩萬人手,便可將我等視線混淆,此次若非是我們早先安插在其軍中的探子藏匿的夠深,也不可能將消息安然送出,這諸葛亮只怕是早有圖謀,只是如今,我卻還不知其最終目的,究竟是爲何?”司馬懿臉上,寫滿了凝重,對於這種沒有多少信息的事情,即便是他,也難以做出判斷。

“如此,我們還是儘快將消息傳到大兄處吧!”夏侯惇、典韋、夏侯淵三人之中,還要數夏侯淵最爲穩重,也最善於動腦,低頭思索了一番之後,看向司馬懿詢問道。

“也好,稍後我便尋人去做此事。如今既然已知諸葛亮實力,與之一戰必須要抓緊,我欲要出兵十萬,與之戰,不知你們意下如何?”與賈詡相比,司馬懿在明哲保身上,也有着他自己的獨特之處,最起碼,在面對着曹操的心腹愛將之時,他卻是將決定權,拋給了三人。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有着絕世之才的人,在對於手中的權力處置上,都少不了有着自己獨有的高傲,也是這樣,歷史之上不知有多少的名將、文人,都將自己的性命搭在了其中,諸如李斯,諸如韓信,司馬懿不會允許自己走上這樣一條路,雖然說對於曹操他自問忠心耿耿,卻不會因爲這樣的自信,將自己置於他人口舌之中,因爲這些,不知在何時,就會成爲他人詬病的致命事件,也由此,可見司馬懿對自身的愛惜,到了何種的地步。

“請軍師下令吧!”司馬懿說完,夏侯兄弟二人便站立起身,對着司馬懿躬身拜道。

“打吧,俺老典,願爲先鋒。”典韋霍然起身,梆梆的拍着胸脯大聲叫道。

“好。”三人的豪爽,頓時刺激到了司馬懿,難得激動了一次,對着三人高聲下令道:“典韋統兵三千爲先鋒,夏侯惇統兵兩萬爲前隊,夏侯淵統兵八萬爲後隊,在前隊與敵軍交上手後,不要盲目的進兵救援,汝可將八萬人分作左右兩隊,對敵軍進行包夾,勢必可一戰而下。”

“一戰而下……”三人起身,氣勢叫道,十萬對四萬,在三人眼中,戰勝,是毫無爭議的。

當天晚上,函谷關城頭上忽然鼓聲大躁,每隔上一段時間,就會響上一陣,諸葛亮除了最開始的時候派人查看了一次外,就再沒有對此多加關注,只是留下了簡單的斥候巡邏着,大營中的四萬多人全部被諸葛亮強令休息去了,因爲此時,諸葛亮心中已經隱隱猜到,只怕司馬懿,已經按照他預定的想法開始動作了,真正的大戰,纔剛剛開始。

可憐的司馬懿,此時尚還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已經落在了諸葛亮的眼中,而且,都還是諸葛亮爲他精心設計的,可以說,打一開始,他就在被諸葛亮牽着鼻子走。按理說,司馬懿比起諸葛亮還要大上一些,也應該更加沉穩一些,兩人的智謀基本相當,發生這樣的事情實在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卻要從諸葛亮所處的環境來說了。

俗話說,一個人的立場,決定着一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就決定了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比,卻不得不帶上他那更加妖孽的兄長——諸葛瑾。一個是因爲自小耳濡目染的影響,而另外一個,就時因爲諸葛瑾所據有的勢力在三家之中實力最強,讓諸葛亮對戰局的把握,已經不再侷限於一城一地,即便是戰起時戰場最大的函谷關戰場,也不能講諸葛亮的眼光限制於其中,而司馬懿在這點上,就明顯的悲劇了不少。

兩支勢均力敵的軍隊硬拼,也許最好的結果也只是慘勝,又或者是直接的兩敗俱傷,更何況諸葛亮是屬於攻城的一方,在怎樣才能減小損失的情況下,諸葛亮便一面開始了不斷的消耗兵力,一面又將大部隊調派而去,爲的,就是讓司馬懿兵馬自關中調出來,結果,他確實成功了,而戰局,在司馬懿帶兵出關的那一刻起,也註定了局面開始扭轉。

後半夜的時候,司馬懿悄然將函谷關的城門打了開,士卒開始不斷的自城門中涌了出來,漸漸將城門口處堆積滿了,而這時,十萬大軍出來的,也才堪堪一半,時間卻已走至凌晨。

“哈哈哈,不知道,若是司馬懿知曉了軍師的準備,會不會掉頭跑掉,我已經能想象得到,那時司馬懿會是怎樣的 一種表情了,想必會十分精彩的。”開口大笑的,卻是黃敘,他頭頂上有着自家老爺子的光環壓抑着,即便是他的武藝已經算是不錯,誰提起他時,都是一個黃忠之子的稱呼,這讓他在不滿的同時,卻也給她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不過此時的他,在知道了諸葛亮的準備之後,卻笑得異常高興。

原來,在牽招還未到來時,諸葛亮已經下令在全軍中挑選出最強的士卒,關羽、于禁、龐德、張頜等人紛紛將那些最精銳的人選了出來,每人所擁有的名額,也不過才兩千人,他們這些戰將留下的,總共也就一萬多人,而他們這些人,以一當十都只是小兒科,而其他士卒,卻是諸葛亮掛帥,親自挑選出來的。一開始的時候,他們這些人沒有一個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兒的,對於此,諸葛亮保密異常,無論大家怎樣詢問,都隻字不提,而如今,在司馬懿帶兵出關的那一刻起,諸葛亮便將事情的緣由與衆人說了一番。

不只是黃敘,在知道了諸葛亮的目標之後,他們這一羣人,集體的抽了個冷氣,不過卻也明白了其用心,難怪當初在挑選人的時候,一個稍微弱點兒的人都被其清出了隊伍,不過,衆人想明白這些之後,只覺得腦中一陣透徹,思及之前種種,不由的對諸葛亮尊崇了不少。

“哈哈哈……”營帳中,一陣狂笑聲倏然傳出,帳外的士卒均是面帶疑惑的望向中帳,不知裡面的人是爲了何事而如此高興,只是可惜,他們註定是不會知曉這樣的一個結果了。

不久,天漸漸變得透亮起來,司馬懿的隊伍已經集結的差不多了,而諸葛亮也毫不示弱,四萬多的大軍分成了三股,左中右立在陣前,他們背後,是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金光灑然……

“諸葛亮,勝負,就定在這一局之中吧……”司馬懿望着對面,低聲喃喃道。

而對面,與司馬懿遙遙相對的,卻正是諸葛亮,此時的他,也不知在低聲喃喃些什麼,望着對面的眼神中寫滿了詭異:“希望,能夠畢其功於一役吧……”

第201章 肥城安,楊奉出逃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三百一六章 諸葛孔明端露鋒芒第三百五七章 再回中京揮師向北第一百一九章 恰逢會美人計出第一百三三章 得子嗣三喜臨門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二百二二章 閒情逸事乍逢意外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99章 戰虎牢,董卓遷都第80章 再增兵,陶謙諸葛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一百三零章 大賢至荀攸許褚第一百二零章 王允謀一女二許第一百四七章 曹操動冀州戰起第二百六一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中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一百九零章 伏兵起旗開得勝第二百五一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下第一百一七章 曹孫劉盡皆始動第一百二四章 坑挖好呂布出兵第300章 觀念衝擊,諸葛明志第三百五四章 章氏病故一載止戈第一百三零章 大賢至荀攸許褚第二百一五章 二出謀火光沖天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79章 兩虎爭,小敗求援第二百三五章 驍勇豪膽隻身詐城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二百八零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下第20章 天倫樂,終得團圓第三百六五章 洛陽之戰關羽之威第二百五二章 人間慘獄戰天戟出第300章 觀念衝擊,諸葛明志第三百二四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下第二百六八章 麻煩官制表字孔明第一百四六章 袁未動馬韓先起第三百二三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上第一百八六章 欲出手計策先行第三百一零章 廣宗再戰周倉爲先第一百八零章 變故生琅琊危急第6章 至鉅平,得見於禁第48章 計買官,坐擁青州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107章 得魯郡,兵下沛國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101章 溫柔鄉,終得所願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307章 兩番心思,各逞心機第57章 靜思動,攜美出遊第三百二一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上第二百六八章 麻煩官制表字孔明第一百一七章 曹孫劉盡皆始動第82章 諸葛謀,澆鑄軍魂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一百八四章 一波平一波又起第4章 見李典,結交李乾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81章 初鬥將,孫華再戰第三百八八章 汝南全復平春李基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201章 肥城安,楊奉出逃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62章 酩酊醉,再試諸葛第二百七二章 劉府驚魂乍聞變故上第二百六九章 國色之姿孔明雙喜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三百八零章 夏雨連綿龐統再現第一百七一章 縱談論難得清閒第63章 攜女回,乍起風波第三百七三章 慘敗而退戰事暫畢第一八十九章 巧用心連環兩策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4章 見李典,結交李乾第96章 白馬殘,公孫死戰第205章 突發難,臨洮董承第60章 見何進,道是鴻門?第82章 諸葛謀,澆鑄軍魂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三百七六章 閒情逸致其父其子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三百五五章 決議守孝曹孫皆動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二百八六章 乍遭天災天下雲動第三百四九章 生擒臧霸只求一死第105章 計議定,準備出兵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第309章 硝煙瀰漫,大勢漸清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308章 劉備辣手,袁紹昏招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
第201章 肥城安,楊奉出逃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三百一六章 諸葛孔明端露鋒芒第三百五七章 再回中京揮師向北第一百一九章 恰逢會美人計出第一百三三章 得子嗣三喜臨門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二百二二章 閒情逸事乍逢意外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99章 戰虎牢,董卓遷都第80章 再增兵,陶謙諸葛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一百三零章 大賢至荀攸許褚第一百二零章 王允謀一女二許第一百四七章 曹操動冀州戰起第二百六一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中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一百九零章 伏兵起旗開得勝第二百五一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下第一百一七章 曹孫劉盡皆始動第一百二四章 坑挖好呂布出兵第300章 觀念衝擊,諸葛明志第三百五四章 章氏病故一載止戈第一百三零章 大賢至荀攸許褚第二百一五章 二出謀火光沖天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79章 兩虎爭,小敗求援第二百三五章 驍勇豪膽隻身詐城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二百八零章 兄弟闔牆千里奔亡下第20章 天倫樂,終得團圓第三百六五章 洛陽之戰關羽之威第二百五二章 人間慘獄戰天戟出第300章 觀念衝擊,諸葛明志第三百二四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下第二百六八章 麻煩官制表字孔明第一百四六章 袁未動馬韓先起第三百二三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上第一百八六章 欲出手計策先行第三百一零章 廣宗再戰周倉爲先第一百八零章 變故生琅琊危急第6章 至鉅平,得見於禁第48章 計買官,坐擁青州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107章 得魯郡,兵下沛國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101章 溫柔鄉,終得所願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307章 兩番心思,各逞心機第57章 靜思動,攜美出遊第三百二一章 中京逸事再爲人父上第二百六八章 麻煩官制表字孔明第一百一七章 曹孫劉盡皆始動第82章 諸葛謀,澆鑄軍魂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一百八四章 一波平一波又起第4章 見李典,結交李乾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81章 初鬥將,孫華再戰第三百八八章 汝南全復平春李基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201章 肥城安,楊奉出逃第206章 結聯姻,兵指昌邑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62章 酩酊醉,再試諸葛第二百七二章 劉府驚魂乍聞變故上第二百六九章 國色之姿孔明雙喜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三百八零章 夏雨連綿龐統再現第一百七一章 縱談論難得清閒第63章 攜女回,乍起風波第三百七三章 慘敗而退戰事暫畢第一八十九章 巧用心連環兩策第二百七零章 三女出閣兄弟同婚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4章 見李典,結交李乾第96章 白馬殘,公孫死戰第205章 突發難,臨洮董承第60章 見何進,道是鴻門?第82章 諸葛謀,澆鑄軍魂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三百七六章 閒情逸致其父其子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三百五五章 決議守孝曹孫皆動第三百九五章 賈詡之機黃忠之時第二百八六章 乍遭天災天下雲動第三百四九章 生擒臧霸只求一死第105章 計議定,準備出兵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第309章 硝煙瀰漫,大勢漸清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308章 劉備辣手,袁紹昏招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