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

曹操讓孫乾回返驛館休息,然後便將目前與自己隨行在濟陰縣的兩位智謀之士找了過來。

與曹操同在此地的智士,現在有兩個。

一個是前壽張令程昱,他原先叫做程立,在認識曹操後因爲曹操的一個夢,而被曹操更名爲程昱。

程立被曹操改了名,雖然很想罵娘,但曹操畢竟是他的頂頭上司,輕易招惹不得。

別說是給他改名叫程昱,就是叫他程貓貓亦或是程狗狗,哪怕是程粑粑,他也得受着。

程昱是東郡人,不過與荀氏八龍的荀爽曾有交情,當年亦是駐足潁川,因此相比於東郡的士族,他和潁川諸學子,反倒是更顯親近。

另一位則叫做董昭,原本是袁紹帳下的參軍,後來奉袁紹命去隨張楊,李傕郭汜與呂布大鬧長安之時,董昭奉張楊之命南下往帝都長安,名爲進貢,實爲觀察長安形勢,問題是董昭此人有私心,他早就看張楊不能成大事,便借從機會以張楊使者的身份留在了長安,以待天時。

後曹操偷迎天子,董昭因此與曹操相識,從此便被委以親信臂膀之任。

此二人現在隨同曹操駐紮在濟陰縣。

二人來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也不客氣,隨即與二人訴說了陶商使者對其所陳述的事,然後又將自己心中的疑惑對程昱和董昭二人說了。

聽了曹操的話之後,董昭和程昱各自思慮良久,仔細斟酌。

好一會之後,方聽程昱開口道:“明公,徐州陶商奪下樑國,又以夏侯淵爲質,來威脅明公退兵,此事本已是可笑之至,他卻還另問明公要五十萬錢,此等行徑,殊於小兒胡鬧無異,不過陶商此人近年來聲名鵲起,恐不是庸碌之輩,因此怕是個中另有蹊蹺。”

曹操摸着鬚子,臉色也顯得很深沉。

對於陶商的本事,他自然是比程昱更加清楚。

“眼下兗州士族和涼州諸將行事在即,曹某佈局多時,正是想借此機會將他們連根拔除,如此便是一勞永逸、萬世社稷之所賴,可在這種時候,陶商小賊若是圖謀不軌,在背後捅曹某一刀子,只怕會有些麻煩。”

說罷,曹操又看向了董昭。

董昭是個長相極爲親善的胖墩,整天笑眯眯的,看起來親善和藹,那慈眉善目的相貌猶如彌勒佛一般,與整日黑着臉,一臉嚴肅的程昱,呈現出了鮮明的對比。

聽了程昱和曹操的對話,董昭一邊笑,一邊和善的寬慰道:“明公也不需過於憂慮,陶商打下樑國的兵馬不過數萬,且多爲步卒,少有騎兵,就算是他與兗州的士族同時發難,以明公手中的兵力也足矣應付,眼下我們要揣摩的,就是陶商小賊心中所想的到底是什麼?他究竟是否有意繼續與明公爲敵,或是有圖謀兗州之心。”

曹操聞言點了點頭,道:“陶商那小子,說實話,曹某對他還是非常欣賞的,他年紀輕輕,深有謀略且多富智謀,這個人,能力絕對是有的,但他平日裡辦的那些事,着實又與市井之人無異……眼下曹某最揣摩不清的,便是其人志向如何!”

董昭笑着道:“這天下之人縱然是再有智謀,但若是胸中沒有海納百川,吞吐山河的格局與志氣,也是無用,這眼下,或許就是可以看出陶商小賊胸中格局的大好時機。”

董昭這個人,雖然整天笑嘻嘻的看着是個老好人一般,但曹操深知董昭擅長揣摩他人的心理動態,這一點絕非普通人可比。

當下,曹操問董昭道:“公仁對該如何揣摩陶商此人,有何高見?”

董昭並不着急,道:“聽過明公在兗州,已是開設培訓精於查探和行刺的府衙,與陶商在金陵城的校事府相若……那個,叫什麼府來着?對,鷹蛇府!不妨且先讓鷹蛇府的鷹士去刺探一下樑國的陶賊動向,屬下或可通過陶賊行事中的痕跡,推斷其真意。”

曹操聽了董昭的問話,頓時一陣感到臉上無光。

說實話,因爲這事,他心中已經罵了陶商的老爹陶謙和他陶家的祖宗十八輩不止一千遍了。

曹操在全據兗州之後,便命夏侯惇在青州黃巾和昔日鮑信,劉岱,袁遺,橋瑁等舊軍中抽取精壯之士,爲自己組織了一支精悍的貼身步軍,由典韋帶領。

這支精銳的攻擊步兵,和曹操最近剛剛開始建設虎豹騎一樣,可謂是他手中的王牌部隊,一支騎兵一支步兵,在曹操的思想謀劃中,這兩隻部隊將作爲他的左膀右臂,跟隨着他一同輾轉千里,平定天下。

一切都很美好,但唯有一點美中不足,那就是這支攻擊部隊的名字。

不知道爲什麼,每一次想給這支部隊起名的時候,曹操的腦中就泛起“虎衛軍”這三個字,就好像這個名字在冥冥中早以天定,註定可以將自己的這支兵馬名揚天下,流傳千古。

可問題是“虎衛軍”這三個字,早就已經被陶商提前好幾年用在了自己的護衛軍身上了。

曹操現在若是跟陶商用一樣的軍隊名稱,那豈不成了盜版?

雖然知道事是這麼個事,理是這麼個理,可曹操不知道爲什麼,總覺的心中有一道邁不過去的坎。

怎麼形容呢?就好像“虎衛軍”這仨字是陶商從他這偷走的一樣!

最終,在無可奈何之下,曹操只能選擇退而求其次,爲自己的這支精銳步兵起了一個土的不能再土的名字——“獅虎軍。”

每次一想到這個名字,曹操在身邊沒有人的時候,就擡手狠狠的抽自己幾個大耳刮子,以示懲戒,抽的那叫一個威風八面,狠辣卓絕。

他也知道獅虎軍這個名字太過難聽,問題是他也沒什麼辦法。

陶商的軍隊叫虎衛軍,他曹操的軍隊最次也得用獅子命名啊!

其實用龍之類的命名會更容易好聽些,但龍畢竟是代表天子的祥瑞之物,民間給普通的才士隨意瞎叫個‘龍鳳’之類的綽號倒是不打緊,但若是用在諸侯正軌軍的名字上,多少會沾了一些僭越,惹人非議,除非是天子下詔親封。

獅虎軍這一茬的事剛過去,曹操組織的情報部門在起名上又遇到了困難。

當曹操得意洋洋的將“校事府”三個字說給了一衆手下的時候,他手下的排名頭號的謀主荀彧就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

“明公,我大漢文字萬千,語意深遠的詞彙比比皆是,明公爲何非要盜用那金陵城陶商起的名字,如此豈不是爲天下士人取笑?”

曹操聽了這話,當時就凌亂了。

我你娘,曹某啥時候盜用陶商起的名字了?

他孃的啥時候!!

當荀彧在曹操面前,將陶商麾下的機構已用“校事府”之名近三年的事實向他列舉出來的時候,曹操悲憤的恨不能起傾國之兵踏平金陵城,將陶商抓到他的面前,狠狠的抽他二百個大耳刮子,以資獎勵。

最終,在無可奈何之下,曹操給自己麾下的情報部門起了個和“獅虎軍”很搭調的名字叫“鷹蛇府”,而那些負責刺探情報的成員,則被命名爲‘鷹士’或是’蛇士’。

好好的曹魏集團核心部門,陰差陽錯之下,愣生生的被弄成了不倫不類的動物馬戲團。

陶商不知道,他在無形中,跟曹操做下的這個仇,可能比自己真的派人弄死曹嵩,還要嚴重的多。

……

幾日之後,曹操麾下的鷹蛇士派人回來稟報,說是陶商在樑國正在清點各縣的戶口,查數人丁,覈查在冊人員的真實情況。

一聽麾下的鷹蛇士這麼說,董昭頓時恍然大悟。

他當即就向曹操諫言道:“恭喜主公,賀喜主公,陶商雖然奸詐狡猾,又富智謀,可惜格局終卻不甚大,他沒有吞吐天地的雄心和壯志,主公此番大可放心去對付西北諸將,徐州一方無憂矣。”

曹操聽了這話,很是不明其意。

陶商不過是在普查樑國的人口,跟他有沒有大志,又有什麼相關?

第四百七十七章 陶商進貢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七百八十七章 舊臣齊出動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二十四章 分龍化虎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華 佗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
第四百七十七章 陶商進貢第七十四章 洛 陽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七百八十七章 舊臣齊出動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二百八十三章 孫策守孝(第二更,求支持)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二百零九章 大考結果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二十四章 分龍化虎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八百五十二章 馬氏兄弟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三百七十六章 華 佗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九百一十八章 攻陽平關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舊 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