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發展科技

漫天皆白,雪裡行軍情更迫。

頭上高山,風捲紅旗過大關。

此行何去?贛江風雪迷漫處。

命令昨頒,十萬工農下吉安。

沈鷹一衆來到劉嘩的兵器器械所時,劉譁正帶着一批工匠們在埋頭苦幹着。沈鷹的到來使得衆人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要來拜見沈鷹了。沈鷹自然是知道他們的目的,當下說道:“大家繼續忙,不要管我,我只是來看看。”

“子揚上次給你的藥,藥效怎麼樣,沒有找人來拿。”沈鷹親切的問道。劉譁激動的說道:“謝主公掛懷,已經沒事了。”沈鷹點了點頭說道:“沒事就好,今天我這裡有一些手圖要你製造。”說完沈鷹把後代的手工紡織車的圖形拿了出來,並告訴他是做什麼用的。

劉譁一聽驚奇的說道:“主公這樣的紡織車要是製造出來了,那每天得製造多少匹布啊!”沈鷹笑了笑說道:“這只是用在商業上面的工具,我這還有兵器上的製造圖樣。”沈鷹把另一份連發型弓弩器械圖拿了出來,並說了使用的方法。

郭嘉和田豐剛纔已經聽了沈鷹的介紹了,早就沒什麼驚訝的了。而劉譁卻有驚訝與這樣的完美設計當中了;沈鷹看着他那吃驚的表情,心中更是打定以後一定要把劉譁培養成一個超級發明家。

“子揚這些你都可以慢慢研究,但這風箱你可要儘快造出來啊!”沈鷹把另一份圖紙拿給了他。劉譁看了一下說道:“這個就簡單一些了,三天就可以製造出一臺了。”沈鷹一聽說道:“好!那就製造二十臺出來,我有大用處。”

“請主公放心。”劉譁表現出決大的信心說道。“那我就不打擾你了,你去忙好了。”沈鷹帶着兩大軍師又回到了州牧府,“立刻召集衆謀士前來議事。”沈鷹對傳令說道。

沈鷹此刻想到了一個挖礦的首要因素那就是得有火藥,而火藥的研製必須要有原料,其中是木炭、硫磺和硝石。這些問題沈鷹認爲因該好解決,因爲東漢時代煉丹的人比較多,而煉丹當然是需要硫磺和硝石的。只要自己下令把江東各地的煉丹術士召集起來,然後共同的研製的話,相信不用多久就可以製造出最早的火藥了。想到這沈鷹不由的心中狂笑了,只要能夠有火藥,到時候在用與戰爭中,那會是什麼光景呢?沈鷹自然是知道那威力了。

沈鷹知道在江東要找到礦,首選之地,自然是現代的江西省萍鄉莫屬了。(注:萍鄉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西周時,萍鄉隸屬揚洲,春秋屬吳國,戰國爲楚地,漢高祖劉邦時屬豫章郡宜春縣地,三國吳帝孫皓於寶鼎二年(公元267年)設立萍鄉縣,建縣已有1700年的歷史。主要礦產資源有煤、鐵、錳、銅、鉬、鎢、鋁、石灰石、高嶺土、花崗岩等)

沈鷹雖然不知道萍鄉有那些礦產,但鍊鋼的鐵和煤是更定有的,這些可是在中學歷史上就學過了,但要煉化將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尋找將不會是大問題,只要多找一些土著問問因該是可以了,但勞動力將是一個大問題,首要就是以江東的政策吸引中原各地的流民,以達到解決勞動力的問題。

“主公人已經到齊了。”郭嘉見沈鷹仍然還在沉思中,於是提醒了一句。沈鷹聽到郭嘉的叫聲,立刻從沉思中醒悟過來了。見人到齊了於是說道:“你們都坐下吧!現在和大家商量一些事情。”

沈鷹站了起來,把自己的氣勢盡顯後說道:“現在我有一項重大的改革,首先是要傳令下去,讓各地把所有的煉術士給找上來。這個命令大家一定要傳達下去,並要嚴格完成。”

接着沈鷹說道:“傳令各地方太守,召集民工,越多越好,還有凡是鐵匠的一律徵收,但必須可以安家費用。只要願意去宜春縣的勞動人口,一律可以得到豐厚的安家費用。”

“主公爲何需要如此多的民工。”荀攸疑問的說道。

“我有新的計劃,那就是鍊鋼。有了鋼之後我們才能打造出最好的兵器,這樣才能在戰場上贏得更大的勝利。”沈鷹威嚴的說道,意思是說這個命令必須施行了。

“那爲何又需要煉丹士呢?”孫邵問道。

沈鷹聽了後說道:“長緒所問的問題現在還不能說,但一定要做。”衆謀士聽了,都覺的今天主公奇怪的可以,盡說一些莫名奇妙的話。惟獨郭嘉和田豐笑而不怪。

“張昭你負責吳郡各縣事物,三月之內必須安排人上宜春,張宏你負責會稽郡各縣的人手事物,顧雍你負責壽春各地事物,孫邵你負責九江郡各縣事物,張溫你負責丹陽郡各縣事物,吾傑你負責廬江各地事物,陳宮你負責建鄴各縣事物;但必須要用說服,而不是用武力壓服,如發現這樣的事情,一律判以死刑。”沈鷹嚴厲的說道。

“豫章郡的各地事物由我統一規劃,過幾天我就起行去豫章郡。建鄴大小政事由荀彧,田豐、荀攸、陣宮四人商議決定,防務交於徐晃將軍負責。各地民工集合後全部用船運到波陽,全部到宜春會合。”沈鷹把自己的崗位擺設到了豫章郡。

次日沈鷹帶着郭嘉、張合、朱治、全蹤、趙雨率領一萬士兵,向宜春縣開拔了。

沈鷹帶着部隊在宜春駐紮下來後,立刻尋找了當地的土著,鐵匠等人詢問了一些關於鐵和煤的地理知識。萍鄉是一個天然的礦區,在當地土著人的幫助下,沈鷹一夥很快就找了存在與山層表面的煤礦和鐵礦。沈鷹在找到礦後,立刻找來了工匠來實行自己的第一步,製造高爐。

沈鷹規劃的好的圖紙,在河邊修築了一條巨大的水壩,進行蓄水和提高水位,在壩下修建鍊鋼爐。並利用水位的差異修建了兩坐水車,用來作爲動力的所需。然後又把水引到修建好的水池內進行儲備。水池修建在一個山坡上。接下來的就是修建專門用來煉製生鐵的用的高爐。現代鍊鐵主要是在高爐中進行的,沈鷹把設計好的圖紙拿出來給工匠看,高爐是一個豎直的圓筒形爐子。爐的外部一般是用鋼板焊接成的,考慮到現在根本就沒有鋼,只能簡單的用鐵匠們先打製好的鐵板,利用鉚釘將他們串成外型,然後裡面砌築耐火磚,高爐內部有一個幾何形的空間程爲爐形。

爐形由爐喉,爐身,爐腰,爐腹和爐缸五個部分組成。在經過工匠和士兵門的的忙碌後,爐身建造好後,最後就是關鍵的爐頂的裝料裝置。特別是大小兩個料鐘的安裝,兩個料鐘的作用是在使用中交替開閉,防止爐內的煤氣逸出。在爐缸部分設置有風口,出渣口和出鐵口。風口和渣口採用水冷卻裝置降溫以防止高溫下燒壞。

在爐身的中部以下也設置了水槽,防止爐殼和爐襯燒壞。由於沒有現代化的自動送料系統,所以加料工作必須由人來完成,,考慮到安全原因,沈鷹當初就把高爐修建在水池邊上的所在的山坡下,裝料口和山坡平行,方便於運輸和發生危險時人員可以迅速的散開。

接下來的是送風系統,在冶煉過程中,必須不斷的鼓入加熱的空氣,以降低燃料的消耗,風機是沒有的,但沈鷹早就設計了好了風箱,以進行鼓風之用,在先期的條件下自能一再簡單的想辦法,燃料的消耗大些也就無所謂了。然後再修建了一座巨大的煙囪用來排除煙塵和減壓。

修建好高爐後,接下來在旁邊修建的就是鍊鋼用的平爐。平爐是躺着的,用耐火磚砌成的爐膛,根據耐火材料的不同分爲酸性和鹼性平爐。平爐的大小根據出鋼量的大小來表示。平爐的位置比高爐更低,位於高爐出鐵口的下方,主要是爲了方便加入高爐融化的鐵水。

這些初步的構造完成後,已經是三個月後了。各郡縣的民工也得到了二萬與人來了;並帶來了各地一百多煉術士,沈鷹首先讓張合叫百姓安頓下來後,準備挖礦,並從波陽調來二萬水軍一起來奮鬥。

之後沈鷹又把各大術士召集起來,說道:“你們把你們知道的硫磺和硝石的挖取方法告訴我,我讓二百人跟你們學,你們什麼時候交會了他們,你們就可以回去了,否則各殺無論。”沈鷹說到最後的語氣,已經是不寒而歷了,衆術士一聽紛紛表示願意。

沈鷹當下在部隊挑了三百頭腦聰明的年輕人跟着術士去尋找這些礦了。

沈鷹把二萬民衆用於挖煤,三萬士兵用於挖鐵礦;接着是把風箱安上高爐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後,沈鷹又搭建了一個煉製焦碳的高爐,碳要比鍊鋼容易的多,只需要把煤礦挖起來,隔層加熱後就能加功成焦了,焦碳是鍊鋼的首先材料之一。

一切準備工作到位後,沈鷹滿懷信心的期待着鋼鐵的製造成功了。

說明:因爲知識的有限,如有不對的地方可以指點,但不要放罵,謝謝!!!(還有不喜歡在古代有科技的朋友可以不看,因爲在草稿上我也沒有寫,這時因朋友要求加上去的。可以批評,不可以罵人啊!)

第129章 天下名士第224章 大戰前夕第146章 軍隊之靈公告第100章 動亂局勢第225章 良臣擇主第48章 義弟歸來第84章 蠻女多情第110章 調兵譴將第119章 亂世情緣第221章 前路莫測第23章 出兵弘農歷史大事年表第138章 新的時代第83章 拉開序幕第231章 戰略防禦第85章 血戰黟縣第174章 霸王揚威(上)第168章 長社之戰第50章 江東改革第8章 亂世平賊第138章 新的時代第242章 馬超敗北第225章 良臣擇主第144章 行軍路上第72章 大戰黃忠第187章 幕後黑手第83章 拉開序幕第226章 初露鋒芒第204章 東南事變(全)第122章 天定緣分第127章 大戰呂布第217章 官渡之戰第137章 全面撤兵第33章 太后唐妃第71章 虎將黃忠第34章 進軍汝南第112章 水困劉備第122章 天定緣分第173章 黃雀在後第237章 馬超VS呂布第235章 龍威將軍第129章 天下名士第4章 沈氏家族第139章 情迷夜色第55章 策劃荊州第237章 馬超VS呂布第25章 鄒家有女初長成第8章 亂世平賊第137章 全面撤兵第16章 壺關謀略第106章 震撼場面第333章 一身是膽第107章 杜家牧場第148章 迴歸襄陽第191章 許昌危機第164章 謀定而動第11章 江東二喬第6章 浩天之志第60章 智取江夏第239章 計謀爲先第93章 退避三舍第79章 組建六部第222章 奇襲涪城第117章 前後夾擊第144章 行軍路上第112章 水困劉備第209章 良才猛將(上)第200章 血戰臨穎第58章 暗渡陳倉第221章 前路莫測第122章 天定緣分第88章 陷入困境第203章 南諸北司(全)第12章 劉繇失信第127章 大戰呂布第73章 圓滿結局第33章 太后唐妃第102章 戰略防禦第170章 火燒連營(上)第229章 馬騰之死第38章 虛僞劉備第210章 無法預料(上)第204章 東南事變(全)第333章 一身是膽第129章 天下名士第35章 計攻汝南第142章 江東喜事第168章 長社之戰第25章 鄒家有女初長成第102章 戰略防禦第219章 議取西川第61章 徐州糜竺第186章 穩坐漁臺第151章 建鄴在望第332章 血染徵袍第107章 杜家牧場第103章 初現蹤跡第236章 所向無敵
第129章 天下名士第224章 大戰前夕第146章 軍隊之靈公告第100章 動亂局勢第225章 良臣擇主第48章 義弟歸來第84章 蠻女多情第110章 調兵譴將第119章 亂世情緣第221章 前路莫測第23章 出兵弘農歷史大事年表第138章 新的時代第83章 拉開序幕第231章 戰略防禦第85章 血戰黟縣第174章 霸王揚威(上)第168章 長社之戰第50章 江東改革第8章 亂世平賊第138章 新的時代第242章 馬超敗北第225章 良臣擇主第144章 行軍路上第72章 大戰黃忠第187章 幕後黑手第83章 拉開序幕第226章 初露鋒芒第204章 東南事變(全)第122章 天定緣分第127章 大戰呂布第217章 官渡之戰第137章 全面撤兵第33章 太后唐妃第71章 虎將黃忠第34章 進軍汝南第112章 水困劉備第122章 天定緣分第173章 黃雀在後第237章 馬超VS呂布第235章 龍威將軍第129章 天下名士第4章 沈氏家族第139章 情迷夜色第55章 策劃荊州第237章 馬超VS呂布第25章 鄒家有女初長成第8章 亂世平賊第137章 全面撤兵第16章 壺關謀略第106章 震撼場面第333章 一身是膽第107章 杜家牧場第148章 迴歸襄陽第191章 許昌危機第164章 謀定而動第11章 江東二喬第6章 浩天之志第60章 智取江夏第239章 計謀爲先第93章 退避三舍第79章 組建六部第222章 奇襲涪城第117章 前後夾擊第144章 行軍路上第112章 水困劉備第209章 良才猛將(上)第200章 血戰臨穎第58章 暗渡陳倉第221章 前路莫測第122章 天定緣分第88章 陷入困境第203章 南諸北司(全)第12章 劉繇失信第127章 大戰呂布第73章 圓滿結局第33章 太后唐妃第102章 戰略防禦第170章 火燒連營(上)第229章 馬騰之死第38章 虛僞劉備第210章 無法預料(上)第204章 東南事變(全)第333章 一身是膽第129章 天下名士第35章 計攻汝南第142章 江東喜事第168章 長社之戰第25章 鄒家有女初長成第102章 戰略防禦第219章 議取西川第61章 徐州糜竺第186章 穩坐漁臺第151章 建鄴在望第332章 血染徵袍第107章 杜家牧場第103章 初現蹤跡第236章 所向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