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六章 郝昭入雍郭淮歸漢

死吧\u2026\u2026越是即將成功時候,人就往往越疏忽,王雙也不例外,在關羽壓迫之下,他幾乎上每一下都是在死亡邊緣掙扎着,夏侯惇撤退消息傳來,王雙便開始邊戰邊退,眼看着就快要退出戰場了,登時令王雙驚喜恍惚一下。**戰場之上,任何一個微小失誤,都有可能帶來致命打擊,更何況他所面對,是超一流武將關羽,面對自己都敢愣神,這一下,徹底將關羽心中傲氣點燃了,深深吸了一口氣後,偃月刀陡然超出了速度極致,再出現時,已經自王雙身上輕劃而過,一道血印自其劃過處崩裂開來,直至死時,王雙臉上留下,還是前一刻那剛剛露出驚喜,只可惜他,卻再也沒有了撤回洛陽城可能。

王雙\u2026\u2026一切發生太過迅速,夏侯惇佈置好城門口士卒後,剛一轉頭,卻正見到王雙被斬一幕,頓時一聲慘叫淒厲嚎出,只可惜此時,什麼都已經晚了。

身爲曹操勢力中後起之秀,王雙在軍中也有着他不小影響力,見其身亡,不少人紛紛悲鳴,夏侯惇更是悔恨至極,王雙可以說是因爲他而陣亡,在關羽開始挑釁時候,王雙就勸阻他堅守爲上,若非是他非要見識一下關羽實力,也不會落得這樣一個下場。

撤\u2026\u2026口中艱難吐出這樣一個字,夏侯惇心如刀割,只是面對關羽,他只能一面堅守,一面向着長安方向求援。此時,戰爭之前,雖然曹操已經大肆調動起了軍隊,然真正被派往此處,卻只有他所部三萬士卒,曹操真正嚴防死守,還是函谷關、潼關等地。

關羽突然行動時候,後面諸葛瑾也沒有閒着,中原之地上,他更是調動了六十萬大軍,分作幾路同時出動,黃忠自幷州出動,躍過黃河攻向羌胡之地。

早在諸葛瑾北擊匈奴時候,黃河西岸羌胡之人就有了想要投降苗頭,只是在投西投東問題上,糾結了起來罷了,沒想到這一拖,就是兩年。早先,諸葛瑾不願過早與曹操對上,是以對羌胡之地沒有動手,而曹操也是同樣想法,這才讓羌胡苟延殘喘到現在,而如今,面對着黃忠來襲,似乎他們已經沒有了別選擇。

洛陽南面,屯紮在宛城趙雲也開始動了起來,大軍分作三路,徐晃帶兵出武關,急攻青泥隘口,黃敘帶兵自宜陽出,攻向永寧,而趙雲自己,則親統大軍南下,在郟下、安衆、鵲尾坡一線佈防,靜候孫策來攻。同一時間,長江之上三江口處,蔣欽、韓當、徐盛等人則在長江之上拉起了橫江鐵鏈,之後,太史慈、呂蒙、董襲、魯肅、張昭、張紘、陳宮等人先後趕至,而同時,許褚則被諸葛瑾調往虎牢中軍。至此,直面孫策大軍,無論是在將領謀士,還是在士卒數量上,基本與孫策軍持平,單隻防守,只要是不出現什麼大失誤,孫策威脅,算是暫時不用考慮了,順利完成這些調動之後,時間已經漸漸走至四月底,諸葛瑾轉而將目光盯緊在曹操身上,洛陽城,在阻擋了關羽大軍一個多月時間之後,夏侯惇在曹操命令下率兵撤退,澠池、曹陽、弘農等地被曹操先後捨棄,將大軍屯紮在函谷關中。

陛下,諸葛瑾主力雖在此處,然此處有着函谷關、潼關之險,只需留下一將死守,即可將諸葛瑾擋之在外,如今雍州處卻是不得不防,那黃忠來勢洶洶,其人手下更是有着顏良、文丑這等猛將,羌胡之地後,往南便是雍州,與長安相距太過臨近,若是有變,則等無路可退矣,臣建議,主公還是親統大軍回雍,以擋黃忠。函谷關上,曹操望着關外駐紮一大片營帳,心中憂慮頓起,只是他畢竟非是常人,很快便收斂起心神,望向關外眼神中充滿了戰意。一旁,司馬懿見此暗自點頭,自郭嘉去後,大雍真正頂尖謀士,便只剩下了他一人,曹操對他依賴,也漸漸變得重了起來,此時他,也許是因爲着諸葛瑾太過強勢,司馬懿根本就沒有興起取而代之野心,反倒是盡心爲曹操謀劃着。

仲達,黃忠雖然來勢洶洶,朕所慮者,卻是諸葛瑾,函谷關、潼關雖爲險隘,朕這心中,卻實在是沒有一絲底氣,況朕之手下,也只有子孝與妙才能堪一用,只是他們,如何會是諸葛瑾對手?提起此事時,曹操臉上,寫滿了憂慮。

曹操憂慮,司馬懿其實也憂慮,曹操帳下武將、謀士,基本上都還是當年他立業時追隨,至如今,已經基本顯露處青黃不接局面了,雍涼無人傑?非也,如同郭淮、樑寬、姜敘等,只是他們這些人,都不願出仕曹操,司馬懿想想,也只能無奈嘆息一聲。

陛下若是信得過,臣願爲陛下死守函谷關。擡眼看了眼曹操,司馬懿心中有些遲疑,雖然說因爲有着諸葛瑾壓制,曹操多疑性格卻是沒有多少改變,隨着時間流逝,反而越發濃厚起來,這些自然瞞不過司馬懿眼睛,不過如今無人可用,他也只能出面請戰。

好!曹操沉吟一下,就應下了此事,他也是無法,畢竟黃忠威脅,實在是不小,他若不親自前往,只怕也是放心不下,想了想後開口說道:\u201將元讓、妙才,還有典韋都留下,函谷關,便由你坐鎮統領,待朕將黃忠擊退之後,便會迅速回軍。

諾!夏侯惇、夏侯淵、典韋,單論武藝,三人可以說是曹操手中能拿出來最強了,其餘曹仁、曹洪雖然也不錯,比起他們三人卻是弱了一籌,曹操舉動,足見其對諸葛瑾忌憚,司馬懿沒有多言,能夠多上幾個幫手,他自然也是高興,很是乾脆應了下來。

曹操走很隱秘,關外諸葛瑾軍根本就不知道,在悄然之間,函谷關中已經沒了曹操身影,當然,此時諸葛瑾,也因爲忙着軍隊調派,人也尚未趕至此處,關下統兵,卻是諸葛瑾弟弟\u2014\u2014諸葛亮,誰也不知道,在歷史已經改變面目全非之下,彷彿是宿命一般,兩個宿世敵對對手,竟然在這樣一個環境之下,走上了對決。

而就在這個時候,誰也不知道,原本就因爲戰事將近馮翊郡中,一場別開生面談話進行着,這兩個人,在三國後期,卻是有着舉足輕重作用。

郭淮,字伯濟,太原陽曲人,三國後期魏國名將,乃是抗拒姜維重要人物;而另一人郝昭,字伯道,也是太原人,爲人雄壯,身長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謀略,對諸葛亮出山伐魏起到了不可磨滅阻擋作用,可以說歷史後期,曹魏能夠有着半邊實力阻擋諸葛亮、姜維,兩人之功不可沒,而這,便是兩人在歷史上留下功績。

按理說,兩人乃是太原人,本應該是身在太原纔是,而且,太原可是諸葛瑾領地,又如何會讓這兩個歷史上著名之人自自己手中溜掉呢?提起這個,卻是不得不說起兩人家族了。

郭家在陽曲,雖然算不上是什麼大世家,卻也是書香門第,歷史上,其祖父郭全曾任大司農,父親郭縕曾任雁門太守,只是在這個時代,郭縕卻沒有做官至雁門太守,在當年袁紹、劉備、呂布三人角逐時候,郭縕因看不慣先後佔據幷州呂、劉二人,轉而帶着家族遷至雍州馮翊,之後便徹底隱居了下來,畢竟是聲名在外,是以曹操多次發召徵辟,只是在郭淮看來,曹操卻非是他首選明君,連續三次拒絕之後,郭淮卻是再起了舉族搬遷念頭。

郝昭與郭淮兩人,年歲相差不大,在加上兩人打小一起長大,之間感情還是比較深厚,只是郝昭出生貧寒,雖與郭淮交好,卻也不乏比對之心,而且,身爲武將他卻發現,只有在曹操處,他武藝才能得到最好釋放,再知道了郭淮選擇之後,他一顆心更是飛至了曹操處,而如今,兩人正聚在一處,對於自己今後要走路,做着最後一次交流。

伯道,們相交十數年,確實不願在將來與你對決,曹操多疑,舉世皆知,汝爲何就認準了其呢?郭淮看着昔日好友,盡着自己努力勸說着,因爲他知道,兩人意見分歧,這一別之後,再相見時,只怕已是敵相向,這實在是他所不願見到。

曹公之才,世之雄也,正是追尋多年主公,更何況曹公帳下,武將稀缺,正可將之才實時而用,曹公求賢若渴,曾三次傳召徵辟,伯濟爲何不願留在曹公處?又爲何只認準了諸葛瑾一人?也許是已經明白分別在即,郝昭臉色也不是很好,雖然他與郭淮一直有着一較高下念頭,其心中,卻也將郭淮當做是自己好友,無論何時,別離,總是最傷感。

既如此,某隻能預祝你馬到功成了。郭淮起身,對着郝昭施了一禮,有些顫巍轉身離去:好友啊好友,再相見時,只怕已是咫尺天涯\u2026\u2026

第三百四八章 初至魯山計指臧霸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100章 聯盟散,天下紛爭第7章 蝶翅舞,初聞丁婉第一百五五章 勢不止兵臨下邳第一百七一章 縱談論難得清閒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三百七六章 閒情逸致其父其子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二百七五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中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二百三八章 事起突然呂蒙大婚第三百一三章 計絕人寰天下四分第三百四七章 連番動作意欲北上第20章 天倫樂,終得團圓第302章 連戰不止,蹉跎傾頹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二百七六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下第二百四八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下第三百六四章 兩面爲戰一守一攻第二百四三章 兩敗俱傷關羽之威上第19章 再相見,百戰之兵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二百二六章 藉機生怒天子受難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二百九二章 亟需待解以爲後計第32章 戰廣宗,初見張角第一百六二章 初將兵生擒笮融第二百九二章 亟需待解以爲後計第一百一二章 巧用計首下千乘第一百二六章 司徒隕李郭進京第64章 皇子辯,劉氏有女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一百七三章 五溪反荊南硝煙第一百五二章 怒行軍袁紹有氣第三百五一章 攻勢不止意外橫生第三百一零章 廣宗再戰周倉爲先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一百七三章 五溪反荊南硝煙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一百四九章 麴義亡徐榮出兵第三百五一章 攻勢不止意外橫生第20章 天倫樂,終得團圓第一百二一章 呂布怒連環計現第一百九五章 伏兵起遭遇死地第23章 家宴開,衆人拜主第二百六零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上第一百六二章 初將兵生擒笮融第二百二九章 不動則已動則驚天第一百三八章 天子詔止戈令出第一百三二章 議起兵馬騰韓遂第100章 聯盟散,天下紛爭第三百五三章 命不久矣母子情深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53章 蔡府邀,再見蔡邕第78章 戰汜水,惡鬥華雄第94章 張遼謀,白刃血戰第一百三九章 返琅琊諸葛有後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41章 作引薦,李典奔波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二百七三章 劉府驚魂乍聞變故下第47章 赴南陽,黃巾終平第三百三八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上第二百九九章 展露獠牙李儒勸主第一百五八章 己算人人亦算己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三百四二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上第202章 遇明主,縱論開解第77章 初會盟,先鋒孫堅第51章 章氏至,母子情深第二百三三章 大呈心機心智始變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150章 兵鋒指,輕取留縣第1章 殤爲情,無聲穿越第一百一八章 欲出兵袁紹定計第二百三二章 喜遇郭嘉南郡蒯良第55章 逗蔡琰,蔡府宴開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150章 兵鋒指,輕取留縣第三百七五章 君臣對言欲造牛馬第19章 再相見,百戰之兵第一百二四章 坑挖好呂布出兵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25章 訴衷情,琴瑟和合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二百一六章 憤悲愴弱肉強食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三百六二章 曹戰西域孫堅遭困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二百四三章 兩敗俱傷關羽之威上第207章 戰未止,血跡不幹
第三百四八章 初至魯山計指臧霸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100章 聯盟散,天下紛爭第7章 蝶翅舞,初聞丁婉第一百五五章 勢不止兵臨下邳第一百七一章 縱談論難得清閒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三百七六章 閒情逸致其父其子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二百七五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中第三百八三章 曹操動計諸葛憂愁第二百三八章 事起突然呂蒙大婚第三百一三章 計絕人寰天下四分第三百四七章 連番動作意欲北上第20章 天倫樂,終得團圓第302章 連戰不止,蹉跎傾頹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二百七六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下第二百四八章 安風易手兵臨下蔡下第三百六四章 兩面爲戰一守一攻第二百四三章 兩敗俱傷關羽之威上第19章 再相見,百戰之兵第2章 爲今後,學文學武第二百二六章 藉機生怒天子受難第89章 二英動,豪莽張飛第二百九二章 亟需待解以爲後計第32章 戰廣宗,初見張角第一百六二章 初將兵生擒笮融第二百九二章 亟需待解以爲後計第一百一二章 巧用計首下千乘第一百二六章 司徒隕李郭進京第64章 皇子辯,劉氏有女第二百九一章 天災不歇衆人思策第一百七三章 五溪反荊南硝煙第一百五二章 怒行軍袁紹有氣第三百五一章 攻勢不止意外橫生第三百一零章 廣宗再戰周倉爲先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一百七三章 五溪反荊南硝煙第一百四零章 得三子二女一男第一百四九章 麴義亡徐榮出兵第三百五一章 攻勢不止意外橫生第20章 天倫樂,終得團圓第一百二一章 呂布怒連環計現第一百九五章 伏兵起遭遇死地第23章 家宴開,衆人拜主第二百六零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上第一百六二章 初將兵生擒笮融第二百二九章 不動則已動則驚天第一百三八章 天子詔止戈令出第一百三二章 議起兵馬騰韓遂第100章 聯盟散,天下紛爭第三百五三章 命不久矣母子情深第一百五一章 留縣安陶謙慌亂第53章 蔡府邀,再見蔡邕第78章 戰汜水,惡鬥華雄第94章 張遼謀,白刃血戰第一百三九章 返琅琊諸葛有後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41章 作引薦,李典奔波第二百二七章 劍指荊襄袁術稱帝第二百七三章 劉府驚魂乍聞變故下第47章 赴南陽,黃巾終平第三百三八章 紛亂難理諸事難安上第二百九九章 展露獠牙李儒勸主第一百五八章 己算人人亦算己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三百四二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上第202章 遇明主,縱論開解第77章 初會盟,先鋒孫堅第51章 章氏至,母子情深第二百三三章 大呈心機心智始變第36章 敗管亥,李典遭擒第150章 兵鋒指,輕取留縣第1章 殤爲情,無聲穿越第一百一八章 欲出兵袁紹定計第二百三二章 喜遇郭嘉南郡蒯良第55章 逗蔡琰,蔡府宴開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70章 衆人賀,洞房花燭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150章 兵鋒指,輕取留縣第三百七五章 君臣對言欲造牛馬第19章 再相見,百戰之兵第一百二四章 坑挖好呂布出兵第二百七四章 背棄盟約戰神之殤上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25章 訴衷情,琴瑟和合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二百一六章 憤悲愴弱肉強食第37章 說忠義,諸葛釋將第54章 翁婿聊,初見蔡琰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三百六二章 曹戰西域孫堅遭困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第109章 一朝間,天下皆動第二百四三章 兩敗俱傷關羽之威上第207章 戰未止,血跡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