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九章 益州豪強
“黃權,法正,諸葛亮”,劉憲凝視着手中的書信,久久才放下。“太快了,發跡的太快了。”
從新野到荊州,再從荊州到益州,三年間劉備集團跨前了兩大步。在這進展神速而背後,代表的便是根基不穩。
嫡系老班底,大貓小貓三兩隻,赤壁戰後僅依靠這些人根本就無力統治如此多的地盤,所以劉備集團進行了第一次大舉擴張。而諸多新人(荊州本地人和南下的中原士子)的加入,也造就了目下以諸葛亮、龐統爲首的文政系實力最爲雄厚的荊州派。(徐庶早於諸葛亮,又不是北方人,算不上真正的荊州派。可他又與荊州關聯深厚,自然就成了溝通荊州派與關羽的最佳人選。)
從荊州到益州,又是一口吃成了胖子。大批投效的蜀地官吏和地方士族,自然而然的組成了兩個劉焉父子統治時期就已經存在的派系——益州本土派和東州派。
可以說,劉備在佔領益州之後,其統治集團內部除了起兵之初跟隨他的心腹舊部外(元老派),主要存在的就是這三個派別,荊州集團,益州舊有的東州集團和益州集本地團。
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爲首,龐統副之,主要包括劉備在荊州時加入其集團的荊州人士,如馬良、伊籍、馬謖、廖立、鞏志等;東州集團(換首領了)以法正、李嚴爲首,主要班底是劉焉、劉璋父子在益州維持其統治的政治基礎和軍事保障;益州本土集團則由益州本地的地主構成,以張鬆、黃權爲代表。
早在劉焉父子統治時期,東州集團與益州集團之間矛盾就已經激化。早在建安初年,南陽、三輔(雍州長安一帶)百姓流入益州數萬家,劉焉收以爲兵,名曰東州兵。待到劉璋繼位,其人性情寬柔,無威略,東州軍民侵暴益州百姓舊民日盛,劉璋屢次下令皆不能禁。以至於政令多闕,益州頗怨。
其間的齷齪雜事,讓劉憲都懷疑,這是不是張鬆背主的誘因之一。
而且益州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與中原地區、甚至荊州、江東地區相比,均相對落後;加之劉焉父子爲了鞏固自身統治,在軍政上多加扶助,如吳懿、李嚴、雷銅等都是中原人氏,使得益州集團(士族門閥爲主)因自身因素無法與張任爲首的本地軍要(寒門出身)連爲一體的同時,也讓東州集團拉起了一股略微遜色於張任等人的武裝力量,從而使得益州集團一直處於劣勢地位。
劉備入益州之後,東州和益州集團在對待新政權的態度上不盡相同。東州集團中很多爲荊州人士,如李嚴、董和、霍峻等,因此東州集團同荊州集團有一種地域性的內在聯繫,對荊州人士佔多數的劉備集團採取積極合作的態度。益州本土力量由於其本身未形成統一的強勢集團,故對劉備集團存在兩種態度,一部分人意傾向於劉備,如張鬆,以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而另外一部分人則對於劉備集團持有較強的對立情緒,前有王累,後又黃權等。
其益州本身的利益爭紛使得本土派和東州派矛盾一直尖銳,尤其是西川初定,劉憲、關羽、張飛爲首的元老派牢牢地把持着軍中大權,諸葛亮、龐統等西來的荊州派又位居高位,主持中央,益州本土派和東州派只有靠着地利優勢爭奪地方。
三個層面中,唯有這個地方大權是一個饅頭兩個分,不起紛爭纔是怪事。,何況他們之前還有很深的矛盾。
全盤考慮了一片,劉憲感覺自己腦門子生疼,玩政治可遠比打仗來的費腦子。
可即使這樣,他也沒得出一個像樣的結論。法正該不該受罰?劉巴的提議該不該施行?
諸葛亮的意見是——暫緩。對法正的處罰可以向後推一陣子,劉巴的提議也照此後推。
益州的庫存雖然不多,但也能支撐過一段時日,加之漢中戰事轉眼便可了結,其間的收穫也可用來補貼益州。只要拖到一年,待到明年局勢安定,便可“大刀闊斧”一番。
到時,無論是處置法正,還是從劉巴之法,都動搖不了劉備紮在蜀地的根基。
穩穩當當,這就是諸葛亮一貫的風格。
然而荊州派的二號人物,後軍師將軍龐統卻持着相反的意見,他主張雙管齊下,給本土派、東州派各一次教訓。
此人好設奇計詭謀,有這樣的主張劉憲也不意外,只是有點懷疑龐統這般的主張是不是完全出自公心,裡面推波助瀾的成分應該不小。
即打了本土派,也敲了東州派,還使得兩派矛盾更深,失於君心,唯獨荊州派無礙。
“若真是這樣,龐士元倒是一副好算較,除了損了點。”法正、黃權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益州本土派和東州派中更有大批有用之才,由得他們在那胡亂攪和自然讓人痛惜,可形勢不由人啊。他們不攪和,益州地方如何去處理。
二三十年了,益州地方豪強的實力委實讓人心驚,那些成都平原的大家士族還好一些,最多就是奴僕、田地衆多而已,可偏遠一些的南中、建寧,尤其是建寧雍闓,有恩於南中蠻人,早年擅殺太守正昂,自己取而代之。
至今建寧一郡只聞雍闓,而不識有漢。
餘下的的還有牂牁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對此三人劉璋嫌路途太遠,又是些不毛之地,是以見他們態度還算恭謙便放縱不理,任由他們在那一畝三分地上爲所欲爲。
劉備雖然不願曹隨蕭規,可他現今在西川剛剛立足,根基尚不穩定,加之錢糧短缺,也就沒去刺激他們。捏着鼻子先忍了下來,待以後在做論處。
除了這幾個讓劉璋鞭長莫及的外,川中奴僕上萬,私兵千百的大家族也有不少,單是成都周邊的張(張鬆)、黃(黃權)兩傢俬兵相加就接近兩千人,要是全都算上的話就算沒一萬也要過八千。
“何不趁兵威初到之際拿掉這些大家族的私兵?再做律令規定奴僕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