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漢中平元年1月,曹操發佈討董檄文。
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羣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各在諸候在接到曹操的檄文後,紛紛起兵響應。
正當皇甫超博準備整備兵馬的時候,卻突然接到了孔伷派人來傳喚,說是要他趕去汝南,有要事相商。皇甫超博覺得奇怪了,明明現在孔伷應該響應檄文起兵了,怎麼這個時候還來叫自己去汝南呢?皇甫超博見狀,馬上讓人招黃忠、婁圭和棗祇三個人過來,將自己心中的疑惑講了出來。話說孔伯父還是如同歷史上一般,被任命爲豫州刺史,在得到董卓朝庭任命後,孔伯父很快就前往汝南的平輿上任去了,至於穎川太守的位子交給了許靖。
三人聽完後,都沒有說話,黃忠雖然也有七十多的智力,但畢竟是武將,而棗祇則是以內政爲主。兩人聽了皇甫超博的話,都轉過頭看着婁圭。婁圭在被皇甫超博招攬後,並沒有給他什麼實質上的位置,只是作爲皇甫超博的軍師的身份來出謀劃策。聽了皇甫超博的話,婁圭捋了捊自己的長鬚,呵呵一笑,對皇甫超博幾個人道:“此事易耳,孔豫州此番招公子前去,一定是問公子對於曹操討賊檄文的態度。作爲清流人士,孔豫州肯定是想響應檄文、起兵討賊的。但是拿不準公子的態度,因爲畢竟皇甫老將軍和朱老將軍現在都還在洛陽董卓的手中。如果他不弄清公子的態度,萬一等他起兵後,公子因爲顧忌兩位老將軍的安危,投靠董卓,那麼長社城中的兵馬雖不多,但都是久經戰陣的精銳,再加上黃、典二位將軍和幾個武將的勇猛,還有公子在異人中的影響力,輕則可以將其置於死無葬身之地,重則整個反董盟軍煙消雲散。如果老夫推測的沒有錯的話,孔豫州一定會要求公子與他一起出兵。”
衆人一聽,都愰然大悟,於是幾個人又商量了一下如何應對。待將這些都捊清楚後,皇甫超博馬上帶着典韋,領着一百虎賁騎兵往漢南治所平輿而去。
兩天後,皇甫超博才趕到了孔伷的刺史府。
一進書房,孔伷就給皇甫超博看了一樣東西,皇甫超博一看,原來就是曹操的檄文。不由得心中暗暗得意,還好哥現在手裡有一個軍師,果然是因爲起兵的事情,但是臉上還是裝着一臉茫然的樣子看着孔伷。
“以賢侄之意,老夫是否應該起兵響應?”孔伷道;
皇甫超博點了點頭。
“那賢侄也會隨老夫一起起兵?”
“小侄肯定是追隨伯父出兵的。”皇甫超博道;靠,老子等這個已經等了兩年多了,不起兵纔怪呢。
“那賢侄就不怕義真兄和公偉兄二人受到牽連?”
妖孽啊,才八十多的智力就這樣了,換成小蟲子和小鳥他們那樣近百的智力,那啓不是真是算無遺策了。原來真的是怕自己不起兵,在後面捅他的菊花呀。孔伷是知道皇甫越博的實力,雖然兵不多,但是手下有幾個得力的武將,再加上在異人中的影響,萬一皇甫超博真的在長社起兵的話,還真的不好說。皇甫超博想着婁圭和自己說的那些話,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組織了一下語言,道:“董賊無道,禍亂朝綱。天下義士均應羣起誅之。伯父和恩師雖然身陷洛陽,但是一定會同意小侄的舉動的。如果超博不起兵的話,反而會遭到兩位前輩的責罵,甚至有可能會逐出家族,逐出門牆。至於孔伯父所擔心的事情,超博覺得,董賊並不敢做,不說恩師和伯父都是天下名士,就是以我北地皇甫家的聲望,董賊也不得不考慮關西士族的反應。”
孔伷一聽,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總算是鬆了口氣。“那好,本官立即就起兵伐董,你先回長社做好準備,待本官大軍一到,就隨本官一同前往酸棗會盟。”
“下官領命。”皇甫超博正準備回長社準備,沒有想到孔伷突然要他到兵營將自己的親衛湊足一千的禁衛級別的兵馬。於是皇甫超博又到平輿軍營中招了八百禁衛級別兵馬,然後快馬趕回長社城做好準備,現在皇甫超博手裡有虎賁騎兵三百、長弓兵三百、長槍禁衛二百和刀盾禁衛二百。至於爲什麼和NPC諸候一起出兵,這個皇甫超博也是有目的的,畢竟皇甫超博不想做那個出頭鳥,再則跟着NPC諸候還是好撿簍子一些。
皇甫超博一回到長社城,便馬上做起安排來。先是將各將的官職做了一下調整。黃忠和陳靖還是任長社縣尉,但是由賈靜和棗祗兩個留守長社,兵力爲陳靖領五千兵馬,獨孤三兄弟再加上十個武者協助。黃忠帶5000郡國兵(2000騎兵,槍兵、弩兵、刀盾兵各1000),而自己則統領校尉名下的一千五百兵馬(包括一千禁衛士卒,五百鮮卑騎兵)再加上千餘輔兵和數十名已經學會製作攻城器械的工匠一行人。以婁圭爲軍師,典韋、周倉、裴元紹、呼延都爲將一同出戰。不僅如此,皇甫超博爲了此次劇情大戰,還將手裡所有的達到轉職並且又資質比較好的武者,一口氣轉職了五個武將,這些都是皇甫超博黃忠一直盡心培養的武者,如會水戰的周義,還有就是兩個步將周石、吳彬,兩名弓將趙銳、鄭鋒,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武將相對於歷史武將而言,技能和陣法方面還相差太多,而且,都還是武力將,沒有一個是內政將領。
十天後,孔伷領兩萬大軍一萬多輔兵來到長社,匯合皇甫超博的兵馬後,一行兩萬六千五百大軍近四萬人馬朝酸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