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再創那百家爭鳴

戰事愈發慘烈起來,特別是曹仁的救援軍隊和太史慈的外援軍隊,在弘農附近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曹仁和太史慈各自率領越兩萬軍隊,只用了半天時間,雙方就付出了近五千人的死傷代價。

洛陽附近的百姓叫苦不迭。

坦白說,李重和曹操都算有點良心,一再囑咐手下的將領不要太過騷擾百姓,但是,這只是一種美好的設想而已。

殺紅眼的軍隊那管這些,爲了能佔據一個有利地形,驅逐百姓,燒拆房屋,無所不用之極。雖然很少有兵卒直接衝百姓舉起屠刀,但其中的誤傷也不少,洛陽附近不說是十戶九空,也好不那裡去。

數天之內,澠池、新安等縣就華爲狼藉。

不過這天下總有閒來無事的人,比如漢代的大儒,鄭玄、司馬徽、管寧等人,特別是鄭玄這個老不死的,本來他應該在公元200年上下辭世,但被李重攪亂天下之後,鄭玄到現在還活的好好地,雖說滿頭白髮,但看上去再活三五年也不是問題。

當然,這人來洛陽站場見李重也不是純屬無聊,他們還是被李重的政令所觸動。

李重的政令就是正式進行科舉,不過在李重所主持的科舉開始,儒學經典再不是重要組成部分,趙國的科舉更接近於時事,相對來說,法家、雜家、農家、墨家所學在考試中佔據的比例更大。

於是漢代的大儒們不爽了,在他們看來,李重這時要掘儒家的祖墳啊。

仗着資格老,鄭玄帶領一衆儒家子弟來見李重,李重也不推辭,就在殺氣沖天的軍帳中接見了鄭玄等人。

簡單的見禮過後,鄭玄當先發難,拱手道:“陛下,科舉制度確實是選拔人才的最好方式,國之幸焉、民之幸焉,但不知陛下爲何打壓儒學,不重視四書五經呢,如此一來,豈不要天下大亂。”

“鄭大師……言之過重了吧?”李重皺起眉頭,有些不悅的問道。

鄭玄一拱手,慢慢說道:“鄭玄此言並非危言聳聽,獨尊儒術,方是天下正道,如若不然,如何教化萬民?”

李重直勾勾的看着鄭玄,良久沒有說話。

按照常理來說,李重罷黜儒家一門獨大的行動有點操之過急了,李重應該再擊敗曹操之後,攜席捲天下之威,強行推動此事,如此一來,華夏的儒生應該不敢造次,就算有所波瀾,也不會形成天下洶洶之勢。

但是,李重卻有另外一個想法,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就不說了,其次,李重就是想看看儒門到底能有什麼動靜,矛盾儘早爆發,將來的隱患也會少點,不然的話,這些儒生暗藏心思,隱秘起來,也必勝後患。但現在提前見所有的隱患引發出來,李重就可以先下手爲強……斬草除根。

歷史上有一位帝王很猖狂,那就是鯨吞六國的秦始皇嬴政,但秦始皇有一點比較倒黴,就是焚書坑儒一事。

焚書坑儒可是歷史上一件大事,李重在後世就聽說過無數次,但實際上,秦始皇真沒幹過這事,秦始皇做的是焚書坑術,術士的術,當然了,這種歷史事件貓膩太多,誰也分不清真假,但有一點李重可以肯定,那就是儒家經典並沒有失傳多少,也就是說,即使秦始皇幹過焚書坑儒的舉動,動作也不會太大,並不像史書上描寫的那麼殘暴。

其實,李重自己倒是很想幹一下焚書坑儒這樣瘋狂的舉動。

還有就是李重對鄭玄等人很是不齒,你也不夠就是個比較有學問的老頭而已,考試考什麼內容是你們說的算的嗎?君不見後世千人罵、萬人恨的英語四六級,不一樣考的轟轟烈烈,引無數英雄才子盡折腰,嗯……說是欲哭無淚也可以。

看了鄭玄半天,李重這才冷笑一聲,徐徐問道:“鄭玄……我問你,神農氏嘗百草,教人農桑之事,是否稱得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毫不猶豫的答道:“自然。”

李重又接着問道:“有巢氏教化百姓修建房屋,躲避狼蟲虎豹,寒風驟雨,是否算的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依舊答道:“自然。”

李重接着說道:“那我再問你,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烹煮食物,讓上古百姓擺脫飲毛茹血的生活,算不上的上德被天下呢?”

鄭玄答道:“自然,三皇自然都算得上德被天下的聖人!”

“呵呵……”李重笑了笑,接着問道:“那朕再問你,倉頡算得上德被天下嗎?”

鄭玄猶豫了一下,說道:“倉頡造字,開啓民智,自然也稱得上德被天下。”

“那好!”李重眯起眼睛,點頭道:“我再問你,你們儒家的至聖先師孔丘……有什麼德被天下的舉動?”

鄭玄毫不猶豫的答道:“孔聖人治學傳書,開創儒門聖學,教化萬民,怎麼稱不上德被天下?”

李重聞言啞然失笑,說道:“鄭玄,說的具體一點,你看上面的幾位聖人,做事多實際,讓天下萬民免於凍餓之災,虎豹之噬,結束結繩記事的愚昧時代,都是看得見,說得出的功德,你那個開創儒門聖學,是能讓老百姓生活富足呢,還是能讓百姓免於刀兵之禍,疫病困苦呢?”

鄭玄聞言豎起眉毛,急聲道:“我儒門養胸中浩然正氣,修身養性,治國修政,怎麼算不上功德呢?”

這次李重到沒有直接說鄭玄的話華而不實,只見李重嘆了口氣,慢慢說道:“鄭玄先生所言極是,儒家修身養性,胸中浩氣長存,確實令人敬佩。但是,鄭玄先生告我,你們儒家有多少人胸中浩氣長存呢?”

“這樣吧,幹說不練假把式,看看現在天下的形勢,四分天下我李重獨佔期三。介紹一下這位,張遼張文遠,雁門馬邑人。”

指了指張遼,李重鄭重其事的說道:“張遼乃一介武夫出身,大概也算得上兵家了,看看,現在兵甲只是,我趙國佔據絕對上風。”

“還有這位……”李重又指了指馬均,接着說道:“這位先生叫做馬均,算是雜家吧,發明無數攻城器械,讓我軍能在機械力量上遠遠超過曹操。當然,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馬均還發明瞭翻水車之類的農用工具,使我趙國糧食產量增加了一層之多,稱得上善莫大焉吧。”

說完馬均,李重又指了指李儒,接着說道:“還有這位,一介小吏而已。”

聽了李重挪揄之言,李儒聞言也不惱,在原地抱了抱拳,嘿嘿一笑。

李重接着說道:“這位先生算是法家吧,整頓吏治,使我趙國令行禁止,官員盡力,也算是一件功勞了。”

最後李重指了指華佗,點頭讚道:“這位是張機……張仲景先生,想來鄭玄先生應該有所耳聞,還有一位華佗先生身在江南,就先不提了。這二位先生算是醫家,說實話,我本人認爲,千百年後,張機和華佗的歷史地位要遠遠高於我李重,也在你等之上,別瞪眼睛,這就是實話。”

看了看鄭玄等人怒目圓睜,李重呵呵笑道:“怎麼,你們儒家修身養性,也有嫉妒之心嗎?我說的是真的,就說我李重李子悔吧,說好聽點,是一位開國帝王,說不好聽點,就是篡逆之輩,至於我能把國家治理的怎麼樣,呵呵……”

“但就算我將國家治理的欣欣向榮,也不能成那萬世之基,但是兩位醫家的著作卻可以流傳千古,一直救治百姓,這纔是善莫大焉。”

說道這裡,李重挺直腰身,沉聲說道:“好了,現在你們看,我趙國各方面皆有傑出的人才,洛陽大戰我李重也佔盡上風,那麼……你們儒家既然厚着臉皮來見我,就要拿出真本事來,你們儒家不是一直參悟內聖外王的本領嗎,那麼……趁着我們大兵壓境的機會,現在你們派個人去說降曹孟德吧!”

鄭玄聞言立即苦起臉說道:“陛下,那曹孟德自陳留起兵,橫掃天下,幾無敗績,僅屈居於陛下之下,如此人物,自然心志堅定無比,豈會因爲他人一言而降,陛下這個要求太強人所難了,恕五入門一派無能爲力。”

“呵呵……”

李重聽得冷笑不已,寒聲道:“如此說來,你們儒門就是沽名釣譽之徒了,朝廷安定,百姓和睦,四夷賓服,就是你們儒門教化天下的功勞了。可要是天下大亂,烽煙四起,讓你們儒門安定天下就強人所難了,那就是宦官作亂,奸臣把持朝政了。我怎麼看,你們儒門都有些欺世盜名呢?這推諉的本領,天下無出其右者。”

李重這話說的可不是誅心之言,看看歷朝歷代該跌更替,征戰不休之時,都是法家,縱橫家,兵家攪動風雲的時刻。

看看春秋戰國,李裡、商鞅、孫武、白起,管仲樂毅等人,哪一個是儒家學子。孔老二和老孟遊遍天下,也沒得到過各國國君的重視,不能說各國的君主眼光都不好吧。不說別人,孔子也在魯國當過官,結果魯國還是被齊國滅了。

千萬別說魯國國君昏庸,國君都跟猴精一樣,還要你們大臣幹什麼。

第30章 喜從天降第329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3第87章 損失慘重第166章 靜觀其變第8章 暴君董卓第193章 烏桓騎兵第220章 致命失誤第385章 魏延挽弓射曹操第344章 小人物扭轉乾坤第287章 設下香餌釣金鰲第172章 戰況焦灼第255章 一切爲了時間第336章 熾焰千里化浮屠第495章 再創那百家爭鳴第421章 聳人聽聞的想法第413章 你來我往話宛城第129章 殺入河套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218章 袁譚投降第388章 明知是坑還要跳第14章 食言而肥第439章 徐公明雪中藏兵第250章 躺着也中槍第25章 人中呂布3第322章 意料之外的勝利第35章 被俘的陳琳第487章 徐庶定計破曹休第147章 將星隕落8第311章 曹洪今日赴黃泉第221章 屠城滅族第382章 曹操劉備分西蜀第126章 三光政策第402章 他日因得今日果第144章 將星隕落5第380章 屁民的幸福生活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459章 曹操的強勢反撲一百一十八章 運氣而已第339章 出茅廬陸遜建功第428章 輸不起和輸得起第152章 戰後餘波第84章 報應來了第293章 戰場最佳男配角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152章 戰後餘波第45章 陰險算計第95章 血腥戰場第92章 最好的激勵手段第422章 天下博弈誰持手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27章 狠辣的袁紹第212章 焦頭爛額第230章 可笑的弱點第399章 三國的隱藏boos第183章 人心浮動第52章 寒冰守城第465章 哭笑之人對相轉第173章 全不好過第211章 毫釐之差第248章 亡命之徒3第175章 圍困鄴城第358章 傳說中的反偷襲第61章 大殺四方第437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2第336章 熾焰千里化浮屠第119章 互不信任第86章 烈火燒營第367章 黃忠無奈投河北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75章 冤假錯案第34章 天下如棋第24章 人中呂布2第235章 進退兩難的曹操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416章 石城之內布戰局第175章 圍困鄴城第300章 萬點寒星射張頜第482章 殺俘三千迫城降第75章 冤假錯案第403章 仁慈的劉封將軍第218章 重燃戰火第1章 茫然中箭第417章 瘋狂的火力壓制第395章 羣雄輪戰猛張飛第282章 江東美人入幕來第266章 郭嘉和諸葛亮第219章 無解烏龜流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211章 毫釐之差第11章 烏合之衆第225章 猛將VS猛將第425章 大霧將起水戰來第236章 趙雲卸甲戰夏侯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177章 滿肚壞水第392章 陸伯言出謀劃策第207章 趙雲走馬刺文丑第9章 動手之前的準備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儒門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30章 喜從天降第329章 碧水東流至此回3第87章 損失慘重第166章 靜觀其變第8章 暴君董卓第193章 烏桓騎兵第220章 致命失誤第385章 魏延挽弓射曹操第344章 小人物扭轉乾坤第287章 設下香餌釣金鰲第172章 戰況焦灼第255章 一切爲了時間第336章 熾焰千里化浮屠第495章 再創那百家爭鳴第421章 聳人聽聞的想法第413章 你來我往話宛城第129章 殺入河套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218章 袁譚投降第388章 明知是坑還要跳第14章 食言而肥第439章 徐公明雪中藏兵第250章 躺着也中槍第25章 人中呂布3第322章 意料之外的勝利第35章 被俘的陳琳第487章 徐庶定計破曹休第147章 將星隕落8第311章 曹洪今日赴黃泉第221章 屠城滅族第382章 曹操劉備分西蜀第126章 三光政策第402章 他日因得今日果第144章 將星隕落5第380章 屁民的幸福生活第361章 脣槍舌劍話虎牢第459章 曹操的強勢反撲一百一十八章 運氣而已第339章 出茅廬陸遜建功第428章 輸不起和輸得起第152章 戰後餘波第84章 報應來了第293章 戰場最佳男配角第136章 陰險的大耳賊第152章 戰後餘波第45章 陰險算計第95章 血腥戰場第92章 最好的激勵手段第422章 天下博弈誰持手第368章 關羽怒提青龍刀第27章 狠辣的袁紹第212章 焦頭爛額第230章 可笑的弱點第399章 三國的隱藏boos第183章 人心浮動第52章 寒冰守城第465章 哭笑之人對相轉第173章 全不好過第211章 毫釐之差第248章 亡命之徒3第175章 圍困鄴城第358章 傳說中的反偷襲第61章 大殺四方第437章 蔡瑁的疑兵之計2第336章 熾焰千里化浮屠第119章 互不信任第86章 烈火燒營第367章 黃忠無奈投河北第472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75章 冤假錯案第34章 天下如棋第24章 人中呂布2第235章 進退兩難的曹操第185章 功虧一簣第416章 石城之內布戰局第175章 圍困鄴城第300章 萬點寒星射張頜第482章 殺俘三千迫城降第75章 冤假錯案第403章 仁慈的劉封將軍第218章 重燃戰火第1章 茫然中箭第417章 瘋狂的火力壓制第395章 羣雄輪戰猛張飛第282章 江東美人入幕來第266章 郭嘉和諸葛亮第219章 無解烏龜流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211章 毫釐之差第11章 烏合之衆第225章 猛將VS猛將第425章 大霧將起水戰來第236章 趙雲卸甲戰夏侯第378章 黃忠陣前招文聘第177章 滿肚壞水第392章 陸伯言出謀劃策第207章 趙雲走馬刺文丑第9章 動手之前的準備第456章 進退兩難的儒門第355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