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決戰之前

重病纏身的曹老大要求荀彧在自己死後輔佐好長子曹昂,這話當然不會只是說說而已,確認了陶副主任親率二十大軍西征關中的消息後,曹老大立即在長安城中召集文武衆人,當衆冊立長子曹昂爲嫡子,並宣佈自己在迎戰徐州軍期間若有閃失,就由曹昂立即繼位,要求曹軍文武屆時向忠於自己一樣忠於曹昂,齊心協力輔佐曹昂守衛家業,東拒陶賊,南和劉備。

聽了曹老大這番事實上的遺囑,凝聚力極強的曹軍文武衆人當然是個個淚如雨下,一起叩頭高呼,要求曹老大善保玉體,不要出此不吉之言。著名孝子曹昂更是連連磕頭,聲淚俱下的表示自己寧死不敢領命,不願受封嫡子,還主動請求曹老大留守長安,由自己率軍趕往前線迎敵,賭咒發誓要和妹夫陶應奸賊決一死戰,捨命擋住徐州軍攻勢,讓曹老大安心將養身體,調理病情。

如果是次子曹丕或者最疼愛的兒子曹植說出這樣的話,那麼曹老大肯定不信,惟有曹昂說出這樣的話,曹老大是真的相信大兒子會這麼做,再怎麼艱難也會和徐州豺狼之師死拼到底。但很可惜,自知時日不多的曹老大,這一次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曹昂的這份孝心了,所以曹老大隻能是板起黑臉,當衆呵斥曹昂道:“汝去迎敵?陶應奸賊是何等人?汝也能是他的對手?起來,接受百官進賀!立嫡之事,吾意已決,休得再言!”

懇請再三都遭到了曹老大拒絕後,好孩子曹昂也只能是哭泣着磕頭致謝,坐到了曹老大身旁的座位上,接受曹軍文武百官的祝賀。正式成爲曹老大唯一指定的接班人。同時在場的曹丕和曹植雖然心中不甘,可惜他們既不是長子又不是嫡出,汲取了大袁三公教訓的曹老大也從來沒讓他們掌握過半點權力,所以即便心中不服,曹丕和曹植也只能是無可奈何的向曹昂叩拜行禮,承認兄長繼位的合法性。

同一天,劉皇叔那邊也送來了消息,明文告知曹老大,說是承諾援助的二十萬斛軍糧首批五萬斛。已然裝車進入了陳倉道,由皇叔軍新銳將領傅彤率軍五千押送,正在向着長安送來,接着劉皇叔又藉口需要城池屯糧和減少路途損耗,要求曹軍讓出陳倉城給皇叔軍駐紮屯糧。又要求曹老大爲皇叔軍提供船隻,協助皇叔軍通過渭水從陳倉運糧到長安城下。(渭水航運結束於唐代,隋唐之前渭水曾長期被用做運輸漕糧,春秋時秦國還曾利用渭水,從寶雞大量運糧到山西援助晉國。)

陳倉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諸葛老妖之所以被郝昭牽制在陳倉不敢北上半步,就是因爲這地方恰好卡在漢中進兵關中的咽喉上。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爲皇叔軍提供船隻開展渭水運糧,對曹軍隊伍更是等同於是飲鴆止渴,因爲一旦讓劉皇叔獲得了渭水船隻,又摸清楚了渭水的航道水文。那麼皇叔軍與曹軍將來如果重新翻臉,曹老大父子的菊花等於就是直接暴露在了劉皇叔的短矛前。所以當聽到了劉皇叔提出的這個苛刻要求後,心高氣傲的曹軍文武立即就是個個暴跳如雷,一起要求曹老大拒絕劉皇叔這個無恥要求。個別衝動的人,還乾脆喊出了收拾趁火打劫劉皇叔的口號。

與暴跳如雷的曹軍文武截然相反。曹老大聽到了劉皇叔的無恥要求後,十分奇怪的沒有半點怒色,仔細盤算了片刻後,曹老大還十分鎮定的向負責與皇叔軍聯絡交涉的曹昂吩咐道:“子修,你去告訴大耳賊的使者,就說大耳賊的要求我全部答應。負責收集船隻的差事也交給你,儘可能的給大耳賊都送一些船去。”

“父親,不能啊!”曹昂大急,忙說道:“孩兒雖然不是很懂軍事,但孩兒也知道,一旦讓大耳賊控制了渭水航運,我們長安就永無寧日了。”

“沒關係,給他吧。”曹老大平靜的說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如果不答應大耳賊的條件,這個奸賊肯定不會遵守信諾援助我們糧草,去年冬天和今春關中大旱,長安一帶顆粒無收,河內和弘農也被旱災波及,潼關以東的那點糧草還不夠我在前線所需,我們如果不答應大耳賊的條件,長安和潼關就要餓肚子了。大耳賊送來的糧食,七成囤積在長安,三成囤積在潼關,以備後用。”

“父親……。”

曹昂本來還想反對,曹老大卻揮手打斷,又向曹昂吩咐道:“就這麼決定了,你去和大耳賊的使者交涉,就說關中好不容易在夏天下了些雨,渭水現在勉強能夠運糧,到秋冬季節就未必了,要大耳賊儘快把剩下的十五萬斛糧食送來。對了,你順便和司馬懿商量一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從大耳賊手裡多弄些糧食,只要大耳賊願意多援助我們糧草,什麼條件你都可以看着答應。”

曹昂無奈,只得恭敬答應,然後又在當天與好友司馬懿仔細商量了過後,按照曹老大的要求出面與皇叔軍使者孫乾交涉聯絡,向孫乾提出了多要一些糧草和另外一個小要求。

…………

曹老大接受劉皇叔勒索的消息,很快通過子午谷山道送到了漢中南鄭城中,同時送到南鄭城中的,還有曹老大冊立曹昂爲嫡和曹老大決定親自率軍迎戰徐州軍的消息。得知了這些情況,劉皇叔白胖了許多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向左右的龐統和徐庶笑道:“曹賊死期不遠了,這次東出潼關,恐怕他再也沒有機會回到潼關以西了。”

“主公所言甚是。”龐統也開心的笑道:“曹賊不肯放棄河內、弘農只守潼關,擺明了是不想被我軍直接控制,間接臣服我軍,想要到函谷關和箕關去賭上一把,看看有沒有機會重演官渡大戰的奇蹟。可惜,他的身體、精力和心神已經遠不如昔了。陶應奸賊也絕不是那個志大才疏又多謀無斷的袁本初可比,這次函谷關決戰,不出意外的話,函谷關一帶就應該是他曹阿瞞的葬身之地了。”

“只希望他曹阿瞞能在函谷關多拖住一段時間,多消耗一些陶賊的糧草兵力,這樣我們守住潼關的希望才更大一些。”徐庶陰陰的說道。

“這點絕對沒問題,曹賊在打仗方面還是靠得住的,就算註定要死在陶應奸賊手裡,也肯定能讓陶賊付出不小代價。”劉皇叔笑得十分開心。然後又說道:“對了,還有一件事,孫公佑回報,曹昂與他交涉期間,向我們提出了兩個要求。一是希望我軍能夠多援助十萬斛軍糧,幫助長安度過饑荒,二是希望能與我軍聯姻,想替他的弟弟曹植,求娶一位我軍重臣的女兒,不知二位軍師是何意見?”

“奇怪,曹昂這豎子難道真的轉性了?爲什麼會想起用他的弟弟與我軍聯姻?”十分熟悉曹軍內部情況的徐庶有些疑惑。道:“就我所知,曹昂豎子對陶應奸賊似乎頗有好感啊?前些年因爲幾次反對曹賊對陶應開戰,還被曹賊嚴令禁止參與關於陶賊的事務,怎麼從孫公佑的回報來看。曹昂這豎子現在對陶賊的態度,簡直就象是不共戴天一般?”

“人,是會變的。”劉皇叔慢條斯理的說道:“當年我與陶應奸賊,與曹賊。還不是一度的親如骨肉手足,可現在又怎麼樣了?曹賊現在又已經明確冊立曹昂爲嫡。曹昂難道就不想爲他的將來打算打算?再說了,聽說那個曹昂豎子又是出了名的孝子,曹阿瞞如果死在了陶賊手裡,我就不信他曹昂還敢去和陶賊勾勾搭搭。”

“就算曹昂這是在耍花招,他也犯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龐統冷笑說道:“他不該把曹植推出來與我軍聯姻,是曹賊最疼愛的兒子,又纔剛有十四歲,我們只要抓住這個機會把曹植拉到手裡,將來很多事就有的是機會了。論算計,老奸巨猾的曹阿瞞,我們或許算計不了他,可是他曹昂豎子麼,哼哼。”

“這麼說來,士元是贊同與曹植聯姻了?”劉皇叔問,見龐統點頭,劉皇叔稍一盤算,很快就說道:“那好,就讓我的女兒先和曹植定親,讓孫乾告訴曹昂,就說再想我軍援助糧草也可以商量,只是我們還需要時間籌備糧草,這事只能慢慢再說。其他的事,等函谷關大戰見了分曉再說。”

………

劉皇叔算計曹老大身後事的同一天,曹老大也領着曹軍隊伍離開了長安城,出發前往函谷關,迎戰該死的女婿陶副主任。也是到了臨出門時,曹老大才把長子曹昂叫到了後堂,把一個寫有曹昂名字的密封木盒交給了曹昂,然後吩咐道:“陶應大軍兵臨潼關時,你獨自一人打開這個木盒,盒中有我手令,按令行事。記住,只能你一個人觀看我的這道命令,不得有誤。”

“諾,孩兒謹記。”曹昂必恭必敬的跪下雙手接過木盒,然後曹昂又起身問道:“父親可還有其他吩咐?”

曹老大凝視愛子,半晌才緩緩說道:“聖人云:君子抱孫不抱子。爲父恪守這一信條,你長這麼大了,爲父還從來沒有抱過你,今天,讓父親抱抱你吧。”

“父親,孩兒都已經二十七了……。”

曹昂有些尷尬,曹老大卻一言不發的張開雙臂,將曹昂抱到了懷中,用枯瘦的手掌拍了拍曹昂的脊背,低聲說了一句曹氏一族就靠你了,然後放開曹昂,大步走出了書房,向門外守侯的典韋等衛士大喝道:“出發!”

………

六天後,六月二十五,曹老大隊伍抵達了三百七十里外的潼關城中,受命鎮守潼關的曹軍大將曹仁與滿寵一起迎出關外。見面時,曹仁和滿寵的神情都有一些不妙,垂頭喪氣還心不在焉,曹老大察言觀色,知道事情定有不對,便主動問道:“是不是出什麼事了?”

曹仁和滿寵都不敢作聲,還低下了頭互相偷看對方,曹老大益發肯定自己的判斷,便又說道:“說吧,到底出什麼事了?”

“稟主公,一個多時辰前收到的消息。”曹仁吞吞吐吐的答道:“洛……。洛陽令魏種,拒絕執行率軍退回函谷關的命令,沒有在收到命令後盡撤洛陽兵馬錢糧返回函谷關,選擇了繼續留在洛陽,他麾下的隊伍……,只有不到千人撤回了函谷關……。”

曹老大的神情黯淡了,旁邊的程昱和毛玠等人卻是一起勃然大怒,紛紛怒道:“大膽魏種,竟敢如此忘恩負義!他難道忘了。當年是主公提拔他於微末,又是主公親自爲他舉了孝廉!”

早就把魏種罵了一個狗血淋頭的曹仁和滿寵低頭不語,曹老大卻突然自信的笑了起來,道:“誰都可能叛我,惟獨魏種不會叛我。他拒絕退往函谷關,肯定是爲了要堅守洛陽,爲我軍在函谷關和箕關佈置防禦爭取時間。”

“主公……。”滿寵顫抖着說道:“魏種在我軍使者面前表明了態度,說是他已經接受了陶賊麾下重臣陳羣的勸說,決定將洛陽獻給陶應奸賊,只是看在過去的情面上,沒有爲難我軍使者。也沒有追殺拒絕投降陶賊的我軍隊伍。”

“什麼?!”曹老大傻了眼睛,呆立在了當場,曹仁等人害怕曹老大氣出什麼好歹,忙一起開口詢問安慰。好不容易回過神來的曹老大本想說幾句面子話,但嘴巴剛剛張開,曹老大卻又忍不住彎腰劇烈咳嗽了起來,還咳嗽得異常痛苦。曹仁和程昱等人忙爲曹老大拍背,好不容易纔替曹老大止住了這場咳嗽。

“我沒事。進關吧。”曹老大推開了詢問情況的曹仁等人,帶頭走進了潼關大門,儘管曹老大努力使自己的步伐鎮定,腰板挺直,但舉手投足之間,還是帶着無盡的蕭索與失落,彷彿在片刻之間,又一下子蒼老幾歲一般。

是夜,曹老大又將一個密封的木盒交給了曹仁,同樣是向曹仁囑咐說,等到徐州軍打到潼關城下再獨自一人打開木盒,取出盒中手令按令行事。曹仁同樣是跪着接過木盒,然後疑惑的問道:“主公,如果陶應奸賊真能打到潼關城下,那你也該撤回潼關了,爲什麼還要給末將這麼一道命令?”

“預備着吧。”曹老大露出了一些笑容,道:“潼關以東道路複雜,說不定陶賊會比我先到潼關。”

………

九天後的洛陽,當徐州軍西征先鋒趙雲率軍一萬抵達洛陽城下時,早有準備的曹軍洛陽令魏種果然打開了城門,率領城中守軍向趙雲隊伍投降,徐州軍接管洛陽城防,繳獲城中所有錢糧儲備——也是少得十分可憐的錢糧儲備,趙雲依令善待魏種等一干降軍將士,嚴格約束隊伍不許騷擾百姓。同日,曹老大率領的曹軍主力也抵達了函谷關,與徐州軍先鋒相距已然不到八十里。

又給了五天,陶副主任親自率領的西征主力抵達洛陽,陶副主任封魏種爲魯國相,賞賜極厚,又令趙雲率軍先行趕往函谷關以東三十里處下寨。同日,臧霸率領的徐州軍偏師也順利抵達軹縣,距離箕關僅六十里,陶副主任令人渡河傳令,令臧霸暫做休整,三日後再發起攻打箕關的戰事。

還是同日,曹清寫給曹老大的勸降書信也被送到函谷關中,但曹老大僅僅只是端詳了女兒在信袋上的字跡,然後就把女兒的書信原封不動的投入火盆內焚燬,最後曹老大向徐州軍使者說道:“回去告訴陶應奸賊,想要我的命,容易,我的腦袋就在潼關城中等他來拿。想要我投降,做夢!滾!”

至此,曹陶兩軍的決戰之勢已然完成全面佈局,徐州軍這邊,陶副主任親率主力大軍屯於黃河以南的洛陽一帶,除去用來押糧和保護糧道的隊伍,準備用來攻打函谷關的作戰隊伍超過七萬。偏師臧霸這邊,因爲糧道盡在控制中,還有幷州隊伍提供後勤保證,所以臧霸軍隊伍最多可以投入四萬左右的兵力用於作戰——當然,偏師的戰鬥力自然不可能及得上陶副主任親自率領的主力軍隊。

曹軍這邊,因爲魏種的突然叛變,預計用於戰場的四萬曹軍實際上只有三萬六千左右可用,別無選擇的曹老大也只能是臨時調整策略,命令妹夫任峻與毛玠率軍八千堅守箕關天險,只守關隘不許出戰,自率兩萬八千主力守衛函谷關,伺機與徐州軍主力決戰,鍾繇留守弘農,裴茂守河東,兵力戰力方面雖然完全處於下風,卻又佔了絕對地利。一場腥風血雨的宿命之戰,也即將在中原兩大雄關函谷關與箕關土地上展開。

注:常看純潔狼胡咧咧的朋友們可能會奇怪,陶副主任和臧霸駐紮在了黃河的南北兩岸,難道就不怕曹老大挖開了黃河水淹徐州軍嗎?這裡解釋一下,黃河的河道在河南孟津以西被夾束于山谷之間,河面低於地面,自古以來就沒有大的變化,即便黃河改道,黃泛區最往西也只能波及到孟津以東的鄭州和新鄉一帶,陶副主任駐紮的洛陽和臧霸駐紮的軹縣都位於孟津以西,同時陶副主任的糧道是從許昌到洛陽的南北走向,臧霸的糧道也是上黨、冀州到軹縣的南北走向,所以曹老大即便喪心病狂的挖開黃河大堤,也無法危及到徐州軍隊伍的安全。

再所以,曹老大和郭癆病這幫人沒有想出挖黃河的絕戶計,可不是純潔狼給陶副主任開主角光環,是這麼做對陶副主任根本沒用。(未完待續)

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162章 老師我,帶你走第184章 交換第99章 糖衣炮彈第158章 黴運不斷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190章 見招拆招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57章 借花獻佛第81章 破繭爲蝶第47章 孫策死了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383章 北伐冀州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80章 花生米第224章 雙簧第68章 殺虎滅豹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02章 種子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125章 自取滅亡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15章 次等戰馬第85章 破綻第373章 這次會盟不算第47章 孫策死了第328章 死瘸子第289章 神亭嶺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1章 老實孩子第19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05章 豪賭第102章 種子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51章 恐嚇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64章 算計太過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190章 見招拆招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6章 初戰(上)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68章 災星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98章 捨身飼狼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313章 奇峰突起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157章 吐血了第348章 悽慘加悲慘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439章 龜雖壽第241章 自食其果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26章 手足兄弟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58章 滾出徐州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30章 臧霸第115章 和談第82章 不讓徐州了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147章 樂極生悲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67章 君子PK虎豹第412章 大混戰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53章 棋高一着第24章 皇叔好意
第214章 好心辦壞事第414章 烈火焚城第245章 未雨綢繆第162章 老師我,帶你走第184章 交換第99章 糖衣炮彈第158章 黴運不斷第252章 陶賊條件第215章 狼狽爲奸第228章 虛張聲勢第190章 見招拆招第152章 攻破壽春第116章 岳父是用來坑的第57章 借花獻佛第81章 破繭爲蝶第47章 孫策死了第406章 避敵鋒芒第264章 大難臨頭第39章 再度出征第347章 杯具曹賊第133章 勢如破竹第163章 包郵免運費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383章 北伐冀州第382章 主公請節哀第356章 有股邪氣往上竄第149章 狐假虎威第165章 假貨偏逢三一五第417章 關中之戰第410章 連環奸計第335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80章 花生米第224章 雙簧第68章 殺虎滅豹第421章 用事實說話第102章 種子第349章 緩兵之計成功了第432章 翁婿重逢第125章 自取滅亡第325章 自尋死路第111章 信譽問題第376章 穩紮穩打第370章 告一段落第15章 次等戰馬第85章 破綻第373章 這次會盟不算第47章 孫策死了第328章 死瘸子第289章 神亭嶺第375章 典型誘軍第14章 陶應有軍(上)第1章 老實孩子第191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05章 豪賭第102章 種子第55章 重返徐州第251章 恐嚇第222章 利益最大化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64章 算計太過第72章 呂溫侯攪局第275章 曹老大三笑(下)第190章 見招拆招第358章 該不會有伏兵吧?第36章 初戰(上)第430章 風水輪流轉第268章 災星第269章 吾願降陶第423章 輕取南陽第205章 討伐青州第98章 捨身飼狼第346章 引火燒身第313章 奇峰突起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157章 吐血了第348章 悽慘加悲慘第203章 二十四孝女婿第180章 節外生枝第388章 人中珠玉第439章 龜雖壽第241章 自食其果第333章 真相大白第26章 手足兄弟第11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186章 淑女一諾第58章 滾出徐州第49章 決戰小霸王(下)第30章 臧霸第115章 和談第82章 不讓徐州了第130章 牛刀殺雞第147章 樂極生悲第41章 敗家子軍師第197章 青州風雲漸起第202章 投懷送抱第67章 君子PK虎豹第412章 大混戰第389章 孩兒無能第53章 棋高一着第24章 皇叔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