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仁至義盡

隨着冀州軍隊的入主許昌,一波三折的許昌大戰終於宣告塵埃落定,在這場超大規模的混戰中,袁紹軍、曹軍、徐州軍與荊州軍四支軍隊輪流上陣,你方唱罷我登場,展開了一場場苦戰血戰,上演了一幕幕或悲壯或歡樂的人間悲歡大劇,有可歌可泣的慘烈,也有齷齪得令人髮指的卑劣,還有否極泰來的歡樂欣喜,總數超過十五萬的四軍將士葬身沙場,戰事之激烈,局勢變化之多端,參戰勢力之複雜,已經絲毫不亞於多年前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大戰。

曹老大是這場大混戰的最大輸家,兗州丟了三分之二,苦心建立起來的許昌老巢與漢獻帝一起丟了個精光,軍隊方面的損失更是讓人觸目驚心,主力隊伍十不存一,參戰的二線隊伍與輔助隊伍幾乎丟得精光,夏侯惇、劉延、李通、樂進和李典等一流大將先後陣亡,血流得不能再流,元氣傷得無法再傷,損失慘重得不能再慘,打光了所有的爭霸本錢,被迫黯然退出了中原爭霸的隊列。

袁紹軍是贏家,又是輸家,雖然如願以償的得到許昌城,也獲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但四州精兵卻被大袁三公折騰得一乾二淨,加上之前官渡大戰,袁紹軍前前後後一共損失了超過三十萬的大軍,陣亡和投降的文臣武將不計其數,四州主力爲之一空,貌似龐大的身軀實際上成了一個空架子,貌似整體實力仍然甲於天下,也還擁有爭霸天下的資格,可北方霸主的地位卻已然是名不副實,衰弱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

荊州軍隊是最典型的醬油角色,戰術雖然出色。出手時機也拿捏得最好,合縱連橫方面也做得十分出色,可惜實力不濟,步騎太過軟弱,捱了徐州軍隊一頓肥揍就狼狽不堪的退出了爭霸戰場,好在損失不大,又奪回了大片的丟失土地,總體來說還算是得大於失,佔了點小便宜。

可憐的劉皇叔再度淪爲小丑角色。選擇的戰術最正確,出手的時機最恰當,對敵人的心理分析也最對路,可惜卻偏偏碰上了不按常理出牌的陶副主任,本想做一把雞胡卻碰上了對家手裡握有十三幺。被精銳盡出的徐州軍隊揍得是滿地找牙,微薄經營積攢起來五千軍隊幾乎又一次丟光,提前八年出山的諸葛亮還無比倒黴的被流矢射成了殘廢,提前了不知多少年坐上了那架裝逼輪椅,陪着劉皇叔又一次被迫從陶副主任的面前消失。

徐州軍隊是輸家,也是最大的贏家,輸是因爲到手的許昌被迫又交了出去。還賠進了麴義和大量精兵,贏則是贏在了戰略上和道義上,助袁弱曹的戰略空前成功,不僅把曹老大攆出爭霸行列。也把冀州軍削弱到了不能再削弱的地步,迅速拉近了與冀州軍之間的實力差距,隱隱然已有反超之勢,甚至可以說。如果徐州軍隊臉皮最厚點,心腸再黑點。只要不顧道義廉恥,迅速將大袁三公和曹老大各個擊破也不是毫無可能!

大袁三公和冀州軍隊都應該慶幸的是,陶副主任到底還是一個有底限的不合格人民公僕,拆遷時不肯往釘子戶家裡扔毒蛇,也不象衆多同僚一樣的僱傭有活力社會組織收拾釘子戶,來到東漢末年後也很注重自己的信義與名聲,所以陶副主任不僅毅然放棄了武力幹掉老丈人的最好機會,還忠實執行了徐冀盟約率軍撤出許昌,把許昌戰略要地與漢獻帝拱手讓給老丈人,輸了到手利益,贏了信譽滿天下的美名,也贏了戰略主動。

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有時候好人就是沒有好報,陶副主任對老丈人基本上也算是仁至義盡了,可惜大袁三公卻並不領情,仍然對女婿的不辭而別和一些行爲充滿怨恨,而最讓大袁三公痛恨的一點,則是陶副主任奏請的廢除丞相職位和重設三公表章。

這裡大概介紹一下東漢三公與丞相職位的情況,東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和大司空爲三公,不設丞相由三公分散相權,曹老大挾天子以令諸侯後,爲了專權廢除三公職位,逼着漢獻帝封自己爲丞相獨攬朝政,陶副主任打跑了曹老大後,立即奏請漢獻帝廢除丞相一職,重設三公,並獲得了漢獻帝的歡喜批准。結果這麼一來,拒絕受封丞相的陶副主任倒是博得忠君美名了,一心想要曹老大獨霸朝政的大袁三公卻窩火了和爲難了,想到丞相也沒辦法當了。

本來只要軍隊在手,一個官職名稱有沒有其實完全無所謂,大袁三公只要請漢獻帝封兩個空頭三公,照樣可以象曹老大一樣的獨霸朝政,可是大袁三公在政治上的鼠目寸光程度卻比軍事上更驚人,不僅拒絕了大司馬職位,還硬逼着漢獻帝重設丞相一職,封自己爲丞相、冀侯兼大將軍,名譽上事實上一起獨霸漢廷,弄得漢獻帝心中大恨,也讓對大袁三公抱有幻想的漢室文武一片譁然,好幾個不怕死的漢室文武都跳了出來公然反對,其中就包括曾經一度無比痛恨陶副主任的大中大夫孔融。

毫不客氣的砍掉孔融等刺頭後,大袁三公倒是如願以償的當上丞相了,大袁三公的名聲也徹底的完了,上到漢獻帝下到普通士子,無不痛恨大袁三公的殘暴獨斷,專橫欺君,也無不懷念斯文有禮的陶家兄弟,開始期盼陶副主任打回許昌,趕走比曹老大還不如的大袁三公。

事還沒完,大袁三公倒行逆施的還在後面,除了安排心腹嚴密封鎖皇城外,大袁三公又不顧謀士崔琰的堅決反對,開始了對曹老大餘黨的反攻倒算,凡是和曹老大有點關係的許昌文武官員,都遭到了袁紹軍的傳訊審問,一時間許昌城內哀鴻遍野,衆多的漢室官員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未及逃走的曹軍家眷更是大批大批的慘遭毒手。許多的袁紹軍貪婪官員則乘機聚斂錢財,弄得大袁三公的聲望大跌,形象接近負分。

政治一塌糊塗,在外交上,大袁三公倒是聽了崔琰的力勸,派出了大批使者假借天子之名,要求劉表、馬騰、劉璋、張魯和袁術等諸侯入朝進貢,並乘機締結同盟孤立曹軍殘部,也孤立事實上已經成爲袁紹軍一統天下最大對手的徐州軍隊。結果也取得一些成果,至少劉表就很樂意和大袁三公結盟對付曹老大和陶副主任,還派出了荊州從事韓嵩入朝進貢,與大袁三公當面商量結盟事宜,然而大袁三公卻提出了一個匪夷所思的結盟條件——要求劉表立即出兵汝南。剿滅盤踞在汝南的曹老大殘部。

當炮灰這樣的蠢事劉守門當然不幹,所以韓嵩藉口請示劉表意見離開許昌後,荊州軍與大袁三公也就斷了聯繫,大袁三公久等不見迴音,也明白劉表不願與自己結盟伐曹,勃然大怒之下,大袁三公一邊派次子袁熙出兵汝南。攻打確認已經逃到平輿的曹老大,一邊又聽了長子袁譚的主意,派使者趕往徐州,以天子名譽要求女婿陶副主任出兵汝南與陳樑。剿滅盤踞在這一帶的曹軍殘部。

大袁三公的使者蘇由趕到徐州的時候,時間已是建安五年的年底,也正趕上了徐州軍隊大擴軍,還一口氣擴軍十萬。準備把總兵力擴張到三十萬以上,而受兗州戰亂的影響。徐州軍隊的擴軍工作也進行得十分順利,大批的兗州難民爲了有飯可吃,選擇了加入徐州軍隊扛槍吃飯,其中還包括許多的曹軍舊卒,最大的招兵地點彭城郡境內人滿爲患,從小沛到彭城的道路兩旁處處可見正在操練的徐州新軍,即便大雪紛飛也不休不歇,還得徐州錢糧財力之利,衣甲旗幟武器無一或缺,場面十分壯觀,蘇由盡情欣賞之餘也難免暗暗心驚,擔心將來徐冀戰事開啓後,元氣大傷的冀州軍隊如何能抗衡蒸蒸日上的徐州軍隊?

進了富庶繁華的彭城,蘇由倒是很順利的就見到了陶副主任,可惜當着陶副主任宣讀了要求徐州軍隊出兵汝南的旨意後,陶副主任不僅沒有領旨,還直接了當的反問道:“這道聖旨,到底是天子的要求,還是岳丈大人的意思?”

蘇由滿頭霧水的反問陶副主任此言何意,陶副主任又開門見山的說道:“在許昌時,天子曾經親自見證過我與曹賊的談判,當時我承諾,只要曹賊不襲擊我的軍隊,我就絕不出兵追擊曹賊,天子也當衆承諾絕不下旨讓我出兵汝南,現在曹賊守信沒有襲擊我軍,天子卻突然下詔令我出兵,所以我怎麼都得問清楚,是天子一國之主食言反悔,還是我的岳丈大人命我出兵?”

蘇由無言可對了,陶副主任則又說道:“煩請天使回稟天子,要微臣出兵可以,但是天子必須首先要下詔承認是他首先食言反悔,令我出兵討伐曹賊,我纔可能出兵汝南,否則的話,我誓死不爲背信之事。”

蘇由繼續沉默,心裡則嘀咕道:“被崔季珪言中了,翅膀長硬了的陶使君,不可能再對主公言聽計從了。”

直到陶副主任毫不客氣的命人送走了蘇由,陪同在旁的賈老毒物纔開口說話,微笑着向陶副主任問道:“主公下定決心了?詡還以爲,主公會出兵樑郡應付一下。”

“沒必要再應付了。”陶副主任答道:“反正曹賊完了就該輪到我們了,與其浪費兵力和錢糧應付,倒不如一口拒絕,讓曹賊多消耗一些冀州兵力。”

“那麼主公就不擔心袁紹以此爲藉口,乘機對我軍開戰?”賈老毒物又問,還微笑補充道:“雖然正常人都不會這麼幹,但是就象主公形容的一樣,袁紹可是喜歡腦袋進水,這種不正常的事他肯定幹得出來。”

陶副主任笑了,反問道:“文和先生如此明知故問,該不會是想唆使我主動挑釁岳丈大人吧?”

賈老毒物收起微笑,點了點頭,鄭重說道:“正是如此,詡確實想勸說主公主動挑釁袁紹,眼下袁紹的元氣已然大傷,而我軍在許昌大戰中損失最小,現在又退回了徐州後方,錢糧充裕又以逸待勞。若在此時激怒袁紹,誘使袁紹親自帶兵來攻徐州,我軍勝算極大,還有很大希望擒賊先擒王,一勞永逸的解決袁紹的威脅問題。”

“在文和先生面前,我不說假話。”陶副主任頗爲誠懇的答道:“我也不只一次的考慮過這點,但袁紹畢竟是我的岳丈,我如果故意激怒於他誘他出兵,乘人之危即便獲勝。也難以堵住天下悠悠衆口,所以我再三思量,還是決定放棄。”

“再說了,這時候即便拿住了岳丈,我們也沒有實力一下吞併整個中原和北方。”陶副主任笑了笑。補充道:“所以我覺得,還是先勞煩岳丈大人先替我們看着北方土地比較好,等我們養足了力量,再考慮拿回這些土地不遲。”

“那如果袁紹的身體出了問題怎麼辦?”賈老毒物又問,“據我軍細作探報,袁紹現在的身體可不太好,病得似乎不輕。”

“沒關係。只要不是死在我們手裡就行。”陶副主任答道:“岳丈大人可以病死,可以老死,也可以死在別人手中,但惟獨不能死在我們手裡。不然的話,我們想要統一北方,必然就要遭到巨大的阻力了。”

賈老毒物微微點頭,又見陶副主任態度堅決。不想爲了眼前利益而自毀虛僞聲名,便也不再勸說陶副主任主動挑釁大袁三公。只是說道:“既然主公態度堅決,那麼詡也不能勉強主公去做惡人,只盼天隨人願,保佑袁紹能夠儘快撒手人寰,給主公和我軍大展拳腳的機會。”

……………

陶副主任對岳丈倒是仁至義盡,在軍事實力實際上已經反超岳父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冷靜和剋制,除了不肯再當炮灰,始終沒有對大袁三公乘人之危,甚至連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主動挑釁都沒有去做。可是就算如此,當蘇由把陶副主任拒絕出兵的消息帶回了許昌後,大袁三公還是大發了雷霆,一度揚言親自率軍攻打徐州,幸得崔琰死死攔住,一再勸說眼下死敵乃是曹操,絕不給曹老大死灰復燃的機會,大袁三公這才勉強壓住了怒火。

“丞相,既然陶賊以守信爲由拒絕出兵,那我們也不能讓他舒服了。”見大袁三公怒火稍歇,唯恐天下不亂的郭圖先生又建議道:“臣提議,丞相不妨再遣使者去與陶賊聯繫,要求陶賊向我軍進貢糧草二十萬斛,以供我軍攻滅曹賊之用!丞相你是他陶賊的岳丈,當年如果不是我軍約束曹賊,徐州賊軍也早就被曹賊滅了,我軍有理由向陶賊索取這批糧草,也有資格索取這批糧草。”

“言之有理!”大袁三公火氣又起,一拍案几吼道:“對!當年他陶應小兒微末之時,如果不是我把女兒嫁給他,又看在翁婿情份上,約束曹賊不得爲難於他,他那來的機會壯大實力?!現在翅膀硬了,就敢不把本相放在眼裡了,做夢!!”

“速做書信與陶應小兒,令他進攻糧草二十萬……,不!進貢糧草三十萬斛與我軍,億……,億供我軍破曹之用!包……,包答我的當年大恩!!”

口齒不清的怒吼中,大袁三公的手腳又開始有些發麻蟻咬的感覺,那邊主薄陳琳怕大袁三公氣出好歹,不敢違令只是立即提筆,可就在陳琳的毛筆剛落到白絹上時,房門忽然被人撞開,一陣刺骨寒風夾着雪花首先涌進了房中,讓穿着裘衣的陳琳都不由打了一個寒戰,接着袁譚公子的焦急聲音也傳了進來,“父親!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二弟征討汝南,在羊山中了曹賊的埋伏,被曹賊大敗,糧草輜重也被曹賊燒了一個精光!!”

出乎房中所有人的預料,狂怒中的大袁三公並沒有習慣性的大吼大叫掀案几,衆人再將目光從滿身雪花的袁譚公子身收回,把目光轉向居中而坐的大袁三公時,卻見大袁三公的身體忽然歪倒,竟然在端坐中摔倒在地!崔琰和郭圖等人大驚,趕緊衝上來攙起大袁三公,卻見大袁三公已是口舌歪斜,雙目翻白不見瞳孔,臉上肌肉還不斷抽搐,整個人也失去了意識…………(未完待續)

第391章 混淆視聽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章 信使第80章 絕對意外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21章 劣馬好馬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71章 坑幾次纔夠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5章 君子出場第224章 雙簧第299章 傷得太好了第239章 阿異第55章 重返徐州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39章 阿異第267章 袁紹慘敗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278章 大敗曹賊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94章 袁氏忠臣第20章 人才問題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67章 君子PK虎豹第3章 信使第17章 怕賊惦記第6章 七步成詩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434章 泄密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2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438章 報仇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348章 悽慘加悲慘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73章 價值連城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145章 忍無可忍第234章 佯兵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339章 大破袁譚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110章 陶應中計(下)第4章 送信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394章 窮途末路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80章 花生米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240章 師生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439章 龜雖壽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79章 對陣呂布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434章 泄密第83章 陰風漸起第94章 袁氏忠臣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48章 兵臨壽春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115章 和談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92章 戰倉亭第321章 袁紹傳位
第391章 混淆視聽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351章 被破處了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3章 信使第80章 絕對意外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324章 出兵藉口第21章 劣馬好馬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71章 坑幾次纔夠第43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35章 君子出場第224章 雙簧第299章 傷得太好了第239章 阿異第55章 重返徐州第154章 孔明先生第239章 阿異第267章 袁紹慘敗第403章 年輕一代第278章 大敗曹賊第128章 絕對現實第94章 袁氏忠臣第20章 人才問題第179章 陶版鴻門宴第426章 樹倒猢猻散第60章 明鏡高懸劉皇叔(上)第67章 君子PK虎豹第3章 信使第17章 怕賊惦記第6章 七步成詩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434章 泄密第27章 裝逼挨雷劈第233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438章 報仇第404章 當機立斷第407章 兄弟之戰第427章 師徒重逢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302章 螳螂捕蟬第348章 悽慘加悲慘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73章 價值連城第124章 陶應吃癟第135章 君子之威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303章 沮授之死第145章 忍無可忍第234章 佯兵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398章 幽州故人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339章 大破袁譚第237章 以德報怨陶主任第226章 無後爲大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110章 陶應中計(下)第4章 送信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78章 拆遷小沛(下)第117章 陳宮蒙冤第394章 窮途末路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280章 花生米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345章 答應過仲明先生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240章 師生第344章 輸的只是我第437章 累死老丈人第212章 破釜沉舟第439章 龜雖壽第178章 運氣不錯第79章 對陣呂布第446章 曹賊遺命第434章 泄密第83章 陰風漸起第94章 袁氏忠臣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259章 站隊!站隊!第148章 兵臨壽春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92章 初戰小捷第120章 陶應也招降第115章 和談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92章 戰倉亭第321章 袁紹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