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

“人人生而平等乎?”

劉和親筆所屬的手稿第一頁第一行,便是這樣七個字外加一個大大的問號。++++

緊接着,劉和這樣寫道:“人人生而平等”,這是個空洞而廣泛的概念,更像一句蠱惑無限的口號。所謂的“平等”,究竟是人格上的平等?倫理上的平等?社會地位上的平等?還是生存機會上的平等?甚至是各種權利上的平等?如果不弄清“平等”的本質和內涵,那麼平等的定義其本身就毫無意義。”

“在我看來,在未來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與其討論人是否生而平等這個話題,還不如將力氣用在如何讓民衆的物質更加豐富,讓死亡和飢餓的威脅遠離我們的民衆和國家。因爲,哪怕是想實現最起碼的人格和尊嚴上的平等,也要等到人們能夠擁有身體的自由,能夠吃飽穿暖之後。”

“……機會和權利的平等,是我們的子孫後代在未來幾百上千年爲之不懈努力奮鬥的目標,而人在社會地位、權力、財富上的平等,則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除非是這個世界上只剩下一個人……”

“……財富的多寡,是衡量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族羣乃至一個國家物質豐富程度的標尺。財富本省並沒有罪,也不骯髒。有罪的是採取不公平的方法攫取財富的人,骯髒的是這些人在貪婪地攫取財富時所使用的那些手段……”

“從狹義角度而言,貨幣便象徵着財富。一個人擁有的貨幣越多。那他能夠在這個國家和族羣中佔有的財富就越多。一種好的貨幣制度,可以促進社會經濟良性發展,可以保證民衆的財富不被竊取和掠奪。相反的。一種壞的貨幣制度,可以很快就摧毀國家的經濟基礎,可以讓民衆辛苦積累起來的財富很快消失不見,還會導致尖銳的社會矛盾和衝突爆發。”

“靈帝在位時,貪鄙不堪,爲了攫取財富而賣官鬻爵,等到黃巾之亂髮生後。朝廷府庫中堆積如山的銅錢換不來社稷穩固,換不來民衆的擁護與支持。若是他和全國各地無數的豪族地主從一開始就把府庫中的錢財用來賑濟災民,用來興修水利。用來救治病患,那麼張角等人如何能夠蠱惑數百萬人跟他一起造反?”

“貨幣的根本,就在於流通。不能流通的貨幣,充其量也就是一堆廢銅爛鐵。在國家和民衆富足時。堆積在倉庫中的金銀和銅錢不能爲民衆帶來更多的財富;在國家和民衆貧窮時。堆積在倉庫中的金銀和銅錢不能憑空地換來糧食和布匹。”

“在我看來,對於一個國家,真正的財富不是堆積如山的金銀和銅錢,而是健康長壽的人口,是勇猛強大的軍隊,是不斷髮展的技術,是不斷擴張的領土!”

“爲了把我們手中這些堆積久了會發黴生鏽的錢幣變成真正的財富,我們必須改變現有的貨幣制度。使它能夠利國利民,使它能夠庇佑我們的家族和後人不會被後來的造反者們送上斷頭臺!”

會議室內。一直處於安靜的狀態,偶爾能聽到有人翻動紙張的沙沙聲。

衆人已經被劉和的所思所言深深震撼了。在這個鼓吹君權神授,皇權至上的時代,劉和作爲上位者能夠如此深刻精闢地道出“平等”和“財富”的內涵,然後痛批靈帝以來朝廷混亂不堪的貨幣制度,不僅有種讓人覺得振聾發聵的感覺,更是讓大家看清楚了改革幣值的重大現實意義。

劉和環顧兩邊,等到所有人都停止翻動文稿時,他開口說道:“諸位,關於改革貨幣的重要性,想必大家已經明瞭。下面我先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交給大家進行討論,然後羣策羣力地定出一套目前可以施行的制度出來。”

“首先,我們需要組建一個專門的機構,這個機構將不以盈利爲目的,它的主要職責是修改完善由我們制定出來的貨幣政策,並且保證這種政策的執行和落實,對我們所控制的地域內的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其他與貨幣相關的機構和行業進行監督和管理。這樣的機構可以代表官府向民衆籌集資金,但不是以往那種野蠻的搜刮和掠奪,而是有償的使用。因爲目前我們實際控制的區域還在黃河以北,所以這個機構可以暫時定名爲‘北方錢行’,等以後平定了南方和西域,便可以改名爲‘中央錢行’。”

“其次,在錢行成立之後,需要一筆數目巨大的抵押財富用來換取普通民衆手中的各種金屬,包括黃金、白銀、銅和錫,我們可以稱之爲‘儲備金’,又或者‘準備金’。以往朝廷爲了搜刮民脂民膏,只是瘋狂地鑄造或者印製低價值的貨幣,卻沒有足夠的儲備金,所以導致物價飛漲,民不聊生。如果在我們的手中能夠通過儲備金制度防止和杜絕朝廷濫發錢幣的行爲,那我們就是做了一件亙古未有的大事。”

“我知道,大家肯定會想到或許在我活着的時候,以及在我們的兒子輩甚至是孫子輩的時候,他們或許還能尊奉我們定下的這些規矩,想辦法限制自己手中的權力,或者是限制朝廷的權力,抵制朝廷濫發貨幣的罪惡行爲,但是等到百年以後,後人就會漸漸忘記今日我們定下來的規矩,當權者爲了一己私慾,再次以國家之名而行利己的掠奪之事!”

“對於這一點,說實話,我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證絕對能夠避免。但是,如果能讓這個錢行不是被朝廷一家獨自掌控,如果有各行各業的領頭人把家族和行業的利益放置在錢行之中,那麼就算是要改朝換代。爲了家族和本行業的利益,大家也會奮起抗爭,同任何不負責任的濫發濫制貨幣進行殊死搏鬥。”

“只要我們天正道能夠存續下去。那麼代表着正義和平等的火種便不會熄滅,而由我們一手創辦並且參於其中的錢行便不會被朝廷完全掌控,那麼象徵着天下財富的貨幣控制權就不會落入帝王、權貴、佞臣和姦商們的手中!”

劉和說到這裡時,故意停了下來,因爲他在期待有人提出質疑和看法。

不出劉和所料,睿智的蔡邕首先開口問道:“世仁,你的這些想法初衷都是好的。而且也具備了執行的條件,但你是否想過,我們今日參與其中的這些人。乃至於以後加入進來的人,如果掌控了錢行這個利器,那麼我們所代表的家族和後人,其實本身就會成爲一個難以撼動的權貴階層?如果我們的後人不能很好的使用這種權力。變成了你口中瘋狂攫取普通民衆財富的那種人。哪豈不是換湯不換藥?”

劉和對蔡邕的提問非常滿意,臉上流露出來的不是被人質疑時的憤怒或者怨恨表情,而是一副深得吾心的表情。“我想你們當中的大多數肯定同意大學士的這種看法吧?”

不少人同時點頭,看樣子並不擔心劉和會生氣。

多年以來,劉和在議事的時候便尊重其他人的看法和意見,從來不搞獨斷專行那一套,所以劉和的團隊內部民主的風氣還是很濃郁的,只要是對事不對人。大家都能暢所欲言。

“對於大學士的這個問題,我的解決辦法是錢行的股份始終以中央朝廷爲主導。最低要保證朝廷佔據整個錢行股份的六成,而天正道內部核心成員則佔據另外的四成。因爲決定權依然在朝廷手中,所以天正道的主要職責便是監督和制約中央錢行,而天正道想要行駛這種權力,前提是要內部團結一致,對外一個聲音。”

劉和心裡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出來,但會議室內才思敏捷的一些人已經想到。劉和爲什麼要用一個即將創建的錢行把天正道和中央朝廷聯結起來?爲什麼強調核心成員和共同發聲?如果換一種角度,這何嘗不是劉和在用真金白銀的實際利益把整個社會各行各業的精英通過錢行這個紐帶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以往的君王籠絡權貴階層時,只能通過分封土地這種辦法,而之所以權貴階層在得了封地之後願意與朝廷保持同氣連聲,還不是因爲土地能夠給他們帶來足量的財富。

現在,劉和要做的事情卻是用財富本身來凝結大家,而把土地分封的問題規避過去。從天正道目前的核心成員來看,其中既有代表着士大夫的蔡邕、劉惠、程秉、袁渙等人,也有代表着軍隊的趙雲和張郃等人,還有代表着科學技術行業的徐嶽、華佗和張機等人,以後這個核心團隊當中肯定還會出現其他行業代表人選,這些人能夠團結在劉和的身邊,除了共同的追求和理想,除了毫無保留的忠誠,也應該有真實的利益。

就拿趙雲而言,就算劉和不給他分封土地,以趙雲忠誠的性情這輩子也不會背棄劉和,但趙雲的親屬後代也要生活,也要吃飯,也想有着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他們總不能一直靠着趙雲生前積累的軍功名望一直生活下去吧?如果有一天,劉和的孫子,或者是第某代玄孫,當他在皇位上遇到了危機,無論這種危機是來自於國家內部還是來自於外部,讓他拿什麼東西去感召趙雲的後人來爲自己效忠呢?

人心是活的,永遠都在變化之中。而一個社會的財富總量是有限的,永遠無法做到人人平均佔有這些財富。只有通過共同利益這個紐帶維繫起來的團隊,纔是牢不可破的。

試想一下,若是天正道的內部成員共同掌握着一個國家四成左右的財富,那麼他們的利益便跟這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和興衰發展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維護這種關係的存續呢?

同樣的,作爲一國之君和朝中大臣,他們依然掌控着國家六成的財富,而另外四成還跟他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他們在任何時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消滅天正道和中央錢行,而是如何讓天正道和錢行爲自己的政權所用。

這就是劉和對於創立錢行其實就是後世銀行的思考和理解,雖然看似兜來繞去的,但卻蘊含着對人性、對社會、對國家、對托拉斯式的家族等許多東西的深刻思考。

在後世,誰也無法知道在那個最強大的國家背後到底隱藏着多少個富可敵國的財團家族,這些家族從來不會明着謀取對這個國家的控制權,而是利用手中巨量的財富來影響和操縱站在臺前的那些政治人物。如果劉和能夠在大漢一手主導和建立這樣一個隱形的財富和權力集團,那他就不用太過擔心漢人朝廷逃不過三百年一更替的宿命,更不用擔心由漢人主導的這個國家會被那些野蠻落後的異民族屠戮佔據!

因爲劉和創立的天正道,不是落後守舊的代名詞,而是具備了自我完善和不斷髮展的新興力量羣體。

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20章 封城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60章 信都會盟第5章 巧舌如簧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60章 信都會盟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68章 以禮服人第476章 補天裂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189章 說服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355章 誰偷誰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379章 圍獵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321章 鬥嘴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90章 發狠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509章 隱謀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8章 汗毛倒豎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83章 子龍威猛第344章 鎮胡碑第481章 借糧第157章 後怕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78章 先天不足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69章 愁婚第61章 倉惶北顧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75章 強勢上位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436章 勸說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12章 欲擒故縱
第535章 開戰之前(上)第505章 劉備挖坑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70章 戰爭沒有如果第23章 造反好榜樣第215章 抓幾個蟊賊玩玩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508章 真是好算計第320章 封城第326章 艱難的一天第328章 曹操的決斷第60章 信都會盟第5章 巧舌如簧第357章 讓袁紹放點血第60章 信都會盟第156章 插翅難逃第480章 偷雞不成第68章 以禮服人第476章 補天裂第324章 意外相逢第410章 濟水之會第189章 說服第427章 又生一計第32章 陰險的劉公子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03章 誰是贏家(上)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206章 驚喜連連第494章 天正教在行動第9章 遲早要跑偏第355章 誰偷誰第519章 北方錢行(上)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78章 有些事,做都做了第131章 大練兵(上)第352章 血色雙旗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83章 搬家前後第513章 袁氏沒落第460章 考察與重用第379章 圍獵第416章 段煨的心思第310章 妙計奇襲第317章 虎頭蛇尾第501章 二張會馬城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361章 上門要人第154章 初戰告捷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321章 鬥嘴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90章 發狠第306章 大儒與流賊第509章 隱謀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8章 汗毛倒豎第423章 西北風甚急第267章 鎮北軍和度遼軍第459章 挖了幾個坑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98章 蔡妹妹凌亂了第83章 子龍威猛第344章 鎮胡碑第481章 借糧第157章 後怕第309章 心有猛虎第78章 先天不足第512章 太傅的大手筆第500章 幷州爺們,雄起!第438章 噩耗不斷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53章 所謂的懦弱第277章 罰個傾家蕩產第269章 愁婚第61章 倉惶北顧第472章 天不佑大漢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455章 車中佈局第141章 直掛雲帆乘風去第257章 勢在必得大東北第113章 焦急等待第144章 蛇鼠一窩第190章 有德者居之第202章 環環相扣(上)第69章 神仙似的姐姐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486章 醫聖仁心第75章 強勢上位第305章 鄭玄北上第180章 瞧咱的肱二頭肌第1章 猥瑣大公子第451章 到底誰在做嫁衣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436章 勸說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34章 安眠風暴眼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91章 神醫與醫聖第12章 欲擒故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