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

博望坡。

孫燦領大軍出了博望坡,沿路並未急行,只是和衆某臣武將,說說笑笑,耐心的準備等着張遼的捷報。

不多時,張遼遣來書函,趙雲喜聲說道:“捷報到矣。”

孫燦拆開書函一觀,大失所望,信中內容並無任何捷報,張遼只是說自己奉命奇襲得了新野,但就在準備請劉備入城,將他一舉擒拿的時候,劉備突然撤軍轉道回了樊城。

並且在撤退前,做好防禦措施,隨時準備抵禦新野的軍隊。

孫燦將書函叫給了衆人,說道:“好一個劉備,我到是低估你了。居然可以看破我們的計策,撤回了樊城。”

“不可能啊!”賈詡調查過劉備,知道劉備的能力在於收攏人心,知人善用,對謀略計策,不是很在行,應該不足以看破郭嘉出了這條計策。關羽、張燕也沒有這個能力啊!

“難不成,劉備收得一賢才?”這個念頭,在他的腦中一閃而過。

劉華皺着眉頭,心裡有些憂慮,荊州能人無限,但能在短時間內看破此計者惟有徐元直、龐士元兩人而已(諸葛亮此刻還是小屁孩,即便在聰明,也厲害不到哪裡去),他說道:“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折而不撓,終不爲下者,乃世之豪傑。關羽、張燕虎熊之將熟知行軍佈陣之道,領軍作戰之法。他們各個雖是英才,但無遠見,遠謀,不至於看破此計。應該,令有高人爲其謀劃,我等還須謹慎而行。”

孫燦一點頭,對賈詡道:“文和,立刻調查是否真有其人,若有,儘快回報。”

賈詡點頭應了一聲。

樊城是一座古老的城鎮,雄居中原南緣的中心,是襄陽的重要門戶,與襄陽隔江相望,北望中原大地,南行東去的交通自然是漢江爲其提供了便捷之徑。

只要攻破此城,攻入襄陽就指日可待。

因此,孫燦在新野休整不到三天,就提兵直奔樊城。

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年)十一月。

孫燦大軍兵臨樊城城下,樊城守軍劉備下令嚴閉四門,死守不攻。

樊城以北,三十里外,孫燦軍軍營,大帳。

孫燦正和謀臣商議攻克樊城一事,張飛突然走進帥帳要求出陣罵戰。

孫燦考慮了一會兒,覺得是應該試試樊城守軍的虛實,也就欣然同意了下來,讓他領兵五千,前去罵戰。

張飛高興的走出了帥帳。

不久,賈詡走了進來,他將剛剛收到的信息告訴了孫燦,說道:“主公,剛剛收到消息,劉備軍中確有能力。此人姓徐,名庶,穎川人氏,其餘一切不詳。只知道他在十年前來到荊州求學,爲人非常勤奮刻苦,在加上天資聰穎,短短几年就成了荊州出名的才子。”

劉華淡淡一嘆,心道:“果然是他。”

郭嘉這時接口道:“此人嘉聽說過,是穎川出名的少年俠士,爲友報仇,後遠走他鄉。想不到竟會棄武從文,在荊州學習治國用兵的本領。”

孫燦沒想到徐庶,竟有如此名氣,看來取荊州比想象中要困難的多呀!

轉念一想,如果事事都那麼順利,那還有什麼意思,有輸有贏,纔是戰場嘛!當即攤開地圖,讓衆謀士一起商討良策。

************************

荊州議事廳。

劉表剛剛得到劉備敗回新野的消息,眉頭頓時皺了起來,長嘆了口氣,道:“真乃天亡我也。”

劉備幾乎是他最後的希望,此刻就連劉備也遭到了慘敗,他真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無奈之下,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議。

劉表此刻雖然才五十五歲,但是因爲孫燦的關係,害怕孫燦將他的所作所爲公佈出去,使他自己名聲掃地。爲此,常常睡不安枕,夜不能寐,幾年下來,竟老了十來歲,象極了一個病入膏肓的老頭。

他說道:“玄德弟也無法抵禦孫燦攻勢,諸位說說如今應該如何是好。”

蔡冒給韓嵩使了個眼色,韓嵩出班先道:“主公,此戰全是劉備之過也。”

劉表還未完全糊塗,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怪罪玄德弟?”

蔡冒一聽劉表如此維護劉備,中心不快,陳述厲害,道:“主公,劉備信不得啊!此人狼子野心,在境內處處散佈仁義。使得境內百姓人心浮動很大,有的甚至說出讓主公退位,由劉備來擔任荊州牧一職。說是如此一定可以讓荊州百姓過的更好,更富足。”

劉表聽了有些遲疑,問心腹謀士蒯良,道:“果有此事?”

蒯良想了一會兒,他確實聽過蔡冒所說的流言,但他相信劉備不是這種小人,何況,現在也只有劉備可能抵擋孫燦軍的大軍。如果對他多加懷疑,惹他反戈一擊,那就大大的不妙了,於是說道:“主公,流言止於智者。玄德公初來咋到,既無作爲,又無異向,還得主公如此看中。委以重任,相信他一定不會辜負主公”

劉表點點頭,說道道:“賢弟與我,都是漢室後裔,應當不會又負與我。玄德寬厚,不象是個奸險小人。”

張允道:“主公,知人知面,不知心啊!劉備在徐州就和孫燦有很深的來往,孫燦大婚時,更是親入壽春祝賀。

你不覺得劉備來的太巧了嗎?早不來,晚不來,偏偏等到孫燦兵發襄陽的時候到來。這也太巧合了吧?”

劉表詫異道:“張將軍是懷疑劉備和孫燦早就已經篡通一氣,謀取我荊州的?”

“沒錯!”張允接着誹謗,道:“正是如此,博望坡一戰過於怪異。主公,試想一下,劉備潛伏博望坡此事無人知曉。當時,趙雲揮軍八千殺向新野,而新野僅有一千人。

趙雲軍兵精將勇,而新野守軍卻皆爲老弱病殘,戰鬥力低下。

試問,精兵克弱城天經地義,孫燦絕對不會率軍支援。可,爲什麼博望坡一戰中孫燦會那麼巧得及時的出現?他不去支援徐晃、張遼,偏偏來到博望坡這個山套支援趙雲?

這也太奇怪了吧?

我懷疑劉備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利用主公仁慈。將我軍逐一送給孫燦,任其殲滅。以此,來消弱我軍實力。”

“這……”劉表仔細想想,好象確實有這麼一回事,神色也漸漸的不安了起來。

“一派胡言!”劉磐在下首聽了許久,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大聲道:“叔父,休要聽這些奸佞小人攙言,玄德公以仁義稱雄與世,豈會行如此不義之事。

要說投敵,蔡將軍的嫌疑更大吧?

磐記得數年之前,蔡將軍領大軍八萬出征汝南,確被徐晃八千軍士殺的落花流水,片甲不留。這戰可謂曠古爍今。冒昧問一句,這戰蔡將軍是怎麼打的。到底是將軍無能,還是將軍根本就是奸細,故意讓徐晃擊敗。”

劉磐一出口就充滿了火藥味。

蔡冒臉都氣青了,那場敗戰是他今生最大的恥辱,若有人提起這事,無論那麼此人一定會遭到沉重的報復。

如今,劉磐當衆說出,蔡冒更是羞愧難當,臉色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一心忠於劉表的蒯良見此一幕,頓時一臉的愁苦。

以前劉表軍是蔡冒掌握兵權,一家獨大。雖然他經常幹一些令百姓不滿的事情,但並防礙荊州的穩定。

可是,如今劉備的到來,讓大公子劉琦實力大增。

劉琦也日漸囂張了起來,多次和蔡冒發生衝突。性烈的劉磐不滿原先蔡冒的多次打壓,更是次次與蔡冒作對,整個荊州被他們兩個班人馬攪和的天翻地覆。

外有強敵,非一般的強。內又有憂患,奪嫡之爭,又是不止不休。

最覺得難過的就是他這類一心忠於劉表的忠臣了。

劉表見堂下公說公在理,婆說婆有理,實在難以定論,優柔寡斷的性格又重出現在他的身上。

正當,劉表茫然無措的時候,突然聽到劉備信使正在殿外求見的消息。

劉表急忙召見信使入內。

信使呈上書信,道:“州牧大人,此乃吾主的書信,請大人過目。”

劉表急忙讓人取過書信,拆開觀看,看後隨即大笑:“哈哈!原來如此,是我們多心了。原來,一切都是玄德弟的計策。”

原來,徐庶早就料到蔡冒會貶低劉備,就僞造了一份簡單的戰略規劃。上面說新野城池不堅,無法據守。因此,劉備決定,以詐敗的計策來誘惑孫燦孤軍深入,拉長孫燦的補給線,並以樊城之固,抵禦孫燦來犯大軍。

劉表相信了這封僞造信函,相信了劉備的話,高興之下,又讓劉琦親自帶領一萬人馬前去支援。

蔡冒陰沉的看劉表,見他再一次違揹他的意願,更讓劉琦帶兵去支援劉備,顯然有重用劉琦的意思,冷冷一笑,眼中閃現一絲殺機。

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十一章 龐統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二章 河東徐晃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六十八章 陷陣揚威(一)第四十九章 擒賊擒王(二)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十七章 九原呂布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十一章 孫燦三氣袁本初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九十八章 撤退中的伏擊(一)第六章 皇帝來臨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十八章 偶遇奇人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四十一章 釁發蕭牆(完)第三十五章 北地求存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三十二章 七千殘兵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五章 侍女貂禪序章 第二章 遇賊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六章 張飛遇險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十九章 鋒指西川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三十一章 大破敵軍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二十二章 意外的搶親第一章 江東世族第四十章 一線生機第八章 膽大包天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四章 百計破敵第十三章 雙親得救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四十三章 江淮水軍(一)第九十四章 感動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二十二章 陌上誰家年少?第四十一章 甕中之鱉第九十四章 感動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三十二章 定計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章 經典戰役——灈水之戰第三章 治理中原作品相關 人物簡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陣第十三章 恐嚇劉辯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三十八章 平定荊州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一百零八章 全軍潰散?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十四章 救美代價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三十四章 水淹秣陵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陣第九十七章 田豐直柬(訂閱過的幾位書友不用訂閱了,內容一樣)第四十五章 孔雀東南飛第十章 皇宮殺劫第四章 戰鬥前夕
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十一章 龐統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九十五章 解除困境第一百零七章 原由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二章 河東徐晃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六十八章 陷陣揚威(一)第四十九章 擒賊擒王(二)第十九章 攜美而行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十七章 九原呂布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十一章 孫燦三氣袁本初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九十八章 撤退中的伏擊(一)第六章 皇帝來臨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十八章 偶遇奇人第二十一章 事了抽身第四十一章 釁發蕭牆(完)第三十五章 北地求存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二十五章 計中還有計第三十二章 七千殘兵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五章 侍女貂禪序章 第二章 遇賊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六章 張飛遇險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十九章 鋒指西川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三十一章 大破敵軍第四章 知己離別第二十二章 意外的搶親第一章 江東世族第四十章 一線生機第八章 膽大包天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四章 百計破敵第十三章 雙親得救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四十三章 江淮水軍(一)第九十四章 感動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二十二章 陌上誰家年少?第四十一章 甕中之鱉第九十四章 感動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三十二章 定計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十七章 經典戰役——灈水之戰第三章 治理中原作品相關 人物簡介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陣第十三章 恐嚇劉辯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四十章 戰後瑣事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三十八章 平定荊州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一百零八章 全軍潰散?第三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十四章 救美代價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三十四章 水淹秣陵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一十一章 對陣第九十七章 田豐直柬(訂閱過的幾位書友不用訂閱了,內容一樣)第四十五章 孔雀東南飛第十章 皇宮殺劫第四章 戰鬥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