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黃巾起義

而這時候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張角,一名張寶,一名張樑。便想趁着這個時機起兵造反。

原來,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採藥,遇一老道,碧眼童顏,手執藜杖,此人將張角叫到一山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予張角,道:

“此三本書名叫《太平要術》,你得到後,當代天教化百姓,普度衆生。望你能善用這三本書,造福百姓。”

張角聽了來人的話,忙下拜問老人道:“小生不才,承蒙老先生看重,授予天書,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希望老先生留下姓名,可以讓晚生早晚參拜。”

這老道聽了張角的話,微微頷首。答道:“我乃南華老仙。”

說完,那老道便化陣一縷清風,一吹而去。

張角得到三卷《太平要術後》,日夜攻讀,幾年後,便漸漸的能夠呼風喚雨了。

而這時候,恰逢黃河絕地,瘟疫氾濫,張角便帶着弟子散施符水,爲人治病,並且以“大賢良師”自稱。

張角本來有徒弟五百餘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唸咒。但是隨着張角慢慢的名氣大震,徒兒和信衆就更加多了起來。於是張角建立了三十六方,用來管理信衆。其中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又建立了渠帥,這些人自爲將軍,專門負責各地黃巾信衆的軍事活動。並且暗地裡傳播“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沒有多久,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便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

當張角看到黃河決堤,瘟疫四處流行,百姓紛紛造反的時候。便覺得已經到了消滅漢室王朝的時候。

於是派遣心腹手下馬元義,暗地裡賄賂,結交宦官封諝,並且讓封諝做內應。想要在適當的時候,一舉消滅漢室,建立自己的黃巾王朝。

然而,大漢雖然衰微,卻也依然是令很多人嚮往的殿堂。讓張角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張角的弟子唐周就是這麼一位,嚮往有朝一日能夠加入大漢廟堂,矗立其上的人。

就在張角派遣唐周帶信給封諝,相約共同造反的時候。唐周卻爲自己終於找到了進入漢家廟堂的道路而暗自慶幸不已。

於是就在不久之後,唐周便向漢室告發了張角一夥的企圖。而在京城準備和封諝合作,一舉拿下漢室朝廷的馬元義等黃巾精銳,便因爲唐周的出賣,全部被漢室斬殺。

張角知道事情敗漏後,便星夜舉兵,自稱“天公將軍”,二弟張寶稱“地公將軍”,三第張樑自稱“人公將軍”。

四方百姓聞聽張角之名,也都紛紛響應,裹黃巾相隨。一時間,便聚集齊了四五十萬之衆,相繼攻取各處州郡。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

這日呂布剛來到丁原書房,就見到丁原手中捧着一卷文書,發呆,滿臉的愁容更讓丁原顯得蒼老了許多。呂布忙上前問道:

“父親大人何事煩勞,還是讓孩兒爲父親分憂吧。”

丁原聽見呂布進來,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下,道:

“現如今,黃河睡在剛過,”

“如今黃巾造反天下已然大亂。哪裡知道那不學無術的何進,居然慫恿皇帝下詔,讓各地自己募兵防禦黃巾。這樣一來,地方諸侯擁兵自重在所難免。黃巾消滅之時,怕就是天下大亂的開始啊。”

聽了丁原的話,呂布先是一驚。這黃巾之亂已經開始了麼?看來呂布也該爲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做點什麼了。

和丁原的滿臉擔心不同的是,呂布心情激動,卻有點躍躍欲試的感覺。不過這一點呂布是不敢讓丁原看出來的,要是讓丁原知道呂布期待着亂世的到來,不好好說說呂布纔怪呢。

此時,呂布也作出滿臉擔心的神情,向丁原道:

“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父親也不用過於擔心,必定當務之急,是先消滅了黃巾亂黨纔是。朝廷也是因爲黃巾猖獗,官兵一時難以招架,纔想出這麼個不倫不類的辦法來的。”

聽了呂布的話,丁原顯得略微輕鬆了一些。自我安慰道:“希望我的擔心是多慮了吧。”

而此時的呂布卻接過話茬道:“無論父親是否多慮,做些準備倒是應該的。朝廷不是讓各地募兵守備麼,父親不如趁這個機會多招募些兵馬,萬一到時候朝廷用得着的時候,父親也可以爲朝廷鋤奸,爲陛下分憂。”

聽了呂布這個建議,丁原深以爲然。點點頭道:“你說的沒錯,我們是因該多做些準備了。”

呂布雖然嘴上這麼說,其實心裡想的是,趁着自己在幷州的時候,能多掌握些兵馬,就多掌握些兵馬。這可都是呂布以後爭霸天下的資本啊。

就在呂布暗自打算的時候,卻感覺到一道凌厲的目光望向了自己。呂布擡頭時正好和丁原望過來的目光相觸。

看到了那個自己感覺到的凌厲的目光的主人,丁原的時候。呂布心中暗自嘆息了一下。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呂布和丁原一起生活了這幾年,以丁原的老成持重,難道就一點沒有看出呂布的野心麼?呂不覺得丁原已經發現了他的野心,只是一直沒有確定。

而呂布剛纔,急於招兵買馬擴充實力的表現實在是太明顯了。這就不得不會招來丁原的懷疑。想到這裡,呂布向丁原一拱手道:“父親大人,孩兒久在軍中,對於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知道的很少。現在黃巾作亂,好在幷州並沒有什麼大事。孩兒想趁這個時候,出去走走,多瞭解一些百姓的疾苦。順便也好好歷練歷練。還請父親大人應允。”

聽到呂布要離開軍隊,出外歷練丁原便是一愣。見呂布望着自己,丁原便掩飾的笑了笑道:“我而想要出外歷練,當然是好事。只是現在黃巾作亂,四處戰亂不休,要是幷州有事,我豈不是無人可用?”

聽到丁原這麼說,呂布微微一笑道:“父親大人,高順統兵,練兵之才,都勝出孩兒千萬倍。幷州一旦有什麼戰事,有高將軍在定可無憂。我的幾個部將魏續,宋憲,侯成,都有點本領,也可以給高將軍打打下手的。父親就不用擔心什麼了。”

其實,呂布決定離開幷州一段時間,也是臨時決定的。本來聽見黃巾造反,呂布是想利用這個時候好好擴充兵力的。去不成想被丁原看出了呂布的野心,呂布可不想,在這個時候和丁原有什麼衝突。誰知道丁原這個忠君愛國的老人家,會不會爲了大漢王朝,先滅了他這個養了幾年的兒子呢?

反正呂布本來也是打算找個時間,去各地尋訪一下,那些三國名將的。倒不如趁這個機會,出去尋訪名將。既可以增強自己的實力,同時又可以消除丁原的戒心,何樂而不爲呢?

看着呂布肯定的目光,丁原呵呵一笑道:“好,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兒有此想法,爲父就祝你歷練有成。”

得到丁原的同意,呂布忙一擡手行了一禮,告退而去。

看着呂布遠去,丁原才搖了搖頭,暗自肺腑道:“難道是我錯了麼?這呂布竟然會自願放棄兵權。可是那個時候,我明明看到了他的野心。”

說到這裡,丁原有嘆了口氣道:“也許是我最近太操勞了,總是疑神疑鬼的,難道人老了就會多出幾分猜忌不成?”

呂布回到住處,找來侯成,魏續以及宋憲三人略作安排。道:

“如今天下大亂,朝廷下令各地募兵守備。這一招看起來可以迅速增強地方勢力,讓地方有能力對付黃巾軍的進攻。可是細細想來,一旦地方上掌握了巨大的兵權,就會形成割據勢力,到那個時候,朝廷再想削藩怕是更難了。再加上朝廷上本來就爭權奪利,怕是亂世即將到來。”呂布說這話的意思,自然是希望這三人能夠對局勢心中有數,在軍中多培養實力。呂布雖然離開了軍隊,但這只是以退爲進的權宜之計。並不是想真的交出兵權。

但是以這三人的素質,聽了呂布的話,卻是有些不明就裡。只見魏續眨了眨眼睛,問呂布道:“既然天下就要大亂,將軍爲什麼不留在河內好好發展呢?卻要離開幷州?如今黃巾作亂將軍一人出去,怕是很有些不妥吧。不如我和將軍一起出去,倒是也可以有個照應。”

這個魏續到是會說話,趁着這個時候關心了呂布幾句。

看着魏續的表現,一邊的侯成咧着嘴道:“以呂將軍的武藝,普天之下難逢對手,這次出去了,也只有虐人的分,那裡需要你魏續照顧啊。說不定你去了不但不能照顧道呂將軍,反而成了拖累。”

聽着二人打趣,呂布也是哈哈一笑道:“你們不用爭吵,這次我出去,除了想見識見識天下英雄之外,還想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好友。恰逢亂世卻正好也是英雄輩出的時候。”

聽到呂布說要結交天下英雄,一旁的宋憲忙道:“我聽說城南有個好漢,叫做臧霸,頗有勇武,不知將軍想不想去看看?”

一聽說宋憲提起臧霸,魏續先是顯出一臉的鄙夷道:“不過是個村野匹夫,那裡入得了呂將軍法眼。這等小人物,有我魏續去請就是了。”

呂布一聽到臧霸的名字,便覺得很熟悉,便哈哈一笑道:“宋憲這個提議很好,我出城後,就去城南看看。以後再有這種人才,你們要第一個通知我。如果我不在,你們也要想辦法把人給我先請過來。”

說到這裡呂布話題一轉道:“我離開後,你們要聽命與高順將軍,好好保衛幷州。也替我好好照顧父親。”

一聽呂布這麼說,三人忙恭敬的答道:“將軍請放心,我們會聽高將軍的將領,把一切處理的妥妥當當。”

呂布離開河內後,徑直向城南奔去。呂布準備現在河北轉一圈,看看能不能和河北四庭柱搭上關係。只是這河北四庭柱的出處呂布卻是不太清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呂布來到城南一個小村莊,見這原本安靜祥和的村莊,已經變得滿目瘡痍。顯然是遭到了什麼變故。

ps:感謝書友闞虓提出的錯誤,已改正。

第一百二十六章 馬雲祿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六百三十六章 周瑜之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荀彧見呂布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反攻第一百二十九章 肥羊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內第八章 餓狼傳說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昱歸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水2第三百七十六章 馬騰戰郭汜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涼書院第七十三章 孫堅救主第五十二章 呂布大戰典韋第五百一十四章 遷都第三百八十四章 破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戰火中成長第四百八十七章 幷州第一百零五章 裹挾天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迴歸宛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斌第三百七十四章 招降樊稠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戰蕭關第一百七十八章 斬殺王英第一百一十九章 亞父之爭第二十三章 誰更陰險第一百零四章 攻打皇宮第九十九章 公孫瓚第二十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水3第一百一十章 袁紹跑路第四百零七章 激戰第九章 新收的小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水12第四百四十一章 泰山之側第五百五十章 高順來援第一百九十章 中郎將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五百七十九章 的盧護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全面出擊第二百五十章 增兵陳留第五百一十八章 空城河內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水4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戰養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哥哥第一百七十八章 斬殺王英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四百五十章 泰山管亥第一百五十一章 隴西6第四百六十章 徐晃第三百一十九章 韓遂脫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丁原之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八旗制度第三百八十二章 長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騰之死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斬顏良第一百零七章 蔡琰第二百四十九章 舌戰荀諶第九十八章 回到幷州第二百一十章 蔡琰的小脾氣第四百二十六章 周瑜獻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郭嘉來訪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水1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試探第四百九十一章 豫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兄弟龐德第三百七十三章 賈詡獻計第六十二章 呂布的心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斬顏良第一百五十三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隴西3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見賈詡第九十四章 追擊呂布第五百三十六章 劈開盾車第三百六十一章 張繡第二百六十七章 力戰白馬義從第四百四十九章 泰山之行第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圍第四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二百零八章 侍劍小姑娘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六百二十章 韓當趙雲第四十七章 南陽袁紹第六百二十二章 八陣圖第二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統雍州第二百一十章 蔡琰的小脾氣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取武威第二百三十四章 逆襲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
第一百二十六章 馬雲祿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六百三十六章 周瑜之死第四百一十五章 荀彧見呂布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反攻第一百二十九章 肥羊第四百七十九章 河內第八章 餓狼傳說第五百一十三章 程昱歸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勸降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水2第三百七十六章 馬騰戰郭汜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涼書院第七十三章 孫堅救主第五十二章 呂布大戰典韋第五百一十四章 遷都第三百八十四章 破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五百四十九章 在戰火中成長第四百八十七章 幷州第一百零五章 裹挾天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迴歸宛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斌第三百七十四章 招降樊稠第四百一十四章 奪回獻帝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戰蕭關第一百七十八章 斬殺王英第一百一十九章 亞父之爭第二十三章 誰更陰險第一百零四章 攻打皇宮第九十九章 公孫瓚第二十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水3第一百一十章 袁紹跑路第四百零七章 激戰第九章 新收的小弟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水12第四百四十一章 泰山之側第五百五十章 高順來援第一百九十章 中郎將第五百三十九章 內外交困第五百七十九章 的盧護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全面出擊第二百五十章 增兵陳留第五百一十八章 空城河內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水4第三百三十五章 以戰養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哥哥第一百七十八章 斬殺王英第六百三十四章 趙雲逆襲第四百五十章 泰山管亥第一百五十一章 隴西6第四百六十章 徐晃第三百一十九章 韓遂脫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祭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丁原之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八旗制度第三百八十二章 長安第一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四百七十四章 馬騰之死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受降第五百一十九章 斬顏良第一百零七章 蔡琰第二百四十九章 舌戰荀諶第九十八章 回到幷州第二百一十章 蔡琰的小脾氣第四百二十六章 周瑜獻計第四百二十七章 孫策南下第五百零四章 郭嘉來訪第一百五十四章 李斌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水1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最後的試探第四百九十一章 豫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兄弟龐德第三百七十三章 賈詡獻計第六十二章 呂布的心思第五百一十九章 斬顏良第一百五十三章 反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隴西3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見賈詡第九十四章 追擊呂布第五百三十六章 劈開盾車第三百六十一章 張繡第二百六十七章 力戰白馬義從第四百四十九章 泰山之行第四百四十章 徐州之圍第四百一十一章 談判第二百零八章 侍劍小姑娘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二章 爭奪箕關第四百五十五章 決戰在即第六百二十章 韓當趙雲第四十七章 南陽袁紹第六百二十二章 八陣圖第二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四百一十八章 一統雍州第二百一十章 蔡琰的小脾氣第三百二十二章 奪取武威第二百三十四章 逆襲第三百九十七章 劉備認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