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沒開口...
“都不說話是吧?好,看是你們的嘴硬,還是我的大刀硬。待我撬開你們的嘴。”魏延單手握刀,斬殺了距離他最近的一位文官。
“報...。”一個士兵跑進來,拱手道:“稟將軍,府裡的家眷都已被控制,請將軍發落。”
魏延吩咐道:“去問問府裡的人,哪個是曹操的兒子,給我帶過來。”
“諾。”
士兵快步離開。
“等等、等等...。”荀彧驚道:“將軍切莫動怒,在下有話要說。”
“你是誰?”
“尚書令荀彧。”
“哦...我知道你。你是曹操的心腹謀臣,掌管許都大小事務,一定能調動城裡的軍隊。我給你一個時辰的時間,把城裡的軍隊都調走。否則每隔半個時辰,我殺一個人。就從曹操的家眷開始。”
荀彧說道:“將軍用兵如神、勇猛無敵,乃當世之英雄,值此國亂歲凶、諸侯並起時,當除賊興漢,匡君輔國,何故反助逆賊?如果將軍肯歸順,在下願保將軍,統兵十萬,永駐西涼。”
“的確是個不小的yòu huò。”魏延確實有些動心了。想他出道以來,被蔡瑁排擠,被呂布猜忌,註定難有出頭之日。如果能投靠曹操,牧守一方,倒不失爲一個好的選擇。
“將軍可知,丞相選賢用能...。”
“閉嘴!”
魏延yy一陣後,回過神來,說道:“荀文若,你好大的膽子,死到臨頭了,還敢勸降。你以爲我魏延,會爲了些許好處,背叛主公嗎?”
“現在整個許都城,都在我手中,我一聲令下,你們的家眷,曹操的家眷,都死無葬身之地。我奉勸諸位,不要抵抗,好好的配合我。”
“報...。”校尉餘玉跑進大堂,拱手道:“稟將軍,敵人有戰車、牀弩,弟兄們快頂不住了。”
“這纔多久,就頂不住了?”
“將軍,您快想個辦法啊。”餘玉來不及多說,一臉焦急之色。
堂上的官員們,都暗自欣喜。
許都軍營的兵馬,擁有大量的戰車、牀弩、霹靂車,戰鬥力極強,一旦衝出來,必能消滅魏延、及其進城的敵軍,屆時他們也能得救。
“本將軍再問一遍,誰去調兵?”魏延目光一轉,投向荀彧。
荀彧不爲所動。
噗噗噗...
魏延早已經沒有耐心了,毫不猶豫的斬殺掉四五個文官。但他不敢動荀彧,因爲荀彧是個大人物,必須交給呂布處置。
荀彧閉着雙眼。
“老匹夫,真以爲我不敢殺你?”魏延雙目如刀,作勢欲砍。
劉曄、陳羣等大驚:“荀大人...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還是先退兵吧。”
“住口!丞相將許都交與我,豈能因爲怕死而退讓?”荀彧看向魏延,冷聲道:“你殺我容易,卻難逃被城中大軍圍殺,許都還是許都,你拿不走。”
這時,士兵們押着曹操的兒子曹丕、曹彰、曹植等,來到大堂。
魏延收回長刀,斬向曹植。
曹植年近兩歲,連站都站不穩,迎上凌厲的刀鋒,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哇哇...。”
“住手!”
荀彧終於服軟了,拿出虎符,交給魏延。
“哈哈哈...主公說的沒錯,你們這些文人啊,就是酸腐、可憎!敬酒不吃吃罰酒,要是早點拿出來,不就不用死人了嗎。”
魏延把虎符交給夏侯霸,命其率軍出城。
不過,不準攜帶武器、鎧甲,也不準攜帶糧食,出城後,一直向西,不準回頭。如果不照做,便誅殺夏侯氏滿門。
夏侯霸驚懼交加,領命前往。
事實上,魏延一開始的想法,是想將許都城內的曹軍降服,可以壯大軍力。但旋即想到,留守許都的敵軍,都是忠於曹操的驍勇之士。一旦降服不成,反來背叛,結局難料。他索性全都給趕走,只要能控制住許都,及朝廷的官員,便大功告成了。
建安四年冬月,許都遭到魏延奇襲,不慎陷落。城裡的大小官員、曹氏、夏侯氏的家眷族親,一應被俘,扣押於天牢。
漢獻帝劉協,也被拘禁在宮中,斷絕與外界的聯繫。
夏侯霸領着兩萬人,沒有武器、鎧甲、糧食,狼狽不堪的撤往陳留。
幾日裡,許都城風雨飄搖、戰亂頻繁,大量的世傢俬兵,聚衆zào fǎn,被魏延以鐵血手段鎮壓,凡是參與謀反的,不管貧民、富商,皆斬盡殺絕。
魏延帶來的六千輕騎,在鎮壓世家的過程中,傷亡了一大半。要不是後續的四萬多兵馬趕到,穩住局勢,怕剛剛佔領的許都城,又要被世家奪去。
冀州。
刺史府。
袁紹已知中原大戰,與麾下的文武商議,進軍之策。
許攸、郭圖,建議袁紹發兵徐州。
沮授建議袁紹,先攻取兗州,再攻取司隸,將曹操的地盤一分爲二。
田豐不同意,建議袁紹按兵不動、養精蓄銳。
三個不同的想法,匯聚到袁紹這裡,讓袁紹非常的爲難。
這一日。
例行朝會。
袁紹上位,說道:“中原大戰,百年難得一遇,吾決意出兵,攻取兗州,或攻取徐州。諸位儘可暢所欲言,是攻兗州好?還是徐州好?”
此言一出,等於否決了田豐的建議。
田豐嘆息道:“自初平元年,到建安四年,北方數州,戰亂頻繁,主公先後與韓馥、公孫瓚、張燕、烏桓異族等交戰,雖lián zhàn連捷,卻兵困民乏。現在各路大軍,剛從北平撤回來,正該休養生息,實在不宜調動太多的兵力,投入中原。不如坐山觀虎鬥,待各路諸侯元氣大傷...。”
不待田豐說完,袁紹便道:“元皓不用再說了,吾意已決。”
“主公...。”
田豐還想再勸,許攸冷笑道:“元皓所言,乃小兒之見,主公萬萬不可聽從。正如主公所言,中原大戰,百年難得一遇,豈可坐失良機?”
“臣建議主公,調並、幽、冀、青,各十五萬兵馬,蕩平徐州,將徐州和青州連在一起,增強我軍在中原作戰的能力。待曹操和呂布戰罷,再觀其戰局,伺機而動。或滅曹,或滅呂,主公將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