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刀快脖子硬

審配站在鄴城的北門外,皺眉擡頭看着正在修築加高中的城牆,心裡很是生氣。

鄴城乃魏郡治所,周圍還分佈着平陽城、武城、九侯城、污城等四座衛城,距離南下黃河的黎陽渡口僅有一百二十餘里,距離進入幷州的咽喉要道壺關也只有一百九十餘里。

魏郡地處冀州南部,與司隸毗鄰,是幽、冀二州進出洛陽和兗州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只要控制了鄴城,就等於是控制了魏郡,而控制了魏郡,則等於是從冀州拿走了最豐茂的一片土地。

如今袁紹未經韓馥同意,便奪了魏郡之地,將原太守及郡中官吏悉數驅逐,私自任命其妻之弟李孚爲郡守,這樣的作爲跟土匪強盜有何區別?

而且更壞的是,袁紹這麼幹,等於是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今後各地諸侯以此效仿,不用請奏朝廷,便隨便安排地方官員,造成的結果就是名義尚存的中央朝廷將更加的失去正統影響。

如果誰的兵馬強壯,誰就可以肆意妄爲,今後大家窮兵黷武,割據一方,這天下將永無寧日!

正在審配思索之間,從北門內走出一隊人來,當先那位卻是審配的老相識郭圖。

“正南兄北來,袁公讓我前來迎接,還請隨我一起入城!”

對於郭圖,審配一向都是瞧不順眼的,因爲他覺得郭圖當初身爲韓馥從屬,理當盡心竭力輔佐,怎麼還能幫着高幹遊說韓馥讓賢給袁紹呢?這不就是典型的吃裡扒外麼?

因爲心中不喜,所以審配面無表情地向郭圖還禮,然後說道:“且在前面帶路。”

郭圖看到審配這副人人欠他一筆錢的表情,也是懶得攀交情,扭頭就在前面帶路,也不問審配是爲何而來。

似是袁紹授意,郭圖領着審配在鄴城中行走時,並沒有直接往袁紹如今所住的郡守府中而去,而是先帶着郭圖“免費”參觀了一座人聲鼎沸、訓練正酣的兵營,又參觀了貯存糧草和兵甲的倉庫,最後才帶着審配來見袁紹。

審配對於郭圖這點小伎倆自然心知肚明,於是本就沉着的臉便拉的更長了。袁紹拿他從冀州搶來的糧草兵甲向現任的冀州治中炫耀,你說直腸子的審配能高興的起來麼?

見到袁紹時,一肚子火氣的審配直楞楞地站在一大羣人的面前,卻是紋絲不動地看着袁紹,竟然是要袁紹先向他行禮!

雖說如今是個禮崩樂壞的亂世,可場面上的禮節大家還是會遵守的,士大夫們彼此相見時也是謹遵禮教,畢竟誰也不想落個無禮失儀的名聲。

從禮節上來講,誰先向對方行禮,則表示地位上要比受禮之人要低,審配如今見了袁紹不先行禮,意思就是自己的地位比袁紹高。

袁紹帳前大將文丑見審配如此“不上道”,一把抽出腰間佩刀,幾步來到審配面前,“唰”的一刀便將審配下顎鬍鬚削去了一縷,然後將刀刃緊貼着審配的脖頸,惡狠狠地說道:“如今可知吾刀利乎?面見袁公,爲何不上前行禮!”

審配在高邑那可是出了名的“二桿子”,連老好人韓馥有幾回都被他頂得胃疼,他可是真不怕別人拿刀架在脖子上。只見他輕蔑地一笑,冷聲說道:“哼!你這醜鬼,真是不知禮數!吾乃堂堂冀州治中從事,袁本初乃渤海太守,哪有上官先向下官行禮的道理!”

文丑勇武過人,與顏良義結金蘭,在河北被人並稱爲“河間二虎”。二人在袁紹擔任討董盟主時雙雙來投,如今是袁紹帳前哼哈二將,在武將之中地位僅次於袁紹的外甥高幹和袁紹的老夥計淳于瓊。

有道是“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雖然文丑的賣相不怎麼好,膚色黢黑,滿臉的橫肉,可被人當衆罵作醜鬼,你讓他如何能夠忍受,所以審配這話剛落地,鬚髮皆張的文丑便舉起刀來要砍審配。

“文將軍住手!”

一直沒有說話的袁紹忽然出聲,制止了文丑。

說實話,此時袁紹真的很想看到文丑一刀將這個不知死的審配給砍了,可他卻不能讓文丑真這麼幹。

審配雖然落了他的面子,可人家說的也沒錯,如今袁紹名義上的職務還是渤海太守,哪怕實際上已經控制了三個半郡的地盤,哪怕渤海郡如今被公孫瓚給搶走了,在沒有經過朝廷的正式任命之前,這冀州從法理上講,就該是韓馥做主!

這也正是袁紹費盡心機想要威逼韓馥讓出冀州牧這個職位的原因。

只要是韓馥當衆向外宣佈自己願意讓出冀州,那麼袁紹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接管冀州,哪怕是朝廷的任命文書不到,但在外人看來也是可行的。可若是韓馥沒有答應,只要韓馥一天還在冀州,那他袁紹就算將整個冀州都搶過來,天下人依然不會認同。

這就是所謂的“勢”,這就是所謂的“大義”和“名份”,曹黑子之所以能夠鹹魚翻身,統一長江以北,是因爲他當初聽從了荀彧的建議,迎天子到許都,從此打着天子的旗號征伐不臣,因爲他佔據了天下最大的勢和名份。

若是袁紹坐視文丑今日殺了審配,或許過不了幾天韓馥、公孫瓚、劉虞甚至連東郡太守張邈都會加入進來一起攻擊他!更何況,他現在之所以小日子過得紅火起來,就連韓馥和劉虞對他佔據冀州三分之一的事情都默認了,是因爲去年他擔任了討董盟主之後有了聲望,是因爲韓馥在支伐董卓作戰的後期確實剋扣了糧草供給。

也就是說,袁紹現在還佔着一定的道義,可他要是殺了審配,那就徹底將之前的經營付諸東流。這樣的反面例子不是沒有,歷史上曹黑子一怒而殺陳留太守張邈,結果惹出了多大的亂子?陳宮直接造反,夥同呂布佔了曹操老巢,差點沒把老曹整死。

士可殺而不可辱,是文士本人對於別人的說辭;士不可殺也不可辱,則是對於想要收服天下人心的主公而言。

文丑雖然性情暴躁,但絕對不是演義中描述的那般四肢發達而頭腦簡單,當他聽到袁紹出言制止時,很規矩的收起了佩刀,然後狠狠瞪着審配說了一句“老殺才莫要着急!”,便返回了站班的行列。

文丑不殺審配,那是因爲他聽從主公號令,但袁紹可沒說不許他罵人,這句“老殺才莫要着急”的含義很豐富,既像是赤果果的威脅,也似乎是一種示威和宣言,意思是冀州遲早都要落入主公袁紹手中,那時候他文丑便可以尋個理由名正言順地殺人了!

袁紹很不情願地從座位上起身,然後對審配抱拳行禮。

“袁某見過正南先生。”

審配雖然脖子硬,但也不是食古不化的迂人,見袁紹服軟,也就還禮,然後說道:“審某今奉韓州牧之命,特來邀請袁郡守前往安平信都共商討董大事,還請莫要推辭。”

說完這話,審配自袖袋之中掏出一封書信,然後示意侍者面呈袁紹。

袁紹此時已經明白審配的來意,所謂的“共商討董大事”,依然還是一塊遮羞之布。冀州如今三分,大家各有算計,暫時也不想湊在一起打生打死,那就需要三方坐下來劃定一個臨時的邊界,定下一些和平共處的條款,否則各方將士因爲沒有約束,私下裡衝突不休,便會引起一些無法收場的麻煩。

大家都很忙,青州和幷州那邊大片的地盤等着去接收呢,這個時候哪裡還有心思在冀州窩裡死掐?

袁紹心裡也願意跟韓馥和公孫瓚好好談一談,看完韓馥的來信之後擡頭對審配說道:“信都位於冀州中心,倒是方便各方匯聚,只是不知此地如今由誰掌控?”

袁紹這話的意思,是說安平國不在自己掌控之中,若還是韓馥控制,倒也不怕,畢竟韓馥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不可能幹出類似鴻門宴這種事情來,可若是安平落入公孫瓚的手裡,袁紹這邊派人過去,豈不是很危險?

審配明白袁紹的擔心,一臉輕鬆地說道:“袁郡守不必擔心,如今安平國既不在公孫瓚的掌控之中,亦不在韓州牧的掌控之下,而是暫時交由天子特使劉和公子託管。”

“什麼?劉和!”袁紹有些吃驚地說道。“韓州牧怎可如此荒唐?將偌大一個安平國交到一個黃口稚子手中,他懂什麼!”

袁紹這話說的,聽起來有些酸。

“袁郡守可能沒聽明白,不過是暫時託管而已。韓州牧爲了讓大家放心,於是出此之策。有劉公子屆時作爲見證,想必袁郡守可以放心了吧?”審配問道。

“好,便依韓州牧之邀,屆時袁某必派人前往!”

審配此間事了,告辭離開,前往驛館休息。袁紹沒啥興趣擺宴給他接風,審配更沒什麼興趣陪着袁紹帳前一羣如狼似虎的傢伙虛與委蛇。

“主公,方纔審正南的有句話需要注意。”許攸提醒說道。

“哪一句?”

“他只說韓馥將安平交給了劉和,並未提到會盟事了之後是否收回,但劉和勢必不能在安平久呆下去……”

“子遠的意思?”袁紹忽然心中一動。

“若是我們暗中與那劉和交涉,說不定可以不動刀兵便將安平國也拿來。”

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5章 巧舌如簧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36章 分官咯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93章 天正道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91章 折服(下)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6章 組團忽悠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475章 常平倉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464章 聽牆根第493章 天正道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452章 交換第61章 倉惶北顧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24章 慎重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49章 健身體操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288章 處置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2章 夜幕殺機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44章 鎮胡碑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89章 殺伐果斷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77章 虓虎攪局
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365章 大國手郭奉孝第5章 巧舌如簧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405章 誰是贏家(下)第447章 長安又亂(中)第249章 烏桓三盼第136章 分官咯第155章 驃騎忽至第78章 先天不足第268章 海陽水師第396章 徐州多才俊第506章 上門送死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216章 兵臨白波第184章 兵至霸陵第493章 天正道第245章 固若金湯第280章 東海水晶第391章 折服(下)第530章 軻比能之死第534章 入宮見皇帝第101章 三進三出(上)第387章 子龍入洛陽第6章 組團忽悠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174章 營救大學士第517章 首屆農博會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409章 黑山張燕第107章 安平相劉備第475章 常平倉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40章 雞飛狗跳第374章 臨時組團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301章 虎皮當大旗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347章 再見重騎兵!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464章 聽牆根第493章 天正道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48章 呼喚郭嘉第452章 交換第61章 倉惶北顧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55章 刀快脖子硬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24章 慎重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28章 人人須沾血第297章 公子愛才,招之有道第49章 健身體操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407章 賣虎皮的魏延第227章 倒黴的文丑第30章 一羣臭皮匠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285章 無聊的夜襲第192章 激戰長安(中)第204章 環環相扣(下)第48章 什麼叫威望第220章 馬踏南匈奴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498章 耳目一新(下)第369章 故人相見第389章 猛漢典韋第172章 遲來的任命第296章 懷金不受之人第288章 處置第482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166章 待宰的魚腩第82章 沙場秋點兵第2章 夜幕殺機第440章 一着不慎第526章 三韓來人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126章 吃火鍋,過年第344章 鎮胡碑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376章 破廟書聲第511章 大雪兆豐年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300章 如此最好第325章 長長的名單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133章 大練兵(下)第89章 殺伐果斷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177章 虓虎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