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

徐州,彭城。

陶謙在範縣被天子冊封爲徐州牧之後,志得意滿,很是舒心,彷彿有一種走到了人生巔峰的感覺。

但這股巔峰之感對他來說卻是暫時的,回到了彭城的老頭子不知爲何,一直感覺身體不太舒服。

剛開始,陶謙並沒有把這事當回事,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的身體狀況卻是越來越羸弱。

陶商今年已經六十二歲了,在平均壽命並不是很高的東漢末年,他已經基本算是過到了古來稀的歲數。

在這個年代六十歲的老頭,有一些甚至都抱上重孫子了。

不過身爲從軍旅出身的陶謙,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一直還是很有自信的,在陶大爺的自我審視中,以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再活個五七十年,應該不屬於什麼難事。

畢竟這麼多年了,陶謙連一場輕微的小病都沒有得過。

人有自信是好的,可惜卻不可與命相爭。

回到了彭城一段時間之後,陶謙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了,而且還在往一種很不好的方向發展,任憑他找了多少的醫官來,也不能夠解決問題。

劉協定都範縣大封羣臣的這一年,天子將年號由初平改爲興平,而也就是在興平元年的八月,陶謙在自己的府邸內突然無預兆的昏倒在地。

徐州刺史府內的人們嚇壞了,趕緊找來了彭城最好的醫官竭盡全力救治,用了好幾個晝夜,纔將陶謙堪堪救醒。

但陶謙醒來後的狀態卻很是不好,他開始變的有些神志不清,高燒不退,臥牀不起,睡覺的時候還總是說胡話,有時還不斷的招呼陶商和陶應快快歸來。

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身爲文臣之首的糜竺不敢怠慢,他一面嚴密的封鎖消息,不讓陶謙病重的事在彭城的士族中引起慌亂,一面派自己的親弟弟的糜芳親自帶着口信,快馬加鞭的奔赴東方前線,向陶商通知這個不妙的消息。

九里山一戰,曹操,袁紹,陶商三人等於正式鬧掰,三人的盟友關係從那一刻開始,便宣告徹底破產。

但因爲眼下北方的局勢微妙,三大諸侯並沒有繼續彼此進攻,只是各自收攏麾下的兵將,向着各自的屬地撤離,並在心中做出了對日後的戰略規劃。

三家遲早都會經歷爲爭奪霸權的鏖戰!

但三個人心中都明白,此刻還不是與另外兩方展開全面戰爭的最佳時機。

袁紹眼下需要一統河北,徹底坐穩最強諸侯的寶座。

曹操需要按照賈詡的進言,將軍力和政治中心轉向豫州,開啓人生新篇章。

而陶商的心中也已經打定主意——這次回徐州之後,自己一定要收攏整個東南。

金陵城的兵馬剛剛進入了徐州境內,糜芳就帶着陶謙病重的消息來見陶商,請他快快回彭城見父親。

一聽說陶謙病重,陶商頓時有些慌了,四年的感情處下來,陶謙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長輩。

而且肯掏心挖肺,無慾無私對陶商好的人,或許只有這個老頭子了。

雖然知道人不能違抗自然規律,但陶商真的不想失去這位父親。

他不敢再耽擱,隨即安排許褚和徐榮代替自己指揮金陵的兵馬撤往彭城,而後叫上了陶應,兩兄弟與糜芳一同飛馬直奔着彭城匆匆而去。

在回返彭城的這一路上,兄弟兩人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沒有做任何休息,只是拼命的催動戰馬,奔着彭城快馬加鞭。

進了城池後,二人又直抵陶謙的府邸。

……

陶謙躺在牀上,高燒不退,一直是迷迷糊糊的半睡半醒。

但不知是身體中有潛在的堅強毅力,還是因爲思念兒子心切,或是因爲其他的什麼原因,陶謙在知道兩個兒子回來了之後,居然奇蹟般般的清醒了過來。

陶應的兩隻眼眸中全是眼淚,上前一把握住了陶謙枯槁的老手,語氣哽咽,一時間似是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父親,您、您可嚇死我了!”

陶謙露出一絲慈祥的微笑,伸手點了點陶應的額頭,噓聲道:“傻小子,爲父的命硬的很,尚還死不得。”

陶應擡手擦了擦臉頰上的淚水,虛弱道:“這些天,孩兒和大哥晝夜馳騁,連一刻都不敢耽擱,就怕父親出什麼意外……”

陶謙呵呵一笑,道:“癡兒,你日後也將是身居高位之人,辦事怎地還是這般沉不住氣,傳將出去,豈不是讓旁人笑話。”

一直沒有說話,但卻和陶應一樣焦急的陶商道:“父親,二弟和我慌張也是人之常情,況且我大漢乃以孝治天下,父親身體有恙,我們兄弟倆若是還不緊不慢的,那纔是讓旁人笑話呢。”

陶謙轉頭看向他,欣慰的笑了出來,那張遍滿了老年斑的褶皺臉上,充滿了慈祥和柔和。

“說到孝順,小子,老夫現在確實有一件事需要讓汝盡孝了……商兒你已經就任太傅高位,徐州眼下暫時清平,老夫回彭城時已經和諸公商議過,要在下個月選定吉時,爲你舉行大婚。”

陶商聞言一愣,下月成婚,好像沒幾天了,滿打滿算不過五七八日。

接着,陶商忽然明白了什麼,心下泛起了悲痛之感。

陶謙如此着急的爲自己舉行大婚……莫不是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時日無多了?

看着這個躺在牀榻上,風燭殘年的老人,陶商的心中絞痛非常。

都到這個時候,父親他,還是惦記着自己的終身大事。

他是想在活着的時候,能夠看到自己成家立室。

“父親如此爲孩兒着想,孩兒怎可不從。”

陶謙滿意的點了點頭,接着轉頭對陶應道:“你兄長這次成親,也算是爲你打了個榜樣,你要跟你兄長好好的學着,別落下了。”

陶應嗚咽着使勁點頭。

陶商聞言則是擡手擦虛汗。

父親對自己關懷是關懷,但這頭腦還是有些不清不楚的。

這老頭說話怎麼一點沒溜兒,成親這玩意……讓陶應怎麼個學法?

難道晚上入洞房的時候,讓他趴牆根學嗎?

陶謙眯眼看了兩個愛子良久,突然長嘆口氣,虛弱道:“孩子們,老夫的日子,怕是不多了……”

陶應聞言頓時一驚,高聲道:“父親!”

陶謙緩緩的擡起了手,打斷了陶應的話頭,道:“人過五旬而之天命,老夫年過六旬,壽亦足矣,只是在去世之前,有些事需得跟你二人說清楚了。”

ωwш●тт κan●C〇

說到這,陶謙望向陶應,面容也變的嚴肅:“應兒,老夫思來想去,徐州的這份基業,終歸還得是傳給你的兄長,一則乃是因爲他是嫡子,二則這天下紛爭不斷,豺狼當道,你的天性純真,率性未泯,怕是鬥不過那些虎狼之徒,爲父若是傳給你徐州基業,只怕你連命都保不住的……爲父如此,乃是爲了你、爲了咱們陶氏着想,你可能理解爲父的苦心?”

陶應留下了兩行眼淚,使勁的點頭:“父親說的,孩兒全都明白!父親就是要把徐州的基業給我,我也是守不住的……”

陶謙感慨的嘆了口氣,轉頭看向陶商,道:“商兒,老夫知道你們兄弟二人感情深厚,日後汝當了徐州之主,記住要好好的善待你的兄弟,還要善待咱們陶氏的族人,不可依仗家主之位,不顧親情,妄動親族!老夫的話,你可明白?”

陶商聽了這話,眼圈也有點溼潤了。

這位老人家,在這種時刻,還如此的用心良苦。

他使勁的點着頭:“父親放心,孩兒一定會善待兄弟,守護陶氏,守護徐州基業。”

“好,很好……,對了,還有一件事。”陶謙輕輕咳嗽了一聲,繼續道:“老夫這輩子,沒抱上孫子,深感遺憾……商兒你成親之後,需得多多的開枝散葉,以傳後世,不使我陶家無後,此事方乃是天下最大的孝道,汝可明白?”

陶商聞言頓時愣住了。

半晌後,方見他無奈的點了點頭。

自己的這個爹啊……唉,我該說他點什麼呢?不過這也確實是這個時代的要事,可憐老人家活到了六十二歲,還沒有抱上孫子,這件事,自己和陶應的身上,毫無疑問有着重大的責任。

陶應擦了擦眼淚,哽咽道:“父親,爲了陶氏子孫後代的繁榮,孩兒也願意盡一份綿薄之力。”

陶謙聞言欣慰的拍了拍陶應的額頭,感慨道:“好孩子,好好跟你大哥學着點……這事將來,少不得也需用你多幫你大哥分擔分擔。”

陶商腦袋上的汗頓時流下來了。

陶謙果然是因爲生病,有點神志不清。

這一老一小,我該說些什麼好?

這畫面看着倒是挺感人,只是這話嘮的,怎麼就這麼不中聽呢?

陶謙又轉頭看向陶商,道:“老夫的命沒有多久了,你娶了太原王氏之女,那女娃老夫是見過的,着實是個好女子,但你弟弟的婚事,老夫怕是熬不到了……唉,操不上心了,所謂長兄如父,應兒的婚事,日後還得要你幫着物色把關,懂嗎?”

陶商衝着陶謙深深的鞠了一躬,正色道:“父親放心,孩兒一定會給二弟找個德藝雙馨的。”

陶謙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對陶商和陶應二人道:“老夫的身體不佳,眼下雖然是被糜竺封住了消息,但這事怕是瞞不住多久,現需提點你們幾件事,你們兩人要謹慎記之。”

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八十章 站 隊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八十章 站 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
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一百零一章 五 賊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八十章 站 隊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九十章 外禍內因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五百五十三章 還有後手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八十章 站 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八百三十二章 堤壩之爭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陶商賣官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第九百章 一意孤行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