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劉氏子弟
豫章郡轄二十七縣,北接長江,南到五嶺,地盤之大較之後世的江西一省還要超出不少。
劉憲一行路上走了整整七天才望見南昌城的影子。
遠遠地,劉憲就已經看到城門外等候着一小羣人,應該就是叔父劉繇的後人了。路過海昏縣時,他已喚了一隨從快馬前來南昌府上通報,估算的時日卻也不差。
待到近處,劉憲已經看的親切,那當前頭之人還是一半大少年,嘴角茸毛尚未退淨,相貌給人尚有幾分幼稚之氣。然迎風肅立,目色沉穩,氣質清新少逸卻有俊才之風。
其人身後還立有兩個少年,三人模樣似有幾分相通之處。
“劉基、劉爍、劉尚”,劉憲腦子裡瞬時顯出了三個名字,叔父劉繇的三個兒子,也是自己的從弟。
劉氏一門詩書傳家,自幼家教嚴謹,嫡親子弟無不是精通文墨之輩。劉基三人年紀雖小,但言行舉止深受劉繇薰陶,氣質文彬已有文士作風。特別是那爲首的劉基,挺身肅立,威而不怒。看的劉憲也暗自叫好,對於這個小從弟他是久有耳聞,在鄴城、許都大哥、二哥都於他提起過劉基,言談中滿是喜悅激賞之情。
“弟劉基(劉爍、劉尚),拜見兄長。”
劉憲在距離十多步時止住了坐騎,翻身下馬。劉基三人也在此刻快步走了上來,躬身行禮道。
“小兄來遲,未能謁見叔父一面……”劉憲看着眼前的三人,最大的劉基不過才十四歲,餘下劉爍十二、劉尚更是僅有十歲,都是未冠喪父,但劉憲這具身體好歹還有兩個成年的兄長照顧,可這三個孩子……
穿越之前劉憲已經二十五六了,算上這五年都是而立之年的人了,劉基、劉爍、劉尚在他眼中還真真的是三個孩子。看着年僅十四的劉基,盤發戴冠,竟是已出面支撐起了家門,霎時間他心裡實是有幾分酸楚,兩眼也不由得溢出淚花來……
“真些日子苦了你了”,拉住劉基,劉憲感慨道。“家父逝世時,我與你年歲相當,然上有兩位兄長,我並無操心之勞。賢弟,實勝愚兄良多。”
城門處並不是敘舊談情的地方,衆人幾句話後就止住了話語,隨後一行人便進了南昌城。
劉基三兄弟在南昌城中也不是無名之輩,他們的舉動自有人牽掛在心,不多時消息就送到了太守華歆那裡。
“下去吧。”華歆支退了一人,自己跪坐在書案後久久不語。“劉憲,就是那與虎癡較力不敗之人麼?倒是有幾分真才實學。”想起那線人所稟,“車馬隊中尚有二十空騎,看形態多是江東戰馬,與一衆隨從坐下戰馬低矮了半頭……”
“看來明日要去走上一遭了。”華歆長嘆一聲,坐在他這個位子上,劉府的一舉一動,是都要掛在心上的。
就在華歆思慮的同時,劉憲一行已經到了南昌城內的劉氏府邸。
院子不小,但劉憲明顯感覺到了一點冷清。門口只有兩個僕人站立,看到劉基一行人涌來,一人迎上前來,一人奔進了府中,片刻後又有四個僕人趕了出來。六個家僕,看來只有這些了。
劉憲暗自皺起了眉頭,這劉繇一去,劉氏一門當真就如此被人輕視?
就在一應家丁僕人忙活之時,貂蟬也從馬車中走下,在兩個婢女的虛扶下嫋嫋行來,到了劉憲身邊向劉基三人遙遙行了一禮。
既然到了劉府,那邊上的都是自家人了,貂蟬下車時也未戴面紗,絕世美資讓劉基三兄弟不由得看傻了眼,即便是年僅十歲的劉尚也呆了一呆。三兄弟慌忙還禮,同時也愣愣的看向了劉憲。
幾年來雖然兩家相隔數千裡之遙,卻也多有書信往來,他們三人可是清楚,眼前這個三哥雖已經到了弱冠之年,卻並未成婚。此次南下弔喪身邊又帶有一絕世佳人,這讓他們三人不知該如此稱呼了。訕訕的笑了笑,劉憲也頗爲不好意思,“以嫂嫂之禮待之。”自己乃是弔喪而來,隨行中帶一婦人,卻又不入劉氏家譜,豈止是惹人非議呀。
劉憲能明顯察覺到,劉爍、劉尚看向自己眼中已經多出了一絲不滿,倒是劉基還是老樣子,依舊親切。
“哎,現在不是解釋的時候,還是拜見了叔母再說吧。”
劉憲進府之後,現在劉繇牌位前見了禮,又到後院去見了劉繇的正妻王氏和兩個平妻,還有一個偏妾。
同時,劉繇的三個女兒在。大的只有十二歲,兩個小的一個七歲,一個才五歲。
劉基、劉尚以及長女乃是王氏所出,劉爍是平妻柳氏所出,另一個平妻陳氏和偏妾王氏各生了一個女兒。
劉繇身爲一州刺史,後院絕不會只有妻妾四人,想來餘下的都是未有過生育的,劉繇死後都已出府了。
要是在後世,王氏等人那都應是劉憲的嬸嬸,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親人,說話做事絕對是很隨便的。可是現在是漢代,做什麼都要依禮而行。說了幾句話後劉憲就退出了房間,倒是貂蟬能進來繼續接着談。
退出內室時,劉憲向貂蟬打了個眼色。下面的一番做交,早在一月前倆人就已經商量妥當了,劉憲負責向劉基三兄弟解釋,貂蟬負責向劉繇內眷解釋,只要隱下拜劉備爲主公之事就可。
枉顧人禮的噱頭劉憲可不想背在自己身上。
回到客廳,劉憲揮退了在一旁恭候的婢女。等偌大的廳堂只剩下劉家四兄弟時,這才起身向劉基三兄弟拜道:“弔喪路途,攜女帶妾,乃愚兄之過。雖非得以,卻是實情。小兄在此賠罪了。”說罷一躬到底。
劉爍、劉尚聽了臉色一變,再看向劉憲時已經親近了很多。劉基稍是一愣,也受了這一禮,但在劉憲禮畢後,立刻就還回一禮,“兄長非枉顧人倫之人,此間或有因果,乃形情逼人,非有心之罪。敬輿焉能受兄長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