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

無論南軍,北軍。從他們的兼職與裝備上就看得出,劉備的“禁衛軍”並不是那種整天守着帝國首都,什麼事兒都不幹的軍隊。那樣的話,再怎麼精銳的軍隊都會廢掉——甚至連盛唐的禁軍也是。

當安祿山的大軍逼近長安時,長安十幾萬理論上應該極精銳的禁衛軍只是一戰就被打垮了。在這之後,全天下的野心家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中央的虛弱——

即使是歷史上出名的要死的秦兵,在富貴了幾十年之後,都會被泡軟骨頭。所以將禁軍丟出去,輪換着在南北地區真真正正的進行戰爭鍛鍊,就是一個理所當然的,正常並且必須的事情了。

這就是劉備計劃中,超過二十萬的,在這個世界上最爲強大的,無論編制,戰術,武器裝備以及戰爭理念,都領先了時代超過一千年的,傳說中的難以想象的偉大軍團。

單單是憑藉這二十萬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就足以在任何一場戰爭中獲得勝利的了。

但是,當然。還不夠。因爲劉玄德所期望的,是一個佔據了整個亞洲,人口達到兩個億的,古典時代從沒有出現過的超級帝國。

這種情況下,單單二十萬能征善戰的禁衛軍並不夠。他還需要更多軍隊,以維持帝國疆土,以及征戰四方。

譬如說,目前正處在改造,以及被開發的狀況的北方大草原上。

以北方的廣闊草原,從雲中郡到北海,從彈汗山到西域三十六國。從烏孫到河中……

劉備曾經說過,這裡需要大量的騎兵。而北方軍團的禁軍只有十萬。雖然天下無敵,但是很多時候有些鞭長莫及。更不用說他們還要鎮壓中原河北。

——如果以農耕帝國的方式,在北方草原供養三十萬騎兵的話,就算強盛如漢唐一樣的帝國,恐怕也會有些吃不消。

帝國將會壓上非常強的經濟壓力,直接拖累帝國的國力——但是,如果這三十萬騎兵是以遊牧帝國的方式存在的話,那就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了——

整個大草原,以劉玄德的計劃,使用了新式牧草苜蓿,以及青儲法,還有大量專業培訓出的獸醫以及畜牧業知識傳播後,養育千萬人口,甚至更多都沒有問題。

半耕半牧的狀況下,上千萬的草原遊牧,每帳出一個人,甚至都能湊出百萬遊牧騎兵。劉玄德期望的三十萬騎,簡直就是輕鬆愉快的完全不需要承擔任何問題。

那麼,唯一有問題的就只有一件事,就是組織形式——

如果一個鬧不好的話,那麼這些騎兵如果轉過頭來背叛帝國,事情可就大了。

所以,惟一的問題就是,這些牧民們究竟應該如何管理與掌控——

一方面,規定牧區,讓遊牧改爲放牧,方便管理是一回事。另一方面,解決人地矛盾,以及釋放這些遊牧的破壞力,同樣是一回事。

再之後,就是經濟方面的聯繫,以及信仰和文化方面。

第一的規定牧區,將遊牧改爲放牧,劉備已經有了一系列計劃,在他的計劃中,遼東軍的六萬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加起來超過二十萬人口將被遷徙到草原上——他們將在草原上建立城池,成爲帝國在草原上的要塞與重心——

龍城!曾經匈奴帝國的核心,將成爲真正的塞上明珠,以帝國的,漢人的方式建造城市,同時通過新的畜牧技術將城市,以及城市周邊的龐大牧區固定。

再之後,像是這樣的漢人在草原上的移民點數量將越來越多,劉備將以鼓勵,以及流放遊俠兒、罪犯的方式逐漸將漢帝國的文化擴展到草原上。

這樣一來,文化紐帶,以及經濟聯繫就理所當然的擁有了——草原的牛羊牲畜,羊毛紡織,礦產資源。換取內地的絲綢、茶葉、手工製品——整個草原將成爲帝國經濟的工業原料產地之一。

這樣一來,時間長了,在草原上的漢民人口數量將持續增加,甚至增加到一、兩百萬,乃至更多。在這之後,帝國對於草原的控制將會穩如泰山。

至於說草原上的其他原住民麼,這一點劉備也有計劃——走上層路線,利益捆綁。利用上層的遊牧領主們控制這些部落,要求領主們效忠——讓這些領主們成爲天單于的奴隸。

理所當然的,這對於草原的遊牧領主們來說,實際上是個最好,最好的結局以及所追求的結果。因爲這樣能夠穩定他們的地位!

劉備的計劃裡,這些人將成爲漢帝國的哥薩克人。帝國的開路先鋒,最好的炮灰以及某種意義上,皇權制度的支柱之一。

當然他同樣明白,這樣做的話,固然可以讓這些草原遊牧民對自己無比忠誠,成爲帝國戰車上最好用的炮灰。

而將遊牧部落的上層貴族子弟,進行漢化教育,就如同對於哥薩克上層進行拉攏與俄羅斯化教育那樣,也同樣會讓這些“漢哥薩克”變得安定,甚至說變成帝國的上好的刀。但歸根結底,這種戰略是有危害的,甚至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戰略是陳舊並且不安定的。

當數百、上千年過去。帝國的經濟達到了生產力標準,皇權褪色的時候,這一切很可能會爆發。那個時候,哥薩克人將是反動勢力的最佳幫兇。就好像他們在原本的歷史上扮演的角色一樣“皇帝的最後的支持者”——當然並不是因爲忠誠——至少不單單是因爲忠誠。而是因爲現實利益。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羣令人厭惡的人。

“但最終,他們還是會被碾碎,被歷史的車輪,被現實和被人民羣衆。”

劉玄德思考了一會兒之後,覺得自己仍舊要以哥薩克制度,加上固定草場,漢化高層的諸多計劃來應對草原遊牧諸部。

只因爲這個計劃是可以持續數百年,甚至更久的,源源不斷的爲帝國帶來利益和好處的。

他不能爲了數百上千年之後的危機,就將一種被證明切實有效,而且符合現在的社會生產力關係的制度拋棄不用。這是不科學的,主觀而且糟糕的。就算劉備存心想要讓帝國數百上千年,乃至永久的健康穩定的存在下去,也是不可能的。他終歸是人,終歸要死。在死去之後終歸要將所有的一切留給後來者。

所以他能夠維持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已經是難得的,了不起的成就了。這種情況下真的沒什麼好說的。

事情就是這樣。草原之上,以百萬到兩百萬漢民爲基礎,十抽一,可以得到十萬鐵騎——這十萬騎士理所當然會有更好的武裝,甚至說最優秀的會成爲具裝甲騎。

至於餘下的二十萬鐵騎,則由草原遊牧的哥薩克人們提供——當然了,這個時代不能叫哥薩克,而應該叫義從纔對。

事實上漢帝國,乃至未來的唐帝國,甚至說明帝國,這些中原王朝都擁有一部分類似義從的軍隊。就算名字不是那個,但是內核都是類似的。

但是,或許是因爲能力,又或者是想象力,或者是帝國的政策等等問題,這些義從最終沒能發展到外籍軍隊的最高組織模式,哥薩克人的程度。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幸運的是,劉玄德會將這個遺憾補好。

北方事情就這樣,可以預定完成——有十萬禁衛軍,以及三十萬草原鐵騎。北方將穩如泰山,只有帝國去招惹別人的份兒,別人不可能招惹帝國。

而完成了這一切的帝國,將成爲諸世界線上,唯一一個成功統治了整個北方的偉大帝國。

事實上單單是完成了這一項成就,就足夠劉玄德成爲世界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了。

但是,還不夠。

對於北方草原的安排,不過是皇帝的計劃的一部分。甚至只是軍事計劃的一部分而已。

在北方有邊軍義從,中原之地,也要有相應的軍隊。

按照劉玄德的計劃,自己的常備軍數量,最多隻能達到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五,以不拖累經濟發展爲先決條件。同時,帝國應該普及全民的義務兵役制度。同時兵役時間與年限不能超過三年——軍戶制度將並行其中。而後逐漸廢除。

在三年的時間裡表現出衆,得到晉升的士兵,纔有繼續服役的資格。

或者被介紹到帝國各地的軍事學院進行深造,又或者被介紹進入禁軍,成爲帝國王牌軍隊的一份子——帝國禁衛軍的服役年限,在十到十五年。具體要根據士兵的身體素質,狀況,以及崗位決定。如果是一線戰兵較短,而工兵以及技術兵種,比如軍醫一類則較長。至於中、高級軍官則是另外一回事了。他們屬於職業軍人,應當以四十五到六十歲退休爲年限。

在劉備的計劃裡,中原王朝的盛世,將是一個科學與武力並行的偉大國家。技術、科學,製造業的大工匠與優秀的軍人,將是帝國最盛行的兩種職業。也是最受尊重的兩種職業。甚至連官員、富豪都等而下之。

遲到的本章小結: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尾聲:不同的世界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七章禁軍統領第六章認真思考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卷末小結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七章帝劍,龍牙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二章出山第三章相見恨晚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十五章幸福感?第十八章將星雲集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二十一章鏖戰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四十章張角何在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五章兩路人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三章糧食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四章婚事?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五十四章州兵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六十八章既然已經動手過了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二十章交易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九章瓜分狂潮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六十章舉世矚目(下面還有一更)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四十六章鉅鹿之野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二十四章期許
遲到的本章小結: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第三十九章大軍出發第二十四章伏屍數萬,流血漂櫓第六章袁本初的作死之路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六章董卓的憤怒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尾聲:不同的世界第六十四章如法如是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七章禁軍統領第六章認真思考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卷末小結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四十二章戰略,三路齊飛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七章帝劍,龍牙第一章徐州之事第二十八章皇甫再起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二章出山第三章相見恨晚第三十五章王八蛋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十五章幸福感?第十八章將星雲集第二十七章你開心嗎?第十三章前鋒騎兵(一更)第二十六章戰俘第七章叛羌與漢奸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十八章真心待人(一更)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十七章小試牛刀第二十一章鏖戰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四十章張角何在第三十五章非正常手段第五十四章忠耶奸耶?第四章千里之外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三十八章古人的天體觀念第三十五章四州牧守第三十二章暴力對抗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五十五章韓遂的鐵騎第五章兩路人第十三章一種預見性第三章糧食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四十五章李儒之策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四章婚事?第四十三章深入涼州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五十四章州兵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二十章同樣是個慫貨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六十八章既然已經動手過了第三十七章大亂,即將開始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二十章交易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九章瓜分狂潮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五十六章豪邁或者瘋狂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八十九章接風宴,最後的晚餐第六十章舉世矚目(下面還有一更)第二十三章另一場爭論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四十六章鉅鹿之野第七十三章你最終選擇了這條道路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二十二章紀律性天下無雙第三十三章少年天子的厭惡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五十二章背叛與狼狽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十一章烏合之衆第四十九章完美虐殺第八十一章局勢不容樂觀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二十四章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