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三章 計中計不破不立

屋中,坐着的幾位謀士皆是上上之才,單論計謀,他們從來不會考慮太多,所謂兵者,兇器也,兵主殺伐,自然不可能各處皆能兼顧的到,若是讓他們來做決定,自然是以達成目的爲主,至於這個過程中狀況如何,他們也許曾經考慮,卻不會成爲他們下定決心的阻礙。(也是因爲如此,諸葛瑾之言纔將他們爲難住了,黃忠的突然出言,頓時將他們的視線全部吸引了過來。

“敵人願意堅壁清野就堅壁清野,對我們來說絲毫未有影響,我們不去管它,計策自然就沒有了用處,我們何必非要走進這個圈子呢?再者說了,堅壁清野,苦的還是百姓,兗州境內,流寇、山寨多不勝數,百姓生存從來不易,敵人之策,最先觸及到的,便是百姓生存,一旦衝突足夠大了,我想,不用主公花費一兵一卒,敵人便會不擊而潰,屆時主公再將他們自困境中解脫出來,百姓定然會感恩戴德。”黃忠倒也不懼,如今已近不惑之年,雖然距離巔峰的狀態有所下滑,但他心中仍舊自信自己不會遜於任何一員將領,也是這份自信,讓他在衆人目光之下,仍舊能夠鎮定自若。

“話是不錯,卻終究有傷天和……”諸葛瑾有些猶豫了,若是真要說起來,黃忠之策,與陳宮之策相比起來還不如,卻是讓諸人跳出了一個圈子:敵人堅壁清野,與他們何干?

說道這兒,就不得不提一下諸葛瑾之前出征之事了。天下諸侯有着一個極其的共同點,他們出兵之時,除了原本預計的糧草囤積好之後,每到一地,便會將當地的糧草收攏一遍,因爲這些,也是在他們的預計之中,若是遇到一個狠毒之人,就如同此時肥城發生的事情,他們必然會遭遇糧草危機,而諸葛瑾,卻不是如此。

青州之地本就富庶,諸葛瑾暗中經營了許多年,單單青州一州的財富,可抵得上整個大漢王朝的收入了,有着天下富商之稱的甄家、糜家相助,每一年,都會有着無數的新糧存入府庫,百姓所用之糧,多是囤積有些時日的糧草,這也是爲何,諸葛瑾從來不懼多線開戰的原因,身在亂世,有糧,就有着一切。

大軍出征之前,後勤之上,糧草源源不斷的通過甄、糜兩家的渠道運往前方,後續更是有着專門的大軍押送,敵人堅壁清野,對於諸葛瑾而言,幾乎上是毫無影響。是以,在黃忠說完之後,諸葛瑾有些心動了。

“主公之言差矣,遍觀天下諸侯,誰人可曾將百姓放在眼中,在他們看來,百姓不過是他們手中權利的來源,身在亂世,人命不過是芻狗一般,若主公真是憐憫,切不可有婦人之仁,不破不立,沒有不堪的過往,即便是主公給予他們金山銀窟,他們也不懂得去珍惜,與過眼雲煙又有何分別?”也真虧了黃忠對着的乃是諸葛瑾,他說話直率,不懂得委婉,這一番話若是換成他人,只怕是早已怫然變色。

黃忠之言擲地有聲,讓得屋中諸人不由對其刮目相看,尤其是戲忠,看向黃忠時的眼神散發着炙熱的光芒,好似一個當兵多年,突然間處在了一羣女人中間,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好一個不破不立,好一個黃漢升。”諸葛瑾輕輕搖着頭,心中暗自佩服。雖然說身在漢朝已經有着近二十載,他骨子裡終究是抹不掉後世人那種刻在骨子裡的東西,對於生命,總是有着莫名的敬畏,也是由於此,平日裡諸葛瑾從來不忌諱手下之人是否有着逾越,即便是如同黃忠這樣,說的難聽,他也總是能夠耐着性子聽下去,然後從中尋找那一絲閃亮之處,再加以修飾,變成自己的東西,慢慢成長起來。

“既然如此,便按照原定計劃,出兵肥城!”低着頭細細思慮了一番,諸葛瑾心中有了決斷,斬釘截鐵的對着諸人下令道。

“諾!”諸人應下,尤以黃忠的聲音最爲響亮,作爲戰將,他從來不懼怕戰鬥,更讓他欣喜若狂的是,他也會有着這樣一日,自己的意見被諸葛瑾採納,他當日立下的誓言,一步步趨於完善,腦海中,當年之事依稀閃現出來。

當年諸葛瑾遣人尋到黃忠,後專門讓華佗、張機二人爲黃敘調理身體,這些年來,終於慢慢有了好轉,如今也是雙臂有着百斤之力了,比起之前好了不知多少。黃敘病好的時候,黃忠便立下誓言,終其一生,誓死相隨。也許對諸葛瑾來說,救下黃敘更多的是爲了黃忠這樣一員猛將,但對於黃忠而言,黃敘便是他的天。

也許是天妒英才,黃忠在武藝上成就無雙,子嗣卻不旺盛,出去黃敘一人之外,只有一女姓黃名舞蝶,除此之外在無所出,古人皆以傳遞香火爲重,是以有了“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之言,諸葛瑾肯救下黃敘,就值得他黃忠用一生去報答。

諸葛瑾下完命令之後,忽然嘴角牽扯出一絲悲傷,頓了一頓仍舊堅定的出言說道:“文和,下令天堂將堅壁清野之事誇大一下,散佈在兗州境內,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一下百姓的怒火,具體細節,你自己決定即可。”強自忍下心中的不忍,諸葛瑾臉色有些難看,不過他也清楚,黃忠之言雖然有些誇大,卻也是事實,身處亂世,本就是朝不保夕,想要改變着一切,就需要他有着強大的實力,沒有實力,一切都成了空談。

“是時候將腳步邁得大上一些了。”諸葛瑾心中,喃喃的對自己說道。

公元194年四月底,諸葛瑾大軍分三路直取兗州,左右兩路進展十分順利,中路卻是遇到了一些小小的麻煩,將諸葛瑾的腳步生生頓在了肥城城前。

諸葛瑾率兵趕到後,頓時對肥城中的縣丞起了興趣。

肥城乃是一座小城,城中居民估計也就十多萬人,即便是小小一個肥城,這些人也不曾居住滿上,人羣總是稀稀拉拉的,縣丞靈機一動之下,便做出了堅壁清野的行動。不過幾日間,靠着對諸葛瑾大軍的詆譭,成功的將城外的百姓引入城中,再靠着手中的大軍,將一些不大聽話之人給斬殺殆盡之後,進城的百姓全部爲其控制了下來,並迅速徵召起了一直五千人的精壯,再加上城中原本擴充的五千人軍隊,小小的肥城中,守軍一下子突破到了一萬人。

孤城難守,這幾乎上可以說是一個常識,這縣丞能夠想到這等計策,如何會不知道這樣之事,縣丞便將縣尉招了過來,兩人一番嘀咕之後,縣尉帶了三千城中舊部,出城東方向五里處,另外下了一寨,與肥城互爲犄角,穩穩的守了起來。

此時誰也不知,就是在肥城,在這一個小小的地方,在雙方實力懸殊的情況下,諸葛瑾吃下了一個不小的虧。

“主公,肥城近在眼前,可先讓大軍略作休整,待來日養好精神,可與之戰。”日頭漸漸偏西,黃昏時的霞光佈滿天空,夜晚來臨之前,大軍緩緩行進至了肥城邊緣,程昱沒有坐在馬車上,而是同諸葛瑾一道騎了一匹馬。古時的文人很少有着那種“手無束雞之力”的純文士,文人中,以遊學作爲增長自己學識的一種路徑,是以文人多有學着幾手武藝傍身,程昱也不例外,騎馬,對他而言,再是習慣不過。天氣已經有些熱起來的徵兆了,程昱手中搖着一把羽扇,氣質渺渺,頗有一番東方道士的模樣。

諸葛瑾聽了一想,也是這個道理,正欲要出言答應,卻見旁邊一道紅鬱光芒閃現,一匹棗紅大馬如同一道閃電,疾馳而來,人未到,聲音已至:“大軍已至卻不出戰,圖損我軍銳氣也,羽請戰,願爲先鋒,先與敵軍鬥上一鬥。”自從決定出兵之後,關羽便再沒有主動過來諸葛瑾面前,對於那日諸葛瑾之言,關羽心中仍舊留有疙瘩。

若是別人請戰,諸葛瑾也許真就壓下不提了,對關羽,諸葛瑾卻是不願如此,當日劉岱事發,關羽的表現讓得諸葛瑾看到了一絲光亮,能夠讓關羽扭轉觀念的光亮,他心中一直在想着,該要怎樣做,能夠藉着劉岱之事,解開他心中的那一個疙瘩。

“雲長也知,大軍行軍一日,已是疲憊不堪,出戰可以,卻需小心在意。”微微沉思了一下,諸葛瑾心中立刻下了決定,對着關羽肅然說道。

“主公放心,羽不會拿着士卒的生命來開玩笑的,該怎樣做,羽心中曉得。”關羽生硬的臉龐上,好似想起了些什麼事情,不由的略微鬆了一鬆,連聲音也緩和上了許多,不再似開始那樣,讓人聽着好似刺耳一般。

“好,如此,便帶三千兵馬前去,大軍就於此地安營紮寨,瑾便在此處,敬候佳音。”由於大軍仍在行進,關羽來到近前之後,便將馬匹調過頭來,諸葛瑾說話時便將馬速緩了一下,此時兩匹馬幾乎並駕,諸葛瑾話一說完,左邊胳膊不自覺的擡了一擡,隨即好似想起什麼,忽然頓了一頓,有些頹然的放了下去。

關羽臉上,也是閃過一絲悲哀,隨即便被其隱去,衝着諸葛瑾拱了拱手,駕着馬匹逃似地飛本離開。

此時,諸人誰也沒有想到,關羽這一去,差一點將自己也留在肥城城下。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43章 傾心談,張角斷腕第一百八零章 變故生琅琊危急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一百二六章 司徒隕李郭進京第一百八七章 東風起計議出兵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52章 初進府,表訴衷情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一百三八章 天子詔止戈令出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一百四七章 曹操動冀州戰起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一百四六章 袁未動馬韓先起第三百七二章 函谷關前諸葛設局第77章 初會盟,先鋒孫堅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三百一七章 龐統乍現事出有因上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1章 殤爲情,無聲穿越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一百八一章 陷陣志有我無敵第三百五六章 春意正濃戰意亦濃第一百九四章 初對陣意外故人第二百三八章 事起突然呂蒙大婚第三百六六章 郝昭入雍郭淮歸漢第61章 會羣英,一試諸葛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三百四二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上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第三百二三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上第二百二三章 大凶之物一弩三矢第14章 終學戟,半仙左慈第二百八四章 幕後手現竟然是他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二百五九章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第二百七一章 春宵一刻洞房花燭第71章 黯傷神,有女婉玉第三百一四章 歲月悠悠八載時光第309章 硝煙瀰漫,大勢漸清第三百八八章 汝南全復平春李基第三百一四章 歲月悠悠八載時光第95章 悲喋血,白馬飛熊第二百七三章 劉府驚魂乍聞變故下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一百一九章 恰逢會美人計出第二百六三章 戰事僵峙如此練兵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三百一三章 計絕人寰天下四分第一百六七章 人心散衆叛親離第二百二三章 大凶之物一弩三矢第二百六九章 國色之姿孔明雙喜第二百一二章 雁門畢天下難安第二百五八章 戰端尹始典韋顯威第三百五一章 攻勢不止意外橫生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文士又見神秘下第二百八二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下第三百八八章 汝南全復平春李基第二百三零章 諸侯聚首雍丘會盟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18章 說諸葛,初現豐收第14章 終學戟,半仙左慈第一百五五章 勢不止兵臨下邳第208章 戰戰戰,疫病加身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三百三二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上第二百六六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上第一百八八章 戰鼓擂于禁將兵第二百六六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上第三百二九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下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一百四五章 魯肅返劉繇出兵第67章 婚期定,三試諸葛第103章 意濃濃,何氏有婉第73章 靈帝甍,何進取死第三百五二章 諸葛甦醒父子爭論第8章 至琅琊,初露鋒芒第一百六一章 雷霆動東門已下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二百五三章 戟挑樂就殺戮是罪第68章 聞辛密,驚天之謀第二百四九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上第二百四六章 郭嘉蹤跡調整佈局第一百七六章 袁術起發兵三路第一百四五章 魯肅返劉繇出兵第一百七六章 袁術起發兵三路第一百三一章 聞佳訊好事連連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二百四二章 任峻相投乍遭伏擊下第8章 至琅琊,初露鋒芒第一百三五章 趙雲現貂蟬相隨第60章 見何進,道是鴻門?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二百六二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下第一百九六章 萬幸事徐氏公明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三百四四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下第41章 作引薦,李典奔波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
第43章 傾心談,張角斷腕第一百八零章 變故生琅琊危急第一百一四章 再升官李儒說董第一百二六章 司徒隕李郭進京第一百八七章 東風起計議出兵第三百七七章 二女入門汝南失守第52章 初進府,表訴衷情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一百三八章 天子詔止戈令出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一百四七章 曹操動冀州戰起第二百三七章 暗流涌動各自籌謀第一百四六章 袁未動馬韓先起第三百七二章 函谷關前諸葛設局第77章 初會盟,先鋒孫堅第二百二八章 下邳議事詭異無息第三百一七章 龐統乍現事出有因上第74章 洛陽亂,董卓進京第1章 殤爲情,無聲穿越第一百七二章 烽煙起雁門風雲第一百八一章 陷陣志有我無敵第三百五六章 春意正濃戰意亦濃第一百九四章 初對陣意外故人第二百三八章 事起突然呂蒙大婚第三百六六章 郝昭入雍郭淮歸漢第61章 會羣英,一試諸葛第一百一三章 青州定諸葛正名第三百四二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上第28章 遼東亂,三英聚義第三百二三章 酣戰正濃鳳襲成都上第二百二三章 大凶之物一弩三矢第14章 終學戟,半仙左慈第二百八四章 幕後手現竟然是他第二百一三章 下相殤張紘一謀第一百九七章 城下論怒氣勃發第二百五九章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第二百七一章 春宵一刻洞房花燭第71章 黯傷神,有女婉玉第三百一四章 歲月悠悠八載時光第309章 硝煙瀰漫,大勢漸清第三百八八章 汝南全復平春李基第三百一四章 歲月悠悠八載時光第95章 悲喋血,白馬飛熊第二百七三章 劉府驚魂乍聞變故下第17章 論時局,糜竺拜主第一百一九章 恰逢會美人計出第二百六三章 戰事僵峙如此練兵第33章 變掣生,黃巾援兵第三百一三章 計絕人寰天下四分第一百六七章 人心散衆叛親離第二百二三章 大凶之物一弩三矢第二百六九章 國色之姿孔明雙喜第二百一二章 雁門畢天下難安第二百五八章 戰端尹始典韋顯威第三百五一章 攻勢不止意外橫生第三百二六章 神秘文士又見神秘下第二百八二章 張遼返晉計議出路下第三百八八章 汝南全復平春李基第二百三零章 諸侯聚首雍丘會盟第一百五九章 亂象顯詡入徐南第18章 說諸葛,初現豐收第14章 終學戟,半仙左慈第一百五五章 勢不止兵臨下邳第208章 戰戰戰,疫病加身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第三百三二章 顏良將兵麴義就義上第二百六六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上第一百八八章 戰鼓擂于禁將兵第二百六六章 兄弟相論天縱之姿上第三百二九章 原來司馬山道火燒下第三百五零章 司馬現蹤水淹李典第一百四五章 魯肅返劉繇出兵第67章 婚期定,三試諸葛第103章 意濃濃,何氏有婉第73章 靈帝甍,何進取死第三百五二章 諸葛甦醒父子爭論第8章 至琅琊,初露鋒芒第一百六一章 雷霆動東門已下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二百五三章 戟挑樂就殺戮是罪第68章 聞辛密,驚天之謀第二百四九章 意外頻生竟然是她上第二百四六章 郭嘉蹤跡調整佈局第一百七六章 袁術起發兵三路第一百四五章 魯肅返劉繇出兵第一百七六章 袁術起發兵三路第一百三一章 聞佳訊好事連連第44章 論後計,賈詡出謀第二百四二章 任峻相投乍遭伏擊下第8章 至琅琊,初露鋒芒第一百三五章 趙雲現貂蟬相隨第60章 見何進,道是鴻門?第三百六一章 遺言託女心損神傷第二百六二章 三人爭鋒箭技無雙下第一百九六章 萬幸事徐氏公明第87章 孫策拒,諸葛反接第三百四四章 如此父子袁家二分下第41章 作引薦,李典奔波第一百二三章 一紙言出兵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