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鐵騎

半個時辰之後。

劉玄德營壘的北門緩緩打開。

兩百騎最爲精銳,裝備最好,訓練最佳的白馬精騎魚貫而出。

白馬義從。

一般的白馬義從是綜合騎兵。配備輕量化的半套馬鎧,與輕量化的綴鐵皮甲。同時具有衝擊騎兵與弓騎兵的功能。

這一曲騎兵不同,他們是重騎兵。

世界上最精銳的重騎兵。

騎士的白色坐騎,是千金難買的大宛良馬,最優秀的西極馬與得自草原的野馬,經過人工育種得到的最優秀戰馬。普遍身高超過八尺,個別高度超過九尺,重量超過八百斤。兼具速度與耐力。

劉玄德這個北方最大的冶金、武器商人的傾力支持,使這羣騎兵配備精良具裝馬鎧。

這些馬鎧的甲片全部以百鍊鋼鑄成,以最堅韌的牛皮穿好。下襬綴着白色流蘇,馬尾的寄生(馬鎧配件名)也同樣漆成白色。騎兵們配備的鎧甲,款式也與馬鎧相同。兜鍪的翎羽,圍巾與披風,箭袋……同樣適用白色。

之所以如此,除了白馬將軍對“白色”有着病態追求外,還有一點是這樣整齊劃一的配色,可以帶給敵人更大的恐懼與震懾力。便如同吳越爭霸時,“如火如荼”的故事一樣。

他們的武器包括更具殺傷力的反曲弓,一丈八尺長的鋒利馬槊,同樣百鍊鋼鍛冶,弧度更大的彎刀與一面較小的鋼製騎兵圓盾。

同時代,中東波斯帝國的重騎兵,裝備重裝化程度或許可以與之匹敵。漢帝國也有極少精銳騎兵,配備有全套馬鎧。

然而同時代的帕提亞具裝騎兵,與其他漢帝國精銳,絕對沒有高橋馬鞍與馬鐙,馬蹄鐵三樣騎兵利器——

所以說,這支騎兵是最強的。是天下,全世界,名爲“地球”的藍色行星上最強大,最可怕的軍隊。是劉備與公孫瓚兩人嘔心瀝血鑄造的結晶。

遼東軍近十萬大軍,能被稱爲“白馬義從”的精銳騎兵數量超過三萬。然而真正的“白馬”,公孫伯圭的精銳禁衛,數量永遠只有兩千——

並不是公孫瓚不想再養更多,而是他的軍隊,他的後勤,他的財力只允許他維持四個曲的白馬禁衛精騎。本就貧瘠的幽州容納不下更多的具裝重騎兵。就算有劉玄德的傾力支持也一樣。

然而已經足夠了。

這兩千精銳白馬義從,足夠成爲草原民族永遠的夢魘。足夠讓公孫瓚成爲遼東地區毋庸置疑的霸主。

在這之前,白馬義從的主要對手與敵人,是草原上的匈奴,鮮卑,烏桓,丁零……白馬義從出現在中原戰爭裡,尚屬首次。

第一次亮相的銀白色重騎兵,絕對,足以,震撼人心。

“時間到了,出發!”

帶上兜鍪,繫好冠纓,公孫伯鈺揮手大喊。

兩百白馬義從高舉手中馬槊,轟然響應——陽光下,這些騎兵閃爍着燦爛而冰冷的金屬光澤。

同一時間。

“蛾賊攻玄德所部甚急?!”

得到消息後,在城內“督糧草”的鄒靖,再顧不上跟算籌和數字過不去了。他着急着慌,一路小跑着上了城牆——

“怎麼回事,怎麼回事?前三天蛾賊不也攻了玄德所部,被玄德擊退了嗎?怎麼這一回就不行了吶?!”

他這樣着急的說着,想從盧鏜那裡得到答案。也不知道他着急的是劉備的性命,還是別的什麼。

“……”

盧鏜看了他一眼,然後回答:“蛾賊沉不住氣了,投入了精銳。”

“啊,精銳?”

“大概是所謂的黃巾力士。”

“黃,黃巾力士,那……”

聽他這麼說,鄒靖更覺得六神無主。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就這麼呆在了原地。

看着這一幕,盧鏜暗暗嘆了口氣,而後說道:“郡尉,倘若玄德支撐不住,我軍得出城攻擊蛾賊側後,助他一臂之力。”

“這……”聽他這麼說,鄒靖又有些猶豫:“但范陽城小兵少,倘若……”

聽他到了這個時候,還要這麼說,盧鏜忍不住一陣陣的煩躁。他竭盡全力壓制怒意,然後繼續對鄒靖說道:“玄德所部立的營壘,與范陽城呈掎角之勢——掎角之勢,就是要互相援助!玄德受攻,我范陽就要援助。反之,我范陽城危機,玄德自然也會援助。

倘若坐視玄德敗亡,范陽孤城一座,更守不住!更會失去軍心!使我軍士氣不振!”

“就算你這麼說……”

就算內心覺得,盧鏜所說很有道理,然而鄒靖還是忍不住的猶豫。

於是,盧鏜失去了耐心:

“郡尉不救無妨!我自領本部兵馬去救!”

他終於忍不住,如此大喊道——

——也就是這個時候。兩百騎白馬義從,正當着范陽城頭,從營壘北門魚貫而出。

“白馬……精銳!”

眼看着閃爍陽光下,好像純銀般閃耀的具裝騎兵,盧子鳴只覺得一陣恍惚,再然後忍不住露出了苦笑,心想:“好像,玄德他不需要我去救啊……”

與此同時。

“快!”他身邊的鄒靖興奮地大喊着:“快開城門!放下吊橋!派兵,派兵助玄德一臂之力!”

“再等等吧。”

盧鏜深深地看了鄒靖一眼,然後說道:“等白馬精騎破了敵陣之後,再派兵掩殺,效果更好。”

“對,對!”鄒靖好像完全忘記了剛纔,與盧鏜的爭執。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條縫。

“啊呀,之前以爲公孫安北派來的只是普通的白馬,沒想到竟然是白馬精騎?!玄德也真是的,怎麼不早說啊,哈哈哈哈……”

盧鏜再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張了張嘴,諷刺的話在嘴邊轉了一圈又回去了。

鄒靖很明顯已經不要臉了。和這樣的人說什麼都沒意義。

“要將全部騎兵派出去。”他補充說。

“對,對,將所有騎兵派出去!”

……

與此同時。

就在盧鏜與鄒靖商量對策時,公孫續所部已經繞過了營壘,來到了西側,黃巾軍側翼。

體恤馬力的騎兵們,這時候才翻身上馬。首先是小步快跑,不過加速優秀的戰馬,在極短的時間內便開始全力衝刺。

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中,兩百騎白馬分成兩列,向黃巾力士的側翼發起了衝鋒——

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三十三章慶功宴上第四章千里之外第九章賑濟災民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三十二章預備第五十七章擔憂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二十六章馴化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二十六章馴化第五十六章天下無雙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七章登陸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十章大計劃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七十四章願人人如龍第二十一章鏖戰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三十章機會!!第十九章騎兵的硬碰硬的戰鬥(二更)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卷末小結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八章初識第九章瓜分狂潮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二十二章再次崩潰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五十二章在握!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卷末小結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十九章陷陣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三章兗州事了卷末小結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二十章交易第三十二章預備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五章兩路人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十二章攻守第二十七章人力資源
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三十三章慶功宴上第四章千里之外第九章賑濟災民第十章賑濟,刺殺第三十二章預備第五十七章擔憂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二十六章馴化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二十六章馴化第五十六章天下無雙第三十四章英雄,梟雄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七章登陸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四章徵兵與朝廷第五十六章盟友之間的偉大友誼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十五章螳螂捕蟬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十八章董白的未來幻想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六十二章龐大卻拙劣的戰爭第十章大計劃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七十四章願人人如龍第二十一章鏖戰第十三章你說什麼就是什麼第三十章機會!!第十九章騎兵的硬碰硬的戰鬥(二更)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卷末小結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八十章拼命基建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二十一章內部與外部的敵人第八章初識第九章瓜分狂潮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六十九章被吸引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二十二章再次崩潰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三十四章皇帝的恐懼與完美的劉備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二十五章野人軍第五十二章在握!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四十五章假田制與一千幾百個農稷從事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四十七章徐庶頭痛的工作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卷末小結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六十八章有事弟子服其勞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三十六章大家都在等你呢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六十三章亡命追逃第六十八章三個選擇(五千字大章節)第十九章陷陣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三章兗州事了卷末小結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五十五章藏起的王牌與郡兵第七十一章背叛,背叛,然後還是背叛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二十章交易第三十二章預備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五十七章還沒有放棄第三十章弩騎狂瀾第五章兩路人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十二章攻守第二十七章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