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取字與琴音

料想中的低貶並未聽到,反而是得到了曹操、蔡邕的肯定與讚賞,甄堯不免面色一紅,開口道:“與蔡大家、孟德兄相比,堯這拙字卻是當不得此稱讚。”

甄堯的謙遜在蔡大家眼底卻是另一份美德,心中暗想:“這侄兒一直無緣相見,卻是得了老友幾分天資。便是這字跡都如老友的秉性一般無二,奈何逝者已矣,不過當日之言卻是可以重提了。”

蔡邕心中所想自然不是甄堯、曹操兩人可以知道的,兩人正在奇怪蔡老頭爲何沉悶起來的時候,蔡邕突然開口道:“甄堯賢侄,如今還未取表字?”

甄堯略微搖頭,抱拳道:“堯尚未取字。”

蔡邕捋須問道:“哦?老夫記得你母親懷上你時正值臘月飛雪,應當是建寧三年末的事了。如此算來已有雙十年歲,怎麼還未取表字?”

蔡邕說完甄堯可是嚇了一跳,這老頭居然知道自己是啥時候被懷上的?莫非他真的與自己父親交好?可爲何從沒聽父親、母親提起過?不過聽蔡邕說起,甄堯才恍然,自己來到大漢似乎已經有二十個年頭了。

搖頭低嘆一聲,甄堯抱拳道:“堯本該於上月由家兄取表字,奈何此次出征,卻是將此事給耽誤了。”也就甄堯特殊一點,平常人哪個不是成年後再出仕爲官,他倒好,十幾歲便開始當縣丞,討賊匪,如今剛剛成年,就已是一方太守了。

蔡邕一聽是因爲討董的事,甄堯才耽擱了成年禮與取字事宜,當即開口道:“如此人生大事怎能耽擱,若是賢侄不棄,老夫給你取字如何?”

蔡邕要給自己取表字?初聽此言甄堯卻是爲之愣神,隨即心底便是一陣驚喜。在這個漢末年代,什麼最重要?便是個人聲望。君不見袁家便是袁術這個典型的二世祖也有數不盡的文武追隨,這便是袁家的名望所致。

而如今蔡邕以叔父身份給自己取表字,雖不能令甄堯名氣大漲,但對他而言卻也十分重要。有了蔡邕的支持與肯定,日後不管做什麼都會有助力的。甄堯此刻心中念想轉動,一旁的曹操見他不答話,連忙用手臂輕撞,用眼神示意甄堯答應下來。

甄堯被這一撞也清醒過來,對着曹操善意一笑,當即躬身道:“蔡大家願爲堯取表字,堯怎能相辭。”

“日後莫要叫蔡大家了,我與你父乃是忘年至交,你便稱我爲叔父吧。”蔡邕捋須長笑:“我侄取字,不能疏忽了,來,隨我去書房查閱。”

蔡邕說罷便走下涼亭,而甄堯與曹操只得起身跟在其後。三人踩踏着府內的碎石來到一處寬大的房屋前,蔡邕將屋門打開後,開口道:“你二人可自行取書卷品讀,老夫去尋尋古籍,給我侄兒取字。”

甄堯走進書房,便被眼前的滿屋子的書架給震撼了。相比後世的圖書館,甄堯覺得眼下蔡府書房才更是難得。拉了拉曹操右臂,甄堯開口問道:“這裡怕是好幾千卷書冊吧。”

“方纔與你說蔡大家藏書萬卷,你莫非以爲曹某是在說笑?”作爲當世的文學發燒友,曹操看到這些古籍兩眼都冒紅光。簡簡單單回答甄堯一聲,便向前一鑽從木架上翻找自己想看的書冊。

見曹操沒心思理自己,而蔡邕又蹲在地上不知翻閱着什麼,甄堯只得走至一旁木架便,隨手挑出一冊竹卷,打開繫繩後,在手上展開細讀。

甄堯拿在手上的是一冊春秋時期關於百家的論述篇章,一冊竹卷字數並不多,正文不過幾千字,而正文之後便是蔡邕對此文的見解。

看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上面還偶有塗改,從墨水濃淡便可看出,這份竹卷定是多年以前的。但從其中仍能找到近日才添加的墨跡,甄堯深知這份書卷是蔡邕時常翻閱的。看完後將竹卷用繩繫上,甄堯才發現細繩有不少磨損,這定是時常打開的結果。

甄堯僅僅小半盞茶時間就看完了這卷竹冊,他可不認爲蔡邕需要看很多次才能將幾千字記下。而蔡邕卻時常翻閱並注以解析,雖然僅僅一冊竹卷,但這就足夠看出蔡老頭對文學的認真。相比之下,甄堯自己卻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態度卻是極其不端正。

將手中書卷放回原處,甄堯又取出一卷竹冊,打開繫繩毫無意外的看到繩子打結處的磨損,心底暗贊蔡邕爲學之勤,展開竹冊後細細品讀。這次甄堯不再隨意翻看了,對照着蔡邕自己做出的註解,甄堯一字一句的細看。

“春秋百家至今仍有延續,其中可取之處卻是不少啊。”想着自己來到漢末後對所謂的‘腐儒’便是十分不屑,但看完手中竹卷,卻是另有一番見地。

甄堯與曹操沉醉於手中書卷不可自拔,而蔡邕卻是找到了自己所需的竹冊,將好不容易尋出來的東西找出來,蔡邕開懷笑道:“哈哈,許久不曾用它,卻是一陣好找,總算是讓老夫找出來了,嗯,待我看看。”

蔡邕的大笑聲將甄堯、曹操兩人吸引過來,兩人露出好奇神色,似乎在想是何書冊能讓蔡邕如何高興。兩人走上前探着腦袋望向蔡邕手中書冊,甄堯細看之下卻是哭笑不得,原來是專供人取名字用的,上面寫滿了可做人名與表字的字詞,每一個字和詞後面都會有註解。

“後世人取名時常翻查字典,沒想到蔡邕要取個字也得翻閱書冊。”甄堯心中好笑但又心底感激,蔡邕如此正式,顯然是十分看重給自己取表字一事的,否則以他的學識隨口便能說出一二字,何必廢一番功夫。

蔡邕一邊尋找着,一邊開口道:“當年老夫替小女取名時,便是在這上面尋的名。之後卻是不常看了。”甄堯聽完心底一動,蔡邕的女兒,不就是蔡文姬嗎?

想到這份乃是蔡邕自己編錄的,而且自己女兒也是從這裡面找的名字,甄堯才暗笑自己居然那這個和後世的字典相提並論是多麼可笑,若真要相比,至少也應該是辭海一類吧。

見蔡邕口中唸叨着一個個字詞,卻又都不滿意,甄堯在旁開口道:“叔父,堯在家中排行第三,論理表字該由‘叔’起頭了。”

“排行第三?你父親”說到這,蔡邕突然止聲,的確,甄堯在家裡是排老三了,當即合上手中帛卷,開口道:“堯,高也。而賢侄排行第三,便以‘叔高’爲字號,何如?”

甄堯並不知道爲何自己說了一句話便讓蔡邕突然沉悶下來,不過長者賜不敢辭,當即點頭道:“堯,拜謝叔父相賜表字。”

蔡邕似乎因爲甄堯的一句話而興致低沉起來,將手中書卷放回後,開口道:“走吧,隨老夫一同出去。”

甄堯聽罷點點頭也就跟了上去,而曹操卻是不捨的看了眼這滿屋子的書卷,遺憾的搖了搖頭,纔跟上兩人腳步。回到涼亭,蔡邕突然說道:“如今天子被董卓帶去河東?你二人有何見地?”

蔡邕發問,而曹操之前所做樂府詩便已將其心中所感說了出來,所以此刻蔡邕和曹操都看向甄堯。甄堯被兩人直視,略微皺眉思慮後,開口道:“董賊雖將天子擄至河東,但這絕非良久之計。爲保天子之實名,河東是萬萬待不得的。以堯之間,恐怕董賊有入三輔,重立西都之意。”

甄堯說完,蔡邕和曹操不約而同的點頭,見兩人不着急說話,甄堯便繼續更加大膽的‘猜測’:“漢室皇朝,經黃巾、何進、董賊三次動亂,如今已是風雨飄渺。即便天子仍在,但也於事無補,各地太守、刺史居心如何誰也不可得知。怕是又要重複週末之故事。”

甄堯這話可是說的很重了,若是被有心人聽去,給他安個意圖謀反的罪名絕對是足夠了。不過甄堯敢說,就是知道前面兩人不會對自己所說之言去做文章。不過即便如此,說完這些甄堯也是閉了口,不再說話。

蔡邕雖是文士,但對朝代的興衰如何會看不出?知道甄堯所言是實情,但一輩子身爲漢臣的他又如何接受的了,咬着牙低聲問道:“除此外,就不會有其他可能?”

甄堯與曹操相視一望,後者同樣是漠然搖頭。若說此次討董各路諸侯都齊心協力,勇往直前的話,董賊根本沒有機會施展‘金蟬脫殼’之計,即便是用計也無法安然回河東。

曹操以前還有過奢望,現在卻是看清了眼下局勢。正如他所作詩中所訴:瞻彼洛城郭,微子爲哀傷。這漢朝的大好河山,怕是無法久存了。

曹操明白,帶着後世記憶的甄堯更明白,漢朝的終結是不可逆轉的,即便這時候靈帝劉協突然開竅了,化身其先祖劉邦,恐怕也保不住這巍峨江山。

“嗡”三人在涼亭中長吁短嘆,突然有一陣琴音傳出,甄堯三人聞聲望去,便聽見有女子聲傳來:“出生無爲勤五體,漢祚衰勢百姓離;天不仁兮將亂世,地不仁兮宮牆棄……。.。

第224章 亂軍心第433章 嘉陵有南蠻第199章 八方動靜第65章 不願染血第82章 目的達到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143章 破胡軫第61章 城外遊第59章 甄宓的善良第11章 糧食啊糧食第388章 他尿牀了第377章 控局第179章 勾欄門前是非多第59章 甄宓的善良第230章 在下太史慈第401章 法正的謀略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296章 留小妹在伴身旁第234章 蔡琰的成績第416章 演戲、看戲第159章 胡昭出謀第48章 甄堯的狠利第245章 連鎖反應第388章 ‘兄妹’新婚夜第251章 燒死曹孟德第422章 邪馬臺國來使第390章 又是來說媒的第47章 見盧植第376章 我叫牛金,我要當將軍第28章 夜襲第1章 臨漢末逢大亂第29章 大勝第178章 贈笛之意第418章 十里小才、萬里人傑第183章 張頜的野望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199章 八方動靜第220章 弩陣第324章 議組女子近衛軍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145章 論盟軍第386章 受制於人第435章 藤甲防水又防箭第315章 又偷腥了第257章 龍腹第172章 營前陣鬥第121章 肉湯第129章 許、陳入毋極第413章 再婚,老牛啃嫩草第153章 打醬油的俞涉第69章 天妒?天定第332章 又是兔子惹出來的事第70章 耕牛事件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54章 擒殺張寶第122章 青州難民第128章 何進伏誅第43章 奪城第122章 青州難民第401章 法正的謀略第164章 合而擊之第349章 甘興霸第405章 聲東擊西第45章 金銀**第267章 二喬再遷居第119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8章 夜襲第381章 真假血詔436章 破蠻兵須火計第54章 擒殺張寶第395章 被暗擺一道的法正第208章 冀州風雲起第124章 再會華佗第304章 踏平草原第153章 打醬油的俞涉第190章 小丫頭落淚第27章 有計破敵第51章 觀戰說教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127章 洛陽迷霧第28章 夜襲第429章 東傳佛學第26章 益德終有主第53章 張角死,勢力分第403章 李嚴爲使走甄營第426章 狡詐的曹孟德第394章 泰山上第72章 甄儼回毋極第43章 奪城第187章 天香樓的酒壺第36章 楊氏縣城第316章 再分兵第38章 攻堅戰第38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37章 張繡叫陣第391章 詩會第101章 破烏桓小帥第40章 城下斬將第383章 趙雲,我要活的!第20章 輕鬆取城
第224章 亂軍心第433章 嘉陵有南蠻第199章 八方動靜第65章 不願染血第82章 目的達到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143章 破胡軫第61章 城外遊第59章 甄宓的善良第11章 糧食啊糧食第388章 他尿牀了第377章 控局第179章 勾欄門前是非多第59章 甄宓的善良第230章 在下太史慈第401章 法正的謀略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296章 留小妹在伴身旁第234章 蔡琰的成績第416章 演戲、看戲第159章 胡昭出謀第48章 甄堯的狠利第245章 連鎖反應第388章 ‘兄妹’新婚夜第251章 燒死曹孟德第422章 邪馬臺國來使第390章 又是來說媒的第47章 見盧植第376章 我叫牛金,我要當將軍第28章 夜襲第1章 臨漢末逢大亂第29章 大勝第178章 贈笛之意第418章 十里小才、萬里人傑第183章 張頜的野望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199章 八方動靜第220章 弩陣第324章 議組女子近衛軍第195章 衆女的小心思第145章 論盟軍第386章 受制於人第435章 藤甲防水又防箭第315章 又偷腥了第257章 龍腹第172章 營前陣鬥第121章 肉湯第129章 許、陳入毋極第413章 再婚,老牛啃嫩草第153章 打醬油的俞涉第69章 天妒?天定第332章 又是兔子惹出來的事第70章 耕牛事件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54章 擒殺張寶第122章 青州難民第128章 何進伏誅第43章 奪城第122章 青州難民第401章 法正的謀略第164章 合而擊之第349章 甘興霸第405章 聲東擊西第45章 金銀**第267章 二喬再遷居第119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28章 夜襲第381章 真假血詔436章 破蠻兵須火計第54章 擒殺張寶第395章 被暗擺一道的法正第208章 冀州風雲起第124章 再會華佗第304章 踏平草原第153章 打醬油的俞涉第190章 小丫頭落淚第27章 有計破敵第51章 觀戰說教第268章 子義赴冀州第127章 洛陽迷霧第28章 夜襲第429章 東傳佛學第26章 益德終有主第53章 張角死,勢力分第403章 李嚴爲使走甄營第426章 狡詐的曹孟德第394章 泰山上第72章 甄儼回毋極第43章 奪城第187章 天香樓的酒壺第36章 楊氏縣城第316章 再分兵第38章 攻堅戰第387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137章 張繡叫陣第391章 詩會第101章 破烏桓小帥第40章 城下斬將第383章 趙雲,我要活的!第20章 輕鬆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