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大混戰

亂了,徹底亂了,柴桑戰場是徹底的一亂到底了,原本神聖而又牢不可破的劉袁聯盟,忽然之間刀兵相見,打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柴桑守軍也跑出來湊熱鬧,上演真正的三家混戰,柴桑西南部刀兵四起,局勢成了一團亂麻。

三家混戰也許還不夠準確,更細分的話應該是五股力量角力,荊州軍的力量一分爲二,得知了劉琦陷入劉勳軍包圍的消息後,位居柴桑正北的荊州軍張允與蔡和隊伍,不僅沒有出兵救援,還立即下令不許一兵一卒出營,嚴守水寨謹防柴桑軍乘機偷襲——至於張允、蔡和是否真的害怕柴桑守軍乘機偷襲,這點地球人都知道,所以也就不羅嗦了。

原本就分歧嚴重的袁耀軍這邊更是一分爲二,見袁胤被劉琦衛隊生擒後,劉勳竟然不顧袁胤的死活下令進攻還下令無差別放箭,袁胤帶來的衛士也是趕緊把消息送到自軍隊伍中,帶兵過來增援劉勳的袁胤之子袁能頓時勃然大怒,果斷也是下令無差別攻擊,劉勳軍和劉琦衛隊一起打,說什麼都要把老爸袁胤救回來。

袁能這道急昏了頭的命令救了劉琦的大急,因爲劉琦身邊的衛隊雖然精銳驍勇,身邊還有黃忠和韓晞兩員猛將保護,但準備充足的劉勳軍畢竟人多勢衆,十幾倍的兵力圍着劉琦隊伍狂毆,又不惜代價往劉琦隊伍頭上拋射箭雨無差別攻擊,劉琦隊伍再是精銳也難免是左支右絀,手忙腳亂,衝了半天都沒能衝出劉勳軍前營,死傷還爲數不小。而當袁能的隊伍加入混戰時,劉琦隊伍也終於獲得了一點喘息機會。開始奮力向袁能隊伍靠攏,移動的速度雖慢,卻也不再是毫無希望突圍。

劉勳軍剛開始時也被袁能友軍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一時間茫然無措不知如何應對,不過當劉勳無差別攻擊的命令陸續傳達到各屯各曲後,更大規模的混戰也就此展開了,劉勳、袁胤和劉琦三支隊伍在相對比較狹窄的劉勳軍前營中大打出手,刀來槍往紅着眼睛亡命拼殺,矛捅斧劈的廝殺得天翻地覆。死傷無數。同時劉勳又咬着牙齒從後營調來隊伍,加入戰團,也迂迴到背後衝擊袁能的隊伍,不給袁能救走袁胤的機會。

劉勳當然知道這麼做有什麼後果,但劉勳已經別無選擇。如果讓袁能救走了袁胤,等於也是救走了劉琦,而劉勳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幹掉劉琦,擒賊先擒王使荊州軍陷入羣龍無首的混亂狀態,那麼實力佔據絕對優勢的荊州軍一旦回過神來,一巴掌就能把劉勳拍得粉身碎骨。所以劉勳也沒了辦法,大吼大叫着只是命令軍隊上前廝殺。還乾脆喊出了這樣的話,“將士們!殺!殺!只要殺了劉琦匹夫!什麼都可以不要,我帶你們到許昌找陶太尉請賞去!”

這時候,柴桑守軍的孫高隊伍。也已經和荊州軍的甘寧隊伍,在荊州大營到劉勳營地的道路中段幹上了,還同樣是廝殺得熱火朝天,激烈異常。而甘寧本人雖然勇武。奈何他的兩千多隊伍卻是倉促集結的救急之兵,營伍複雜互不統屬。無法做到如臂使指的集體作戰,只能是亂糟糟的與孫高隊伍大打一氣,深知甘寧厲害的孫高則堅決以團體迎戰,三千軍隊以曲爲單位分爲六隊,按照孫高的旗令指揮在混亂的荊州隊伍中來回衝擊,列隊而戰,直殺得倉促迎戰的荊州隊伍人仰馬翻,屍橫遍野。

激戰中,甘寧也曾試圖施展自己擅長突擊的得意本領,領着百餘士兵突擊孫高的帥旗所在,無奈徐州軍上次吃過一次虧就不想再上當了,孫高所在的曲隊早早就列成了一個方圓陣保護住了指揮官,正面迎住了甘寧的突擊隊,又有一支曲隊從背後殺來,前後夾擊甘寧隊伍,甘寧再是英勇無敵,也扛不住上千軍隊的前後夾擊,動輒十幾二十柄槍矛的亂攢齊刺,身邊的士兵傷亡慘重,甘寧本人也逐漸身陷重圍,不得不殺出陣來重整隊伍,也期盼大營的隊伍及時來援。

註定要讓甘寧吐血的發生了,荊州大營這邊,首支集結完畢的荊州軍劉虎隊伍出營後,剛向劉勳大營這邊飛奔而來,就有一名荊州騎兵迎面衝了過來,遠遠就大叫道:“甘寧將軍派我報信,公子被敵人追殺,已然逃往了鄱陽湖方向,速去東南面救援,甘寧將軍要你們速去東南方向救援!”

沿着劉虎隊伍的側面衝了一段距離,儘可能的喊出了甘寧的命令和名字後,那名荊州士兵很快又跑向了其他地方傳令,而劉虎信以爲真,爲了及時救回幹兄弟劉琦,很快就下令軍隊改變方向,一路急奔往鄱陽湖所在的東南方向,爲了爭取時間,還乾脆從柴桑城池的西南角近處直接衝往了東南面,橋蕤和楊證在城牆上見了,也不下令出兵攔截,只是躲在城樓裡一起放聲狂笑,幸災樂禍到了極點。

與此同時,劉琦的衛隊靠着黃忠和韓晞的奮力死戰,也終於殺到了袁能隊伍的近處,然而袁能隊伍卻繼續與劉琦衛隊砍殺到底,口口聲聲要求劉琦交出袁胤,劉琦只得趕緊把袁胤推到了陣前,逼着袁胤下令軍隊停止進攻。不過也還好,袁胤是一位很愛惜性命的好將軍,立即就開口大喊大叫,要求自軍停止攻打劉琦衛隊,還要求兒袁能率軍保護着劉琦衛隊向自軍大營突圍,先穩住局勢等待荊州主力援軍。

混戰之中,袁胤的命令花了許多時間才傳達到兒子面前,袁能又花了更多的時間才把命令傳達到各軍各隊,讓袁胤軍停止攻擊劉琦隊伍,保護着劉琦衛隊向西面突圍。然而劉勳爲了自身利益,這時候已經什麼都顧不上了,吼叫着只是拼命投入更多兵力前堵後追,與袁胤軍和劉琦衛隊血戰到底,戰場上身着同樣服色的袁耀軍兩大主力僅憑旗幟分辨敵我,同室操戈。各自爲戰,打得如火如荼卻又暈頭轉向。

袁耀軍兩大主力在混亂,荊州軍也在混亂,除了甘寧隊伍外,蒯越先後派出了三波援軍超過萬人,急往正南面去救援劉琦隊伍,結果三波援軍都是剛出營不久,都收到了甘寧的緊急報信,說是劉琦已然逃往了鄱陽湖方向。着急救人的荊州隊伍便都優先往東南方向急行軍,可是沒跑多遠又收到新的斥候探報,或是說甘寧被柴桑軍攔在當道,或是說劉琦還在劉勳營中被困,或說劉琦衛隊已經全軍覆滅。還有說劉琦隊伍正向西南方向的袁胤大營突圍,弄得荊州援軍將領是頭暈腦脹,不知所措。

當然了,這會畢竟還是大白天,徐州軍散播的謠言僞報,即便能靠着荊州軍倉促救援時的心急如焚一時得逞,也不可能瞞得過許久。率軍南下了一段距離後,聽到喊殺聲音傳來的方向不對後,荊州援軍也紛紛向着喊殺聲最爲猛烈的方向前進。不過也有例外,得到了蒯越的命令威逼後。張允也只好無可奈何的派蔡和率軍一支南下救援劉琦,而得到了徐州軍的僞報後,即便聽到了喊殺聲音傳來的方向不對,蔡和還是帶着軍隊義無反顧的衝向東南面。按照甘寧的要求去鄱陽湖湖畔接應劉琦,抱定決心要噁心劉琦和甘寧一把。

通過斥候偵察發現了荊州援軍已經快要抵達南面戰場的情況。橋蕤與楊證等人又緊急商議了一下對策,其間橋蕤的侄子橋嶷提議,由率軍一支去攻打荊州軍營地,圍魏救趙幫劉勳一把,但這遭到了楊證的堅決反對,指出荊州軍中並非都是無能之輩,即便出兵去救劉琦,也必然會全力加強大營防備,自軍出兵去攻荊州營地不僅毫無得勝希望,還只會白白浪費本就處於絕對下風的寶貴實力。

“那我們直接幫劉勳和袁胤一把如何?”橋嶷又提議道:“去一支軍隊,就算不參戰,也可以鼓舞劉勳和袁胤的士氣,讓他們和劉琦小兒打得更賣力。”

橋蕤和楊證對這個提議都有些動心,但是經過仔細考慮後,楊證還是否決了這個誘人提議,道:“橋叔父,嶷兄,我認爲最好還是按兵不動,也把已經出城的孫高調回城裡,因爲南面戰場上的情況實在太亂了,敵人的兵馬又太多,我們的少量軍隊去了根本無法分辨敵我,還很可能被敵人乘機偷襲,白白犧牲將士性命,與其弄險,倒不如先保住有生力量,等敵人的混戰有了結果,或者摸清楚了南面戰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爲什麼劉勳和袁胤的隊伍又會突然打起來,然後我們再尋機出手,也爲時不遲。”

聽了楊證的這番建議,儘管覺得錯過這個寶貴戰機太過可惜,但是考慮自己手裡的力量不足,麾下也沒有什麼特別能衝能砍的大將勁兵,橋蕤猶豫再三,還是接受了楊證的這個建議,傳令孫高讓出城隊伍回城休整,也收回了幾名化裝成荊州兵的傳令兵,以免鬧過了火反倒露餡,又派出大量斥候偵察南面戰場情況,準備着謀定而後動,不在這個混亂時刻去胡亂攙和。

楊證提出了一個聰明的建議,橋蕤也做出了一個英明決策,這個時候徐州軍隊即便出兵到南面參戰,也非得是暈頭轉向不可,還極有可能變成衆矢之的,被頭暈腦脹的袁胤、劉勳和荊州三軍聯手圍毆。因爲此刻的南面戰場上,形勢已經亂得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每一支隊伍每一個人都是稀裡糊塗,敵我難辨,搞不清楚誰是敵人,誰是友軍,只知道揮刀砍人,挺槍殺人,爲了不被人殺而拼命殺人。

劉勳隊伍在砍袁胤隊伍和荊州軍,因爲劉勳很明白這時候如果殺了劉琦和袁胤,那麼劉琦和袁胤一旦緩過氣來,非得把自己全家千刀萬剮凌遲處死不可,所以爲了活命,劉勳除了指望橋蕤迅速來援外,只能是仗着目前隊伍準備最充分、投入作戰兵力最多的局部優勢,拼命的攻擊荊州軍和袁胤軍。但即便如此,因爲袁胤隊伍和劉勳隊伍穿着同樣軍服的緣故,劉勳的隊伍裡還是一片混亂,根本就不能分辨單獨的敵人,只能靠旗號辨別大隊對手,不小心互殺致死者不可計數。

荊州軍比劉勳隊伍更混亂。劉琦的衛隊根本就不知道對面的袁耀軍士兵是敵是友,爲了活命只能是拼命的砍殺,好不容易趕到現場的荊州援軍則更混亂,不知道劉勳和袁胤到底誰纔是想殺劉琦的敵人,只能是把劉勳和袁胤的隊伍一起打。

袁胤軍同樣混亂還更悲摧,主帥被劉琦衛隊生擒,被迫與劉勳隊伍同室操戈,混戰中被劉琦衛隊誤砍誤剁,荊州援軍趕到戰場後。對他們也是二話不說掄刀就砍,暈頭轉向得天旋地轉,被誤殺誤砍者數不勝數,想要保住性命也只能是見人就砍,見人就殺。和劉勳隊伍打,和劉琦衛隊打,也和荊州援軍自家士兵打,總之是和天鬥,和地鬥,鬥得不亦樂乎了還在鬥。

如此一來,一幕絕無僅有的壯觀奇特場景也就展現在世人面前了。劉勳隊伍營外的曠野上,袁耀軍和荊州軍徹底攪成一團,敵只有我,我中有敵。各式各樣的軍旗軍服讓人眼花繚亂,喊殺聲震天蔽野,血肉橫飛得讓人觸目驚心,每個人都象是瘋了一樣的拼命殺人。刀砍槍挑斧劈,拳打腳踢牙齒咬。扭打滾地摟抱在一起同歸於盡者屢見不鮮,地面上屍積如山,血流滿渠,死傷慘重得讓人慘不忍睹,滿地屍體中卻楞是沒有一名荊袁聯軍共同的敵人徐州士兵。

無法描述具體程度的大混戰,足足持續了兩個多時辰,直到荊州大將鄧龍率領一軍殺入重圍,接應住了已經死傷超過七成的劉琦衛隊,護着劉琦向北撤退,混亂局勢這才稍微告一段落。但是這麼一來,不僅劉勳隊伍攆着荊州軍打,爲了救回袁胤,袁能也趕緊帶着袁胤隊伍追殺荊州軍了,所以局勢只是混亂情況有所好轉,戰事卻依然的異常激烈。

這時,荊州大將文聘也領着一萬兵馬趕到了戰場上,接應住了之前的幾股援軍和劉琦,這才總算是確保了劉琦的安全,接着文聘又揮師力戰,以整擊散,奮力擊敗了劉勳和袁胤隊伍,迫使劉勳和袁能率軍撤退,混戰才終於結束。接着文聘也不敢戀戰,率軍優先護送了劉琦回營,劉勳也趕緊領着殘餘軍隊立即退往海昏駐地,只有袁能收攏敗兵回營,派人交涉要求劉琦釋放袁胤,而徐州軍探得情況,知道荊州軍已經穩住了局勢,便也沒有派兵出城,互相收斂剋制之下,冬月十六這天的超級大混戰才徹底結束。

是役,荊州軍損失兵力雖然不是很多,前前後後加在一起才損失四千出頭的兵力,但是對荊州軍的軍心士氣而言,卻是一場決定性的毀滅之戰,打跑了盟友劉勳,被迫俘虜袁胤與袁胤隊伍反目成仇,三萬盟友彈指間無影無蹤,劉琦本人也在混戰中被流矢傷了右臂——如果不是偷偷穿了一件軟甲,另一支流矢很可能就要了劉琦的小命,同時劉琦最信任的心腹衛士長韓晞也死在亂軍只。所以收兵回營之後,荊州軍除了對袁耀軍突然反水一事稀裡糊塗和莫名其妙外,隊伍裡的上上下下也對這次戰事徹底陷入了絕望,“這場仗打成了這樣,我們怎麼可能還有希望贏?”

士氣低落將士絕望都還是好的,更可怕的是軍心離散,這一戰下來,即便沒有旁人指點,劉琦也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完了,如果不趕快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不要說荊州的文武重臣不再信服自己,老爸劉表也要對自己徹底失望了。所以回到大營中後,劉琦顧不得自己中箭受傷,一邊包紮着傷口,一邊馬上把袁胤提到了自己的面前,當衆審問袁胤與劉勳爲何要突然背盟的原因。

身在人手,袁胤也不敢耍花招,立即就交代了自己背叛,是因爲橋蕤給自己看了劉琦的親筆書信,也交代劉琦親筆書信中的內容,結果劉琦一聽就糊塗了,馬上就大吼道:“我何時給橋蕤寄書,何時要吞併你們的隊伍和豫章郡了?!”

很巧,楊證仿造那道書信恰好就在袁胤身上——袁胤準備在誅殺劉琦時用來當做下手證據的,所以袁胤很快就拿出了書信呈上,而劉琦一看書信後馬上就瞪圓眼睛了,驚叫道:“還真是我的筆跡!可是,我什麼時候寫給這道書信,我自己怎麼不知道?”

“公子。不用奇怪了,肯定是橋蕤仿造了你的筆跡,僞造的。”旁邊的蒯越苦笑,又嘆道:“想不到因爲這一道僞書,我們就損失了三萬盟軍和四千軍隊,橋蕤這一手離間計,還真是高明啊!”

劉琦氣得都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在場的荊州文武紛紛唉聲嘆氣的搖頭了,張允、蔡和也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了。然後蔡和立即出列,向劉琦拱手說道:“大公子,還有一事末將必需稟報,今日末將率軍南下去接應於你,誰知兵至半路。你親手提拔的心腹愛將甘寧,卻忽然派人報信說你已經逃往了鄱陽湖方向,末將急率援軍趕往西南角時,卻始終不見公子的一兵一卒。此事太過蹊蹺,請大公子明查。”

“有這樣的事?!”

劉琦猛然擡頭,怒目去看甘寧,遭到徐州軍全力阻擊而未能及時趕到營地救援的甘寧則先是一楞。然後猛的跳了出來,大吼大叫道:“胡說八道!我何時派人報信說這樣的話了?!”

“我有人證,很多人證。”蔡和冷笑說道:“當時聽到你這道口信的,在我隊伍裡有很多人!”

“大公子。末將也收到這樣的口令。”劉虎趕緊站了出來,道:“末將第二批率軍出援,途中也收到甘寧報信,說你已經敗往鄱陽湖。所以末將急往鄱陽湖救你,耽擱了救援時間。”

“我也收到了。”“我也收到了。”鄧龍和李綬二將也趕緊站了出來。主動報告說自己因爲甘寧的誤報耽擱了救援時間——他們也不是想坑甘寧,只是他們如果不趕緊把這事撇清,劉琦一旦追究起他們救援不力的責任,那口黑鍋可不好背。

“我沒有!沒有!”甘寧簡直是快要瘋了,捶胸頓足的大吼大叫道:“我沒有派人傳令,沒有說這樣的話!”

“這麼說來,各位將軍都是聯手污衊你了?”劉琦冷笑了一句,忽然大吼了一聲,“拿下!”

“諾!”衆多衛士整齊答應,大步上前要拿甘寧,甘寧不肯束手就擒,乾脆就拔劍在手,嚇得帳中荊州衆將一起拔劍,與衛士一起包圍住了甘寧,蒯越和鄧義等文官則趕緊把劉琦護到身後,然後紛紛大喝道:“甘興霸,你想做什麼?放下寶劍!馬上放下寶劍!”

“操你孃的!”無辜被冤的甘寧匪氣大盛,破口大罵道:“老子說過沒有派人報信,就是沒有派人報信,你們愛信就信,不信老子可以走!”

“你往那裡走?!”正在氣頭上的劉琦也火大了,咆哮道:“甘寧匹夫,我看你的反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別以爲本公子不知道,初十那天晚上你是故意不肯乘機進城,然後又和橋蕤匹夫暗中聯繫,讓他用詐降計替你掩飾罪行!今天你又想故意害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把甘寧立即拿下,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劉琦匹夫!你胡說八道!”甘寧再也無法忍受了,咆哮大罵道:“原來你這個匹夫早就疑我,好!好!既然你忠奸不辨,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大吼着,甘寧揮劍竟然直衝劉琦——想要劫住劉琦出營,荊州衆將衆衛士慌忙上前與甘寧廝殺,劉琦則在蒯越等人的簇擁下向後帳急退,口中不斷大喊,“殺了他!殺了這個反賊!殺了這個忘恩負義的錦帆賊!

建安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夜,荊州牧劉表長子、江夏太守劉琦因發現部下甘寧反情,下令擒拿甘寧審問罪行,誰知甘寧反賊猖獗之至,竟敢持械反抗,並殘殺劉琦中軍帳中將領衛士十餘人,其後又試圖逃出荊州營地叛往柴桑,被荊州大將黃忠一箭射翻於中軍轅門前,又被荊州將士亂刀分屍,劉琦怒不可遏,旋即下令將甘寧屍首挫骨揚灰,夷甘寧全家。(未完待續)

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45章 又生詭計第235章 無恥交換第81章 袁術出兵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208章 丹陽兵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283章 大敗陶賊第74章 堅決打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248章 公孫瓚完了第201章 本性勢利第251章 恐嚇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37章 破敵(上)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224章 雙簧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37章 破敵(下)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291章 是儀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241章 自食其果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216章 開始了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9章 要理智第119章 招降呂布第22章 歪打正着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129章 三戰皆敗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43章 君子作風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310章 先機之爭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273章 惡有惡報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363章 疑鄰盜斧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219章 對陣袁譚(上)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383章 北伐冀州第105章 豪賭第219章 對陣袁譚(上)第一白七十章 班門弄斧第13章 萬事開頭難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37章 破敵(上)第424章 荊州忠臣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198章 備用計劃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429章 結盟目的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
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397章 該袁尚了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45章 又生詭計第235章 無恥交換第81章 袁術出兵第390章 繼承天職第208章 丹陽兵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283章 大敗陶賊第74章 堅決打第416章 江東歡歌第380章 再打一仗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362章 皇叔回荊州第131章 摧枯拉朽第20章 人才問題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350章 目標是陶賊首級第243章 禍害冀州(中)第167章 餘波未了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248章 公孫瓚完了第201章 本性勢利第251章 恐嚇第231章 陶賊中計第134章 罪當斬首第37章 破敵(上)第2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224章 雙簧第321章 袁紹傳位第37章 破敵(下)第161章 金蟬脫殼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291章 是儀第284章 全軍覆沒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444章 備胎曹丕第241章 自食其果第232章 禽獸不如第227章 話不投機第216章 開始了第287章 這二貨是誰?第323章 兄弟和談第9章 要理智第119章 招降呂布第22章 歪打正着第181章 騎牆觀風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419章 最後先手第113章 機關算盡再聰明第129章 三戰皆敗第294章 手到擒來第43章 君子作風第368章 周瑜打黃蓋第310章 先機之爭第338章 袁譚求和第273章 惡有惡報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286章 四面樹敵第166章 誰哭誰笑第363章 疑鄰盜斧第326章 再戰官渡第143章 與虎謀皮第372章 烏合之衆第137章 借刀殺人第408章 柴桑攻防戰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126章 分一杯羹第219章 對陣袁譚(上)第200章 三國活雷鋒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156章 洛陽亂局第377章 主任報恩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420章 引蛇出洞第383章 北伐冀州第105章 豪賭第219章 對陣袁譚(上)第一白七十章 班門弄斧第13章 萬事開頭難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37章 破敵(上)第424章 荊州忠臣第77章 拆遷小沛(上)第357章 神秘內奸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431章 決戰之前第198章 備用計劃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138章 別字坑人第69章 對陣曹老大第229章 前途暗淡第429章 結盟目的第254章 吸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