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承 諾

是的!歷史上曹操爲報父仇攻打陶謙屠殺徐州軍民,不過是後來的又一次……早在曹嵩事件之前,曹操就已經把徐州血洗過一遍了。

那時的曹操與現在完全兩個樣,一點也沒有了憂國憂民之心,屠殺平民的時候眼睛都不眨一下,已是有了一將功成萬骨枯之氣……而孫策在孫堅死後,也是完全沒有了現在的稚嫩任性,蛻變爲一個成熟的男人,成了赫赫有名的江東小霸王。

死爹……真的能重新改造一個人麼?

徐州被屠這樣的悲慘事件,陶商肯定不會讓它在歷史上再次重演。因此,他決定乘着這次機會親近袁紹,至於陶謙那面……等以後回了徐州,陶商再跟陶謙仔細說明。

可如果陶謙油鹽不進,依舊固執的非要跟袁術一條路走到黑的話……陶商不知道自己會不會也被改造一下。

“跟我聯合?”袁紹終於緩緩地開了口:“說起來,你陶家的徐州,在地緣上似是還是離公路比較近一些吧,有此強鄰在側,陶公子爲何要向袁某示好,就不怕日後惹出事端,過不了太平日子?”

陶商心道我要過太平日子的最佳辦法,就是現在把你們挨個弄死……問題實在是做不到。

陶商長嘆口氣,輕笑道:“正是因爲強鄰在側,所以陶某更加要跟袁公您聯合,孫堅袁術盡皆熊虎,有他們在我父子如何安枕?徐州又處於四戰之地,無法偏安於一隅,且適才觀袁術之所作所爲,將孫堅出賣毫不留情,實非仗義之人,和袁公相比,品性上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一面是當世之英雄,一面是豺狼虎豹,在下選擇袁公也是理所應當。”

陶商這話,着實是說到了袁紹的心坎裡去了……憑心而論,袁紹就是喜歡別人說弟弟袁術沒有自己強!身爲庶出,自小還被父親袁逢過繼給了伯父袁成,袁紹姥姥不親舅舅不愛。而袁術總是以嫡出自傲,對外時私下裡亦是對袁紹的出身頗有微詞,覺得他不過是小妾所生的家奴而已。

兄弟之間變成這樣也不是沒有原因的,至少司空袁逢活着的時候,在教育孩子這點上做的很不到位,一碗水沒有端平……讓間隙的種子從小就在兩兄弟之間被埋下。

袁紹突然開口,問陶商道:“當今漢室天下衰微,天子年幼被董賊囚禁,詔令皆出自董賊之手,天下民不聊生,袁某有意立幽州牧、襄賁侯劉虞爲帝?依陶公子之意此舉如何?”

陶商心下冷笑。

袁紹這是看天子被董卓弄到了長安,援救遙遙無期,不如索性再立一個新帝,以便於駕馭。

你今天立一個,改日別的諸侯又立上一個,天下得冒出多少皇帝?這世道還有得救嗎?當初你袁紹向何進上言‘’調集四方猛將豪傑,領兵開往京城‘’,使得董卓進了京師,已經讓天下亂了一次,現在你又想玩這麼一出另立新君的把戲跟董卓唱對臺戲……這天下已經讓你禍害的夠嗆了。

不過無所謂,歷史上的劉虞死活都沒有當這個皇帝,陶某就說點好聽的應付應付你又能如何?

“袁公此法,確實是使海內中興的良策,如今長安名義上有幼君,但說了不算,而公卿以下的官吏都諂媚董卓老賊。當前的要事,一面是派兵駐守關津要塞,讓董卓老賊衰竭而亡。而袁公在東面則另立聖君,如此太平之時指日可待。”陶商說這話時很違心,自己都差點要吐了。

袁紹曾把這件事透漏過給衆諸侯中自己認爲是心腹的幾個人,但得到的都是模棱兩可的敷衍答覆,包括曹操都不同意,令袁紹的心中很是憋悶。

不想第一個真心實意贊成自己、還爲自己出謀劃策的,居然是這位陶家公子,袁紹此刻的心中深感五味陳雜。

這孩子真是亂世之君子賢臣啊……好人,大大滴!

“好!陶公子對紹果然甚有誠意,翌日還請公子回返徐州,向汝父陶恭祖說以利害,咱們兩家今後脣齒相依,紹必不相負。”

陶商向袁紹作了一揖:“明公英明。”

說話之間,已是從適才的‘’盟主‘’,轉稱‘’袁公‘’,此時此刻,又改成了‘’明公‘’。

陶商都被自己的用心良苦感動的要哭了。

袁紹此時心情不錯,伸手拍了拍陶商的肩膀,笑道:“陶公子年紀輕輕,便深謀遠慮,甚明事理……日後必然是大有前途,難怪孟德與你這般交好,公子果然是個妙人,哈哈哈哈。”

陶商見目的達到了,心下不由的放輕鬆,又問道:“盟主……那徐榮的事情?您打算怎麼處置我?”

袁紹大氣地擺了擺手,話語中顯得豪情萬丈:“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那徐榮愛怎樣便怎樣,全權交給你了……有袁某在,哪個敢說你的不是?我扒他三層皮。”

姓袁的真是霸道啊,剛纔還說要找我說道說道呢。

陶商拱手稱謝,感激道:“如此,便多謝明公了……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明公若是不想辦法解決,終不爲美。”

袁紹聞弦而知雅意,淡淡地道:“陶公子是想說,關於王司徒等公卿的安頓事宜?”

陶商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這些人想待在明公的帳下,可收留下來是累贅,不收留又恐污了清名,實在是難纏的緊,明公處理他們,要慎之又慎。”

袁紹輕輕地‘’哼‘’了一聲,不滿意道:“人是你帶回來的,你還好意思說?”

陶商面色一下子尷尬了:“給你添麻煩了。”

袁紹白眼一翻:“你確實給我添麻煩了,還是不小的麻煩。”

“陶某……慚愧。”

袁紹長嘆口氣,道:“慚愧有什麼用?王允現在就差堵着袁某的門跟我要公道了,總得有個由頭把他打發了纔是。”

陶商摸着下巴,想了想,道:“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袁紹聞言頓時來了興致,道:“什麼辦法?”

陶商斟酌了一下詞彙,低聲道:“所謂分而化之,各路諸侯麾下,其實不差養這麼幾個吃閒飯的,可慮者不過是公卿們人多勢衆爾,試想這麼多的公卿,且昔日各個位高權重,幾十號人扎堆聚集在任何一個諸侯麾下,所形成的的政治壓力之大,我想哪一路諸侯都受不了……”

袁紹氣道:“那怎麼辦?”

“老辦法,大家平分嘍。”

袁紹聞言,眼眸頓時亮了。

陶商見袁紹不說話,咳嗽了一下,繼續道:“我們有十多路諸侯在此,就算孫堅已經走了,其餘的每家平均分三個五個,帶回屬地供着也沒什麼打緊,誰家也不差養這麼幾個閒人,而且每家的屬地就養三五個,翻不起多大風浪……”

說到這裡的時候,陶商發現袁紹瞅着自己的目光,突然變的直勾勾的,很是怪異,讓陶商感覺渾身不舒服。

“明公……你這麼瞅我,何意?”陶商猶豫地問道。

“陶公子當初跟董卓分朝臣的時候,好像玩的就是這一套吧?如今還來……當真是一計多用,屢試不焉……平均分,呵呵,陶公子真是個講究人啊。”

陶商謙恭的一欠身,道:“陶某爲人,平日裡最強調的就是公平與公平。”

袁紹搖了搖頭,嘀咕着道:“年紀輕輕的,哪裡來的這麼多鬼心眼子……都快趕上曹孟德了!”

陶商試探着道:“明公是覺得我這計策不好?”

袁紹搖頭道:“計謀倒是挺好的,可行。”

陶商的後腦上直冒黑線。

好也是你,不好也是你,全尼瑪是你袁家的!

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顯崢嶸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四百七十章 初戰河北軍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據地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
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五百八十九章 跌落底谷的袁譚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八百三十二章 再顯崢嶸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三百零九章 陶商求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四百七十章 初戰河北軍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三百四十九章 各方表現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一百零七章 避盟友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據地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六百六十八章 田豐詐降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兄弟蕭牆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