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三顧茅廬(一)

卻說漢興王劉備自得知臥龍諸葛亮後,便日夜思索準備同關羽和張飛前去南陽請孔明。而此時曹*聚集滿朝文武官員欲商議南征荊州。荀彧見此上前諫言曹*道:“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方可長驅大進。”曹*從之,乃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於內教練水軍,日夜準備南征。

卻說漢興王劉備正安排禮物,欲往隆中謁諸葛亮,忽人來報說道:“門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帶,道貌非常,特來相探。”漢興王劉備聽後大喜說道:“此莫非即臥龍孔明否?”遂整衣出迎。視之,乃水鏡先生司馬徽也。漢興王劉備見了水鏡先生大喜,請入後堂高坐,漢興王劉備拜問水鏡先生道:“前者孤王自別仙顏,因軍務倥傯,有失拜訪。今得光降,大慰仰慕之私。”水鏡先生說道:“聞徐元直在此,特來一會。”漢興王劉備便說道:“孤王這就命人請徐軍師來此!”不久徐庶來到!徐庶見了水鏡先生躬身施禮,然後說了曹*用計騙他去許昌之事!水鏡先生聽此說道:“元直若去,必中曹*之奸計矣!吾素聞徐母最賢,若雖爲曹*所囚,必不肯馳書召其子;此書必詐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漢興王劉備不明其理驚問水鏡先生其故,水鏡先生答道:“徐母高義,必羞見其子也。”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如若如此,真是險些中了曹*的奸計也!幸好孤王早有準備接到徐母在此元直!“水鏡先生也說道:“元直此番好險也!”徐庶再次拜謝漢興王劉備與水鏡先生!漢興王劉備見此便問水鏡先生道:“當初元直臨行前,向孤王推薦南陽諸葛亮,其人若何?”水鏡先生聞聽此言指着徐庶大笑道:“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徐庶聽此也不好言語!漢興王劉備不明其理便問水鏡先生道:“先生何出此言?”水鏡先生說道:“孔明與博陵崔州平和潁川石廣元還有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爲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嘗抱膝長吟,而指四人曰:“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衆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每常自比管仲、樂毅,其纔不可量也。”漢興王劉備聽此感嘆道:“何潁川之多賢乎!”司馬徽說道:“昔有殷馗善觀天文,嘗謂羣星聚於潁分,其地必多賢士。”時關羽關雲長在側說道:“某聞管仲、樂毅乃春秋、戰國名人,功蓋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過?”水鏡聞聽此言哈哈大笑道:“以吾觀之,不當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關二爺問道:“那二人?”水鏡先生說道:“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衆皆愕然。水鏡先生下階相辭欲行,漢興王劉備與徐庶留之不住。水鏡先生臨出門時仰天大笑道:“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言罷,飄然而去。漢興王劉備也感嘆道:“水鏡先生真隱居賢士也!”

次日,漢興王劉備同關羽和張飛兩人並從人等來隆中,留趙雲守城田豐與徐庶兩位軍師輔佐。漢興王劉備遙望山畔數人,荷鋤耕于田間,而作歌道:“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漢興王劉備聞歌,勒馬喚農夫問道:“此歌何人所作?”那農夫答道:“乃臥龍先生所作也。”漢興王劉備問道:“臥龍先生住何處?”農夫答道:“自此山之南,一帶高岡,乃臥龍岡也。岡前疏林內茅廬中,即諸葛先生高臥之地。”漢興王劉備謝之,策馬前行。不數裡,遙望臥龍岡,果然清景異常。後人有古風一篇,單道臥龍居處。詩曰:“襄陽城西二十里,一帶高岡枕流水:高岡屈曲壓雲根,流水潺潺飛石髓;勢若困龍石上蟠,形如單鳳鬆陰裡;柴門半掩閉茅廬,中有高人臥不起。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時籬落野花馨;牀頭堆積皆黃卷,座上往來無白丁;叩戶蒼猿時獻果,守門老鶴夜聽經;囊里名琴藏古錦,壁間寶劍掛七星。廬中先生獨幽雅,閒來親自勤耕稼:專待春雷驚夢迴,一聲長嘯安天下。”

漢興王劉備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一小童出來問。漢興王劉備對小童說道:“今漢興王劉備與忠義候驃騎將軍關羽車騎將軍張飛,特來拜見臥龍諸葛孔明先生。”那童子聽此說道:“我記不得許多名字。”漢興王劉備見此說道:“你只說劉備來訪即可。”童子說道:“先生今早就出門去了。”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何處去了?”童子答道:“蹤跡不定,不知何處去了。”漢興王劉備問道:“可知孔明先生幾時歸?”童子答道:“歸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數日。”漢興王劉備惆悵不已。張飛見此說道:”既不見,自歸去罷了。”漢興王劉備說道:“且待片時。”關二爺也勸說道:“不如且歸,再使人來探聽。”漢興王劉備便從其言,囑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劉備拜訪。”遂上馬,行數裡,勒馬回觀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交翠。觀之不已,忽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皁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漢興王劉備見了此人大喜說道:“此必臥龍先生也!”急下馬向前施禮,問道:“先生非臥龍否?”其人也問漢興王劉備道:“將軍是誰?”漢興王劉備說道:“劉備也。”其人答道:“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漢興王劉備見此說的:“久聞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權坐,請教一言。”二人對坐於林間石上,關羽和張飛侍立於側。崔州平說道:“今漢興王何故欲見孔明?”漢興王劉備答道:“方今天下大亂,四方雲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崔州平笑答漢興王劉備道:“公以定亂爲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爲,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先生所言,誠爲高見。但孤王身爲漢胄,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與命?”崔州平聽此說道:“山野之夫,不足與論天下事,適承明問,故妄言之。”漢興王劉備見此問崔州平道:“蒙先生見教。但不知孔明往何處去了?”崔州平答道:“吾亦欲訪之,正不知其何往。”漢興王劉備問道:“請先生同至敝縣,若何?”崔州平說道:“愚性頗樂閒散,無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見。”言訖,長揖而去。漢興王見此與關羽和張飛上馬而行。張飛見此勸說漢興王劉備道:“孔明又訪不着,卻遇此腐儒,閒談許久!”漢興王劉備說道:“此亦隱者之言也。”

卻說漢興王劉備與關羽和張飛三人回至新野,過了數日,漢興王劉備使人探聽孔明。派人回報漢興王劉備道:“臥龍先生已回矣。”漢興王劉備聽此便教備馬。張飛說道:“量一村夫,何必哥哥自去,可使人喚來便了。”漢興王劉備怒叱道:“汝豈不聞孟子云:欲見賢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孔明當世大賢,豈可召乎!”遂上馬再往訪孔明。關羽和張飛亦乘馬相隨。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佈。行無數裡,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張飛說道:“天寒地凍,尚不用兵,豈宜遠見無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風雪。”漢興王劉備也說道:“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輩怕冷,可先回去。”張飛聽此說道:“死且不怕,豈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勞神思。今孔明比俺四弟如何!俺還沒見過比咱四弟還厲害的人物呢!”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勿多言,只相隨同去。”將近茅廬,忽聞路傍酒店中有人作歌。漢興王劉備立馬聽之。其歌爲:“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者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楫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歇罷,又有一人擊桌而歌。其歌曰:“吾皇提劍清寰海,創業垂基四百載;桓靈季業火德衰,奸臣賊子調鼎鼐。青蛇飛下御座傍,又見妖虹降玉堂;羣盜四方如蟻聚,奸雄百輩皆鷹揚,吾儕長嘯空拍手,悶來村店飲村酒;獨善其身盡日安,何須千古名不朽!”

二人歌罷,撫掌大笑。漢興王劉備聽此說道:“臥龍其在此間乎!”遂下馬入店。見二人憑桌對飲:上首者白麪長鬚,下首者清奇古貌。漢興王劉備揖手施禮而問曰:“二公誰是臥龍先生?”長鬚者問漢興王劉備道:“公何人?欲尋臥龍何干?”漢興王劉備答道:“某乃劉備也。欲訪臥龍先生,求濟世安民之術。”長鬚者說道:“我等非臥龍,皆臥龍之友也:吾乃潁川石廣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漢興王劉備聞聽大喜道:“備久聞二公大名,幸得邂逅。今有隨行馬匹在此,敢請二公同往臥龍莊上一談。”石廣元聽此說道:“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不勞下問。明公請自上馬,尋訪臥龍。”

漢興王劉備見此乃辭二人,翻身上馬與關公和張飛投臥龍岡來。漢興王劉備與關公和張飛到莊前下馬,扣門問童子道:“先生今日在莊否?”童子答漢興王劉備道:“先生現在堂上讀書。”漢興王劉備聞聽大喜,遂跟童子而入莊園之中。漢興王劉備至中門之中,只見門上大書一聯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漢興王劉備正看間,忽聞吟詠之聲,乃立於門側窺之,見草堂之上,一少年擁爐抱膝,歌曰:“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漢興王劉備待那人其歌做罷,上草堂施禮道:“今劉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昨因徐元直稱薦,敬至仙莊,不遇空回。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道貌,實爲萬幸,”那少年慌忙答禮說道:“將軍莫非漢興王否,欲見家兄否?”漢興王劉備聞聽驚訝問道:“先生又非臥龍耶?”少年答道:“某乃臥龍之弟諸葛均也。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爲幕賓;孔明乃二家兄。”漢興王劉備聞聽答道:“臥龍先生今在家否?”諸葛均答道:“昨爲崔州平相約,出外閒遊去矣。”漢興王劉備問道:“何處閒遊?”諸葛均說道:“或駕小舟遊於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樂琴棋於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到底漢興王劉備能否請到臥龍先生呢?請看下章分解!

第16回 荊良的毒計謀益州,李宇提戟震孫劉!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2章 馬超歸漢!第9章 魯肅問計!第115章 激戰!第57章 誘敵深入!第47章 天下大勢!第27章 苦肉計!第42章 老將黃忠!二十三章 劉備立誓第44章 破陣!第30章 關二爺智收申耽!第182章 大戰開始!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11章 諸葛亮VS周瑜!第113章 援兵來了!第62章 劉備過第26章 董卓再次犯益州,劉備痛哭失臂膀!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45章 國喪!二十二章 郭嘉與蔡文姬第184章 血流成河!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113章 王衝的身份!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56章 江東三傑!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38章 迴轉東第87章 激戰!第6章 大戰之前的寧靜!第182章 大戰開始!第186章 老將之威!第232章 悲壯的漢獻帝!第120章 虎牢關之戰第140章 最後一戰!第4章 首戰!!!!第97章 夏侯淵出征!第31章 赤壁之戰!第66章 曹操一統中第82章 兵發洛陽!第1章 初到三國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84章 三軍會和!第163章 戰端又開!第45章 曹劉對戰!第81章 金批令箭!第103章 函谷關之戰!第16章 石城大捷!第21章 威武趙子龍!李宇破董卓!第22章 長阪英雄!第226章 出兵伐吳!第21章 裝甲重步兵登場!第17章 槍王出世!第12章 兵不血刃!第162章 十足的火藥味!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62章 江東的部署!第131章 決戰前夕!第68章 言多必失!第5章 程昱的奸計!第29章 關羽計取鎖關第二白零七章 龐統與郭嘉的計策第55章 迴轉江東!第95章 一個噩夢!第24章 全殲漢中軍!第174章 密議第59章 孫權的面子!第47章 天下大勢!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63章 魯肅過江!第195章 全線出擊!第176章 決心以下!第93章 老曹怒了!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196章 追殺!第9章 決戰!!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6章 ,聯軍失利二十二章 郭嘉與蔡文姬第2章 孫權的艱難!第21章 舌戰羣儒!第53章 江東撤軍!第94章 荀彧的計策!第13章 悲喜交加!第25章 妙哉周公瑾!第28章 郭李之死!第3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63章 用計!第127章 收徒!第28章 甘寧逃生!第82章 兵發洛陽!第14章 前所未有的危局!七十八章 進紫禁城第153章 劉備軍的佈局!第63章 孫劉聯姻!第30章 大戰的前夕!第147章 張紹之死第34章 諸葛說周郎!第123章 劉禪的生死!
第16回 荊良的毒計謀益州,李宇提戟震孫劉!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2章 馬超歸漢!第9章 魯肅問計!第115章 激戰!第57章 誘敵深入!第47章 天下大勢!第27章 苦肉計!第42章 老將黃忠!二十三章 劉備立誓第44章 破陣!第30章 關二爺智收申耽!第182章 大戰開始!第3章 決戰——天水城危急第11章 諸葛亮VS周瑜!第113章 援兵來了!第62章 劉備過第26章 董卓再次犯益州,劉備痛哭失臂膀!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45章 國喪!二十二章 郭嘉與蔡文姬第184章 血流成河!第11章 曹操圖荊州!第113章 王衝的身份!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56章 江東三傑!第230章 決戰開始!第38章 迴轉東第87章 激戰!第6章 大戰之前的寧靜!第182章 大戰開始!第186章 老將之威!第232章 悲壯的漢獻帝!第120章 虎牢關之戰第140章 最後一戰!第4章 首戰!!!!第97章 夏侯淵出征!第31章 赤壁之戰!第66章 曹操一統中第82章 兵發洛陽!第1章 初到三國第148章 王星的結局第84章 三軍會和!第163章 戰端又開!第45章 曹劉對戰!第81章 金批令箭!第103章 函谷關之戰!第16章 石城大捷!第21章 威武趙子龍!李宇破董卓!第22章 長阪英雄!第226章 出兵伐吳!第21章 裝甲重步兵登場!第17章 槍王出世!第12章 兵不血刃!第162章 十足的火藥味!第36章 諸葛亮VS周瑜!第43章 涼州大捷(中)第62章 江東的部署!第131章 決戰前夕!第68章 言多必失!第5章 程昱的奸計!第29章 關羽計取鎖關第二白零七章 龐統與郭嘉的計策第55章 迴轉江東!第95章 一個噩夢!第24章 全殲漢中軍!第174章 密議第59章 孫權的面子!第47章 天下大勢!第18章 關公劫營遭包圍,李宇二遇呂奉先!第63章 魯肅過江!第195章 全線出擊!第176章 決心以下!第93章 老曹怒了!第25章 諸葛亮的構想!第196章 追殺!第9章 決戰!!第166章 曹孫交鋒!第6章 ,聯軍失利二十二章 郭嘉與蔡文姬第2章 孫權的艱難!第21章 舌戰羣儒!第53章 江東撤軍!第94章 荀彧的計策!第13章 悲喜交加!第25章 妙哉周公瑾!第28章 郭李之死!第38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63章 用計!第127章 收徒!第28章 甘寧逃生!第82章 兵發洛陽!第14章 前所未有的危局!七十八章 進紫禁城第153章 劉備軍的佈局!第63章 孫劉聯姻!第30章 大戰的前夕!第147章 張紹之死第34章 諸葛說周郎!第123章 劉禪的生死!