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

孫子兵法謀攻篇寫道:“知己知彼,百戰不貽;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要想打敗對手,就要先了解對手,這是孫燦學兵法的時候,劉華特別叮囑的一點,也是孫燦非常注意的一點。

張雲有智,但是對他,孫燦有必勝的信心。因爲,張雲雖有智,但是不通曉軍略,出謀劃策可以,但是領兵打戰,陣戰交鋒,卻不是他的強項。

可是這個年輕人卻給了孫燦十足的震撼。他既不知道他的姓名,也不知曉他是何人。但是從孫燦知道,自己從出現的那一刻起,對方那雙讓人琢磨不透的眼睛就一直注視着他,任何細節都不放過。

從見到這個年輕人的眼睛開始,孫燦也已經知道自己的對手將是這個年輕人而非張雲。這是種直覺,非常奇妙的直覺。

因此,他早就失去了和張雲談話的興趣,故意裝做離去。他明白對方很有可能去奇襲他的營寨,再說交換戰俘的事情還沒有下定論,對方絕對不會讓他就這樣離去。他的目的就是迫那年輕人開口。

他想事先了解自己的對手,只有瞭解自己的對手,才能百戰不貽。

果然,那年輕人在第一時間內,就叫住了孫燦。不當當是孫燦想了解對方,對方也是一樣,想了解孫燦。

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貽這個道理,誰都明白。

“敢問先生高興大名?”孫燦臉上依舊掛着百年不變的笑容。

那年輕人搖頭嘆道:“棄國之人,安有顏面說名道姓,爲了不詆譭先祖,這名不說也罷。”這一聲嘆息道進了郭嘉心中的苦澀。

孫燦也不強求,兩人就向剛認識的朋友一樣,你說一句,我到一句。剛開始兩人只是說一些沒有營養的客套話。可是,後來,也不知道是誰開的人。兩人漸漸的將話題轉移到了行軍佈陣,計謀策略之上。

兩吃喝談笑,議論風生。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文韜武略,人間豪傑,無所不談,越談越投機。

談到出謀劃策,孫燦暗暗佩服對方的,變化莫測,玄妙高深。

論到行軍佈陣,郭嘉也漸漸驚訝孫燦的才思敏捷,出神入化。

兩人雖是不世奇才,但畢竟是血氣方剛,氣勢正盛,常常爲一些理念,爭論的面紅耳赤,但在面紅耳赤間又暗自相吸。

孫燦畢竟是半路出家,很多東西都還有待學習;而郭嘉卻自幼通得韜略,習得兵法。腹中韜略自然強上孫燦許多。

時間一久,郭嘉依舊滔滔不絕,反觀孫燦卻是漸漸不敵。

可是,每每在關鍵的時候,孫燦卻恍有神助,妙招迭出,將郭嘉的優勢駁到自己一邊。有時連孫燦自己也不住驚歎,自己的突發奇想,竟會如此詭異神妙。

這兩人一論,就是三個時辰。期間,孫燦軍營發生大火,孫燦的知,只是淡笑了一句,“軍中出現了幾隻無知的老鼠,將士們正在趨鼠,不必驚訝。”言罷,又和郭嘉對論了起來。

太陽西落,孫燦、郭嘉雖不情願,但是也不得不停下了話題。

孫燦由衷道:“與先生今日對論,孫燦長進不少,他日有時間,我們再敘今日之情。”

郭嘉嘆道:“將軍才思敏捷,在下深感不如,若有機會,一定前往貴府拜訪。”

“好,就這麼說定了,至於換俘一事,你們給個答案吧。”孫燦起身活動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對郭嘉說道。

“一換一!”做了三個時辰呆子的張雲終於開口說了一句。

“哈”孫燦眼睛一瞄,大笑:“既然在百姓在你的眼裡只值一匹戰馬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一匹就一匹吧!告辭了……還有先生我們後會有期,希望日後能在府上等到先生的消息。”

說罷,招呼了張飛一聲,向營地趕去。自始至終,孫燦正眼都沒看張雲一下。

刀子崗上。

張雲憤然的一拍桌子,怒喝道:“毛小子狂妄自大,欺人太甚。他日若落入我手中非要他好看不可。”

郭嘉不屑的撇撇嘴,心想,“人家不看你,擺明就是想讓你失去冷靜,增加你對他的憤恨,以便讓你感情用事。對方要你發怒,你就發怒。當憑這一點,你就不可能贏他。”

張雲自尊心急強,孫燦的不屑等於在他的心上狠狠的割上了一刀。但他還有些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對付不了孫燦,就問郭嘉,道“怎麼樣才能打敗這個孫燦?”

郭嘉的回答出乎了張雲的意料,他嘆道:“我沒有把握。”

“什麼?”張雲皺着眉頭,不悅道:“你別忘記了,你娘還在我的手上。”

郭嘉怒道:“別老是那娘來迫我,要不你現在就殺了我。”說着就從張雲的身上拔過了劍,向自己的身上刺去

“你瘋了。”張雲大驚,一掌打掉了郭嘉手上的劍。

郭嘉道:“我沒有瘋,孫燦不是凡人,對付他我連三成的把握都沒有,你要是在強人所難,我只有一死,希望我死後,你能放過我的母親。”

他是個聰明人,知道如果一味的退讓,只會讓張雲越來越放肆,因此,他特意在此刻給張雲一個警告,讓他知道,即便張雲捉了他娘,也休想完全控制他。

果然,張雲軟了下來,問道:“爲什麼,適才在對論中你不是佔了上風的嗎?”

郭嘉苦笑,“那只是對論,沒有多少意義。打戰比的不僅僅是才智,兵力,部署、陣行、策略……等等都是制勝的關鍵。當以謀略來說,孫燦確實不及我,但是他的統兵能力,他的行軍佈陣、人格魅力都在我之上。他可以輕易的指揮一隻軍隊,有如臂使,可是我卻不能。對方几乎所有的優勢,你認爲憑藉一些勝於孫燦的謀略,就能夠打敗他嗎?更何況,他很可能是第二個霍去病,一切計謀都無效的霍去病。”

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五十六章 大將軍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九十六章 退第八章 歃血爲誓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十三章 終得廣陵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二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三章 伐交之策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八章 一次賭博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第一章 終見文姬第四章 百計破敵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六十一章 槍挑文丑第二十八章 偶遇臥龍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十三章 終得廣陵第九十八章 撤退中的伏擊(一)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二十三章 義氣高順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四十二章 無雙猛士(一)第三十六章 阻截(一)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二十五章 上屋抽梯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二十九章 吳郡陸遜第八十七章 誰誘誰?第二十六章 張飛神威第四十九章 延津血戰第八十四章 空手套白狼(上)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十七章 案情突破第十六章 香噴噴的諸葛亮第六章 周郎三策第五十六章 大將軍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三十三章 隱分身第六章 皇帝來臨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十八章 戰前決策第九十一章 行爲失常第十二章 江東美周郎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四章 戰鬥前夕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六十五章 孫、袁之戰前驟第三十九章 釁發蕭牆(一)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具備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七章 徐州陳登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第二十八章 出戰、斷後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五十四章 黃山毛峰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二十四章 郭奉孝智說張魯第十六章 論戰第六十五章 孫、袁之戰前驟第二十七章 不得不戰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
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五十六章 大將軍第二十五章 天下大亂第十五章 北方戰事第九十六章 退第八章 歃血爲誓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十三章 終得廣陵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二十三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三章 伐交之策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八章 一次賭博第二十二章 河東仲道第一章 終見文姬第四章 百計破敵第三十二章 天意難爲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六十一章 槍挑文丑第二十八章 偶遇臥龍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十三章 終得廣陵第九十八章 撤退中的伏擊(一)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二十三章 義氣高順第二十一章 杏花吹滿頭第四十二章 無雙猛士(一)第三十六章 阻截(一)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二十五章 上屋抽梯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三十八章 阻截(三)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三十七章 郭嘉出場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七章 嬰兒骸骨第十章 未來的天下第一軍——羽嵬軍第二十九章 吳郡陸遜第八十七章 誰誘誰?第二十六章 張飛神威第四十九章 延津血戰第八十四章 空手套白狼(上)第二十六章 詭異的舉動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十七章 案情突破第十六章 香噴噴的諸葛亮第六章 周郎三策第五十六章 大將軍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三十三章 隱分身第六章 皇帝來臨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十八章 戰前決策第九十一章 行爲失常第十二章 江東美周郎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四章 戰鬥前夕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六十五章 孫、袁之戰前驟第三十九章 釁發蕭牆(一)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具備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七章 徐州陳登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第二十八章 出戰、斷後第七章 覓活路於死境之中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一百章 撤退中的伏擊(三)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五十四章 黃山毛峰第八章 先至者,得彭城第二十四章 郭奉孝智說張魯第十六章 論戰第六十五章 孫、袁之戰前驟第二十七章 不得不戰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