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智鬥王允

“呂布將軍說笑了,我王允對於大漢忠心耿耿,對於丞相的的豐功偉績向來支持有加,又怎麼會和袁紹那些逆賊有染,將軍一定是聽信了他人讒言,還請將軍不要誤聽人言,寒了王允的一片忠心。”聽呂布這麼說,王允眼皮挑了挑,不過王允何等老奸巨猾,又豈會被呂布這樣詐出來,心中略一思索便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王允想得很明白,呂布要是有真憑實據,說不得直接就會拿人,哪裡會和自己這般廢話。這樣一想,王允自然矢口否認,想看看呂布接下來怎麼說?

“哦?看來的確是我搞錯了。”眼見王允不肯承認,呂布心思一轉也不在逼迫王允承認,必定董卓嗜殺成性,這種稍有差池就會被滅九族的事情,老奸巨猾的王允自然不會承認,不過這並不表示呂布就沒有辦法,只聽呂布哀嘆一聲道:“哎,我本以爲王允大人乃是大漢忠臣,至此大漢危急存亡之際,大人會挺身而出,維護我大漢的安危,現在看來是呂布多心了,既然如此,呂布告辭了。”說着呂布霍地站了起來,轉身就要離去。

“將軍且慢,老朽愚鈍,不知將軍這話何意?”聽呂布這麼說,王蘊心中一動,忙起身將呂布攔了下來。

王允並不是沒有想過誅殺董卓的辦法,奈何手中力量有限,有沒有掌握兵權。又有以前的官員刺殺董卓不成,反而被殺的例子擺在那裡,這才導致王允一直蟄伏,不過呂布這麼一說卻使得讓王允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倘若能爭取到呂布倒戈一擊,那麼誅殺董卓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我沒有什麼意思,不過是想看看大人對大漢的忠心而已。”呂布雖然有心要王允表明立場,但是自己的話卻也不能說的太明顯,於是含糊道。

“哈哈哈,我王允已經行將就木之人,將軍既然直言相問,我就實話實說,不錯老夫確實和袁紹有些書信來往,本以爲袁紹定能帶兵解救陛下,復興我大漢,卻沒有想到袁紹不過徒有虛名而已,爲今之計大漢的命運就要委託將軍了,還請將軍憐惜我大漢子民,起兵掃除奸佞,還我大漢一片朗朗乾空。”起初聽呂布問及王允有沒有和袁紹勾結,王允以爲呂布要抓自己的小辮子,自然萬分小心,直到此時覺得呂布似乎有心要幫助自己復興大漢,心中豁然明朗,儘管呂布誅殺董卓的可能性不高,但是隻要是有一些可能,卻也是值得王允去冒險的,必定眼下王允已經想不到什麼辦法誅殺董卓了,此時便抱着一絲希望向呂布和盤托出,也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意思。不過這樣一來卻是正中呂布下懷。

“哎,大人此心,呂布也是早已有之。呂布雖然是丞相的義子,奈何呂布也是有血有肉之人,丞相暴虐,對上有愧君王恩澤,對下有負百姓期望,如此種種,丞相的惡行呂布都是看在眼中。奈何丞相對呂布恩同再造,呂布又怎麼能忘恩負義,加害丞相。”見王允表明了心機,呂布也不在猶豫,將自己的態度表示了出來。

這態度很明顯的告訴王允,我呂布支持你們,但是是在精神上支持你們,想要我幫你們動手,沒有可能。

“這?王允雖然聯絡了一些志同道合之人,奈何手中無兵無將,卻是難以做成此事。將軍助我誅殺董卓乃是爲大漢盡忠,自古忠大於孝,將軍舍小義而全忠義纔是正道,還請將軍三四。”王允手中無兵無將,沒有呂布的參與,自然沒有辦法誅殺董卓,即便誅殺了董卓也是沒有辦法掌握朝政,這就和王允心中期待的復興大漢有很大的出入,王允自然不肯,於是緊接着勸解道。

“大人不必着急,大人手中雖然無兵無將,確實可以聯絡其他忠心於陛下的將領,丞相麾下,也未必沒有英雄之輩。再者說來當年丞相不過西涼一刺史,只因入京剪除十常侍,方有今日之權勢,難道大人就不能學一學當年的何進,召外兵入京麼?”看着眼前一臉無奈的王允,呂布突然向王允說道。

“這?召外兵進京風險太大,想當年何進就是因爲召外兵如今纔有今日之禍,我若是在這樣做,又豈能善了?”顯然王允被董卓入京的事情嚇到了,對於召外兵入京很是懼怕。

“大人錯了,如見天子受制於丞相,危如累卵,即便召外兵入京,情況還能惡化到哪裡去呢?況且外兵不見得都如丞相一般。呂布聽說大人和西涼馬騰有些交情,這馬騰乃是忠良之後,雖然偏安一隅,卻也是一片忠心報國之心,大人以爲此人如何?”呂布並不想參合文官和董卓的廝殺,不過這倒是不妨礙呂布推波助瀾。

“你是說馬騰,此人倒也是有着一顆赤膽忠心。”本來王允是還想繼續慫恿呂布殺董卓的,反正呂布弒父也不是第一次了,不過呂布以說到馬騰,王允卻是心中一動,和呂布相比,王允更覺得馬騰這個粗野的漢子對漢室更加忠心,在王允看來,呂布是個見利忘義之徒,只要利益足夠呂布自然願意誅殺董卓,不過相比之下馬騰卻是個更好的選擇,雖然王允對馬騰並不是很熟悉,但是憑着對馬騰的瞭解,王允覺得馬騰至少是忠心漢室的,不像呂布只爲利益奔走。如果能選擇王允自然願意選馬騰,只是馬騰有些太遙遠。

“大人也覺得此人不錯?那就好大人只需手書一封,呂布願意將手書送到馬騰手中。”見王允心動,呂布接着說道。

“好,將軍有此一說,王允自然願意一試,只是西涼遙遠,馬騰入京怕是不那麼容易辦到。”雖然依靠馬騰帶兵入京誅殺董卓,要比利用呂布誅殺董卓難度更大一些,不過相比與呂布,王允卻是更相信馬騰的忠心,兩下比較倒是有得有失,不過呂布不願意和董卓翻臉,王允卻也是很無奈,即便是這樣,王允也算是又一次看到了大漢復興的希望,就這一點已經足夠王允一掃這些日子的愁容,不過接下來,王允就要好好策劃馬騰入京的事情了。包括如何影藏身份,如何調動兵馬。當然這一切都要等呂布和馬騰談好之後,不過王允心中倒是很有把握馬騰會同意。必定董卓入京的例子擺在那裡。任何一個諸侯只要控制了都城,就等於是野雞變成了鳳凰,這裡面的誘惑,相信任何諸侯都是無法拒絕的,更何況是和董卓有着刻骨仇恨的馬騰。

很快,馬騰就當着呂布的面拿出一張白卷,然後咬破指頭,寫下一篇血書,這次王允是決定要將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壓上去了,自然不會捨得些許鮮血,況且只有血書才顯得夠分量,才能表明自己的誠意。

“哎,我雖有心爲漢家多做些事情,奈何忠義難兩全,不過這樣一來我也算是儘自己的力量全了忠義,至於結果如何,一切就由上天來決定吧。”看着王允寫完血書,呂布這纔將血手收進懷中慢慢說道。

“將軍大義,王允感激不盡。”雖然王允對於呂布的這種所謂的忠義很看不上眼,不過眼下有求於呂布,倒也是不得不說上幾句漂亮話,只是這種微妙的關係能夠持續多久就沒有人知道了。

“對了,令千金貂蟬姑娘以後就住在我那裡了,大人請放心,呂布會好生照顧貂蟬姑娘的。”領走時呂布說出了自己對於貂蟬的打算。這句話卻是直接將王允定在了那裡。本來在王允知道呂布對貂蟬感興趣的時候,就想着如何來利用貂蟬使得呂布就範,卻沒有想到,呂布卻是已經將貂蟬控制在了府中,這就使得王允開始懷疑,呂布今天爲什麼會來了,不過事到如今想這些事情,似乎也沒有什麼必要,反正王允早已打定主意,爲了中興大漢,哪怕只有一絲希望,王允也願意拼上全部的,其中自然也包括貂蟬。

“額,能夠留在將軍府中,侍候將軍左右,也是貂蟬的福分,他有這樣好的歸宿,我這個做父親的也就放心了。”面對此時的呂布,王允只能咬了咬牙,說出一些違心的話,面對即將進行的計劃,王允已經無暇顧忌貂蟬了。

“呵呵,王大人果然善解人意,只是口說無憑,還請王大人能夠立張字據,寫明自此後貂蟬與王大人再無瓜葛纔好。”王允雖然打定主意要犧牲貂蟬,不過這話呂布自然不會輕易相信,於是便想到讓王允立下字據,如此一來,相比貂蟬放心留在呂布府中,不再爲王允的事情操心,這一招雖然狠辣了些,不過對呂布來說,卻也是必要的手段。

這一次王允倒也是痛快得很,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很快就將一張斷絕父女關係,並將貂蟬全權委託給呂布的契約放在了呂布手中。

拿到這張契約,呂布心中一陣盪漾,貂蟬的事情終於有了圓滿的結果。

第四百九十一章 豫州第三百零九章 烽煙再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貂禪第一百九十章 中郎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宏挑撥張遼第五百五十八章 邀請龐統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一百二十章 獻帝登基第一百四十七章 隴西2第五百九十八章 公孫度逆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空城河內第五十章 算命老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出兵兗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話別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關羽刀下救華雄第六百零七章 蒯良蒯越第十八章 取勝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高順出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星寶刀第六百三十一章 劉備借江夏第十三章 義父丁原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戰袁紹第三十章 高順的決心第八十二章 陽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七十章 青州田楷第三十四章 反攻五原第三百一十一章 呂布借涼州第六百零一章 出兵新野第四百六十五章 郭嘉叛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聯合山越第四十六章 偶遇田豐,文丑第八十二章 陽謀第二百零七章 援兵第一百五十章 隴西5第四百八十九章 范陽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虎牢關第一百零七章 蔡琰第三百八十五章 王允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尋找獻帝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夏水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袁紹攻青州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遊騎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城第四百七十章 決戰長安第四百七十七章 廢除皇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梨花槍第二百五十章 增兵陳留第六十二章 呂布的心思第六百零七章 蒯良蒯越第六百一十八章 水軍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夏侯淵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西涼第九十六章 張寶之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華雄大戰太史慈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論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進攻長安第五十二章 呂布大戰典韋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安第五百七十一章 厚葬馬騰第一百五十二章 跑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君主立憲第二百八十章 滎陽之戰第二百零七章 援兵第一百零一章 何太后第五百二十章 劫營第六百二十六章 孫尚香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史慈放曹操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論天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邀太史慈第六百一十二章 夜襲張合第四百八十八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結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水7第五十八章 遭遇袁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水2第五百二十章 劫營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三百章 派往隴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假孫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六百一十八章 水軍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遷都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戰 顏良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遼第三百一十五章 高順出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英現陳留第四百二十五章 張燕之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敗走第四百三十章 張遼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軍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誅殺王睿張諮第二百八十八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零四章 郭嘉來訪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第二百五十四章 離間之計
第四百九十一章 豫州第三百零九章 烽煙再起第一百九十四章 貂禪第一百九十章 中郎將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宏挑撥張遼第五百五十八章 邀請龐統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一百二十章 獻帝登基第一百四十七章 隴西2第五百九十八章 公孫度逆襲第五百一十八章 空城河內第五十章 算命老人第四百三十八章 出兵兗州第二百四十二章 話別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旗第二百五十七章 關羽刀下救華雄第六百零七章 蒯良蒯越第十八章 取勝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高順出兵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星寶刀第六百三十一章 劉備借江夏第十三章 義父丁原第五百四十八章 再戰袁紹第三十章 高順的決心第八十二章 陽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七十章 青州田楷第三十四章 反攻五原第三百一十一章 呂布借涼州第六百零一章 出兵新野第四百六十五章 郭嘉叛變第六百一十九章 聯合山越第四十六章 偶遇田豐,文丑第八十二章 陽謀第二百零七章 援兵第一百五十章 隴西5第四百八十九章 范陽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虎牢關第一百零七章 蔡琰第三百八十五章 王允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尋找獻帝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夏水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袁紹攻青州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遊騎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城第四百七十章 決戰長安第四百七十七章 廢除皇權第一百一十三章 暴雨梨花槍第二百五十章 增兵陳留第六十二章 呂布的心思第六百零七章 蒯良蒯越第六百一十八章 水軍之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決戰夏侯淵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兵西涼第九十六章 張寶之死第二百七十三章 華雄大戰太史慈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論天下第三百三十章 進攻長安第五十二章 呂布大戰典韋第一百三十四章 長安第五百七十一章 厚葬馬騰第一百五十二章 跑路第五百五十四章 君主立憲第二百八十章 滎陽之戰第二百零七章 援兵第一百零一章 何太后第五百二十章 劫營第六百二十六章 孫尚香第四百四十七章 太史慈放曹操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論天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力邀太史慈第六百一十二章 夜襲張合第四百八十八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七章 結盟第一百六十六章 天水7第五十八章 遭遇袁術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水2第五百二十章 劫營第三百八十三章 攻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三百章 派往隴西第四百九十九章 真假孫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策反王英第六百一十八章 水軍之戰第二百八十八章 遷都長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戰 顏良第四百九十三章 勸降曹操第一百一十四章 張遼第三百一十五章 高順出兵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英現陳留第四百二十五章 張燕之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敗走第四百三十章 張遼的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中軍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誅殺王睿張諮第二百八十八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零四章 郭嘉來訪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第二百五十四章 離間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