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韓信很肯定的道:“敵人已經撤走,涪城現在...是一座空城!”
“韓將軍確定嗎?”甘寧瞪大了雙眼,有些不敢相信。他之前尾隨韓信和李靖,只是在遠處看着,不清楚具體的細節。
“確定!”
韓信點了點頭。
可是看李靖的神情,又有些不確定。
甘寧再問:“李將軍覺得呢?”
“既然韓將軍都說,敵人已經撤走,那肯定錯不了。”李靖說道。
“好!”
甘寧沒有再懷疑韓信和李靖的話,說道:“咱們明天早上就出兵,趕在晌午之前,拿下涪城,迎接主公的大軍。”
“聽你的。”
韓信當下叫了兩個團長過來,吩咐道:“你們是攻克涪城的主力。明日一早,率部前往。先派一支小部隊進去,約五十人左右,佔領各處險要,之後再進軍。”
“諾。”
兩人回去準備。
次日。
韓信、李靖、甘寧的兵馬,很順利的攻佔了涪城。
正如韓信說的,涪城的蜀軍,早已經撤走。那晚上看到的情形,並不是敵人要請君入甕,而是真的已經放棄了涪城。
呂布率大軍趕來,好一通誇讚韓信和李靖。
李靖卻道:“末將不如韓將軍...。”
“怎麼了?”
李靖正視呂布的目光,說道:“末將一直認爲,涪城的蜀軍,極有可能想引誘我們進攻,畢竟之前在金沙灣,就伏擊過一次。可是沒想到...。”
“哈哈哈...這不奇怪。”
呂布笑道:“你剛接觸戰事,還不清楚劉備心性。自建安元年到現在,我和他打了無數次仗,每一仗都大勝。尤其荊交之戰,挫敗了他六十萬大軍。豈敢再守小小的涪城呢?”
韓信說道:“劉備懼怕主公是肯定的。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的兵馬都在cheng都,短時間內調不過來,又在金沙灣之役,見識到了我軍強大的戰鬥力。除了退守川蜀腹地,深溝高壘以相抗,沒有別的選擇。”
“可你怎麼肯定,敵人是真的撤走,就不會設伏嗎?”李靖還沒有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或許是漏掉了一些細節,致使無法判斷。
韓信怪笑了聲,道:“因爲在回來的時候,我看見路上有很多的腳印和車軸印,都往西南面去了。由此可以推斷,涪城守軍已經撤走。”
“原來是這樣...。”
李靖恍然而悟。
不過想想,韓信知道緣由,卻不告訴他,着實可氣。
“諸位...。”
呂布一撩袖袍坐下,說道:“雖然在金沙灣之役,我們損失了一些兵馬,但能兵不血刃攻克涪城,也算不小的勝利。”
所有人面向呂布,分兩排戰立。
交州都督甘寧出列,拱手道:“稟主公,涪城既已攻克,就算打開了益州的大門,主公的大軍,可以長驅直入,與劉備交戰。屬下的兵馬都在交州,留在涪城也無用,是不是該回去了?”
“你說的不錯...。”
呂布拿出一幅地圖,掛在身後,準備給甘寧講解一些形勢。讓甘寧回去執行新的任務。
韓信看了一眼地圖,笑道:“主公,您那幅地圖是錯的...。”
“啊?錯的?”
呂布詫異的回過頭:“你說我這幅地圖是錯的?”
“是。”
韓信點頭道:“之前我們就發現了好幾處錯誤。雖然主公這幅地圖跟我們的不一樣,但從荊交水域至涪城百里,少了很多關鍵的地形...。”
韓信上前,將自己發現的兩處錯誤指出。
比如涪水之東,有兩座其貌不揚的山脈,夾着一條河流。快到金沙灣的時候,有一處岔道峽谷,都沒有標畫出來。
要知道這些細節,往往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豈有此理!”
呂布很氣氛的扯掉了地圖,扔在地上:“誰畫這種地圖,就該被斬首!”
“主公的地圖,應該是暗影提供的吧?”
徐庶問道。
呂布也正在想這個問題。暗影提供的地圖,怎麼會有錯呢?尤其是這張地圖,要上交到他的手上,必是經過反覆的探查和推敲。
莫非是被人掉包了?
抱着這樣的想法,呂布沒有再生氣。
因爲暗影再強,也不可能防到一張地圖不被掉包。
“我會責問暗影的。”
呂布應了聲,沒有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甘將軍要立刻返回交州,集結五萬水軍北上,切斷青徐交界的黃河水域,防止袁紹南下。”
“是。”
甘寧抱拳問道:“如果袁紹已經南下,末將當如何?”
“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從正面迎戰,把他打回河北!我會讓軍機處提前準備好火炮,運送去徐州,你到了青徐交界後,找樊梨花領取便是。”
“諾!”
甘寧一臉決然之色,心道:“有火炮相助,打袁紹也不難。”
在場的將領們,都因爲呂布的話而在心裡升起一股自豪感。也只有像呂布這樣擁有強大的軍力,纔敢說把袁紹打回河北。如果換做曹操,怕是沒有這個膽量。
徐庶站出來道:“聽主公話中的意思,似乎已經猜到袁紹會出兵?”
“袁紹出兵是肯定的...。”
呂布叫人拿來另一張地圖,掛在牆壁上,說道:“袁紹打退了北方異族,收降了黑山軍部衆,實力暴漲,又恢復到了鼎盛時期。甚至更強。”
“他早就期盼着能打過黃河,逐鹿中原。而進取中原的關鍵,就在於徐州。恰好徐州與他的青州交界,駐紮了二十五萬精銳,給他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之前幾個月,我就一直接到暗影彙報,說袁紹早有南征之意,只是因爲懼怕我軍的火炮,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荊交之戰時,我們擊退了諸葛亮的六十萬大軍,把他嚇住了,一直拖到現在,也沒敢邁出那一步。”
“現在我們的新軍,全部集結於川蜀,袁紹再不南征,更待何時?”
ps:本書首發創世中文網{qq閱讀},喜歡本書的,請到創世中文網{qq閱讀}收藏,訂閱,作者感激不盡!本書羣號:799074998歡迎友友們加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