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秦成之志

建安十四年冬天,秦軍在一年內完成了歷史性的轉變!

屯田制度的順利開展,使的倉庫軍糧大有盈餘,無數軍糧源源不斷的從零陵、桂陽匯入長沙!近萬斛軍糧靜靜的躺在倉庫中,喜得蔣琬眼睛都眯成一條線!另一方面,長沙學院也網羅蒐集了無數文臣武將!陳到、郝昭、王雙等皆是帶兵良將!秦宓等數名文臣也是新加入秦軍的能吏!

整個建安十四年,最忙碌的勢力非秦軍莫屬!

一年下來,秦軍兵強馬壯,軍備充實!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也正是在這年冬天,有一瘦矮文士默默的來到長沙,長沙的欣然氣象令他熱愛着迷,最終流連忘返!這個人就是張鬆!

關於秦成與張鬆的第一次見面,也是在雪天!

建安年間的大雪好像極多!雪下的不僅厚,時間還長!每次動輒就是三四天!

好像每次大雪,總要發生一些特殊的事情!

從雪地裡走來一個黑影,慢慢的逼近!來人正是張鬆,他走到門前,拍打掉一身的風雪,望着窗邊修長的身影,一時有點呆了!

現在的秦成,已經二十二歲!幾年的軍旅磨練,顯得有點蒼老!微微蓄起的鬍鬚,與年少的面龐顯得有點不搭。一身修身長棉衣,就那麼立在窗前望着雪景!

他就是獨霸一方的秦成嗎?沒有想象中的霸氣,也沒有想象中的嚴厲!似乎是一個很很平凡的年輕人!但是,這個年輕人身上有種若有若無的氣息,或者味道,令待在他身邊的人爲之着迷!可能是對生活的渴望,也可能是對霸業的追求!

聽得門外傳來聲響,秦成趕緊回頭。一個瘦弱的身影就立在門口。這就是那個史書記載,賣主求榮的張鬆?

張鬆個頭不高,不足七尺,大約一米六左右,身材偏瘦,額頭特別像後世用的鋤頭,窄而尖。鼻子塌陷,牙齒外露,長相確實不佳,難怪曹操會以貌取人!

“張先生一路辛苦,不知最近住的可好?”秦成問道。

“一切尚好!只是吃食稍顯不習慣!”

益州偏愛食米,荊州多吃麪。

“這個無妨,我這就吩咐人去安排!如今大雪封路,相必先生也不能趕回益州了把?先生低調的來到長沙學院,讓我等驚喜萬分啊!”秦成說到。

“驚喜倒是不用,希望劉巴大人不要記恨我纔好!”張鬆打趣到。

在面試時候,張鬆可是把劉巴戲弄的夠慘了!

“也怪劉大人忙於政事,不知道益州張子喬的大名!如果早知道你那過目

不忘的本領,打死劉巴都不會和你辯論的!”秦成哈哈一笑,替劉巴圓場的同時,不忘吹捧一下張鬆。

張鬆此人,學識淵博,卻因長相經常被人諷刺!所以自尊心極強!

秦成年紀不大,卻極能揣摩人心。隨便幾句話,就把張鬆說的渾身舒服。兩人越說越投機!

兩人簡單坐定,一壺老酒,幾碟小菜,圍着一盆旺盛的火爐,望着紛飛的雪景,思緒紛飛。

“子喬先生,覺的眼前雪景如何?”秦成突然問道!

“雪景雖好,卻充滿了欺詐!掩蓋了一切善與惡,你看此時天下一片太平安詳,其實日出之後,大地依然混亂!”張鬆看着大雪,隨意的說道!

聽着張鬆的話,秦成知道他暗有所指。

“先生的意思可是暗指漢朝就好似眼前大雪?”秦成反問。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人如何理解也就是大人的事!不必詢問張鬆”張鬆眯起雙眼,不置可否。

“如果我對先生說,願意徹底剷平醜與惡,還天地一個太平?先生以爲可否?”秦成雙目直視張鬆,開口問道!

“哦?”張鬆頓時睜開雙眼,秦城在他的眼神裡,看到了一股慾望的火焰正騰騰昇起,那是對權力的渴望和對現實的不滿造成的。

“秦大人果然志向遠大!不知大人所謂的徹底剷除是何等方法?”張鬆收起笑容,正色問。

“起強盛之兵,興仁義之師,徵巴蜀,克漢中,奇襲西涼!平劉備、捉孫權、拿曹操,秦兵所指之地皆是中華王土,秦旗麾下盡是中華子民!讓民不再飢寒交迫,讓國不再分崩離析!”

"秦兵所指之地皆是中華王土,秦旗麾下盡是中華子民!讓民不再飢寒交迫,讓國不再分崩離析!”張鬆反覆的咀嚼着這幾句話,不由得,淚水溢出眼角。這是感動與欣喜的眼淚,這一刻,他才感覺到,自己真的找到了明主!

在這個亂世,他可以不拘一格啓用人才,可以無視禮儀,說出一統天下的主張,此人志向何其遠大!

相比較劉璋的鼠目寸光,相比較曹操的自大張狂,眼下的秦城年輕睿智,他日定能完成魚龍之變!思索到此,張鬆起身離開木案。面對秦城,單膝跪下。

“主公,如不嫌張鬆相貌醜陋,張鬆定誓死追隨主公!赴湯蹈火,至死不渝!”

秦成見張松下拜,急忙走過去,雙手托起張鬆,用手撫摸張鬆手背。

“你我相知,至死不渝!此日之言,望子喬牢記在心!”

“張鬆定謹記在心!”張鬆回

答道。

一席話說完,張鬆自懷中取出一個包裹呈給秦城。

只見包裹由一塊紅布包扎,方方正正,不大不小,秦城接到時,上面還有張鬆的體溫,可見張鬆一直是貼身保管,也更顯出了此物的珍貴!

“這是何物?”秦成託着包裹問道。

“主公曾說徵巴蜀,克漢中!欲徵巴蜀,還需靠眼前之物!”張鬆一邊解釋,一邊從秦城手中拿過包裹,緩緩解開!

包裹解開後,裡邊是一張牛皮紙樣!張鬆小心翼翼的把紙樣一點點打開,只見上邊密密麻麻都是線條。線條之側用各種筆跡標註着大小字樣!

“這是?”秦成一臉好奇的問道。

“此物正是西川地理圖!吾曾遊歷過益州各個關卡之處,因爲過目不忘,將蜀中的險要,守軍人馬等盡數記在心中,然後註明於此圖中。主公請看,此處是江州。一片沃野,產糧豐富,得之可養十萬大軍!江州毗鄰永安,極易攻伐。江州地勢平坦,無山河之險,最適於騎兵進攻!”張鬆一邊指着地圖,一邊念着旁邊的小字。果然詳細!

“這裡是成都,常備兵力十分少,益州由於要與漢中作戰,兵力多集中在這裡!”張鬆指着成都上方的一塊地方。

"此處名爲梓潼,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日後如果進軍,必須要特別留意”

歷史記載龐統隨軍進攻成都,最後死於雒城。這個雒城就在梓潼附近,試想,如果當初有張鬆作爲嚮導,估計龐統也不會慘死在落鳳坡!

張鬆指着地圖,一處一處的對秦成講解。

雖然張鬆講解的很仔細,無奈地圖繪製的太過於潦草,聽得秦成雲裡霧裡,半懂不懂!

“那個,子喬啊,你能不能等我幾日,我根據你的地圖做一個改良版的出來,那樣的話肯定會更加容易看懂,而且,日後行軍打仗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秦成打斷了張鬆的講解。

“主公也可以繪製地圖?”張鬆一臉茫然。

秦成一咧嘴巴!哈哈大笑,笑的張鬆張二摸不到頭腦!

“子喬恐怕還不知道我最大的特長是什麼吧!秦成最大的特長,正是繪圖!你且隨我來,幾日後,給你一個全方位的西川地形圖!”秦成來着張鬆,大笑起來!

雪啊,你就盡情的下吧,總有一天,我會化作太陽,掃清雪後一切的泥濘與骯髒!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不拜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猶豫的曹休第二百二十六章 夷陵之戰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上架感言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十一章 永安防守戰(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水四傑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零二章 裡外夾擊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十二章 永安防守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二百章 香消玉殞
第一百六十五章 拜不拜第二百四十章 壯士斷腕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燒連營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一百七十一章 再度結盟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六章 初識魏延第一百零九章 心懷鬼胎的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二百四十六章 兵出新野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野戰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驕傲的夏侯淵第一百四十八章 格局再變第九十五章 會師成都第一百一十章 文士曹丕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四十四章 記憶中的那片藍天第二百零九章 兩軍交鋒第二百五十六章 猶豫的曹休第二百二十六章 夷陵之戰第九十九章 成都鏖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一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二百六十八章 未知的歷史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八十五章 整軍再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上還是東下第一百零五章 下一步的打算第二百二十三章 固執上架感言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鳥朝鳳槍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八章 拉人入夥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七十一章 東吳落幕第八十二章 惡鬥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十一章 永安防守戰(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救援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水四傑第一百四十六章 萬軍之中,取爾首級第一百八十六章 敘舊憶往昔第一百零七章 梓潼佈防第二十章 奇襲永安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七十八章 火氏的沒落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十三章 搶先出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落日下的廬江第一百四十三章 雙英戰天水(二)第五十五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章 成都風雲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九章 東風到第一百五十章 陌刀問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六十五章 禍不單行第九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零二章 裡外夾擊第一章 史外來客第六十八章 秦成學藝第二百零五章 假戲真做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二十二章 永安防守戰(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對於散關的復仇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一百八十七章 混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見司馬懿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安淪陷第二百三十三章 進駐襄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謀士的勾心鬥角第一百二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七十三章 財迷孫乾第一百九十四章 義子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二百章 香消玉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