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甄家的戰爭力量

“雲長,主公有親筆信送至。”青州北海城內,孫觀手中拿着一封書信,遞向關羽。

關羽這麼些年,一直在防範兗州,甚少動兵,眼下接到甄堯親筆信,還是與征討曹操有關的密信,自是激動異常,終於有機會再徵沙場了。

“仲臺,糧草一事,便拜託你了。”關羽恨不得現在就趕去軍營,點齊將士殺入兗州,但出征事宜還有許多沒有準備,而且也沒到主公吩咐的日子,只能先對孫觀囑託道。

偃旗息鼓多年,爲的就是某一日能夠支撐的了大場面,孫觀笑了笑,點頭道:“雲長放心便是,如今青州雖比不上冀、益,但供給麾下三萬兵馬,卻是綽綽有餘。”

關羽默默頷首,不再停留於州牧府內,既然要出征,他這個青州主將的事情就更多了。

此刻不但是關羽,就連徐州、太史慈、臧霸等也都接到了信報。只不過給臧霸的信報,是要他着重防護徐州,而太史慈則看準時機,可出兵豫州。

甄堯手中的戰爭機器依然全力開動,大漢半數州治的兵馬都已做出調派,而甄堯自己,同樣帶着毋極將士南下。隨行大將有徐晃、趙雲、閻柔諸將,謀士亦不少,郭嘉、賈詡、許攸、法正,四人都被甄堯帶在了身邊,只留下陳琳、陳登等人駐守毋極。

出兵必然要有藉口,無故征討顯然不會被世人所支持,帶兵打仗幾十年,甄堯自然很清楚這一點。不過相比這些,他更清楚,只要自己想打誰,出兵的理由絕對不是難題。

帶着整整五萬將士南下,甄堯並沒有繞道司隸再入荊州,而是直接從兗州東郡入境。如此多的兵馬入境,曹操如何能坐得住,當下便將兗州陳留地界的兵馬北調,以防甄堯。

如此,曹操也就入了甄堯的設下的全套,或者說這也是一計陽謀,曹操不得不派兵防護。當陳留曹洪領着兵馬與甄堯要相對望時,甄堯的機會來了。

以天子的名義呵斥曹洪,讓他速速退兵,後者自然不會答應,這麼一來就是尋釁天子,而對於尋釁天子的人,甄堯討伐也就不會有反對聲音出現。

“曹子廉,可敢出營一戰?”奉甄堯的命令,閻柔帶着八千兵馬留下來與曹洪對峙,當甄堯帶着兵馬調轉方向,直取濟陰時,同樣也來到曹洪營外叫陣。

曹洪麾下將士也有近萬,但他卻不能輕舉妄動,畢竟眼下甄堯的目的已然暴露,此次出兵就是爲了兗、豫之地而來,作爲兗州昌邑城外的唯一一支兵馬,曹洪每一舉動都得慎重考慮。

狠狠的叫罵一番,卻依舊不見曹洪露頭,閻柔只能暫時引兵撤離,反正主公的命令是要自己看住曹洪麾下將士,不讓他有機會趁機會合昌邑的曹操。

濟陰一地守軍並不千名,在甄堯數萬大軍面前,完全就只是擺設。不過兩日,整個濟陰郡就被甄堯奪入囊中。之後大軍向東挺進,直逼昌邑。

與此同時,原本要跨江取襄陽的張遼兵馬,也突然抽兵迴轉,只留下張繡與五千兵卒,自己與張飛帶着麾下將士,向東北方向進兵,直面潁川一地的曹仁軍團。

張遼等人兵馬出動,關羽、太史慈同樣先後動兵,前者出齊國,插入泰山、濟北,後者則帶着麾下將士,過彭城,奇襲沛國。

四方兵馬出動,兗、豫的告急信一日比一日多,而曹操卻沒有任何變法去改變眼下困境。歸根到底,還是他的勢力差甄堯太多,手中可用將士甚至不及甄堯一半。

兵臨昌邑城下,甄堯與曹操兩相對視,不過這可不是來敘舊的。毋極兵馬靜靜地排列於甄堯身後,城頭上的曹操眼中閃過莫名的羨慕,可惜這些兵馬都不是他的。

“孟德兄,可知‘獨木難支’?”甄堯勒馬於城外停步,昂首笑問道:“孟德若能棄械,與堯同歸毋極,成就一番能臣美名,豈不妙哉?”

曹操若是能這麼輕鬆的被說動,那就不是曹操了,望着甄堯那自信微笑的’老臉‘,不禁搖頭道:“伯高未免太過自信,此番動用兵馬多達二十萬,豈能長久?”

“若非如此,豈能降得住孟德?”甄堯一點沒覺得自己拍這麼多兵馬攻打曹操會有什麼不妥,相反,若是不用全力,還真未必能夠擊敗曹孟德。

整個‘七月’,甄堯向大漢所有百姓展示了自己手中的戰爭利刃。七月初動兵,七月六日便到了兗州,而時隔兩日,便拿下濟陰一地。

七月中旬,張遼、太史慈、關羽等人相繼動兵,除張遼尚與曹仁對峙,太史慈已然攻下沛國,關羽亦拿下魯國、泰山。

七月下旬,陳留曹洪、潁川曹仁兵合陳國,而張遼、張飛、閻柔三人同樣會合,在牽制曹家二將的同時,將汝南、樑國二地攻克。如此,甄堯與麾下諸將,儼然將昌邑包圍。

甄堯麾下衆將的速度實在太快,快到大漢各路諸侯還沒有反應過來,就已經把中原格局再次改寫。曹操也曾試着突圍,可惜城外盡是甄家精銳之師,又有郭嘉、賈詡爲謀,便是程昱、荀彧連番出策,也都被甄堯一一化解。

不過對於此事,荊州劉磐還是鬆了口氣,畢竟甄堯沒有舉重兵攻向荊州,否則他拿什麼去迎敵。至於曹操,死便死吧,反正兩人之間的關係也不好。

或許是劉磐沒有那個命,才因爲甄堯不打荊州而暗喜,不過兩日就有長沙被奪,黃忠戰敗撤向江陵的消息傳至襄陽城。

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已然落入孫權手中,而眼看着,武陵也是保不住的,漢壽城幾無兵馬,周圍也沒有援兵可求,即便是開城乞降也怪不得他。

眼看着甄堯就要把北地與中原都給掌控在手,孫權也有些焦急,他現在是沒指望過自己手下將士能北上與甄堯爭鋒,但好歹也要有點氣勢。若能打下荊州,坐擁荊揚之地,也算是和甄堯共分大漢南北了,這便是孫權目前的想法。

“關羽(太史慈),參見主公。”昌邑城外的甄家大營內,兩位常年在外鎮守的大將終於和主公相見,主臣三人都有些悸動與感慨,如今見上一面都很難啊。

兩位大將不但自己來了,而且分別帶了兩萬八千青州將士與四萬五千徐州兒郎,再加上甄堯自己從毋極帶出來的近四萬兵馬,卻是近十二萬之多了。

以十二萬兵馬,號‘二十萬’大軍,這是甄堯爲自己撐場面打出來的旗號。光聽這個數目,就讓很多耳聞謠言的曹家兵卒心驚膽顫,這仗怎麼打,便是雙拳雙腳一起算上,也是不夠啊。

有這種想法的兵卒不可謂不多,奈何面對甄堯的強勢,曹操也沒有定點辦法,眼看城池被圍長達一月了,囤積的糧草都已清空不少。

自從太史慈、關羽兩支兵馬帶來,甄堯也開始加強攻城力度,而不少新鮮玩意,都被拿出來一一實驗,其中就有後世最常見的熱武器攻勢。

“嘭~~”一聲巨響,只看見不少守城兵卒嚇的抱頭蹲下,但響聲過後卻沒有任何人受傷。這就是漢末時期的‘手雷’,殺傷力幾乎沒有,唯一擁有的就是如雷般的徹響。

其實早在桓靈二帝時期,就有了這種類似於後世‘地雷’的東西出現。只不過那效果,便是比較起明清時期的土槍土炮,還要差上百倍不止。

而甄堯也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才蒐羅到了一些可以搗鼓出‘埋石’的巧匠。經過這麼些年的實驗,火藥威力依舊沒有提升,但用法卻是多出了不少。

原本只能埋在地下,等着人去踩踏的‘埋石’,已然成了可以用投石機發射,撞在城頭上‘砰砰’做響的‘投石’。當然此‘石’非彼石,甄堯給它取名爲‘甄式投雷’。

“若此物威力能夠再大一些,曹孟德之倚仗,也就不存在了。”甄堯看着遠方城頭不停作響的遠古版‘手雷’,頗爲遺憾的搖頭道。

“主公,若真有此物,哪還有城池之利?關隘豈不都成空設。”即便是郭嘉,也很不看好這種東西。因爲‘它’太超前了,超前到衆人只是看着,就會有一種恐懼。

“這也是。”甄堯搖頭一笑,得到的同時,必然要付出,仔細想想,漢末時局,還真不適合有熱武器出現,一經出現,引來的變更很可能直接導致分崩離析。

除去手雷被甄堯拿出來,當做提升士氣的手段秀了秀之外,毋極內城近幾年造出來的好東西也都登臺亮相。足夠支持百人齊發利箭的井闌,和一干大小牀弩,很快就出現在戰場。

嚴格來說,牀弩這東西也不是內城匠師發明的,早在楚漢以前,秦國手中就掌握着這種高科技產品。但那時的牀弩卻很不好用,一架牀弩至少要四名壯漢才能駕馭,而且發射頻率極慢,射程也不算長。

甄堯手中的牀弩,與那時的牀弩已經大不相同。雖然依舊需要兩人才能靈活控制,但不論從射速上還是射程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觀。

這是因爲冶煉技術的提高,與甄堯大力支持器械研發纔會有的結果。爲了這些東西,甄堯可是投入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資金。或許單單一日,這些匠師們就能把尋常五口之家一年的消費給花的乾乾淨淨,然後還伸手向甄堯要錢。

“嗖嗖嗖”強弩飛襲,雖然城頭兵卒有大盾守護,但依舊擋不住重達四五公斤的利箭。箭刃穿透鐵質盾牌,巨大的衝力,可以讓‘它’刺穿舉盾兵卒後,依舊帶着兵士慣性向前,直到撞上牆面,才堪堪停下。

“主公,木獸準備妥當了。”而若除去這些,觀賞性最佳的還是可以‘噴火’的木獸。

隨着甄堯大手一揮,十架形如巨虎,大口張開,全身包裹着獸皮的‘怪物’被推了出來。這東西,纔是毋極內城中,最難製造的寶貝。

“那是何物?”因爲麾下將士戰意低迷,士氣垂弱,曹操不得不親自鎮守在城頭,只有這樣,才能讓麾下兵士們繼續奮殺下去,而不至於見了新奇事物便抱頭鼠竄。

“呼~~”很快,曹操就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了,十架木獸被兵卒緩緩推進,當距離城下只剩半丈距離時,一道道火舌從怪獸口中噴出,直接竄上城池基石與鐵質大門。

“這,這”昌邑城池高兩丈有餘,但站在城頭的曹操,依舊能感覺到城下傳來的熱流氣息。那可是火啊,甄堯,他居然能製造出,這般噴火的怪物。

曹操都被嚇到了,何況是周圍兵卒,有道是水火無情,古代百姓對這兩種物質,可謂是敬畏有加。現在有人居然能掌控會吐火的怪物,那該多麼可怕?

雖然火舌沒有噴向城頭,實際上也噴不了那麼高,但兵卒眼中不自覺的就會多出一道敬畏神色。原本就低迷的士氣,現在更加不堪了。

“就知道會是這麼個效果,嘿嘿,木獸果然是用些用處。”甄堯站在陣中觀望着前方戰事,敵兵的表情,已經被他們用行動完全表達,將士接連後退,將城頭大部分地盤都給讓了出來。

事實上木獸與‘手雷’一樣,都只是花架子而已,真要論殺傷力,恐怕一隊兵卒彎弓搭箭也比它們效果好。但這些東西卻能夠,做到尋常兵卒辦不到的事情。

平行的噴射兩次,木獸的腦袋突然向上翹起,這一變故再次讓守城將士嚇得手腳忙亂,就怕那怪物往自己身上噴出一道火焰。

昌邑守城將士如今已然成了驚弓之鳥,只要稍稍動作都能嚇他們一嚇,其實仔細看看,木獸擡頭的角度,遠不夠向城頭噴射的。

‘嘸~~”又是一連串的噴火,雖然兵卒控制着木獸已經盡力擡頭,但噴出的火焰依舊只能達到城牆腰部,火焰根本就上不去。

“好了,讓他們把木獸推回來,別給我弄壞了。”威懾目標已經達到,甚至比預計的要好許多。眼看麾下兵卒在趙雲、關羽、徐晃三將的率領下,穩穩的佔據着城頭優勢,甄堯便開始心疼他的這些寶貝了。

要知道一個木獸可不便宜,而且也不是無限使用的,每次噴火,對內部零件都是一種消耗與損害,甚至噴多了,裡面的磷石、硫酸直接爆炸也有可能。

這可都是錢啊,造一架至少是千兩黃金的材料費,其他的人工費、保養費甄堯還沒去細算過呢。手中有這些高科技產品是好,但以甄堯現在的家當,想要無休止的供給,也不可能做到,所以損失一架就少一架,絕對要精打細算的用。

當木獸在兵卒的護衛下成功撤離戰場後,立刻就有隨軍而來的匠師將他們拆卸,並且檢查燃料、零件,改換的就換,不換的也要擦拭乾淨。

“那,究竟是何種兵械?”木獸雖然離開了戰場,但黝黑的城牆,還是在對人們訴說着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曹操心有餘悸的看了看遠處立於陣中的甄堯,冷聲問道:“爲何能有此威力?”

不愧是曹操,這麼快就想明白了。而一旁程昱雖然清楚這是一種攻城器械,但也說不清大概,只能搖頭道:“若是子揚在,或許可以認得,甚至仿造。”

“子揚,”曹操眉頭一皺,劉曄現在可不在城內,那自己該怎麼對付擁有此等兵械的甄堯?若他再派上方纔那噴火巨獸,麾下將士是否還有信心再戰?曹操現在是恨不得一個軍令把劉曄從曹仁那給調回來,可惜別說眼下兵卒在圍城,就是沒有毋極兵馬圍城,將命令送去也得一段時日,劉曄如何能趕的回來。

作爲曹操帳下的兵械製造大師,劉曄對古往今來各種器械都十分熟悉,也曾向曹操獻上不少好用的兵器。可惜的是,曹操不像甄堯,他手上沒有那麼多的金錢燒在這方面,也沒有太過看好這些奇淫巧技,曹家的科技水平自然是低了甄堯一籌不止。

“主公,十架木獸已有一隻損壞,方纔在後營,險些炸裂。”曹操在城頭上長吁短嘆,城外的兵陣中,一名匠師匆匆走至甄堯身邊,開口說道。

“怎麼就壞了一架?”甄堯聽言雙目一瞪,彷彿就在說,你不給個解釋,就不要想活命一般。

匠師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除了甄堯,就是像他這樣的匠作最清楚木獸的價值,當即躬身道:“主公,木獸以往也有實驗,但卻不曾真正上過戰場,損壞的那一隻,應該是因爲噴火時間維持過長導致,這些日後有了經驗,就應當無礙。”

“嗯。”匠師這麼說,甄堯也就明瞭,自己麾下兵卒,第一次在戰場上操控這種大傢伙,難免興奮或者失常,造成一架損失就損失吧,也是爲經驗不足買單了。

如此想着,甄堯擺手讓匠師退下,畢竟眼下還在戰場,雖說此處乃是中陣,但也不能說一定就安全。

而就在此時,曹操口中唸叨着的劉曄,同樣不好受。不但是他劉子揚,上至主將曹仁、曹洪,下至千萬兵卒,都將面臨糧草不濟的困境。

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126章 論危害第176章 取字與琴音第28章 夜襲第348章 李典身隕夏侯逃第190章 小丫頭落淚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24章 關公與張飛第394章 泰山上第8章 責罵中的關懷第390章 歷史往往掩蓋真相第384章 俘虜劉關趙第244章 長驅直入第17章 京中來信第257章 龍腹第81章 語說胡昭第87章 金礦守衛第160章 張父第66章 論功行賞第35章 出兵過常山第426章 狡詐的曹孟德第178章 贈笛之意第233章 領冀州,右將軍第187章 天香樓的酒壺第139章 四城戰事第118章 三策平亂第366章 灰影贈張遼第404章 欠債還錢,概不拖欠第387章 大漢第一位誥命夫人第15章 梟賊首第51章 觀戰說教第377章 八駿,七子,一龍第387章 大漢第一位誥命夫人第218章 萬軍闖第319章 草原戰事終第85章 鐵礦山第431章 ‘毋極’號三槳座樓船第201章 紅麻與竹子第51章 觀戰說教第80章 遠遊拜訪第376章 精銳盡出第29章 大勝第348章 李典身隕夏侯逃第184章 納良將千金賞第356章 天價美食第95章 太守府宴客第320章 西涼變第130章 州牧府夜宴第387章 大漢第一位誥命夫人第407章 灰影助遼三崤山第91章 得勝回城第15章 梟賊首第154章 徐晃的大斧第346章 短暫的交鋒第299章 兩難斷第121章 肉湯第6章 克敵第196章 不義之財第142章 文采好也是弊端第297章 槍神第139章 四城戰事第95章 太守府宴客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207章 二喬避戰離家鄉第390章 歷史往往掩蓋真相第226章 金蟬脫殼第380章 一隻賣價萬貫的小鳥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296章 留小妹在伴身旁第240章 山賊也‘會盟’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440章 好酒豈能獨飲第378章 融化吸熱第32章 凱旋迴毋極第37章 以身喂子第237章 繁雜的及笄禮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439章 都是輸家第358章 孫乾出使江東第72章 甄儼回毋極第27章 有計破敵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184章 納良將千金賞第388章 ‘兄妹’新婚夜第42章 誘敵之計第244章 長驅直入第176章 取字與琴音第41章 再戰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366章 灰影贈張遼第66章 論功行賞第318章 與我較量一番第34章 水資源的問題第257章 龍腹第270章 近水樓臺第217章 陰謀?陽謀!第248章 何謂倚仗第48章 甄堯的狠利第147章 亂軍相會
第437章 火燒藤甲兵第126章 論危害第176章 取字與琴音第28章 夜襲第348章 李典身隕夏侯逃第190章 小丫頭落淚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24章 關公與張飛第394章 泰山上第8章 責罵中的關懷第390章 歷史往往掩蓋真相第384章 俘虜劉關趙第244章 長驅直入第17章 京中來信第257章 龍腹第81章 語說胡昭第87章 金礦守衛第160章 張父第66章 論功行賞第35章 出兵過常山第426章 狡詐的曹孟德第178章 贈笛之意第233章 領冀州,右將軍第187章 天香樓的酒壺第139章 四城戰事第118章 三策平亂第366章 灰影贈張遼第404章 欠債還錢,概不拖欠第387章 大漢第一位誥命夫人第15章 梟賊首第51章 觀戰說教第377章 八駿,七子,一龍第387章 大漢第一位誥命夫人第218章 萬軍闖第319章 草原戰事終第85章 鐵礦山第431章 ‘毋極’號三槳座樓船第201章 紅麻與竹子第51章 觀戰說教第80章 遠遊拜訪第376章 精銳盡出第29章 大勝第348章 李典身隕夏侯逃第184章 納良將千金賞第356章 天價美食第95章 太守府宴客第320章 西涼變第130章 州牧府夜宴第387章 大漢第一位誥命夫人第407章 灰影助遼三崤山第91章 得勝回城第15章 梟賊首第154章 徐晃的大斧第346章 短暫的交鋒第299章 兩難斷第121章 肉湯第6章 克敵第196章 不義之財第142章 文采好也是弊端第297章 槍神第139章 四城戰事第95章 太守府宴客第260章 有‘教師癮’的甄宓第207章 二喬避戰離家鄉第390章 歷史往往掩蓋真相第226章 金蟬脫殼第380章 一隻賣價萬貫的小鳥第89章 礦山下戰鬥響第296章 留小妹在伴身旁第240章 山賊也‘會盟’第263章 封號何來?殺!第440章 好酒豈能獨飲第378章 融化吸熱第32章 凱旋迴毋極第37章 以身喂子第237章 繁雜的及笄禮第392章 詩會居然考對子!第439章 都是輸家第358章 孫乾出使江東第72章 甄儼回毋極第27章 有計破敵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253章 獻琴獻舞第184章 納良將千金賞第388章 ‘兄妹’新婚夜第42章 誘敵之計第244章 長驅直入第176章 取字與琴音第41章 再戰第361章 虧本與大賺第366章 灰影贈張遼第66章 論功行賞第318章 與我較量一番第34章 水資源的問題第257章 龍腹第270章 近水樓臺第217章 陰謀?陽謀!第248章 何謂倚仗第48章 甄堯的狠利第147章 亂軍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