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穆桂英點了點頭。
她不得不承認,樊梨花考慮事情比她周全多了。
雖然她也號稱是身經百戰的上將,但僅僅是戰前禦敵,衝鋒陷陣而已。而樊梨花卻是決勝千里的帥才。往往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事情。
穆桂英心裡想着:“或許是樊梨花久治徐州的緣故吧。等夫君回到壽春,我也要當個大都督。”
甘寧領命之後,與張遼、魏延返回齊國。
準備集結重兵,攻克東平陵。
穆桂英留守崇山大營。
樊梨花的徐州軍和白起、梁紅玉的揚州軍,在休息了兩日之後,折返徐州的下邳城。路徑琳琅竹山時,帶走了白起留在那裡的一萬精銳和所有的火炮。
冬月初旬。
益州之戰,翻開了新的篇章。
呂布的新軍抵達葭萌關,與諸葛亮對陣。
諸葛亮從cheng都調來了重兵,約三十餘萬。在葭萌關前的兩條官道上,修建了營寨。企圖阻擋呂布進軍的步伐。
呂布到了葭萌關後,也駐寨堅守,觀察局勢。
對於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呂布又敬又畏。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中了諸葛亮的奸計。而事實上一路走來,似乎並沒有遇到什麼離奇的事。
更沒有遭受伏擊。
夜裡。
徐庶前來呂布的營帳,拱手道:“主公,臣有一計,可削弱葭萌關的軍力。”
“何計啊?”
呂布從臥榻上坐了起來,披上厚厚的棉衣。
士兵搬來火爐。
呂布示意道:“你也過來坐吧,天太冷了。”
“謝主公。”
徐庶坐下道:“臣觀察過諸葛亮的佈陣。我起初疑惑,他爲何要將大營修築在官道口,而不是在官道側面的斜山上。需知斜山有險,連綿百里,進可攻,退可守。諸葛亮慣於用兵,爲何會放棄這大好的地利呢?”
“嗯,這也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你且說說,他爲何要在官道口宿營?”
徐庶輕笑道:“稟主公,其實道理很簡單...。”
士兵取來地圖。
徐庶指着地圖,道:“主公請看,西面這條官道,是通往葭萌關的。諸葛亮在這裡紮營,是想與葭萌關形成犄角,相互馳援。這也是諸葛亮慣用的手法,倒不足爲奇。”
“而南面這條官道。他通往蜀中大郡犍爲。地勢較爲平坦,有利於我騎兵前往掠奪。諸葛亮一直認爲,我們軍中的糧食不多,無法支撐長時間作戰。他在這裡宿營,是想阻擋我軍掠奪犍爲郡。如果能堅守一個月,我們的後續糧草跟不上,就得撤軍了。”
呂布接過地圖,看了看後,道:“這麼淺顯的道理,我竟苦思多日,沒有覺出來,真是蠢到家了。”
“主公心裡裝着大事,哪能事事都想到。”
“好在有你啊。”
呂布把地圖還給徐庶,問:“你剛纔說,有辦法削弱葭萌關的軍力?是何計策啊?”
徐庶道:“稟主公,臣的計策就是...將計就計。諸葛亮不是怕我們去犍爲郡嗎,我們就調集重兵,猛攻南面的營寨。我們打的越猛,他越是覺得我軍快斷糧了。如此一來,諸葛亮勢必盡出葭萌關之兵,死守這條官道。憑我軍的戰鬥力,不管他出來多少,都得被消滅。等諸葛亮回過味來,我們已經殺的他元氣大傷。到時再fǎn gōng葭萌關,便可不費吹灰之力。”
徐庶的計策,令呂布大爲歡喜。
呂布親自倒了兩樽酒,遞給徐庶一樽,道:“先生的計策,比諸葛亮高明百倍。有先生輔佐,我何懼諸葛亮、龐統?何愁大業不成?”
“主公過譽了...。”
君臣一飲而盡。
徐庶的計策被呂布採納。
次日辰時。
韓信的第一師、李靖的第二師、楊林的第五師,全部集結於南面的營寨。向敵人發起最猛烈的衝鋒。呂布也親臨陣前,督促士兵作戰。
呂布的新軍{抵達葭萌關前的},一共才六個師。僅僅是攻打南面的營寨,便出動了三個師,而且是主力師。可見破寨之決心和頻臨斷糧急需補充的迫切。
諸葛亮是出了名的神機妙算。
可還是沒有防備到徐庶的將計就計。在不知不覺中,投入了這場戰爭。
寨前。
一輪輪的手雷投射,炸燬了大段的寨牆。
密如蛛網的突火qiāng zǐ dàn,籠罩着戰場。強大的火力網,使得寨內的敵人擡不起頭來。
僅僅半個時辰。
諸葛亮佈下的營寨,便要被攻破了。
呂布急忙叫來韓信和李靖,說道:“不要急着進寨。要圍而不攻,攻而不下。引誘葭萌關的駐軍來援。從現在起,各營不許再使用手雷。”
“諾...。”
李靖疑惑的道:“我們是新軍的主力,按理說有大量的手雷,因爲這東西方便攜帶。如果我們不使用手雷,諸葛亮不就看穿了嗎?”
“李將軍說的是。”
韓信也贊同。
徐庶道:“咱們進川有好幾個月了,一直沒有得到補充。現在沒有手雷,也不足爲怪嘛。諸葛亮不會因爲這個,就不來馳援。你們按照主公說的辦,定能引誘到敵軍。”
韓信和李靖都看向呂布。
呂布道:“元直說的,就是我說的。趕緊去執行吧。”
“諾。”
眼看着敵人的營寨就要被攻克了。各營卻是把手雷收了起來,窩在戰壕裡,用突火槍壓制寨內的火力。擊斃那些敢於露頭的敵人。
乍一看,好像戰鬥激烈。
其實敵人要是不露頭,根本沒有傷亡。
激戰了半日...
消息傳回葭萌關。
諸葛亮趕緊調兵遣將:“敵人急於攻陷我南寨,是想去犍爲郡掠奪糧食,維持大軍的用度。我們絕不能讓呂布得逞。”
“關將軍、張將軍。”
“在。”
關羽和張飛出列。
諸葛亮道:“着你二人領軍五萬,馳援南寨。我會讓龐德將軍,率領一萬鐵騎,襲擊呂布的後方。令他首尾難顧,你們趁勢擊潰攻寨的敵軍。”
“諾。”
“張任將軍。”諸葛亮又看向左側的一員上將。
“在。”
諸葛亮指着身後的地圖,道:“在通往呂布大營的官道上,有一處極爲險要的地勢,名叫葫蘆山。他就像一個沒有底的葫蘆。敵人的援軍要經過那裡,才能馳援南寨。他們會不知不覺的進入,但是想出去,就得經過葫蘆口。我也給你五萬軍,你伏於官道的兩側。不管敵人是想回大營,還是想馳援南寨,都伏而擊之。”
“遵命。”
安排好。
整整十一萬蜀軍,離開了葭萌關。
其中五萬馳援南寨。
五萬駐守葫蘆口。
一萬奇襲呂布的後軍,策應關羽和張飛。
不得不說,諸葛亮安排的極爲縝密。既有打援的,又有馳援的,還把呂布的六個師,以葫蘆口爲界,分割開來。簡直天衣無縫。
如果對手是曹操或者袁紹的話,怕是難逃被消滅的命運。
可惜呂布非曹操,更非袁紹。進蜀的十萬新軍,都是經過千挑萬選、身經百戰的勇士。手中的武器更是超乎想像的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