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

伊籍和呂介很清楚自己的地位,他們在劉備的陣營之中,他們就是打醬油的,伊籍還好一些,深得劉備信任,呂介完全是就是劉備急病亂投醫的結果了,劉備實在找不出統領水軍的將領了。(.)?

所以兩個人非常明智扮演好傀儡角色,向劉備訊問對策。?

伊籍和呂介根本就不用向劉備報告戰況,丹徒距離江陵千里開外,信使就算速度再快也需要一個月上下才能趕個來回,張飛根本就支持不了一個月的時間。其實劉備早就預料到張飛的狀況了,只是劉備還在糾結,自己到底應該怎麼辦??

如何取捨??

實際上這個問題很簡單,劉備想要救援張飛千難萬難,最明智的選擇就是放棄救援張飛,讓張飛拋棄手下兵卒,帶着少數人突圍,這樣做,張飛存活的機率還會大點,伊籍的水軍還能保存下來。?

只要水軍得以保留,李重在短時間內就過不了大江,過不了大江,劉備就不會陷入兩線開戰的尷尬地步,可以全心全意的對付曹操,雖然曹操也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但至少還有希望不是。?

久經沙場的劉備很清楚這個問題,不光劉備清楚,諸葛亮,司馬先生等熱你也非常清楚這個問題,但是沒人敢對劉備名言,原因就是劉備和張飛的關係太好了。?

張飛和劉備的關係就不用重複了,想讓劉備狠下心來,放棄救援張飛,太難了。再說了,張飛真要是死了還好說,萬一張飛活着回來,知道是自己提議讓他自生自滅的,依照張飛的火爆脾氣,哼哼……?

上面的問題雖然很難取捨,但劉備還是很快做出決定,命令伊籍和呂介全力救援張飛。?

劉備的這個決斷並不出乎諸葛亮等人的意料,但就算如此,諸葛亮等人還是暗暗嘆了口氣,心中無奈至極。?

自古忠義兩難全,劉備到最後,也沒捨棄掉兄弟情義。?

這確實是個忠義之間的取捨問題,劉備和張飛關羽的關係更接近兄弟,而不是君臣。要說到忠,不管劉備的人品如何,劉備確實算得上對大漢王朝忠心耿耿。?

注意,這裡說的是大漢王朝,而不是說獻帝劉協,劉備的忠是廣義的忠心,是一心想要重振大漢王朝雄風,延續劉氏江山。?

而董承王子服等人忠是忠於漢室朝廷,忠於小皇帝劉協,雖然這些人的忠過於狹隘,接近於愚忠,但這些人的人品確實值得敬佩。?

相對比來說,曹操李重等人也算得上忠,但他們效忠的對象不是小皇帝劉協,也不是大漢王朝,他們效忠的對象是華夏民族。?

打個比方,就像效忠於某黨和效忠於某民族一樣,這裡面的對錯就不分析了,不過千百年後,估計人們能記得的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嶽武穆誅仙陣破敵,朱元璋北伐等等,不多說了。?

上面的問題不說對錯,但從戰略意義上說,劉備的決定是一個極其愚蠢的決定,簡直是葬送江山的決定。?

李重也不傻,別人能猜到劉備的決定,李重同樣猜得到,甚至李重都能篤定劉備會如何取捨。所以李重一邊壓制張飛,一邊在廣陵和大江之間佈置了一道又一道的防線,用來對付劉備的水軍。?

李重的兵力很充足,特別是騎兵很充足,但騎兵就算再厲害也沒用,戰馬不是壁虎,爬不上城牆的。所以李重只留下少部分騎兵震懾廣陵,讓張飛不敢隨便派兵出城就可以了,剩下的騎兵都被李重用來對付伊籍和呂介了。?

現在李重的手中,大約有三萬騎兵,留下一萬對付張飛,剩下兩萬對付呂介和伊籍,已經有殺雞牛刀的嫌疑的。?

誠然,這兩萬騎兵如果到大江上和劉備打水戰,估計去多少沉多少,但如果對付伊籍和呂介上岸的水軍,那真是怎麼打怎麼贏。?

事實上也是這樣的,伊籍和呂介剛派出信使沒幾天,劉備的軍令就到了,軍令簡單至極:不惜一切代價給張飛創造突圍的機會!?

接到劉備的軍令,呂介和伊籍對視一眼,都露出無奈的笑容來,心中根式叫苦連連。但劉備的軍令到了,也不能抗命,只能依令行事了。兩個人商議了一下,伊籍駐守大營,呂介出兵救援張飛。?

這個決斷很正確,也很無奈,伊籍本來就是個文官,領兵打仗不是他的長處,所以出兵的責任只能落到呂介身上了。?

但話又說回來了,呂介也不是帶兵突擊那塊料,這種亡命舉動還是趙雲、呂布、馬超、張飛這種猛人來幹最合適。救援張飛的計劃其實簡單至極,沒有什麼智慧可講,更沒什麼技術含量,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就是水兵上岸,然後派兵向廣陵方向衝殺,再衝殺,一直打到廣陵城下,擾亂李重圍城的軍隊,接應張飛突圍就可以了。?

呂介第一次出兵救援張飛帶了五千人,這不是扯淡嗎?五千水軍上岸,要衝破兩萬騎兵的層層封鎖,別說呂介了,就是呂布也白給。?

奇蹟之所以稱作奇蹟,就是因爲創造出這種奇蹟的都是天之驕子,命運的寵兒,都有豬腳光環加持,很明顯,呂介在歷史上就是個小人物,沒有任何光環加持,就算有,那也是龍套光環而已。?

小龍套呂介帶領的五千人連十里都沒衝出去,就被趙雲率領的騎兵衝殺乾淨了,五千兵卒傷亡大半,就連呂介自己都慘死在趙雲槍下,一命嗚呼。也算是呂介倒黴,遇見了趙雲,不然的話,呂介就算兵敗,也不一定會慘死當場。?

但趙雲負責阻擊劉備的水軍可不是意外,騎兵出身的趙雲並不擅長攻城戰,張飛又受傷了,短時間內不敢出城衝殺,所以趙雲被李重發配到這裡很正常。?

一戰之下,五千水軍世上三千餘人,這還是趙雲過於謹慎,沒敢追到江邊,不然的話,呂介的五千水軍一個也跑不了,誰見過水軍比騎兵跑得快了??

就在呂介身死的第三天,廣陵的張飛也帶傷出城衝殺了一次,結果孤掌難鳴,被李重硬生生打了回去。?

張飛也是沒法,現在廣陵被李重團團包圍,到江邊的路上也被趙雲帶領騎兵層層封鎖,根本就沒辦法和伊籍的水軍取得聯繫,兩人根本就沒辦法確定出兵的時間,張飛也只能撞大運了。?

最後還是陸遜出了個主意,白天就別出兵了,一舉一動都落到李重眼皮底下,還是夜間出城爲妙。夜間出城好處多多,不但能點火當做信號,讓伊籍出兵接應。而且騎兵在夜間作戰,戰鬥力怎麼說也會大點折扣不是。?

這個辦法確實不錯,陸遜的軍事才華確實很出衆,幾次衝殺下來,張飛也和伊籍有了一些默契,最起碼兩個人在時間上能踩上點了,基本上就是點火之後兩個時辰,張飛和伊籍一起出兵。?

當然了,李重也不傻,伊籍能看明白張飛的信號,李重也同樣能看明白,提前做好一些準備。?

但總體來說,陸遜的提議還是利大於弊的。?

不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就是兵力問題,伊籍手下的兵卒不夠了。幾次大戰過後,伊籍手中的軍隊已經不超過一萬五千人,這個數字也就和甘寧手下的兵卒差不多多了。?

無奈之下,伊籍只能暫時停止救援張飛的舉動,抽調沿江各縣的兵卒補充兵力,再就地招募兵卒,嗯……就是拉壯丁。?

也就是說,無論勝敗,丹陽郡和吳郡沿江的兵卒已經被伊籍抽調的差不多了,防禦力大大降低,甘寧已經有能力進攻沿江各縣了。可現在伊籍哪裡顧得了那麼多,劉備的軍令已經明說了,不惜一切代價救援張飛。?

十天之後,伊籍勉強湊了兩萬五千兵卒,展開第二輪救援活動。?

但就算這樣,伊籍也殺不透趙雲的防線,在到廣陵的路上留下一具具屍體。這很正常,論到打仗,趙雲能完爆伊籍十條街,更何況趙雲的優勢太大了,以逸待勞,優勢兵力,優勢兵種,優勢地形,伊籍能贏纔不科學。?

從這裡,也能看出劉備最大的劣勢了,那就是缺乏騎兵。?

多了不說,如果伊籍手中有一萬騎兵,可能結果完全就是兩樣。別看趙雲兵多,但趙雲的戰線也非常長,廣陵的東西南三個防線,都在伊籍的攻擊範圍之內,甚至北方都不是絕對安全地帶。?

如果伊籍有騎兵,趙雲就只能平均分配兵力了,相對來說、趙雲防線就會薄弱一些。可伊籍沒有騎兵,趙雲完全可以通過騎兵的機動力來彌補戰線的薄弱問題、?

這就是地理的優勢,南船北馬,不是說說而已。?

在古代,大多數戰亂,南北割據的情況,都是北方集團取得勝利,騎兵優勢就是一個主要因素。?

把長江當做分界線,北方集團可以好整以暇的打造戰船,訓練水軍,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南方集團只要有一次疏忽就完了。?

可南方集團不行,他不能訓練騎兵,一年不行就十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木頭又都是,沒有戰馬你拿什麼訓練騎兵,?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太祖北伐才被改變,必須要承認,朱元璋的勝利是有前提條件的,朱元璋能擊敗元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民族的意志在起作用,華夏民族的力量,永不磨滅的民族精神。?

…………?

***,開春了,總停電,嗚呼哀哉!?

第457章 徐公明火中取栗第196章 郭嘉破謀第384章 刀兵再起虎牢關第322章 意料之外的勝利第410章 調虎離山計中計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90章 調兵遣將第103章 掀開底牌第289章 風雲變幻天下動第206章 決一死戰第184章 袁尚逆襲第237章 半仙出手第313章 許仲康魔王附體第333章 黃漢升雪中挽弓第50章 張燕壓境第54章 忙裡偷閒應採花第224章 名將VS名將第96章 攻心爲上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244章 賈詡的目標第387章 籌謀天下的佈局第467章 兩邊都哭的戰鬥第66章 董卓之死第133章 攻城略地第372章 劉玄德其人其事第457章 徐公明火中取栗第186章 斬殺袁尚第356章 三悶棍打暈劉備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第178章 神醫華佗第431章 千里追殺似悠閒第239章 暗度陳倉第179章 雄心壯志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75章 冤假錯案第70章 貂蟬的逆襲第256章 梟雄們的底牌第229章 被低估的蔡瑁第60章 斬關落鎖取原平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104章 塵埃落定第340章 孫仲謀禍亂江東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167章 你要倒黴第45章 陰險算計第365章 舌燦蓮花說黃忠第203章 樂進決死戰高覽第52章 寒冰守城第181章 兩面三刀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434章 打老虎和拍蒼蠅第327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1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40章 孫仲謀禍亂江東第386章 洛陽之戰的前奏第305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2第187章 鄴城到手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424章 挾天子弊端初現第283章 合縱連橫天下事第105章 張彩提親第251章 兩封書信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311章 曹洪今日赴黃泉第347章 九真一假誑周瑜第290章 磨劍十年今出鞘第25章 人中呂布3第3章 造反的學問第239章 暗度陳倉第470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130章 關門放狗第287章 設下香餌釣金鰲第214章 離心離德第103章 掀開底牌第283章 合縱連橫天下事第215章 爲人作嫁第396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267章 郭嘉爲餌釣諸葛1第46章 趨虎吞狼第79章 出賣盟友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420章 刀光劍影酒中藏第217章 快刀亂麻第401章 劉玄德割肉飼虎第171章 虎豹騎VS先登營第493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2第241章 冰河世紀第23章 人中呂布1第90章 調兵遣將第323章 徐庶來投藏玄機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一百一十八章 運氣而已第391章 分髒的時候到了第312章 殺氣瀰漫的戰場第183章 人心浮動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112章 與虎爲鄰第293章 戰場最佳男配角
第457章 徐公明火中取栗第196章 郭嘉破謀第384章 刀兵再起虎牢關第322章 意料之外的勝利第410章 調虎離山計中計第459章 縱馬橫矛鬥千軍第90章 調兵遣將第103章 掀開底牌第289章 風雲變幻天下動第206章 決一死戰第184章 袁尚逆襲第237章 半仙出手第313章 許仲康魔王附體第333章 黃漢升雪中挽弓第50章 張燕壓境第54章 忙裡偷閒應採花第224章 名將VS名將第96章 攻心爲上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244章 賈詡的目標第387章 籌謀天下的佈局第467章 兩邊都哭的戰鬥第66章 董卓之死第133章 攻城略地第372章 劉玄德其人其事第457章 徐公明火中取栗第186章 斬殺袁尚第356章 三悶棍打暈劉備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第178章 神醫華佗第431章 千里追殺似悠閒第239章 暗度陳倉第179章 雄心壯志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75章 冤假錯案第70章 貂蟬的逆襲第256章 梟雄們的底牌第229章 被低估的蔡瑁第60章 斬關落鎖取原平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104章 塵埃落定第340章 孫仲謀禍亂江東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436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1第167章 你要倒黴第45章 陰險算計第365章 舌燦蓮花說黃忠第203章 樂進決死戰高覽第52章 寒冰守城第181章 兩面三刀第379章 壞心眼兒的下場第434章 打老虎和拍蒼蠅第327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1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40章 孫仲謀禍亂江東第386章 洛陽之戰的前奏第305章 中原一戰定江山2第187章 鄴城到手第182章 絕望之城第424章 挾天子弊端初現第283章 合縱連橫天下事第105章 張彩提親第251章 兩封書信第214章 敵我不分的毒計第298章 意料之外的大勝第311章 曹洪今日赴黃泉第347章 九真一假誑周瑜第290章 磨劍十年今出鞘第25章 人中呂布3第3章 造反的學問第239章 暗度陳倉第470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第130章 關門放狗第287章 設下香餌釣金鰲第214章 離心離德第103章 掀開底牌第283章 合縱連橫天下事第215章 爲人作嫁第396章 自古忠義兩難全第267章 郭嘉爲餌釣諸葛1第46章 趨虎吞狼第79章 出賣盟友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420章 刀光劍影酒中藏第217章 快刀亂麻第401章 劉玄德割肉飼虎第171章 虎豹騎VS先登營第493章 趙雲詐取陽平關2第241章 冰河世紀第23章 人中呂布1第90章 調兵遣將第323章 徐庶來投藏玄機第341章 孫伯符刀光如雪一百一十八章 運氣而已第391章 分髒的時候到了第312章 殺氣瀰漫的戰場第183章 人心浮動第242章 賈詡再出手第112章 與虎爲鄰第293章 戰場最佳男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