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獨眼夏侯惇

辛苦拿下了陳倉關,吳蘭和雷銅累的癱坐在大石之上!

“奶奶的,這仗打的真艱難啊!”雷銅一邊罵一邊喘着粗氣!

“還好拿下來了!”吳蘭緊挨着雷銅,迴應道。

隨着曹軍的撤離,張任指揮着大軍開始重新完善起來陳倉的防禦!

他們的目的是要吸引曹軍,所以,要憑藉自己區區一萬多人,將曹軍的大軍盡數吸引到陳倉,給天水的大軍營造機會!

無數的巨石被重新堆砌起來,許多重要的高處也被秦軍一一打掃乾淨,三架投石機也被架在關口後方,投石機之後,是許多巨大的石塊,用於大規模殺傷敵軍!

曹軍儲備的軍糧已經被焚燒,陳倉已經被打通,後方的糧道沒有威脅。只要堅守幾日,漢中方面的軍糧就會如期送到!

趁着曹軍離去的時候,張任下令士兵,儘可能的砍伐一人多高樹枝,然後全部捆綁成“十”字狀。

望着一排排捆綁整齊的樹枝,吳蘭十分不解。

“將軍,這些東西幹嘛用的?”

張任哈哈一笑,從一旁拿起一件士兵的服裝,披到樹枝身上,寬大的服裝在涼風中呼呼作響,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小人一般!指着這個樹枝,張任說道:“這就是我們的守城士兵!”

原來張任想用扎稻草人的方法,魚目混珠。

想到這裡,吳蘭不禁大聲叫好!

這支秦軍,即將開始艱難的陳倉防守戰!天空,依舊低沉!

郭淮帶領着六千敗兵,一路東逃,終於在幾日後逃到了長安!

聽聞陳倉陷落的消息,曹操也是一陣詫異!陳倉失陷倒是小事,但是如果真的就像郭淮所說,秦軍大軍主力進攻陳倉的話,那麼秦軍的動向就十分可疑了。

他打開地圖,眯着眼睛,仔細的看着各個方向。從陳倉向西可以進攻天水,向東可以進攻長安。難道,秦軍想捨去天水,直接進攻長安不成?

思索了一會,曹操覺得可能性不大。就憑秦成如今這麼多的士兵,拿下重兵防守的長安完全不可能!

正在曹操查看地圖的時候,鍾繇和一個身穿淡紫色長衫的文士一起來到庭前。

“參見丞相!”

“哦?是元常和伯侯啊?”曹操見來人前來,將地圖放在一旁,示意兩人靠近。

隨鍾繇一起到來的文士,是護羌校尉杜畿。杜畿身高七尺,面色微黃,爲官清廉,與鍾繇一起坐鎮長安很長一段時間。

“丞相可是在憂心陳倉之事?”鍾繇開口問道。自從郭淮的敗兵返回長安,陳倉的戰局走向就是所有官員關注的大事。如果說散關是秦軍的咽喉之地,那麼陳倉就是曹軍的咽喉之地。一旦秦軍突破了陳倉,就意味着可以進出曹軍的勢力範圍。

“正是如此

!秦軍此番進軍頗爲蹊蹺,沒有走西邊的武都,而是走的陳倉道,這讓我十分不解。”曹操本來以爲秦成會出武都直接進攻天水,沒想到竟然會屯兵陳倉!

“秦軍既然敢來,我軍將其殺退就是,丞相何須煩心!此時不妨遣一員上將,領數萬精兵,將秦軍一戰擊潰,令其不敢窺視我河西之地!”杜畿在一旁接話道。

曹操其實也有心出兵,但是此時長安只有守兵四萬。按照郭淮的說話,陳倉已經有秦軍主力近四萬人。不僅要留守士兵鎮守長安,還要分兵進攻陳倉,這樣一來,兵力就顯得有些不足了!

“元常,你認爲長安留守多少士兵,可以抵禦秦軍?”曹操想了一下,出口問道鍾繇。

“只需五千常備軍即可!只要丞相可以將陳倉秦軍主要消滅,長安穩如泰山!”鍾繇知道曹操問話的意思,他是準備帥軍親征,但又擔心長安空虛,所以纔有這麼一問。

聽到鍾繇的話語,曹操“唔”了一聲。

即便留守五千,連帶郭淮的敗軍,自己也只能帶領四萬人出征,這樣的數量,還是不能做到穩勝啊!

杜畿善於察言觀色。他一看到曹操猶豫,知道定是因爲兵力的原因。

“丞相,如果秦軍主力在陳倉,何不調集天水的軍隊,一起合圍陳倉!”

聽完杜畿的話語,曹操眼前一亮。對啊,天水還有兩萬的大軍,抽出一萬人前來支援陳倉,豈不是勝率更大!

“丞相!杜大人此言斷不可取!此時陳倉附近的秦軍數量還有待考證,貿然在天水調兵,萬一中了調虎離山之計,就麻煩了!”鍾繇也是隨軍征戰多次的將領,這些粗略的計謀,他也略懂一些。

聽完鍾繇的話,曹操又陷入的沉思。

不調兵的話,勝率不大,調兵的話說不定中計!如何是好?

不如這樣!曹操一拍手,直接決定做一個折中的方案。

他下令大將夏侯惇協同副將費曜、戴陵,帶兵2萬,兵出陳倉關!如果陳倉關果真是秦軍主力,那麼自己親帥大軍由長安出發,天水再抽出一萬大軍,兩者匯合,一起夾擊陳倉關!

這樣一來,就萬無一失了!

聽完曹操的決定,鍾繇和杜畿也拍手叫好!

......

次日一早,建武將軍夏侯惇點兵兩萬,帶領着副將費曜、戴陵一起朝陳倉關出發。

夏侯惇此時一身灰褐色鎧甲,頭戴金盔,一臉粗狂的胡茬根根豎起,最爲醒目的是右眼之上的一個黑色眼罩。這是在徐州城下,被呂布部將曹性射傷所致。失去一隻眼睛後,夏侯惇收起了以往衝鋒陷陣的愛好,專心的攻讀起來兵書,後來長期鎮守在許昌腹地。此番聽聞秦軍要進攻河西之地,夏侯惇主動請纓,要前來河西,爲弟弟夏侯淵報仇!

緊隨夏侯惇之後的,是兩員小將!費曜頭戴黃色頭巾,腰跨一口長刀,戴陵則是身材高且瘦,臉龐狹長。這兩人也是曹軍中的後起之秀!

三人帶領着士兵,從長安出發,沿着官道,徑直殺向陳倉關!

自陳倉關失守,已經過去近十天。

在這十天裡,張任一邊修正圍牆,一邊大肆製作防守器械!在城牆之上,還豎立着數以萬計的身披軍裝的樹枝假人。

張任帶領着吳蘭在關下策馬巡視一週,確信沒有什麼漏洞。

“這樣的假人,在遠處看來,當真如同千軍萬馬一般!”吳蘭對此讚不絕口。如果不是知道詳情,此時吳蘭也會以爲陳倉關內有幾萬士兵。其實,眼下只有一萬多人而已。

“報!將軍,有大股曹軍自長安方向殺來!統軍的是曹軍大將夏侯惇!”

正在張任與吳蘭聊天的時候,一個騎兵斥候快速的跑到兩人身邊,下馬彙報!

“哦?獨眼將軍夏侯惇?”張任聽到消息,沉思了一下。夏侯惇現在趕來,估計是前來探查陳倉守軍底細的!

“走吧,先回關佈防!”兩人急忙回關,開始緊張的進行守備!

夏侯惇的大軍半日後就殺到了陳倉關。

看着這個並不高大的城牆,夏侯惇僅剩的一隻眼睛裡,閃爍着淚花。

“弟弟!這就是你命隕的地方嗎?我來給你報仇了!”他粗大的手掌緊緊握着鐵槍,身下的戰馬,彷彿也感覺到了主人的憤怒,不安的原地踢着地面!

“將軍,看城內的士兵,至少有好幾萬!看來郭淮敗的不虧!”費耀騎馬在關前巡視了一週,發現每個方位都有大量的士兵駐防,急忙回來向夏侯惇彙報。

“先攻城試試!”夏侯惇收起憤恨之心,對費耀說道。

他需要用士兵的實際攻城,來確認守城大軍的多少!

“是!”費耀接令而下。

不多時,費耀一馬當先,身後分出五千士兵,列着整齊的方陣,開始朝關口發起衝鋒。

圍牆之上,張任看的仔細。前來攻城的士兵不多,先用投石機吧!張任仔細的看着衝鋒曹軍的距離,估算着射擊的方位!

就是現在了!

他朝着站在投石機方位的吳蘭揮了揮手。

看到張任的指令,吳蘭直接指揮三架投石機開始攻擊!

“呼......呼......”

隨着幾聲呼而過的聲音,幾塊巨石越過秦兵的視線,朝着關下的曹軍重重的砸去。三塊大石直接將費耀的方陣打的支離破碎,翻滾的大石又順帶碾碎了一些士兵的身體。無數滾燙的血液灑紅了土地!

“穩住!穩住!”

費耀大聲的喊着!

(本章完)

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九章 東風到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二百四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八十章 蠻牛孟獲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淮敗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人要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猶豫的曹休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水四傑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九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不齒的計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不齒的計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水四傑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六十二章 長沙風雲第二百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克汝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淮敗退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二百七十五章 奇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十四章 第一戰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
第三章 潛龍在淵第九章 東風到第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二百一十四章 爭執第一百九十章 陷陣對虎賁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一百三十七章 虎落天水第五十六章 搶時間第三十七章 機會第七十六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二十二章 魏延之威第九十二章 拿下綿竹第二百四十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百七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十二章 重組陷陣營第四十六章 諸葛亮的詭計第八十章 蠻牛孟獲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淮敗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夫人要回家第二百五十六章 猶豫的曹休第九十六章 風雨中的成都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四十九章 出征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水四傑第二百五十九章 壽春爭奪戰第九十七章 是戰是和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七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河北亂象第一百八十四章 曹操上當第三十五章 長沙學院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五章 喜從天降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八十八章 新型裝備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難之際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不齒的計謀第一百六十九章 辯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令人不齒的計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九十九章 單刀赴會第二百三十章 坐看風雲起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八十九章 漢初小鎮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城求援第十七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水四傑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六十二章 長沙風雲第二百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國稱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兩百零二章 秦軍攪局第一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一十五章 漢中亂象第一百二十六章 潼關之戰的起因第二十五章 尋找名士第八十一章 番王沙摩柯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軍山之末第二百七十四章 攻克汝南第二百二十四章 夷陵與夷道第二十八章 赤壁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劍指長安第五十九章 嚴顏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場慘敗第二百一十章 血戰第五十八章 劉璋的應對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二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七十七章 郭淮敗退第十五章 計收黃忠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戰落幕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出散關第二百零八章 江上激戰第一百八十章 是去是留第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處要塞的駐防第二百七十五章 奇兵之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四處截殺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零七章 白衣渡江第二百五十一章 魏軍的對策第二章 一個怪老頭第八十六章 重回廣安第五十四章 城破第十四章 第一戰第四十章 協商對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四十二章 雙英戰天水(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四線戰況第一百二十章 取捨之間第二百六十三章 七步成詩第三十六章 鬱悶的諸葛亮第十八章 荊州之亂第七十七章 火女祝融第二百一十八章 日久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