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混亂的起點

蔡冒來犯,可以說是個誤會。原本宛城的太守是由當地的刺史負責任命的。但是若無合適的人選,當地刺史也可以上報朝廷,由朝廷來任賢。

而荊州刺史王睿開始因爲尋不到賢才,就上報朝廷讓朝廷委任。

可是,朝廷效率極差,許久都不見迴應。王睿覺得宛城是荊州的門戶,不能無人打理,就任命蔡冒爲宛城太守,巧合的是朝廷也在這個時候任命了孫燦爲宛城太守。

依照禮法來言,當然是孫燦這個身懷劉宏親筆任命的人最有資格。

可是,蔡冒心術不正,他爲了得到太守之位已經費了好大的功夫,見孫燦年幼以爲好欺負,就想迫使他將宛城太守的位子讓給他。

沒想到碰了個釘子,兩軍交戰,還沒有過盞茶的時間,就被徐晃生擒,丟了大臉。

當然,孫燦沒有爲難他,只不過就想殺殺蔡冒那自以爲是的威風,另外試試徐晃到底有多少能力,看他的潛力如何。

結果,實在出乎孫燦的意料。在和軍隊不熟的情況下,竟然能作出合理的判斷,果斷冷靜的把握一切戰機。

他知道自己揀到寶了,以徐晃的能力足以擔任十萬大軍的統帥,而且還是綽綽有餘。

欣喜之餘,也就沒有爲難蔡冒,將皇帝的任命書給他看了後,就放他離去。

孫燦新官上任,便雷厲風行。荊州沒有經過多少戰火,是目前大漢最富裕的地方。而宛城作爲荊州的門戶,其重要自然不言而喻。

何況宛城位於南陽郡內。南陽郡北靠伏牛山、東扶桐柏山、西依秦嶺、南臨漢江、三面環山。地勢呈階梯狀,以河流爲骨架,構成向南開口與江漢平原相連接的馬蹄形盆地,素稱南陽盆地。盆地內地勢坦蕩,土壤肥沃。

氣溫又相當的好,古人也有詩稱讚“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後無霜葉落遲”,是百姓們心中最理想的福地。

因此,宛城是大漢的緊次於長安、洛陽的名城、富城之一。

所謂富而貪。南陽郡的優越,讓郡內的官員如許多地方一樣,腐敗成候,貪污成風。

孫燦雖然對治理疆土不是很在行,但也不能容忍他治下的官場是個腐敗無能的官場,手下的官員各個是邪惡橫行的貪官污吏。

對於這種從善良百姓手中強食的貪官污吏,劉華的看法是和孫燦一樣的。兩人一合計,就商定了以殺一儆百,殺雞敬猴的方法,給郡內的貪官污吏一個警告,讓他們失了方寸,然後在一個個的將其餘的人給揪出來。

郟下相王由、堆相李連就是頭兩個被抓出來殺給猴看的雞。

有了榜樣,那些捨不得手中富貴鄉縣長一個個都聯合起來,向荊州刺史王睿告發孫燦濫用職權。

不過,信還沒有送到荊州首府襄陽,這些人的動作就被孫燦、劉華髮覺了,一各個將他們刨根揪底,查清所有的底細,並且一一查辦。

並將他們的罪行送至荊州襄陽王睿的手上。畢竟荊州刺史王睿在名義上是孫燦的上司,有些程序還是要遵守的。

在孫燦的嚴厲打壓下,宛城的貪官污吏幾乎禁絕,個別逃過一劫的爲了保命,也開始轉行,由貪官改爲清官,不敢用自己的生命來開玩笑。

經過一番整肅和詳細的瞭解孫燦決定對宛城進行內政改革。

可是,改革需要人才才能運轉。

孫燦麾下的內政人才可謂少之又少,只有劉華一人可以撐的上臺面。爲此,劉華也費了好大份心思,他擬訂了十個內政人才,讓士兵分別找尋他們的下落,尋得後,在讓孫燦親筆修書邀請。

可惜,無一人願意前來。

所謂,盛世報國家,亂世效名主。

三國裡的名人各個都不是等閒之輩。現在還非亂世,報效國家怎麼也比報效孫燦值得的多,畢竟孫燦只是個太守。即便是亂世,他們這些人精也會擇主而仕,而非因爲一封信就來投奔才十七歲的孫燦。

更何況現在既非亂世,也非盛世。

而那些頂級人才,更是需要看清時勢,尋找名主,哪裡會那麼快就將自己的一身,交給別人。

因此,沒有一個人響應孫燦的號召。

正在孫燦犯愁的時候,一個青衣儒士進入了孫燦的眼簾。

來人道:“在下姓顧,名雍,字元嘆,吳郡吳縣人,聽大人正在招募人才,特地前來自薦。”

孫燦見顧雍面貌清秀,雙眼靈動,一看就有一個良好的感覺。交談了一會兒,發覺對方談吐不凡,確實是個人才。當下也不猶豫,立刻封他爲令史,協助自己處理政務。

有了顧雍的襄助,新的體制很快就頒佈了下去。

顧雍在處理政務確實強的無話可說,就連劉華也比不過他。在有他的一年裡,宛城的經濟有了實質性的發展。

一年後,也許是顧雍認可了孫燦的能力,也許是其他什麼原因。他又介紹了好友虞翻、許靖加入了孫燦的陣營。

有了虞翻、許靖的加入宛城越發的富裕,和孫燦剛來時的景象相比,可謂一天一地。

孫燦曾有一次問顧雍,“元嘆,你家遠在吳郡,爲何千里來宛城襄助於我。”

顧雍只是笑了笑,帶着些曖昧的語氣說道:“大人以後自然會知道,雍開始只是忠人之事。如今以被大人的能力折服,願全力爲大人效力。以前的事情,大人大可不必掛懷,也不必去計較。”

孫燦知道顧雍沒有惡意,既然對方不願意說,他也不去強求。

另外,在軍政上,孫燦採用的是精的路線。

他聽從劉華的建議,招募一萬新兵,將所有新兵統一交給高順這個練兵大家來訓練,然後,分別發配也其他的部隊裡去。

現在孫燦的麾下已經有了二萬部隊,爲了合理的整編。

孫燦將二萬部隊分別化爲五個營。

分別爲“遊騎營”、“烈豹營”、“陷陣營”、“神槍營”、“強弩親位”。

“遊騎營”依舊是由樊武統領,人數定爲三千,其中馬匹是孫燦修書給劉辯,劉辯在讓他大舅何進送來的,作爲他和何進和好的條件。

何進雖然不情願,但是他把寶都壓在了他這個外甥身上。當初他讓何後貶走孫燦,就惹得劉辯一年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現在有和好的可能,他也顧不得和孫燦的恩怨了,高高興興的從軍中調了兩千多匹西涼好馬送到宛郡。

“烈豹營”是由徐晃統轄,爲一萬刀盾步兵,是軍中人數最多,最實用的部隊。

“陷陣營”自然還是高順,人數定爲一千,是孫燦軍的秘密武器,並被孫燦親命爲高順的私人部隊,即便是孫燦自己也無法調動“陷陣營”中的任何一人。其攻擊力用樊武的話說,就是一羣瘋子。試想,就連樊武的三千騎兵都不敢跟高順的一千“陷陣營”正面對抗,可見“陷陣營”的實力,當以恐怖二字來計算。

“神槍營”由張飛統轄,一共五千人,爲槍兵部隊,在他的帶領下,這對士兵足以成爲尋常騎兵的客星。

“強弩親位”算是孫燦的嫡系部隊,也是他的護衛。由一千弩兵組成,此弩並非戰場上常見的弓弩,而是由劉華研製的連弩,一次可發五枝箭羽,若三丈之內,二十弩齊發,恐怕就連霸王在世也非死不可。

雖說,兵力並不算多,但是放眼整個大漢,除去兵力上的差距外,恐怕也只有大將軍何進、西涼刺史董卓,以及幷州刺史丁原麾下的精銳可以於之一比。

作爲太守的孫燦有這麼強的隊伍,已經是相當了不起了。至少在大漢的所有太守中他是第一人,就連有些刺史也比不上他。

就在孫燦專心發展宛城之即,洛陽的上空卻出現了一片黑雲。

中平五年也就是公元一八八年,八月。

漢靈帝劉宏的身體是一日不如一日,精神越來越差,脾氣也跟着越來越大。

而少了張讓的威脅,大將軍何進可謂是春風得意,在洛陽適宜妄爲,惹的百姓抱怨不堪。

終於,何進的適意妄爲惹怒了太傅孫哲。

孫哲連夜起草了何進的五大罪狀,要求劉宏廢除何進大將軍一職。

劉宏將孫哲的奏章押下,怒斥了何進一頓,但並沒有除何進大將軍的職位。

何進心胸狹隘,受不了這個氣,在暗中和何後聯合,處處針對孫哲。

孫哲也有些倚老賣老,他覺得何進的所作所爲已經到了不可救要的地步了,一個勁的勸劉宏廢除何進。

劉宏身體報恙,被孫哲說的心煩意亂,將孫哲臭罵了一頓。

孫哲一氣之下,就棄官歸隱,離開了洛陽。

劉宏事後萬分後悔,千方百計的想勸說孫哲這位他視爲父親的人,回心轉意。

可是,孫哲猶如茅坑裡的石頭一般又臭又硬,怎麼也無法讓孫哲回心轉意。劉宏只能在皇城上望着南方久久無語。

至此,劉宏對何進的一切所作所爲都非常的不滿。

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二章 易於常人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一章 大破敵軍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八章 出計破敵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四章 恩威並施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二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一章 江東世族第十四章 巧布陷阱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五章 募民屯田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六十一章 槍挑文丑第十二章 竟是玻璃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九章 妙取棠邑第五章 樹林設伏第一百一十章 出擊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二十四章 妾擬將身嫁與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四十五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七十五章 用間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九章 陣戰交鋒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六十二章 出征第二十一章 百變賈文和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二十章 奇兵天降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三十八章 平定荊州第二章 算計蔡冒第五章 龜山遇匪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七章 孫氏雙壁——荀、郭二臣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四十三章 江淮水軍(一)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二章 起義伐董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作品相關 劉備的性格(轉載)第一百零八章 全軍潰散?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二十三章 足風流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章 擒賊擒王(完)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二十八章 神秘青年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五章 同謀徐州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六十八章 陷陣揚威(一)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十九章 一身是膽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七章 萬事因果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九章 刨根揪底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十六章 一統淮南
第七十一章 初戰告捷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二章 易於常人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三十一章 大破敵軍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八章 出計破敵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四章 恩威並施第十章 孫燦二氣袁本初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二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一章 江東世族第十四章 巧布陷阱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五章 募民屯田第二十章 誰是內奸?第六十一章 槍挑文丑第十二章 竟是玻璃第四十五章 破浪飛軍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二十六章 忠貞見疑(上)第九章 妙取棠邑第五章 樹林設伏第一百一十章 出擊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十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章 陸遜之謀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六十七章 中箭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二十四章 妾擬將身嫁與第五章 端倪出現第四十五章 孔雀東南飛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二十七章 何進之愚第七十五章 用間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九章 陣戰交鋒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六十二章 出征第二十一章 百變賈文和第五章 街頭遇刺第二十章 奇兵天降第九章 攜美外出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三十八章 平定荊州第二章 算計蔡冒第五章 龜山遇匪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七章 孫氏雙壁——荀、郭二臣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四十三章 江淮水軍(一)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十六章 不能有情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二章 起義伐董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上)作品相關 劉備的性格(轉載)第一百零八章 全軍潰散?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二十六章 本性難易第二十三章 足風流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十章 擒賊擒王(完)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二十八章 神秘青年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二十六章 完美的和談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第一百零四章 緊急信箋第五章 同謀徐州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六十八章 陷陣揚威(一)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八章 引狼入室第十九章 一身是膽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七章 萬事因果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九章 刨根揪底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十六章 一統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