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歸漢

諸葛亮聞聽柳飛所言也是心中大震,他與龐統的名號皆是自龐德公那傳出的,爲時不久,而柳飛卻是一口便即喊出,這就說明人家早就注意自己了,心中念轉。面上卻是絲毫不露聲色,仍自是手中大扇輕搖。

劉備卻是已然定了主意。他方纔便已覺察這個年輕人的不凡,又聽柳飛提及當日錦囊所提的龍之一事,心下更是熱切。當下便即起身離座,走至諸葛亮身前,已是一揖到地,道“備本愚魯之人,方纔竟是未識大賢於面前,多有失禮之處,還望先生寬宥。”

諸葛亮忙自起身,側身避開,口中道“皇叔怎可如此,亮安敢受之。適才多有狂妄之語,已是無禮。皇叔身邊有柳公此等高士,仍能靜心聽亮饒舌,亮已是敢受莫名,今再如此,豈不讓亮無以自處”說着,在一旁忙自還禮。

劉備眼見諸葛亮並不鬆口,面現悽容,道“先生今日肯勞動玉趾以臨襄陽,當是覺備尚爲可教之人。然現在竟不肯再次指教,可是仍怪備禮數不周了。吾師雖高士,然乃出世之人,少在備之身邊。今事之大略俱賴元直等人幫襯,然因備之不堪,仍感心力不濟。如今天子被囚,漢室將頹,天下百姓民不聊生。備本鄙薄,卻不自量,欲伸大義於天下,奈何備才短智淺,自涿縣起兵,十餘年間,狼奔豕突,竟不得寸土存身。常思無賢才諮之,後得元直等人。又賴族兄景升公收留,機緣巧合之下,始有荊州。先生天縱之才,方纔所言句句皆是切中弊端,實高士也。備本欲求先生長留身邊。時時請教,然今卻因備少禮,而不肯暢言,竟使百姓仍置身火炙,江南將迎北地鐵蹄,此俱備之罪也。”言罷,已是淚如雨下。

旁邊衆人眼見到了這般地步,俱皆不忍。司馬徽等人俱是輕嘆。徐庶更是急的直跺腳。柳飛卻是心裡暗暗偷笑,心中大讚這個徒弟。果然是淚腺發達,要哭便哭。這等演技若是在後世,進入演藝圈,絕對是大腕級明星。只是此時面上絕不露半絲異色。亦只是輕輕搖頭,滿面可惜。

諸葛亮聞聽劉備所言,也是心下感動。眼見劉備哀泣,實不忍心,又見衆人都是滿面哀容,實是不容自己再推了。不由得喟然一嘆,方慨然道“皇叔時時心存百姓,真仁君也。既是不棄亮之淺薄,亮願供驅馳便是。”

劉備聞聽,如聆仙樂。頓時大喜收淚。對着諸葛亮已是雙膝跪倒,顫聲道“多謝先生允諾。吾代天下蒼生謝過先生了”說着,便要叩下頭去。

他這一來,慌得諸葛亮已是噗通跪倒,雙手扶住後,又自伏地道“不可!亮即已應允,皇叔便爲亮之主公,焉有主與臣跪之理,萬萬不可啊”口中說着,卻是不敢擡頭。

劉備這才停住,起身將諸葛亮雙手扶起,猶自雙目含淚,口中道“先生快快請起。備自知官卑職微,以先生之能,實是大材小用了。只是爲了天下百姓,就委屈先生了。若有來世,備願結草銜環以報之”

諸葛亮聞聽大是感動,跪地抱拳道“主公待亮,至誠也。亮無以爲報,願將此生所學,盡付主公,雖百死無悔矣”說罷,亦是叩頭而泣。劉備趕忙扶起。

衆人眼見事諧,俱皆大喜,紛紛上前道賀。挨着龐統時,卻被諸葛亮一把拉住,道“士元休耍滑頭,汝之本事,別人不知,吾豈不知。今吾主求賢,吾即歸之,汝也休想清閒”說罷,轉頭向劉備道“主公,龐士元大才也,其能尚在亮之上也,萬不可失之交臂”

龐統愕然,劉備卻是大喜,上前躬身相請。x君x子x堂x首x發x柳飛在旁看着,心下歡愉,眼見龐統還待推辭,遂開口道“士元還不肯答應,可是嫌玄德心意不誠,亦要玄德跪求不成?”龐統大窘,待要分辨,劉備卻是便要跪下,慌得龐統連忙扶住,只得應了。

柳飛哈哈大笑道“你個小龐統,卻是心大地很。我可明告於你,你與玄德這份機緣,早在你我昔日相見之時,吾便知矣。你今日歸之,卻也不是白做,吾便去你日後一難報之吧。”

龐統愣然道“柳公知吾日後有何難?”柳飛微微一笑道“汝本在川中落鳳坡將會被萬箭攢身而亡,今吾便往川中一行,將日後害你之人解決掉,以報你歸漢之情,你可滿意”

龐統哪裡肯信,只道柳飛戲耍於他,卻也並不在意,只是呵呵笑着謝了。諸葛亮卻是心中一凜,若有所思。他於卜卦推演之術,亦是涉獵極深。亦曾算過龐統在西方似有一難,顯是極爲兇險,只是再要深算,卻是不能。而今聽的柳飛所言,和自己所算一加印證,焉能不驚。

柳飛見大事已定,便對劉備道“玄德,今日本是荊襄大宴,你這個做主人的,離席太久豈不失禮。且把所有事情放一下,大傢俱往前面暢飲,但有何事,等到晚間再說。”說着,已是大袖一擺,當先而出。

劉備領諾,邀衆人往席上去坐。諸葛亮、龐統俱皆相辭,都言先回去收拾一番,晚間便來相聚便了。劉備既得二人,自是知道他們定要回去交代一番,便即準了。自己卻與徐庶跟在柳飛、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後面往正廳行去。路上,徐庶極是興奮,玄德奇怪問之,徐庶道“主公今日可是得了大賢了。那孔明實是身負不世之才,堪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其自做梁父吟,常自比管仲樂毅。庶當日便曾想爲主公薦之,奈何其當時正在求學,恐其不應,方想過些時候再說,今不想卻是自己來了,真是天佑我主也。”

劉備欣然。徐庶又道“那龐士元吾雖不識,卻也是嘗聞大名。孔明道號伏龍,龐統便是那道號鳳雛的了。而今更得孔明與柳公賞識,其纔不問可知。昔日水鏡曾有言道: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今二人俱歸,吾主大業可期矣。”

他自興高采烈的說着,劉備忽地心中一動,想起柳飛所言的錦囊,忙自伸手自貼身處取出,急急打開,卻見裡面又是一個錦囊,尚有一絹,上寫着將此囊交與孔明即可。不由緊了緊手中錦囊,暗暗提醒自己,晚間切莫忘了。

幾人回至正廳,繼續大宴,直到亥時方停。衆武將大多醉倒,只幾個老成持重之人尚自清醒。至於張飛等三人卻是早早便被擡了下去,鼾聲大睡去了。劉備將一衆賓客送出,方邀了徐庶、田豐、沮授、陳羣、趙儼、蒯氏兄弟一同至書房說話,武將卻只有太史慈、洪銳相隨。管亥自在門外站了,將門守住。柳飛卻是單單叫了賈詡,自回居室,道是有事安排,讓劉備他們自行該做什麼便做什麼好了。

二人至室內坐定,柳飛方開口道“文和今日見此情景,作何想法?”賈詡聞聽,微微一嘆,道“究不知主公卻是如何做得,竟有這般氣候。如今但需操演士卒,多歷戰事,大事可成矣。”

柳飛呵呵一笑,遂將前因後果俱皆相告,待到賈詡聞聽取這荊州,早在十餘年前便已經開始佈局,不禁大吃一驚。旋即又疑惑,既是早已有所佈置,爲何直到此時方始發動,而讓劉備竟遭十餘年之罪。

柳飛呵呵笑道“若無這十餘年,其手下何來這多賢才?且其時中原之地,北方纔是民衆聚集之地,人口盡集於北方。那是便來這荊州,也不過是發展民力,囤積儲備而已,這些事便尋一少有才智之人便儘可做得,若讓玄德在此,不過是多了個劉景升而已,對其日後爭戰有何助益?況北方之地,便能爭得一點是一點,爭不到也積蓄了實戰的經驗,圈攬了人才。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呵呵,文和,吾卻是不信,你到此時還想不透整個事情”說着,微笑看着他。

賈詡一鄂,心中嘆息,知道在此人面前,自己實是無施展的餘地。遂無奈的道“先生可是欲將北方之地攪渾,使諸侯將精力盡皆轉往北地,給江南以發展的契機。如此,北方大戰,而南方修養。北方混亂,而南方平靜。人口便也隨之流動,自行遷往江南以充之。屆時,等到北方一統後,雖得了百戰之兵,然民政基礎已是譭棄大半,便是兵士也大有厭戰之心。”

說到這,擡頭看了柳飛一眼。見其只是微笑,便只得接着道“爭戰,便需補給。而民政崩壞,便難以保證暢通的補給。故此時,雖得大勝之勢,卻難支撐繼續南下,就需要修養生息,以復民生。而南方則正好反之,經多年積蓄,民間殷實,國庫豐裕。只要將士卒多加演練,於北方修養之時,或者趁北方爭戰之時,揮兵向周邊,只幾場戰事,便可成軍矣”說到這,便聽了下來。

柳飛呵呵笑着,道“便只這些,在沒有了嗎?吾非猜忌之人,也非不能容物,文和何須韜晦,可暢言之”

賈詡終是臉色變了變,才又接着說了下去

第225章 龍現第226章 歸漢第72章 定親第91章 英雌第194章 激情第391章 海上第321章 教主第113章 對歌第180章 神威第344章 歸天第107章 收心第198章 暗救第291章 重創第55章 療治(二)第316章 鬼徒第349章 顯殺第123章 薦賢第34章 玉隕第350章 雍州第273章 潼關(二)第2章 山中第365章 登基第108章 教誨第64章 大儒第109章 土着第65章 書法第294章 祝融第218章 切磋第274章 敗退第360章 壽春第229章 得第81章 亂殺第165章 治癒第259章 夜襲第108章 教誨第336章 得骨第382章 獲救第21章 增功第296章 妖蹤第167章 聯姻第97章 反目第209章 喜聞第34章 玉隕第382章 獲救第384章 虎癡第214章 夾擊第131章 挾天第102章 身死第168章 調教第353章 奮威第172章 悍衛第114章 暗布第110章 收服第242章 涪關第290章 死靈第95章 傾訴第383章 降蜀第186章 癔症第291章 重創第22章 傳史第2章 山中第56章 請求第399章 神戰第283章 烏龍第61章 心境第190章 揚帆第313章 覓蹤第57章 歸途第108章 教誨第102章 身死第280章 哭求第391章 海上第387章 真相第25章 怪病第215章 會師第89章 長安第49章 詰問第86章 火併第152章 入荊(二)第19章 考驗第215章 會師第264章 平定第151章 入荊(一)第210章 難爲(一)第7章 拜師第47章 相邀第21章 增功第249章 身死第167章 聯姻第131章 挾天第277章 病危第316章 鬼徒第14章 偶遇第44章 再亂第184章 天劫第110章 收服第107章 收心第376章 遇鬼第58章 酣鬥第68章 造紙
第225章 龍現第226章 歸漢第72章 定親第91章 英雌第194章 激情第391章 海上第321章 教主第113章 對歌第180章 神威第344章 歸天第107章 收心第198章 暗救第291章 重創第55章 療治(二)第316章 鬼徒第349章 顯殺第123章 薦賢第34章 玉隕第350章 雍州第273章 潼關(二)第2章 山中第365章 登基第108章 教誨第64章 大儒第109章 土着第65章 書法第294章 祝融第218章 切磋第274章 敗退第360章 壽春第229章 得第81章 亂殺第165章 治癒第259章 夜襲第108章 教誨第336章 得骨第382章 獲救第21章 增功第296章 妖蹤第167章 聯姻第97章 反目第209章 喜聞第34章 玉隕第382章 獲救第384章 虎癡第214章 夾擊第131章 挾天第102章 身死第168章 調教第353章 奮威第172章 悍衛第114章 暗布第110章 收服第242章 涪關第290章 死靈第95章 傾訴第383章 降蜀第186章 癔症第291章 重創第22章 傳史第2章 山中第56章 請求第399章 神戰第283章 烏龍第61章 心境第190章 揚帆第313章 覓蹤第57章 歸途第108章 教誨第102章 身死第280章 哭求第391章 海上第387章 真相第25章 怪病第215章 會師第89章 長安第49章 詰問第86章 火併第152章 入荊(二)第19章 考驗第215章 會師第264章 平定第151章 入荊(一)第210章 難爲(一)第7章 拜師第47章 相邀第21章 增功第249章 身死第167章 聯姻第131章 挾天第277章 病危第316章 鬼徒第14章 偶遇第44章 再亂第184章 天劫第110章 收服第107章 收心第376章 遇鬼第58章 酣鬥第68章 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