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

皇甫嵩最終被趙雲成功說服,同意由趙雲護送,將郿塢中儲藏的全部財富和糧草兵甲盡數運往靠近長安的長陵城內。

長陵城,在渭河以北,距離西都長安四十里,目前被徐榮率軍佔據。

郿塢之中數百名被董卓圈養起來的可憐女子也被趙雲收留,一起帶走。趙雲暫時還沒有想好如何妥善安置她們,但他覺得將這些女子就地遣散實在是一件殘忍的事情。她們當中有許多人已經沒有了家人,如果趙雲不管他們,只怕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之中,根本存活不下去。

爲了打消皇甫嵩的疑慮,趙雲主動將三千名騎兵撥給皇甫嵩調用,命令他們將戰馬讓出來充作運輸郿塢內各種物資的馱馬。如此一來,皇甫嵩就不用擔心走在半路上的時候,趙雲會對他忽然下手,來個“黑吃黑”。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儘快地趕回長安,免得耽誤了大事。

趙雲忽悠皇甫嵩返回長安,可不是讓他來看風景的,而是要把皇甫嵩麾下的五千步兵也調動起來,一起爲攻打李傕和郭汜出力。

趙雲隨劉和來到長安之後,先是幫着劉和吞併了李蒙麾下的五千西涼兵,接着又將徐榮救出,順手將徐榮麾下的四千多步兵也給劉和拉了過來,如今再將皇甫嵩的這五千兵馬帶回長安,加起來就等於是憑空多出來了近一萬五千人。如果再加上田疇從丹水帶往長安的一萬申息軍,劉和麾下可供調用的部隊就有三萬五千之數。

三萬五千人,已經不是一個小數目了,如果運用得當,未必就會輸給李傕和郭汜的九萬兵馬。

別忘了,長安城內還有近兩萬留守的部隊,而屯兵杜陵的段煨麾下還有一萬五千部隊。

因爲需要帶着大批的物資和財富上路,所以趙雲從郿縣返回長陵所需的時間至少是三天。而在這三天之中,長安城內外卻是暗流涌動,殺聲震天,眼看一場鉅變就在眼前。

司徒王允如今已經沒有當初誅殺董卓時的那一股子張揚和跋扈,他在短短十日之內,已經急白了頭髮,此時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圍城大軍,卻實在想不出什麼退兵的主意。

李傕和郭汜打出來的旗號就是要替董卓報仇,而他則是誅殺董卓的主謀,所以長安城破之日,便是他王允身死之時。

王允敢於算計董卓這樣的絕世狠人,自然也是一個不怕死的傢伙,但他卻不想死在董卓的部下之手。如果就這麼死了,就等於是跟董卓打了一個平手,王允到了陰曹地府見到董肥子之後,估計兩人都要相見一笑泯恩仇了。

馬日磾作爲當朝太尉,是名義上的大漢全國兵馬大元帥,此時理應全權負責長安城的守衛之戰,而實際上他手下連一個直接聽調的兵都沒有,所以只能陪着王允站在長安城頭上吹冷風。

王允一臉不悅的說:“唉,也不知劉和在城外搞些什麼名堂,到現在竟然都沒有聽到他的消息,只是看到幽州的騎兵在城外轉了幾圈,也不見他們與李傕和郭汜的部隊真正交戰,這算什麼打法?”

“既然幽州的騎兵已經來了長安,劉和肯定就在附近,他現在不露面,肯定有不露面的理由。雖然他手下這些騎兵沒有跟李傕和郭汜激戰,但卻起到了非常明顯的牽制作用,這幾日李郭賊軍攻城的力度明顯減弱。”馬日磾替劉和解釋,似乎對劉和充滿信心。

王允悠悠地說:“我前幾日已經讓人將蔡伯喈放回府中了,也不知道他有沒有那個命給劉和當岳父。”

“我倒是看好這門親事,劉和能娶才女蔡昭姬爲妻,也是一件美事。要不這次等他入城之後,便替他做主,將這門親事給辦了?”馬日磾一臉的期待。

“你想多了。現在還是考慮如何讓李傕和郭汜退兵吧,若是被李傕和郭汜攻破了長安,只怕到時候咱們一個都躲不過,都要成爲西涼兵的刀下鬼。”王允嘆一口氣,有些悲觀地說。

馬日磾充滿自信地說:“長安城修築的堅固高大,護城河又十分寬深,賊軍想要破城,並非易事。只要城內不出奸細,李傕和郭汜應該進不來的。”

“我如今便是擔心這一點,當初派皇甫嵩率軍前往郿塢誅滅董卓,如今看來卻是有些失誤。如今城內的禁軍之中有不少是董卓的舊部,若非呂奉先震懾,只怕已經跟城外的叛軍串通起來了。”

“我理解你爲何要派皇甫嵩前去郿縣,因爲只有皇甫嵩不會私吞董卓藏在郿塢的鉅額財富和糧草兵甲,若是派呂奉先的部下去,只怕是羊入虎口,到時候什麼也不會給朝廷留下。”

“如今皇甫嵩被困在郿塢無法脫身,我們只能依靠呂奉先來守衛長安,但此人絕對不是可以信任之輩,只怕日後會生出許多的是非。”王允對呂布的虎狼本性倒是看得非常清楚,知道不能長久依靠於呂布。

“所以啊,這一次無論如何都要讓劉和進長安。以劉和皇室宗親的身份,還有他父親劉虞的聲望地位,再加上他帶來的一萬兵馬,足以將呂布壓制住,免得此人在長安擁兵自重!”馬日磾倒是一點也不糊塗,懂得驅虎吞狼。

“嗯,劉和還是值得信任的。若是這次他能替我們解決了李傕和郭汜,老夫便替他在朝中謀一個高位,讓他名利雙收!”

長安城頭,兩位大佬正在談論着呂布與劉和,距離長安兩百五十里外的潼關之內,劉和忽然打了幾個噴嚏。

“我那個去,天氣變冷了,看來得加件衣服在身上。”劉和嘟囔着從潼關城頭走了下去,來到了自己臨時居住的處所。

“公子,李蒙說想要見你。”從事張逸來到劉和屋內,向他報告說道。

“哦,他這個時候見我能有什麼事情?”

“或許,他想向你效忠也說不定呢。”

“哈,還有這種好事?若是他真的向我納頭便拜,你說我到底收不收?”

張逸建議說:“公子不妨先答應下來,不過這些西涼兵不能再讓他率領,可以將他派到公子那一千騎兵當中擔任統領,這樣既可以安撫西涼兵,也可以防止李蒙圖謀不軌。”

“咦,你這個主意不錯!那一千幽州騎兵可是子龍留給我的衛隊,所有士兵都是土生土長的幽州漢人子弟,絕對不會被李蒙給拐跑了。”

張逸請示劉和說:“公子,那我現在去把李蒙過來?”

劉和搖頭:“先不要着急,把李蒙晾一天再說。要是他想見我就能馬上見到,豈不是顯得我們有些急切,到時候他的小尾巴還不翹到天上去了!”

“一切皆聽公子吩咐。”

張逸心想大公子也不是什麼好人,如此琢磨人心,也不知道自己當初有沒有被他琢磨和算計過?

劉和蹙眉思索一會,忽然開口說:“你說咱們敢不敢帶着這些西涼兵去長安對付李傕和郭汜?”

張逸被劉和這個大膽的提議嚇了一跳,急忙擺手說道:“公子,萬萬不可!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您如今可是解決長安危急的關鍵,若是安全方面出一點差池,卑職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唉,我還是擔心子龍和郭嘉他們兵力不足啊。雖然田疇從丹水帶來了一萬步兵,可是跟李傕和郭汜他們的兵力相比,還是處於絕對的劣勢。長安這個局,不好破啊!”

“公子,咱們還是安心守在潼關,等候長安方面傳回消息吧。有些事情只要盡力了就好,萬一李傕和郭汜攻破長安,到時候我們守着通往洛陽的咽喉要道,也能拯救一些人逃往關東。”

“嗯,也只好如此了。我現在去了長安,反倒是給他們添亂,等一切有了結果之後,咱們再無限風光、大搖大擺地進長安!”劉和終於按捺下心中的衝動,決定繼續留在潼關當他的縮頭烏龜。

有時候,當主公的並不一定要事事都在一線,就像劉和現在便將解決長安問題的大權放給了趙雲和李嚴兩人,而自己卻和上次公孫瓚率軍攻打薊城時一樣,躲在潼關之內什麼都不做。他越是如此信任和重用手下的部屬,部屬們越是覺得跟着劉和有幹勁,其實效果比他親自前去長安坐鎮指揮還要好上一些。

比如現在,因爲劉和遠離長安,所以趙雲根本不用爲他的安危擔心,可以放心大膽地前往郿塢去見皇甫嵩,替劉實現了這個超級意外的大驚喜。

董卓留下的那些財富和糧食兵甲,如今落到了趙雲和郭嘉的手裡,雖然他倆不至於像呂布的手下那樣把皇甫嵩給吃幹抹淨,但最終上繳到長安國庫中的肯定也不會太多。

畢竟劉和這次率領一萬騎兵來長安,也不是當義務工的,那些在作戰之中陣亡和受傷的士兵,都需要撫卹,而劉和若想在長安和洛陽長久待下去,手中也必須得有錢糧才行。

董卓留下來的這些財富和錢糧,是他的部下們從洛陽地區和關中地區搜刮上來孝敬他的,如今已經不可能給受害的千千萬萬百姓還回去了,所以只能是讓有德者居之,用這些財富爲天下百姓做些好事,纔算是最好的結果。

劉和雖然猥瑣了一些,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心裡其實真的是想爲窮苦百姓做點事情的。

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76章 分席議事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378章 入谷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5章 烈火燎原第339章 迴歸第370章 離間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59章 嫌隙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18章 魚目混珠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65章 北地之危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8章 汗毛倒豎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391章 折服(下)第371章 歸順第371章 歸順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3章 夜襲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21章 鬥嘴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60章 信都會盟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83章 子龍威猛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05章 勸農詩第461章 太傅離薊
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7章 倒驢不倒架第76章 分席議事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378章 入谷第94章 軍都山中有大能第35章 烈火燎原第339章 迴歸第370章 離間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05章 艱難脫險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181章 洛陽之殤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59章 嫌隙第273章 前路兇險第518章 大利天下第18章 魚目混珠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418章 文官治軍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100章 低調出場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448章 長安又亂(下)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65章 北地之危第497章 耳目一新(上)第8章 汗毛倒豎第449章 袁紹出手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19章 見財眼開第421章 潛伏的細作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129章 本領恐慌第195章 高瞻遠矚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336章 軻比能的圖謀第431章 遼州初創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391章 折服(下)第371章 歸順第371章 歸順第308章 管亥的凌亂第314章 戰雲密佈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33章 夜襲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252章 好大一筆年貨第321章 鬥嘴第408章 當黃巾遇上山匪第214章 借道軹關陘第60章 信都會盟第194章 配合“默契”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118章 自作自受第176章 王允的條件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329章 混亂暫歇第502章 召虎此去鵬萬里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115章 貪婪是種病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217章 徐晃出谷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59章 萬勝驍騎衛第528章 安置黑山軍第302章 添油加火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72章 不同分工第473章 又見人吃人第503章 王佐自辭第145章 流民與土地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211章 精密的佈局第428章 弄巧成拙第471章 過街老鼠(下)第342章 不一樣的驍騎兵第83章 子龍威猛第510章 忠良身後事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316章 猛虎下山第276章 插翅難逃第205章 勸農詩第461章 太傅離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