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

輕騎兵的作戰方式,一般是迂迴偷襲敵軍側翼或後方,或是直接依靠強大的衝擊力攻擊步兵。

當然,輕騎兵與輕騎兵的對決有時候也會發生。

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當兩支輕騎兵的隊伍相遇時,只有最勇猛的騎士才能夠獲得勝利。

因爲輕騎兵象徵着自由和勇氣!

韓當知道,檢驗自己麾下1500騎兵的時候到了。

想必主公也很想知道對決的結果吧!韓當單手拄着女牆,站在城頭上,看向不遠處翻滾的煙塵,在心中暗暗想着。

距離射陽縣約莫十里處,張遼命士卒安營紮寨。

而他則親自領着麾下的1000幷州鐵騎,往射陽城下而去,他要親自去看一看射陽城,看一看那支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幾乎佔領了廣陵郡全境的江東軍。

張遼此人,可謂是藝高人膽大。

史書中記載,當年逍遙津一戰,領着區區數百人的張遼便敢直搗孫權中軍。更甚的是,張遼還在孫權中軍殺了好幾個來回。

那場面太慘,孫策都有些不忍直視。

孫權究竟在軍事方面渣到什麼程度,才能做出這種事?

如果孫堅還活着,恐怕都不會認孫權這個兒子吧!

似乎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韓當在心底裡認爲,張遼或許馬上就會出現在城下。

果然不出韓當所料,不過一炷香的時間之後,大批騎兵便呼嘯而來。

1000幷州鐵騎滾滾而來,捲起了陣陣煙塵。

過了片刻,那煙塵稍歇,韓當終於看清楚了城下的情景。

那1000幷州鐵騎令行禁止,整齊的停在了距離城牆300米遠的地方。

城頭上射出的箭枝,最大射程大概在200米左右。而張遼再往後退100米,說明這是個小心謹慎之人。

平常用兵謹慎,關鍵時刻卻能夠不走尋常路,可謂是膽識過人。

這樣的將才,孫策絕對不會放過。

張遼麾下的1000幷州鐵騎,那一看便是從屍山血海裡走出來的,渾身上下都帶着一股殺氣,連他們身下的馬匹看起來也有那麼些不同尋常。

紅色的貼身皮甲,從城頭上望去,那就是一片血海啊!

再加上陣中的數杆大旗,紅色的旗面上寫着一個大大的張字,更顯威風。

1000幷州鐵騎的前方,有一武將騎在一匹棗紅馬上,一眼看過去,便知這人端的是一員威猛無敵好漢子。

這人不是張遼還能是誰?

卻說張遼一身黑甲,頭盔上的紅纓,和身後披着的紅色大氅,與身後猶如血海般的騎兵大陣交相輝映,殺氣騰騰。

韓當站在城頭上,看着張遼這幅模樣,心中也不由暗自點頭。

看來果真如自家主公所說,這張遼果然是一員良將。韓當在心中暗暗想着,不過究竟如何,韓當倒還真想試一試這位的斤兩。

“城外來將可是張遼張文遠?”韓當想了想,站在城頭上,大聲喊道。

這聲音,中氣十足,城外的張遼聽得是一清二楚。

只見張遼皺了皺眉,提起手中的黃龍鉤鐮刀,指着城頭上韓當的身影,大聲答道:“我是張遼,爾是何人?”

韓當微微一笑,開口說道:“我乃烏程侯麾下揚武中郎將韓當是也,你可敢與我一戰?”

張遼聞言一驚,這是什麼意思?

難道說城中也有騎兵不成?張遼原本以爲江東少馬,恐怕不會有騎兵。可是如今看來,恐怕是自己想差了。

不過張遼很快便調整好了自己的心態。

在張遼看來,天下之間,能夠和幷州鐵騎相提並論的不過只有董卓當年的西涼鐵騎和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罷了。

其他諸侯的騎兵,張遼還真沒怎麼放在心上。

不過張遼到底還是比較謹慎,怕這射陽城外有什麼埋伏陷阱之類的,便擡頭朝韓當說道:“城外五里,吾與爾一戰!”

韓當聞言高聲說道:“老夫正有此意!”

說罷,韓當便接過一旁親衛遞來的混鐵大槍,朝城下走去。

而城外的張遼,深深的看了一眼轉身而去的韓當,也打馬而去。

五里的路程不過是轉瞬即至。

張遼手下的幷州鐵騎已經列陣而待。

“將軍爲何要與江東軍在城外一戰?”一個軍司馬在張遼身邊開口問道。

張遼搖了搖頭,開口說道:“我軍兵少,攻城乏力,若是野戰能夠打敗敵軍,也可提振士氣,不至於無功而返!”

那軍司馬聞言一驚,難道說自家將軍已經萌生了退意不成?

正待再說,張遼卻打斷了他:“不要再說了,準備迎敵吧!”

其實,張遼心中的確是有了退意。

剛剛在射陽城下,與韓當之間的對話時間並不長,不過張遼卻看出了不少門道。

射陽城完好無損,說明駐守射陽的成廉帶兵出城後連逃跑的機會也沒有,這隻能證明江東軍強大的戰鬥力。

城頭上旌旗蔽日,刀槍如林,密密麻麻的站着不少士卒。

張遼不過大致一看,便明白敵人的兵力只在自己之上,不在自己之下。

兵力不如人,且是攻城一方,張遼怎麼也看不出自己的勝算在哪裡?

雖說曹阿瞞曾經稱讚過張遼無堅不陷,可是那也要分情況啊!

如果兵力少還要強行攻城,那可就不是勇氣不勇氣的問題了,完全是智商問題。

卻說韓當這邊,剛剛下了城牆,就要集合自己麾下的騎兵出城作戰。

迎面兩員武將卻給韓當給攔了個正着。

這兩人,正是威武校尉李襄和侍衛司軍司馬陳武。

韓當一看是李襄和陳武,隨即說道:“子輔,子烈,我出城去會會那張文遠,你們二人守好縣城!”

李襄聞之大急,連忙拉住韓當說道:“將軍,如此出城是否有些倉促了!”

韓當搖了搖頭,開口說道:“子輔,籠子裡的鳥兒是永遠長不大的!”

李襄聞言,只好鬆開了雙手,他已經明白了韓當的意思。

眼看韓當就要出城,李襄對身旁的陳武說道:“子烈,這些騎兵都是主公的寶貝,老將軍說的雖然不錯,可是我等也要預防一二!”

頓了一下,李襄繼續說道:“子烈,我再撥給你1000弓兵,你可願出城爲老將軍掠陣?”

陳武聞言一喜,大聲說道:“子輔放心,交給我好了!”

58、圈禁34、劉表要練新軍19、戰會稽(一)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106、戰前瑣事54、回秣陵108、建安二年的消息152、我要去徐州4、毗陵城(四)7、花貓141、于吉之死64、平山越(六)43、豫章與丹陽1、伐楚27、遷山越以實丹陽71、三司衙門44、長沙的人事任命26、長沙士族5、劉表的應對139、山越亂再起20、下邳來人48、重回吳縣105、鄱陽水軍43、進擊的寇封121、兵圍壽春22、臨湘之戰(一)10、引兵北上戰廣陵(八)7、黑衣魚服親衛軍162、死生27、伏擊19、孫伯符大破祖郎(二)56、自薦枕蓆11、接風洗塵孫郎宴28、巡視海鹽縣(二)82、享用戰利品90、兩道命令117、淮南戰事(四)93、通風報信105、濡須都督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100、吳郡漁鹽6、初見甘寧37、霍峻投降16、全據吳郡95、風雨欲來風滿樓55、家事26、孫伯符大破祖郎(九)148、書院開學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104、銅礦和鑄錢31、烈火焚江159、奪城和逃亡82、一死而已79、薄霧89、許攸48、血戰柴桑(六)23、護山越都督府13、長沙戰事88、丹陽趙氏71、三司衙門37、霍峻投降31、廣陵張子綱63、平山越(五)84、再見趙靈兒66、天生郭奉孝73、坐不住的馬日磾43、進擊的寇封3、順水直下向富春54、回秣陵28、騎兵來了52、視察會稽郡(二)5、劉表的應對53、血戰柴桑(十一)29、巡視長水縣48、重回吳縣77、女刺客事件(一)24、孫伯符大破祖郎(七)65、平山越(七)35、孫權的恨意92、縣尉郭英30、猛火油45、茅山叛徒名于吉73、坐不住的馬日磾21、孫伯符大破祖郎(四)160、突圍9、引兵北上戰廣陵(七)18、孫伯符大破祖郎(一)85、孫瑜勸兄58、江東的小團體81、孫策的甜棗150、各有所想96、陸康之死162、死生96、視察秣陵縣(一)104、彭祖之死74、此子名爲孫定69、平山越(十一)25、蠢蠢欲動曹阿瞞(一)45、憤怒的劉協2、龐季王粲扶柩來
58、圈禁34、劉表要練新軍19、戰會稽(一)23、無堅不陷張文遠(二)106、戰前瑣事54、回秣陵108、建安二年的消息152、我要去徐州4、毗陵城(四)7、花貓141、于吉之死64、平山越(六)43、豫章與丹陽1、伐楚27、遷山越以實丹陽71、三司衙門44、長沙的人事任命26、長沙士族5、劉表的應對139、山越亂再起20、下邳來人48、重回吳縣105、鄱陽水軍43、進擊的寇封121、兵圍壽春22、臨湘之戰(一)10、引兵北上戰廣陵(八)7、黑衣魚服親衛軍162、死生27、伏擊19、孫伯符大破祖郎(二)56、自薦枕蓆11、接風洗塵孫郎宴28、巡視海鹽縣(二)82、享用戰利品90、兩道命令117、淮南戰事(四)93、通風報信105、濡須都督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100、吳郡漁鹽6、初見甘寧37、霍峻投降16、全據吳郡95、風雨欲來風滿樓55、家事26、孫伯符大破祖郎(九)148、書院開學22、無堅不陷張文遠(一)104、銅礦和鑄錢31、烈火焚江159、奪城和逃亡82、一死而已79、薄霧89、許攸48、血戰柴桑(六)23、護山越都督府13、長沙戰事88、丹陽趙氏71、三司衙門37、霍峻投降31、廣陵張子綱63、平山越(五)84、再見趙靈兒66、天生郭奉孝73、坐不住的馬日磾43、進擊的寇封3、順水直下向富春54、回秣陵28、騎兵來了52、視察會稽郡(二)5、劉表的應對53、血戰柴桑(十一)29、巡視長水縣48、重回吳縣77、女刺客事件(一)24、孫伯符大破祖郎(七)65、平山越(七)35、孫權的恨意92、縣尉郭英30、猛火油45、茅山叛徒名于吉73、坐不住的馬日磾21、孫伯符大破祖郎(四)160、突圍9、引兵北上戰廣陵(七)18、孫伯符大破祖郎(一)85、孫瑜勸兄58、江東的小團體81、孫策的甜棗150、各有所想96、陸康之死162、死生96、視察秣陵縣(一)104、彭祖之死74、此子名爲孫定69、平山越(十一)25、蠢蠢欲動曹阿瞞(一)45、憤怒的劉協2、龐季王粲扶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