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目標爲西涼

龐大而又錯落的府邸,王宸倒是沒有想到漢帝劉協把原本屬於王允的府邸賞給了自己。

王允的府邸是當初董卓賞賜給對方的,可以說這座府邸在長安城之中也算是數一數二的豪宅。

這種房子就算是你有錢也不一定買的着。

只不過自從王允被李榷和郭汜殺害以後,這座府邸就完全的空了起來,不過最後還是落入了陳儀手中。

而漢帝劉協這樣舉動卻是包含着深意。

無非是希望陳儀能像司徒王允忠誠,畢竟保持着當年的那顆忠誠之心。

陳儀雖然清楚,卻只是呵呵一笑,這小皇帝雖然說聰慧,但是在這亂世中還是顯得過於稚嫩,若是生在一個安定之世,或許能夠成爲一名有所作爲的君王吧。

陳儀現在的忠誠不是對於一家一姓的忠誠,而是對於天下,對於國家,對於民族的忠誠。

而所謂的漢室只不過是政治的產物,在陳儀看來他應該存在的時候他就可以存在,若是他沒有存在的必要,他也不建議將其銷燬。

陳儀所在府邸的大堂之中,此時文武會聚,可謂是英才齊聚。

而現在的陳儀也因爲救駕有功,被封爲車騎將軍,這個位置雖然說並不是當今朝堂武將官職的最巔峰的位置,畢竟在他之上還有大將軍大司馬這一類的職務。

但是上面幾個官職可以說是依舊處於空缺狀態,也就意味着現在的陳儀屬於當今朝堂上武將的第一人。

陳儀倒是挺高興了,如今自己的官職越高的話,自己的影響力也就會越大,現在這個時代不就是拼一個影響力嗎?

而自己手下的武將原本屬於校尉的,全部都封爲了中郎將,而跟隨最早的張遼和黃忠,也被冊封爲了鎮西將軍和平西將軍。

畢竟兩人的官職首先在自己的手下武將之中位置就爲最高,張遼原先的地位就是騎都尉,而黃忠則是中郎將,現在升爲將軍也是理所應當的。

不過陳儀並沒有將自己所有的武將全部的召集過來,雖然下一步對付的對手是西涼的馬騰,但是幷州現在可是陳儀看重的地方,必須要把守好。

當然守衛這方面還是交給了張遼,畢竟張遼的實力擺在那裡,而且在自己的軍中的官職也算是最爲厲害的,而且在歷史上本來他就是靠着自己手下的軍隊抵禦過孫權的進攻。

可以說張遼的實力,以及作爲當地人對於自己這塊地方的瞭解,足夠讓他成爲這次幷州的守將。

至於謀士方面,陳儀給他留下了李儒來輔佐對方守衛幷州。

李儒可以說是陳儀現在唯一一個只能隱藏在暗中的謀士,畢竟當今的漢室的天子和他手下的這羣遺老可是對李儒痛恨的要命。

要不是李儒幫助董卓進入了洛陽,把持了朝政,天子的威望怎麼可能變得如此不堪?

若不是爲了能夠逃離諸侯聯軍的進攻,火燒了洛陽,天子以及漢室怎麼可能會遷徙到如今靠近西部的長安,也讓天下進入了大亂。

可以說要是讓天子知道了李儒不僅活着,而且還成爲了陳儀的手下,恐怕陳儀和天子之間這樣親密的關係,最終也只能土崩瓦解了。

而陳儀也只能將李儒留下,自己召集荀攸,郭嘉,戲志才,賈詡四個人來到長安,爲自己出謀劃策來對付如今的局勢。

當然司馬懿作爲郭嘉的徒弟,此時他也跟隨着自己的師父來到了長安。

畢竟司馬懿可是要將自己師父那吃喝嫖賭的一手真本事學到手。

陳儀也看着司馬懿學習郭嘉而無奈,不過他倒是希望對方能夠成爲像酒鬼郭嘉一樣的人,不但有所能力解決事情,而且淡泊名利,不追求權力。

幷州方面留下了張遼和陳到鎮守,另外李儒,鍾繇,張既,司馬朗,王凌等人處理着政務。

現在的幷州這裡的方針已經完全弄好了,根本不需要自己去插手其他的事情,留下這些人已經完全足夠處理現在的幷州的大小事務。

而陳儀在長安城的壓力其實並不小,如今所要面臨的問題,分內外兩個問題。

內部問題當然是極爲重要的,如今雖然較爲強大的世家大族已經被人先行解決,但是城中還是有着百關河世家大族的主力,如何平衡這份力量可以說是非常的重要。

在歷史上的曹操當中已經面臨過這樣的問題,不過曹操本來就是極爲梟雄的人,在面對這樣的問題都是解決的比較的好。

他在面對這個問題,將世家大族分裂成爲兩個部分,一部分的世家大族將其收入自己的囊中,另外一方面打壓另外的一部分世家大族。

另外他還用着其他的方法,將世家大族較爲優秀的子弟招入自己的主動成爲自己的幕僚,從而來限制這羣世家大族。

可以說曹操在面對這種事情的解決方法完全可以給陳儀作爲參考。

而對外的問題也則是西涼問題,西涼的問題可以說是非常的嚴重。

西涼這塊地方可以說是勢力非常之多,也非常的混亂,當然在這麼多的勢力之中,也有許多非常強悍的勢力,最爲厲害的勢力便是馬騰和韓遂。

但是這塊地方可以說是非常的平靜,以至於當年曹操打敗了河北的地區以後,便直接的選擇了買下,而不是準備攻打西涼的馬騰的人。

在曹操看來這塊地方的發展太過於落後,而且勢力也非常之多,想要解決起來也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可以說這塊地方如同曹操所說的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要不是後來在赤壁之戰之中有淒涼想要從後方攻擊曹操後背的消息,曹操這纔將目光望向了這塊土地,想要平定這塊土地解決自己的後背的問題。

而曹操進攻這塊地方也可以說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以說西涼的地形非常的古怪,這讓曹操在平定西涼的時候花費了比較長的時間。

可以說現在的陳儀也如同歷史上的曹操一樣,現在不得不要將西涼的勢力給消滅。

陳儀需要面對的西涼這羣如同野狼的諸侯,畢竟長安城最大的威脅就是這羣西涼的諸侯,爲了能夠保證長安城的安全,這羣西涼的諸侯一定要解決掉。

“探子最近打探了消息,現在的馬騰和韓遂正在交手,我打算趁着敵方兩敗俱傷之際,將其一舉殲滅!”

陳儀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此時看着自己手下的謀士,目光帶着一絲凝重的對着他們說道。

不過此時他手下的謀士倒是比較淡定,玩手指甲的玩手指甲,喝酒的喝酒。

唯一好一點的就是荀攸,端坐在位置上面色帶着一絲淡然,若是你仔細一看的話,絕對發現這傢伙好像是在發呆。

陳儀現在的地位,可比不上當初將漢帝劉協救出來的曹操。

曹操不但掌握了軍隊的權利,而且被封爲司空,行尚書令,可以說曹操的位置不但體現在軍隊方面,就連在中央的朝堂的控制力上面也是非常厲害的。

而陳儀倒是沒有曹操封賞的那麼多,畢竟現在的漢帝劉協沒有歷史上的那麼狼狽,而陳儀也沒有曹操當時那年紀和功績。

陳儀現在真正的掌握的並不是軍隊,而他如今只能靠着軍隊,慢慢的蠶食着朝堂之上的權利,才能漸漸的奪得自己的位置。

在歷史上面有很多的政府便是由軍隊說話的,誰掌握了軍隊大權,誰便有了決定政府的決策。

陳儀現在就是需要經過不斷的戰爭來建立起自己的威望,從而來左右朝政。

而手下的謀士聽了陳儀的話,都放下了自己手中的事情。

郭嘉和戲志才兩個人放下了自己嘴巴邊上的酒葫蘆,此時醉眼迷離的盯着陳儀。

賈詡也輕輕的將玩着手指甲的手鬆開面色帶着冷淡的盯着陳儀。

只有荀攸依舊是沉默無語,面色淡然,如同發呆的一般。

陳儀無奈的看着自己手下的這羣謀士,要不是知道他們這羣傢伙在歷史上面可是響噹噹的人物,恐怕陳儀還以爲這羣人是傻子。

“我覺得,這樣的計劃還是不行的?”

郭嘉此時拿着自己手中的酒葫蘆醉眼迷離的從自己的位置上面站了起來,臉上帶着淡然的笑容,語氣極爲得意的說道。

陳儀見郭嘉開口反對,此時並沒有多說話,而是默默的用着目光盯着對方,看着對方能否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馬騰和韓遂兩個人不可能鬥得兩敗俱傷,兩人都是淒涼之中最爲強大的諸侯,但是主公不要忘記了洗臉,可是有許多其他的小的諸侯若是兩人斗的兩敗俱傷的話,恐怕只會便宜了其他人,而且他們也不會無視主公的存在!”

郭嘉醉眼迷離,走路都有些搖搖晃晃,但是他的思路倒是非常的清新。

陳儀聽到對方所說的話,也無奈的點了點頭,郭嘉說的話的確是事實。

韓遂和馬騰兩個人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兩人可不會真的拼命。

歷史上的兩人可是有許多的衝突,但是兩人雖然爆發出了戰爭,但是結果卻是小打小鬧,根本沒有傷及根本。

兩人以這種勢力相互制衡的姿態相互對抗着,這種制衡的形式可以說維持了整個西涼的穩定。

這也是爲什麼後來後世的人很多人認爲馬騰是統一了西涼,是西涼的統治者。

而現在兩個人根本是小打小鬧,不要說什麼兩敗俱傷,恐怕陳儀一有什麼小動作,兩方絕對會摒棄前嫌,聯合在一起對付自己的。

像當初曹操攻佔了長安以後派着軍隊駐守長安,這讓原本正在小打小鬧的馬騰韓遂立馬停止了戰鬥,不但消除了以往的恩怨,兩人還竟然結拜成了結義兄弟,共同對付佔據長安的曹操。

可以說兩人在沒有外敵的情況之下會有矛盾和衝突,但是在面對強大的敵人能夠威脅到他們統治的敵人的時候,他們會暫時放下當前的矛盾,聯合起來共同對付這個敵人。

“那直接打過去嗎?只不過這樣和對方直接正面教授恐怕會得不償失!”

陳儀臉上帶着苦笑,面色極爲沉重的看着自己手下的模式,現在的他可不願意和對方直接正面交手和對方正面交手,最終的結果恐怕是很難預料。

賈詡卻一直的不斷的眯着眼睛,此時的他默默的將腦袋撇向陳儀,好像如今他心中已經想好了對付敵人的辦法。

“文和,你可有辦法對付馬騰韓遂等人?”

陳儀發現了賈詡那偷偷摸摸的小動作,此時他的臉上充滿了期待之色目光充滿着期盼的對着賈詡問道。

賈詡可是智謀高超的謀士,在歷史上西涼的問題,作爲毒士他也幫助曹操出謀劃策,最終成功的挑撥了馬超和韓遂的關係,成功的幫曹操將西涼的勢力完全的分散了。

“在下有兩條計謀,若是主公聽從了我的計謀,到時候雙管齊下,必能讓韓遂和馬騰乖乖來降!”

賈詡看着自家君主詢問自己問題,此時也不裝作深沉了,臉上帶着一絲陰冷的笑容,面色得意的看着自家的君主,語氣極爲自傲的說道。

緊接着賈詡面色極爲淡然的將自己的計謀如實的和自家的君主說了出來。

“我明白了!”

陳儀聽了賈詡的話,雖然對於對方的計謀感覺到有些奸詐,不過如今的亂世之中還講什麼信義道德。

畢竟亂世之中,只有實力和拳頭纔是真正說話的基礎。

而郭嘉和戲志纔對於賈詡所說出來的計謀也算比較同意,而荀攸依舊癡癡傻傻的坐在那裡,也沒多說什麼。

深夜皇宮中,作爲皇帝的天子劉協可是睡的很舒服,這幾年來他處處受到逼迫,導致他晚上的睡眠都有些不好,不過如今的他終於重獲自由了,現在就連睡眠都非常的好。

而伏皇后則默默看着漢帝劉協熟睡的模樣,心中卻回想到了自己,父親伏完今天白天偷偷給自己說的話。

看着漢帝劉協的模樣,伏皇后猶豫了,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要將自己父親表達的意思告訴劉協。

第七十九章 馬超會坑爹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回的漢帝第三百八十章 封官的大會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一百零一章 撤離的呂布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鬧的島嶼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潛入的內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二百二十九章 膨脹的袁術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二十八章 大族的裂痕第一百一十七章 奪取劍門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六十五章 行軍草原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鋒軍落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虎牢關之下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一百九十五章 孫策的攻略第十九章 富貴錦衣還第二百三十章 渡河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中禍亂起第五十三章 勸說徐公明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耀的禮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途中的埋伏第一百零一章 撤離的呂布第四百一十二章第八十七章 馬超戰閻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蔡和的苦惱第四十五章 賈詡終出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第二的成績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五十七章 曹操的仇恨第三百七十七章 突襲進城第二百四十章 袁公路的死第四百零二章 出手的衝動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落荒島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你妹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英雄的見面第二百一十章 劉表的擔憂第四百二十八章 封賞的不同第四百零一章 破敵建功時第三百九十章 西域的國家第六十九章 幽州兩勢力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沛城之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方的爭鬥第一百一十四章 鄭度的到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荀攸和荀彧第三百零八章 夏侯淵之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中禍亂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鬧的島嶼第一百零六章 兵臨陽平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術的消息第六十八章 曹操的改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周瑜的明智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於重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新的天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八十五章 馬騰的歸附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八章 暗流涌動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擾亂的計劃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鋒軍落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軍攻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零八章 夏侯淵之子第三百零一章 援軍的到來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孫家小老虎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九十二章 張魯攻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續的戰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膨脹的袁術第二百零七章 袁軍的敗退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權的位置第三百九十九章 等待敵軍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死的良將第五十九章 司馬懿拜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漢中的援軍第二十七章 王家麒麟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永遠不撤離第二百八十二章 袁紹的敗亡
第七十九章 馬超會坑爹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回的漢帝第三百八十章 封官的大會第四十章 射殺骨毒侯第五十五章 天下的發展第一百零一章 撤離的呂布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鬧的島嶼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潛入的內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馬超和趙雲第二百二十九章 膨脹的袁術第十二章 決裂朝會上第二十八章 大族的裂痕第一百一十七章 奪取劍門關第三百一十九章 呂布的到來第六十五章 行軍草原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鋒軍落敗第一百五十五章 虎牢關之下第二百零五章 袁紹的仇恨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二百三十二章 曹袁的動態第一百九十五章 孫策的攻略第十九章 富貴錦衣還第二百三十章 渡河的戰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中禍亂起第五十三章 勸說徐公明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耀的禮物第二百三十四章 惱火的袁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途中的埋伏第一百零一章 撤離的呂布第四百一十二章第八十七章 馬超戰閻行第三百三十四章 蔡和的苦惱第四十五章 賈詡終出謀第三百七十二章 計劃的失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第二的成績第三百零五章 河北的世家第五十七章 曹操的仇恨第三百七十七章 突襲進城第二百四十章 袁公路的死第四百零二章 出手的衝動第三百七十章 劉協的希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落荒島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這是你妹啊第三百四十九章 英雄的見面第二百一十章 劉表的擔憂第四百二十八章 封賞的不同第四百零一章 破敵建功時第三百九十章 西域的國家第六十九章 幽州兩勢力第四百一十九章 襄平城動亂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沛城之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兩方的爭鬥第一百一十四章 鄭度的到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三百七十九章 荀攸和荀彧第三百零八章 夏侯淵之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中禍亂起第三百八十六章 熱鬧的島嶼第一百零六章 兵臨陽平關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神的末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袁術的消息第六十八章 曹操的改變第三百八十八章 周瑜的明智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於重洋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新的天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末路的關羽第二百一十四章 鬱悶的甘寧第三百五十三章 奸雄的末路第二百九十七章 斬殺淳于瓊第八十五章 馬騰的歸附第一百三十九章 坐看西羌亂第八章 暗流涌動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擾亂的計劃第一百八十四章 先鋒軍落敗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軍攻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零八章 夏侯淵之子第三百零一章 援軍的到來第一百九十章 終破西羌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譚的初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軍正交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孫家小老虎第三百三十九章 進攻江夏城第九十二章 張魯攻長安第一百七十四章 連續的戰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膨脹的袁術第二百零七章 袁軍的敗退第二百七十四章 孫權的位置第三百九十九章 等待敵軍亂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死的良將第五十九章 司馬懿拜師第三百五十九章 漢中的援軍第二十七章 王家麒麟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永遠不撤離第二百八十二章 袁紹的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