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擺兵劍門外

鄭度派人把長安城的情況全部的傳回了成都,消息落入了劉璋和黃權的手中。

劉璋得到這個消息後,整個人可謂是非常的凝重,如今不但自己弟弟都落入了敵人的手中,而自己父親留下來的忠臣也同樣的落入了敵人的手中,這讓他非常的無奈,卻又無可奈何。

黃權看着這家主公面色凝重的樣子,此時也無奈的嘆了一口氣,鄭度和劉瑁被陳儀留在了長安城之中,現在的情況看起來凶多吉少啊!

而黃權也明白這是對方故意爭取時間,爲了能夠讓自家的主公保住基業,不被別人奪取。

“州牧,現在可是要抓緊時間將南中的南蠻軍隊擊退,到時候只有擊敗了他們,我們纔有足夠的實力派兵迴歸,抵擋陳儀軍隊的入侵!”

黃權緩緩向前,目光極爲凝重的盯着自家的主公,語氣誠懇的說道。

劉璋聽到對方所說的話,此時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苦澀的表情,他也知道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根本沒有迴旋的餘地,自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那我這就把北方守衛着劍門關的軍隊調回來!”

劉璋稍微的遲疑了一下語氣帶着猶豫的向着此時站在自己面前的黃權問道。

黃權稍微思索了一下,看着面前的劉璋搖了搖頭。

“陳儀不可不防,就算要從北方調集軍隊,也不能全部調集!”

黃權臉色凝重的看着劉璋,最終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陳儀能走到這種地步,絕對是梟雄一般的人物,自己面對這樣的人物絕對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對方可不是簡單貨色,不能輕易相信對方。

“我留下楊懷再給他三千兵馬,不知道他能不能守住劍門關!”

劉璋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語氣極爲嚴肅的說道。

劍門關可是從漢中進入巴蜀的必經之地,可以說這裡的關卡非常的險峻,也是阻攔敵軍非常有利的位置。

在歷史的時候,李白曾經在蜀中游歷過,也曾經寫過蜀道之難,而描述劍門關最爲濃墨重彩。

可以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說的正是如今的劍門關。

當然蜀道難,可不僅僅有着劍門關,而且還有着歷史上極爲出名的霞萌關。

想當初歷史上的劉備就是奪取了這個關卡,才能夠完全的在蜀中用兵。

而霍峻也用自己的能力守衛住這個關卡,並且還曾經擊退過劉張派來奪取關卡的士兵。

如今要想從漢中完全進入巴蜀之地,可謂是極爲的艱險,首先劍門關就是一個非常容易鎮守的地方。

黃權聽到了這樣的話,此時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面色沉重的點了點頭,雖然說他對於楊懷的能力表示懷疑,但是如今的這種情況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就算楊懷這個人再是草包的話,有着手下三千多人的軍隊,再靠着這極爲險峻的關卡,足以阻擋敵軍的到來,就算是完全擊不敗,敵人也能夠等到自己這邊的援軍到來。

“事不宜遲!趕快發兵吧!”

劉璋看着黃權已經同意了自己的意見,頓時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的表情,語氣極爲激動的說道。

而隨着劉璋這樣的一聲令下,原本還在防衛着北方的將近兩萬人的軍隊,頓時快速的向着南方這邊撤退,只留下三千人馬鎮守着劍門關。

漢中城中徐晃,魏延和法正可是密切關注着巴蜀的動向,並且派着手下的探子打探着巴蜀的消息。

很快探子便打探到了劍門關大量的軍隊撤退的消息。

“現在敵軍已經撤退正是我軍大展身手的好時機!”

魏延聽到這樣的消息,頓時臉上露出了一絲激動的表情,此時立馬從自己的位置上面站了起來,語氣極爲激動的說道。

雖然魏延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這樣的位置,但是身爲武將誰不想建功立業,誰又不想更進一步呢,如今正是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來,他又會怎麼白白的放過。

徐晃倒是比對方沉穩一些,此時輕輕的摸着自己的鬍子,面色極爲平靜的看向着一旁的法正。

雖然說現在他們的兩人主管着漢中的軍隊,但是真正掌管着漢中的事務則是面前的法正。

法正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在軍法謀略還是在處理政務方面,都讓兩人感覺到心悅誠服,如今的他們也明白了自家主公爲什麼將漢中之地交給對方管理。

“現在敵軍已經撤退,如今我們暫時還是先不要發動進攻,還是先看看情況爲妙!”

法正輕輕的用手摸着自己的下巴,此時看着兩人面色激動的模樣,語氣極爲平靜的對着兩人說道,說實話現在的他不同意,兩人馬上帶着軍隊進攻。

畢竟劍門關可是巴蜀之中的非常難以攻下來的關卡,就連法正此時覺得自己手下的數萬人大軍前去攻打過去,也是極爲難以攻打下來的,反而會增加自己軍隊之中的損失。

“難道我們的軍隊就這樣的待着不成?孝直,這可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怎麼能夠白白的錯過呢?”

徐晃還沒有說出自己的疑問,此時站在一旁的魏延早就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了,畢竟這一次可是攻打敵人的最好時機,怎麼能夠白白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呢?

法正看着對方這樣着急的模樣,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劍門關可是和他的名字描述的一模一樣,關前是完全如同一條劍一般的極爲的狹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今的軍隊只能並行十幾個人,如果是人多的話,會顯得非常的擁擠。

而這樣的情況本身行軍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難度,要是敵人在關卡之上萬箭齊發的話,到時候自己的軍隊恐怕就算連撤退也來不及,最終的結果只會是死在敵人的弓箭之下。

徐晃看着對方那沉默的表情也明白對方如今是因爲感覺到攻打劍門關非常的困難,所以纔不建議現在出兵。

“再等等!”

法正看着兩人面色沉重的模樣,此時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語氣極爲沉重的說道。

等!

徐晃和魏延聽到對方所說的話,此時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面色極爲沉重的看着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了撤退的話,那自然而然恐怕是主公已經出手了,主公既然已經出手的話,那主公肯定會有後招的,到時候我們聽命就可以了!”

法正此時臉上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面色極爲凝重的看着對方,語氣極爲平靜的對着對方說道。

徐晃和魏延聽到對方所說的話,想想自家主公所做的事情,最終猶豫了一會,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

而過了不久,只見一名探子,面色極爲凝重的,帶着一封保存非常嚴密的書信送到了漢中南鄭的太守府。

法正看着面前書信的內容,此時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目光,極爲沉重的看着如今面前的這封書信,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

“主公,用這樣的方法是不是有些太過於衝動了,要是這樣的方法被敵軍發現的話,恐怕這一支軍隊最終的結果都會全軍覆沒!”

法正看着眼前的書信內容,此時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面色極爲嚴重的搖了搖頭,如今他看到書信中給予自己的指定,他就明白了自家主公到底是要幹些什麼,如今想到自家主公要做的是他的眼神之中也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

“看樣子如今還是需要我們來完全的吸引對方軍隊的注意力!”

法正稍微的思考了一下,然後將屬性完全的收了下來,面色極爲凝重的點了點頭,立馬喚來了魏延和徐晃。

魏延和徐晃也知道自家主公的書信來了,此時的他們兩人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沉重之色,很顯然如今的他們對於自家主公的書信可謂是極爲的看重。

“主公書信裡面可有什麼指示?”

魏延要是整個人有些迫不及待,此時面色極爲激動的看着面前的法正,摩拳擦掌的想要奪過對方的書信。

法正倒是一臉淡然的看着兩人,然後緩緩的將書信交給了面前的兩人。

徐晃和魏延兩個人看着眼前的書信,此時的他們臉上都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目光有些古怪的看着面前帶着淡然笑容的法陣,此時他們的臉上也露出了一絲疑惑之色。

自家的主公竟然讓他們派遣軍隊前往劍門關,和對方的軍隊對峙,並且不要和對方的軍隊發生衝突。

“孝直!你能看懂主公這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嗎?我怎麼看不懂主公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徐晃默默的放下自己手中的書信,此時的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凝重之色,面色極爲沉重的對着一旁的法正詢問道。

法正看着對方那一臉疑惑的樣子,此時的他臉上露出了一絲淡然的笑容,看着他們兩人不解的模樣,法正只是笑而不語。

“主公都已經這樣說了,一定是有着自己的用意,你們按照主公所說的去做便行了!”

法正看着面前的兩人,眼神之中鬧出疑惑的模樣,此時臉上帶着一絲淡然的笑容,語氣平靜的向着兩人說道。

對於徐晃和魏延這兩員大將他並不想將自家主公的用意直接和兩人說出來,畢竟兩人現在都是武將,都有着建功立業的想法,自己若是說了出來,恐怕到時候兩人爲了能夠強奪功勞,會做出有損於自家主公原本的計劃。

爲了能夠順利的進入巴蜀地區,現在他所要做的事情,便是將自家的主公所做的事情進行保密。

徐晃和魏延心中倒是疑惑萬千,但是看着對方那笑而不語的樣子,最終他們還是選擇閉上了嘴巴,不再詢問。

“主公叫你們做的事情你們就趕快去做吧,如今主公都已經下達了這樣的命令,你們一定要完成這次的任務!”

法正看着兩人依舊是一臉懵逼,不知道到底爲何要做出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此時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淡然的笑容,語氣有些平靜的向着面前的兩人催促道。

徐晃和魏延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此時稍微的遲疑了一下,最終選擇飛快地帶着軍隊前往劍門關。

法正夜色中默默的站在城頭之上,看着兩人快速的離去,此時的他眼神之中露出了一絲感慨之色,希望面前的兩人能夠完全的把自家主公所交代的任務完成吧。

同樣是希望在那暗中的軍隊能夠順利的到達敵人的後方,襲擊敵人的劍門關。

劍門關外,魏延和徐晃帶着手下的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劍門關着,此時的他們選擇了劍門關外不遠處的一處開闊的地方,安營駐紮下來。

軍營中魏延和徐晃正面色沉重的坐在位子上面,此時的他們一路走來,都在思考着自家主公的用意,只不過如今的他們依舊是不明白自家主公到底是想要讓自己的軍隊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公明,你說我們家主公讓我們做這樣的事,到底是爲什麼?”

魏延心中倒是一臉疑惑,此時的他擡起自己的腦袋,面色極爲沉重的看着對方,語氣極爲小聲的詢問道。

徐晃此時也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擾,不過他倒是一臉淡然的看着對方,面色有些不確定的回答道:“主公這樣做自然有着主公的用意,我們到時候只要按照命令行事就行,相信到時候主公定然會有別的動作吧!”

魏延看着對方又沉默的樣子,此時的他還是閉上了自己的嘴巴。

劍門關內,楊懷正在自己的府邸之中喝着美酒,此時他守衛在這塊地方可謂是非常的輕鬆,畢竟在他所謂的這段時間之內並沒有軍隊敢過來。

“楊將軍,大事不好了,漢中的軍隊已經來到了我們的劍門關之下,如今已經駐紮到了劍門關外!”

醉眼迷離的楊懷聽到了這樣的消息,此時的他睜大了眼睛,面色不可思議的看着自己手下報信的士兵。

什麼?漢中的軍隊向劍門關打過來了?

得到了這樣消息的楊懷頓時慌了神,連忙將自己手中的酒杯丟棄,搖搖晃晃地向着府邸外走去。

第三百四十三章 潰敗的劉備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膽的張遼第二百四十一章 袁軍的敗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頑強的敵人第七十六章 天子離長安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軍入困境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奈的舉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曹操離險境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九十七章 又見呂玲綺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漢的落日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將的反對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攏江夏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下的局勢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孫國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兵臨陽平關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二百二十六章 長沙城動亂第七十章 雪中斬白馬第一百七十八章 火燒敵軍糧第三百九十一章 突破的敵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呂布的憤怒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荊州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突破鎖遼關第三百八十章 倭國俾彌呼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軍入困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二十九章 世家的臣服第二百三十九章 衝昏了頭腦第三百六十章 孫權的氣量第四百二十一章 主動送人頭第九章 長安風雲涌第九章 長安風雲涌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攻秣陵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處理掉董承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羽斬文丑第三十七章 各方的看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超的戰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決的劉璋第六十七章 全新的書籍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操的機會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落荒島上第二百二十章 悲劇的伏壽第二百七十二章 孫策的最後第一百二十章 重修洛陽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饒的土著第二百一十五章 甘寧的去留第九十七章 又見呂玲綺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離城池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劉備向北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孫家小老虎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著的軍民第四十一章 算計白波軍第四百二十章 兵臨襄平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突破的敵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追擊潰散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巴蜀的援軍第八十三章 目標爲西涼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三十三章 挖坑坑呂布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等待敵軍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蠻王孟獲第二百五十五章 劉備的預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州的變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緊張的曹操第一百九十八章 進攻或等待第二百一十三章 猛攻江夏城第九十一章 西涼歸文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結束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製作新食物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表探劉備第十六章 驚現張文遠第三百五十五章 反抗的南亞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三百四十章 孫劉聯盟成第四百一十三章 公孫康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成功的突破第二百八十三章 公孫的反擊第四十二章 白波軍覆滅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攏江夏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東的攻略第九十六章 再見荀文若第三百五十六章 魯肅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表傻兒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派系的制衡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下的局勢第四百零九章 遼東的叛亂
第三百四十三章 潰敗的劉備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膽的張遼第二百四十一章 袁軍的敗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頑強的敵人第七十六章 天子離長安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軍入困境第四百一十六章 無奈的舉動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一百六十四章 曹操離險境第一百零三章 人才入囊中第九十七章 又見呂玲綺第三百七十七章 大漢的落日第三百八十二章 武將的反對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攏江夏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下的局勢第三百六十七章 東海的海盜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三百九十五章 烏孫國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兵臨陽平關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二百二十六章 長沙城動亂第七十章 雪中斬白馬第一百七十八章 火燒敵軍糧第三百九十一章 突破的敵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呂布的憤怒第二百五十二章 瓜分荊州地第四百一十五章 突破鎖遼關第三百八十章 倭國俾彌呼第三百六十七章 父親的仇恨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軍入困境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二十九章 世家的臣服第二百三十九章 衝昏了頭腦第三百六十章 孫權的氣量第四百二十一章 主動送人頭第九章 長安風雲涌第九章 長安風雲涌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攻秣陵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處理掉董承第二百七十九章 關羽斬文丑第三十七章 各方的看法第三百四十二章 高超的戰術第一百一十三章 不決的劉璋第六十七章 全新的書籍第一百八十六章 曹操的機會第二十二章 欲與富家聯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落荒島上第二百二十章 悲劇的伏壽第二百七十二章 孫策的最後第一百二十章 重修洛陽城第四百三十七章 求饒的土著第二百一十五章 甘寧的去留第九十七章 又見呂玲綺第三百五十二章 逃離城池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劉備向北去第二百八十四章 孫家小老虎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四百三十六章 土著的軍民第四十一章 算計白波軍第四百二十章 兵臨襄平城第三百九十一章 突破的敵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追擊潰散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巴蜀的援軍第八十三章 目標爲西涼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三十三章 挖坑坑呂布第四百零八章 法律的設定第三百九十九章 等待敵軍亂第一百七十二章 南蠻王孟獲第二百五十五章 劉備的預謀第一百二十五章 徐州的變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緊張的曹操第一百九十八章 進攻或等待第二百一十三章 猛攻江夏城第九十一章 西涼歸文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馬趙爭高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結束的戰爭第四百三十一章 製作新食物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表探劉備第十六章 驚現張文遠第三百五十五章 反抗的南亞第三百章 河水圍烏巢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一百七十五章 擒拿南蠻王第三百四十章 孫劉聯盟成第四百一十三章 公孫康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成功的突破第二百八十三章 公孫的反擊第四十二章 白波軍覆滅第八十八章 戲志纔到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圍攏江夏城第一百三十五章 江東的攻略第九十六章 再見荀文若第三百五十六章 魯肅的想法第二百五十四章 劉表傻兒子第一百三十四章 派系的制衡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下的局勢第四百零九章 遼東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